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任何人,都有著自己的那份特點。
比如,李麻花那具有她個人特色的麻花辮。
在這個世界上,因為不同而精彩。
若是每個人都是按照一個模子印刻出來的,那就少了很多樂趣。
每個人的性格也都不同,活潑,開朗,成熟,沉穩等等。
受著生長環境的影響,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的經歷不同,塑造出個人特點。
不僅人是如此,茶葉也是一樣。
前段時間,聽到了一個說法,很令人震驚。
有人問,可以以巖茶的標準來判斷白茶嗎?
這個說法倒是挺新鮮。
但是用巖茶的標準來評判白茶,怎麼說也非常不合理。
就像是叫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書法家,去做飯一樣,為難。
六大茶類中,每一類茶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不可混為一談。
若是以巖茶的標準來判斷白茶,就亂套了。
《2》
以巖茶的外觀來看判斷白茶?
相信喝過巖茶和白茶的茶友,對它們二者之間的外觀心中都有個大概。
先來說一說巖茶。
巖茶的整體顏色,是以烏潤,烏黑且有光澤為主,中火的巖茶,一般呈現檀色、黧色、褐色。
茶葉是以條索為主,整體看起來緊結,看起來乾脆利落。
巖茶的外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的工藝有揉捻這一步驟。
揉捻到位的巖茶,條索緊結。
熟知白茶的茶友一定知道,白茶的外觀顏色,根據採摘季節的不同,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比如,春白茶是以綠白二色為主,秋白茶則是以五彩色為主。
白茶的工藝較為簡單,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如此簡樸的工藝下,將茶葉原本的模樣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白茶不殺青不揉捻,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這樣的姿態,我們稱之為條形。
條索和條形之間,就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若是用條索緊結來要求白茶,強茶所難。
此外,說得大概些,大部分的巖茶幹茶顏色是以黧黑色為主。
我們就以大部分為例,說明。
以巖茶的外觀要求去判斷白茶,那就是白茶外觀顏色黑。
說句實在話,以這樣的標準判斷白茶,不可能買到好白茶。
顏色黑漆漆的白茶,品質非常惡劣。
有可能是做舊茶,經歷過不良工藝的茶葉,葉綠素大量地流失,進行了不良發酵後,茶葉中的茶紅素和茶褐素大量生成,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茶葉的顏色看起來黑。
但是上文有講到,白茶的工藝講究柔和,要保持茶葉原本的模樣。
經歷過做舊工藝的茶葉,已經不是白茶了,屬於劣質茶。
故而,按照顏色的顏色去買茶,很容易導致買到劣質茶。
雖然有這樣思維的人很少,但是本著對茶友們的負責的心態,便來說道說道。
之所以以巖茶和白茶的例子,其實並不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很多,只是舉例說明。
六大茶類中,就算是不將白茶和巖茶放置在一起比較,還會將其他茶葉放在一起說明。
比如白茶和普洱茶,這兩類茶天差地別,以普洱茶的指標來判斷白茶,沒有理論支持。
《3》
以巖茶的香氣來判斷白茶?
說完了外觀,便來說一說香氣。
眾所周知,巖茶中的香氣類型特別豐富。
不同種類的巖茶,都具有獨有的品種香。
所謂品種香,是巖茶自帶的香氣,是一個種類中基因裡就帶有的。
舉個例子。
水仙的品種香,是蘭花香;肉桂的品種香,就是桂皮香……
這些品種香,無論是正巖核心山場還是外山,品種香都不會隨便改變。
巖茶的工藝香,是因為製作工藝而出現的香氣。
比如,發酵程度稍微重一點,焙火稍微高一點的巖茶,容易出現花果香。
此外喝巖茶時,那股濃鬱的焦糖香,像焦糖布丁一樣的香氣,也是巖茶的工藝香。
巖茶的山場香,指的是種植山場的不同,對香氣的影響。
茶葉作為植物的一種,受氣候的影響很大。
巖茶還有一種香,樹齡香,茶樹到了一定的年歲後,會形成獨特的氣味,叢香。
而白茶香氣較之巖茶,就顯得更加簡單,更加單純。
白茶的香氣是以毫香,花香,竹葉香,粽葉香、藥香等為主。
白茶中,無論是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的香氣類型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品類的不同,衍生出品種香。
白茶的工藝簡單,它的香氣都是基因中自帶的。
若是以巖茶標準來判斷白茶,那麼焦糖香是並不可少的。
白茶中出現類似巖茶的焦糖香的話,很不正常。
有人會將白茶中的巧克力味當作焦糖香,便認為這是正常情況,符合巖茶的指標。
實際上,白茶生出巧克力味是品質變差的表現,這是含水量超標後才會生出的味道。
白茶受潮後,沒有絲毫價值,不值得購買。
故而,將巖茶指標強行安置在白茶身上,白茶很是冤屈。
《4》
以巖茶的湯色來判斷白茶?
腦海中已經有個小劇場了。
某剛開始喝茶的新手,因為巖茶的名氣較大,喝了幾天後覺得巖茶還不錯。
繼而轉向白茶,一泡茶就懵圈了。
他說,這茶的湯水怎麼這麼淺,在巖茶裡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呃……額……
將巖茶和白茶的湯色放置在一起比較完全沒有可比性。
從湯色上來看,巖茶的湯色較之白茶更深些。
關於巖茶的湯色,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工藝都有著不同的表現。
它的湯色有橙紅色,琥珀色,深琥珀色等等,看起來繽紛美味。
而白茶湯色,是以牙白色、米黃色、赤金色、淺黃色等,看起來可口誘人。
這樣的湯色才是正常的表現。
若是將巖茶的指標強行安在白茶頭上,就是白茶的顏色為橙紅色。
先來說一說,白茶的湯色會出現紅色是因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不良發酵,這樣一來就會使得茶葉中的茶紅素和茶褐素數量增加。
在衝泡的過程中,那些物質便會釋放在其中,讓湯水的顏色變深。
進行了不良發酵的茶葉,內含物質受到了損耗,這樣的白茶沒什麼營養。
還有可能是因為儲存不當,用玻璃罐存茶,光線直接照射在茶葉上,使得白茶過度氧化,發紅了。
這樣一來,在衝泡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會出現湯色變紅的情況。
暴力地煮茶,也會使得白茶湯色變紅。
但是這樣長時間地煮茶,只會使得湯水苦澀難耐,喝到肚子裡,對腸胃不好。
故而,可以看出白茶出現紅色的湯水的時候,都不正常。
所以,白茶有巖茶的湯色,不正常,不適合。
《5》
一年風雨,馬上就要畫上句號,開始新的篇章。
每個人在年末的時候,心情也會不同。
在外拼搏的人,想早點歸家。
有人,想在年末做出好的成績。
……
不同的人,有著不為人知的小心思。
茶葉也是一樣,在個人眼裡,它們並不只是茶。
而是風格各異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風情。
所以,就讓它們與眾不同吧。
別將某某茶的指標強加在某茶身上,沒有科學依據。
就讓它們各自發光發熱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