12月1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顧文碩在2019中國(上海)國際貴金屬年會上介紹了上金所今年在業務創新、體系完善、以及國際拓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一年來,上金所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正確領導下,秉持服務市場、服務會員、服務投資者的理念,穩步構建規範、高效、創新、共贏的黃金交易市場。」顧文碩說。
截至11月底,上金所競價市場成交14.23萬億元,同比增長85.14%。其中黃金成交2.53萬噸,白銀成交155.72萬噸,鉑金成交38.29噸,詢價市場成交11.82萬億元,同比增長2.48%。
「大家的訴求就是我們的任務,『店小二』的精神就是要對客戶說是,對自己說不。接下來,上金所還將持續市場反響,做好『後勤』工作。」顧文碩介紹,為了創新驅動服務升級,優化各層次交易市場,今年6月,上金所經過縝密調研和籌備,將中午的兩小時休市時間打通,把競價市場的交易時長延至13小時,成為國內首家沒有「午休」的交易所。
7月,上金所制定並發布了《上海黃金交易所做市商管理辦法》,規定做市商資質,明確做市行為監管,並以此標準招募了首批競價市場做市商。這一舉措將更好維護流動性需求,發揮市場功能。在詢價市場方面,上金所年初正式開啟黃金詢價期權隱含波動率曲線線上報價功能,並於今年6月,正式發布該曲線和白銀遠期價格曲線。市場基礎曲線,不僅將滿足實體和金融企業的多方面需求,還將為全市場創新賦予動能和想像力。
而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職能,鍛造可信賴、可依靠、可延展的金融基礎設施。」成為上金所的重要努力方向。從上金所工行深圳國際板指定倉庫啟動運行,到發布《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資產管理業務登記託管實施細則》,同時上線了黃金資產管理業務登記託管系統(一期),再到組織修訂了《金錠》、《金條》標準,開始執行SGEB1-2019《金錠》和SGEB2-2019《金條》標準,上金所在服務黃金實體產業、保障黃金市場運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基於「上海金」的成功經驗,今年10月上金所推出了「上海銀」,為國內市場提供了又一個貴金屬基準價格。完善的黃金白銀價格體系,不僅支持著國內市場的廣泛應用,也為「中國價格」走向世界提供了支點。(張偉超)
來源: 中國黃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