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而言,假期是個好時機,比如趕超學霸,比如彎道加速等等。趁著假期,相信很多學生都在家裡制定了預習計劃。
但是當翻開語文書的時候,很多學生會發現,呀,怎麼要背的課文這麼長,怎麼要背的古詩這麼多。
比如李白的詩,杜甫的詩,白居易的詩等等,而孩子們往往背著背著,就背串了。所以,孩子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畏難心理和煩悶情緒,在背誦檢查時真是叫苦不迭,而這種情緒如不好好處理,孩子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而作者周白之白別出心裁地將諸多詩整合進《李白那年三十整》中,幫助孩子們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加深對古詩文的理解與記憶。
像這本書《李白那年三十整》中的《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就是李白送杜甫的詩,深沉一醉,不足為別。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這是李白在山東送別杜甫時創作的一首五律。這首詩以醉別開始,乾杯結束。沒有悲傷的離別之情,卻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感情。
其實背課文或是古詩不難,只要深入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感情,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詩人的經歷,這樣的話,一首詩很自然就能背誦下來了。
其實唐朝詩人裡酒是李白、杜甫的命根子。從詩作中也可以看到,這二個人沒事就喝酒,喝了就作詩。在唐朝這個盛世,這二個人曾在北方一路瘋狂,一路流浪,一路遊蕩,一路豪飲。他們的狂浪是一種態度,狂浪是不被約束,一路向遠方。
如果只是死記硬背,經常會出現好不容易背下了詩歌,卻和詩人對應不上的情況。既然理解了他們的友誼,他們是酒友,也就更容易背這首詩了。
在《李白那年三十整》中,作者就很注意這一點,有意將詩人所處的時代、創作的心情和經歷融入在情節敘述中,讓孩子身臨其境理解詩歌。
如書中,《月夜》是一首杜甫的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從地理環境來看,鄜州離長安很近,想家就可以直接回。但是從當時歷史條件來看,長安在當時已經失陷,杜甫早已落入賊手,想回是回不去滴。即使是被俘,杜甫還是寫得很好。
本書的作者周白之白,是李白粉絲。他以三十歲為切入點,為我們講述李白的故事,介紹了七十餘首古詩,幫助孩子理解李白的詩文,以及唐朝詩人的朋友圈。
《李白那年三十整》隨書附有李白有關歷代字畫配圖,看懂李白,就看懂了半壁唐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