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能不能搞清楚「智已」是個什麼東西?

2020-12-12 路咖汽車

如果現在是2014年,那今天的話題會特別有趣,因為我們不知道結果,一切都是充滿預期。

但,不幸的是,現在是2020年。

所以,不論在IT界、輿論界、新聞界、汽車界、智能化領域,上汽最新搞出來的智己汽車,都沒有引發什麼討論。原因很簡單,首先,它現在還是個所謂的概念,沒什麼實際的樣品,這幾年活著死了的新勢力已經這樣演繹了很多例子,沒法激起人的關注欲;其次,這也不是上汽第一次做這類項目,之前的項目是中國汽車行業裡的創新,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項目已經走上了一條近乎死胡同的路。

上汽智己是個什麼東西?

先來看看這個新的項目準備幹點什麼,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東西,我們從新聞稿裡摘一些重點。

1. 參與者,是三家: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

2. 股權結構,上汽集團持股54%,浦東新區持股18%,阿里巴巴佔18%,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10%;

3. 多少錢,基金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72億元,其中上汽集團認繳出資53.99億元,持有74.986%份額;張江高科認繳出資18億元,持有25%份額;上汽恆旭資本認繳出資0.01億元,持有0.014%份額。

4. 做什麼,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將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

5. 最後是什麼?上汽集團綁定兩個夥伴,要打造自己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有高智能化、能和用戶實現溝通和共創、智能駕駛、智能網聯、電氣化等等等。

上述的一切,新鮮嗎?一點都不新鮮。中國汽車市場裡已經這麼做的,有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已經實打實的靠著Di-Link+比亞迪漢/比亞迪唐在30萬元級別搶市場,這顯然算是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長安、吉利、長城,已經有了相關的應用,共創+智能體系創新,而且更關鍵的是,實際的產品已經完成了落地,而且在市場中的份額和佔有率越來越大。

如果以上汽的現狀作為對比,答案是顯然的。

此前它為人所熟悉的斑馬系統,並沒有達到預期。上汽集團內部的榮威、名爵品牌如今並不能靠著斑馬系統去搶奪吉利的GKUI19、長安的梧桐智聯、長城的咖啡智能、比亞迪的Di-Link,它們的消費者份額。

同時,斑馬系統最早的規劃是,不僅作為上汽集團的自用技術,同時還要成為技術合作的相關供應商,將之推廣向其他車企。但,結果是殘忍的。

最早,斑馬系統與福特進行過籤約,不過如今你能看得到,福特換上了與百度合作的SYNC+作為智能網聯相關賣點;上汽集團內部的相關品牌,大眾選擇的是自研一套不怎麼好用的系統,通用是安吉星與新技術的結合,只有斯柯達"勉為其難"的在部分車型上用上了斑馬,但銷量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好。

上汽智己,上汽自己,都沒預期

歷史可能不會在發生同樣的事兒,但已經過去的事件和案例,會告訴我們此出現的問題。

這一次的上汽智己項目和之前的斑馬系統項目有細節上的不同,但也有本質上的相同。先是參與者從之前的上汽集團+阿里巴巴,變成了上汽集團+阿里巴巴+浦東新區,這意味著能夠在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試點與探索。

但,斑馬項目的後期萎靡裡有明確的信號。誰是掌舵人?

首先,不要神化阿里巴巴,儘管它在大數據方面有著優勢。但,傳統一線中國網際網路巨頭BAT之中,誰都有大數據優勢,百度有著資料庫優勢/娛樂數據/地圖優勢/自動駕駛優勢,騰訊有著娛樂數據優勢/地圖優勢/資料庫優勢,阿里有著地圖優勢(高德)/消費數據優勢,三者之間的對比差異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如今的格局並非2014年-2016年,一線網際網路巨頭BAT在遭受更大的衝擊,因為下層梯隊T/M/D(頭條、美團、滴滴)在不斷的上升。

其次,從斑馬的歷程中,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它的瓶頸和頹勢。

斑馬系統:2016年推出,實現了通過語音控制導航、音樂、空調等功能,支付寶和淘寶的帳號綁定;

首次大升級:2017年12月28日,時間間隔1年零6個月,新增核心功能:可播放手機中的視頻,增加了情景式對話,,智能設備的匹配,組隊和旅途功能;

二次大升級:2019年7月19日,時間間隔1年零7個月,新增核心功能:AI場景的進一步升級,根據通勤、電影、組隊出遊等主要場景,車機能主動推送一些服務,部分車型上,開放行動支付功能。

雖然,它是中國汽車行業裡最早上車的車聯網智能系統,而從1.0到2.0再到3.0系統的升級更新,它的迭代速度並非最快,且功能是以優化為主,然後在2019年,斑馬將與阿里旗下的AliOS Auto(AliOS汽車)團隊整合,雙方由前後端的支持關係合併為一體。

上汽集團在斑馬項目的進程中,扮演著非常明顯的"工具人"屬性。阿里試水汽車網際網路,上汽承載阿里不懂的汽車領域,但未來的預期和如今的結局並不怎麼樣。

再看上汽能做什麼。

上汽集團內部可以分為幾大板塊,大眾系是它的主要基盤以及未來增長空間,上汽大眾每年有著200萬臺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上汽奧迪項目則是未來的增長空間。不過,從上汽自主品牌所推出的相關車型中,你並不會找到太多和大眾體系相關的技術應用。而且,上汽智己項目,顯然也不能通過上汽大眾給予相應的補給,因為大眾自身也在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且如今它在中國的布局也更迷亂,從此前的南北大眾,變成接下來的南北大眾+南北奧迪+江淮大眾。

通用汽車,這是上汽集團內部比較好實現合作的技術來源。通用泛亞研發中心給上汽集團帶來了1.0T、1.3T、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CV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等。但,對於智己項目而言,它所需要的是純電動+智能的技術共創,而在這一方面,通用所掌握的並不算先進。

最終,熟悉榮威、名爵品牌的人都知道,它們身上的技術特徵早已不是羅孚當年的參與而是上汽通用的技術分享,在這一領域也沒有太大助力。

整體來看,上汽智己項目想要成功還需要面對兩個層面的加持,一,關於車,包括設計、研發、技術、框架,二,關於智能。但,盤點上汽集團近幾年的發展表現,並無突出之處。

寫在最後:

整體來看,上汽智己項目如今其實幾乎是雛形階段,對比大家熟悉的蔚來、小鵬、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等都有著比較明顯的進步空間。

至於它為什麼要推出,實際上可以歸結為跨過企業發展瓶頸這一原因。

目前的上汽集團在汽車市場中並沒有明確的品牌符號和技術特徵,於是,它需要剛剛推出的R品牌和接下來要發力的智己項目來搞定未來幾年的發展窗口。

但,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時間檢驗,像當年的斑馬那樣。

相關焦點

  • 上汽豪華車L項目揭秘,但「智已」之名讓人舌頭打結
    上汽集團11月26日宣布,之前公布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L項目」定名「智己汽車」。公告同時顯示:「智己汽車」已完成首輪融資。上海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是主要投資人,其中上汽集團和上海浦東新區共佔股比72%,阿里巴巴佔股18%,另外10%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
  • 上汽智己與R「左右互搏」,自主衝高能否「殺出一條血路」?
    而智己汽車也承載著上汽集團高端化的重要使命。上汽集團智己品牌方面向《商學院》記者明確表示: 智己汽車將重構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模式和營銷模式,核心業務將聚焦於品牌、產品研發、數位化渠道三個主要領域。
  • 東風、長安後,上汽智己也來了!高端電動能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圍...
    上汽榮威、東風汽車分別於今年4月份、7月份發布了全新R標、嵐圖品牌。僅在11月份,就有寶能、長安汽車接連宣布旗下高端品牌的新進展。截至目前,包括長城、吉利、長安、奇瑞、北汽、上汽、寶能等多家車企均在高端品牌上有了布局。不過,在自主品牌向上衝擊的發展歷程中,傳統燃油車沒能突破的天花板,換成新能源品牌後,是否就會有更多機會?
  • 洞察者|扛過「斷舍離」,智己汽車才能背靠上汽、阿里「好乘涼」?
    智己至少籌備兩年,定位35萬元以上 智己是上汽高端化的終極武器,與現有的R品牌從產品、價格、團隊和公司形態進行了比較清晰的區格。上汽集團高層對騰訊汽車表示,L品牌(智己汽車)產品會是35萬以上。
  • 將「新」與「智」帶進行業 上汽躍進「躍」入2019
    而在商用車圈的眾多「青年才俊」和「意氣風發」的企業當中,上汽躍進是頗為「顯眼」的那一個。這不,他又出現在了聚光燈下,將「新」與「智」帶進了行業,也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圍繞用戶需求「製造」與「智造」2019款產品  作為一名輕卡用戶,當被問起理想中的「座駕」的模樣時,你可能會滿懷期待的說:「要效率高、質量可靠、載貨能力與操作性強、舒適性與經濟性好,還要能智能網聯、滿足我的個性化需求。」
  • 上汽集團如何打造高端品牌?智己汽車「新車未至,跨界先行」
    上汽集團如何打造高端品牌?(00:48) 自主車企打造獨立的高端品牌如今已非「新鮮事」,但上汽集團新創的智己汽車透露出更大的野心。
  •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可是,作為全球汽車市值排名前十、中國境內最有實力的上市集團,上汽的野心可不止於此。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未來的市場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天下,而且這種自帶網際網路屬性的新時代汽車,定價可都不低。比如,特斯拉Model X是百萬級別,蔚來ES8接近60萬,即使是理想ONE,也超過了30萬。
  • 不差錢的挪威人,會看中上汽MAXUS的純電MPV嗎?
    眾所周知,挪威人有錢,但有錢也不能這麼造啊?事實上,憑藉先天的水利和石油資源,挪威用電成本極低,這對於「買東西從不還價」的挪威人來說,更是給購買電動車提供了充分合理的理由。而挪威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推廣電動車,給出了相比燃油車更優厚的政策,如今挪威已是世界上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
  • 「中國智造」再次遠徵「一帶一路」,上汽通用汽車雪佛蘭新一代創酷...
    這是繼今年4月雪佛蘭探界者首開「一帶一路」徵程後,上汽通用汽車對中亞國家的整車出口業務再次邁出的堅實步伐。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瀋陽北盛基地首次實現對外整車出口,不僅充分彰顯了上汽通用汽車卓越的產品實力,也再次印證了企業多年來持續鍛造的強大的智能製造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
  • 上汽連推「R」與「智己」品牌,是「賽馬」還是「內耗」?
    張杰 | 文上汽集團多年來一直都是國內汽車行業的龍頭。2013年,上汽集團銷量達510萬輛,是國內第一個躋身500萬汽車俱樂部的車企,在全球排名中也僅次於豐田、通用、大眾、福特和日產雷諾聯盟。2018年,上汽整車更是銷售量達705.17萬輛,國內每銷售出四臺車,其中就有一臺來自上汽。
  • 跑步過後能不能吃個雞蛋?搞清楚兩點,或許你就有答案了
    跑步過後能不能吃個雞蛋?搞清楚兩點,或許你就有答案了非常感謝粉絲的提問,因為很多時候給我的創作提供了靈感。今天這篇文章的寫作靈感來源一個讀者的提問,「下午跑完步之後,可以吃一個雞蛋嗎?」那麼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首先雞蛋作為一種高營養價值的食物,當讓是可以吃的。但是我們從減肥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看看減肥期間吃雞蛋是否妥當,而不是考慮能不能吃的問題。那麼要搞清楚2個問題,或許你就知道答案了。
  • 智己來了,上汽集團就能找得回自己?
    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上汽這一次使出這麼大的力氣?蓄謀已久的「智己」會使出什麼奇招幫助上汽做回自己?如何做自己?重新定義商業模式為什麼上汽這麼在意做「自己」呢?這與上汽去年至今的迷失自我有很大關係。而且,細細品味「重新定義商業價值模式」這種概念,這個濃濃網際網路味道的概念,顯然不是上汽作為一家傳統車企所能提出的,而是阿里入局造車的又一新話術,可見,雖然阿里不做資本大頭,但是在品牌定位和方針上,仍然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樓建平:上汽紅巖「說到做到」
    上汽紅巖真正打開市場靠的是什麼?樓建平給出了獨到的見解,「把人做好、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把品牌做好。我是比較喜歡品牌建設,上汽紅巖品牌走的是情感營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誰能隨隨便便取得好成績,這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樓建平提到,「要想把車賣得好,要遵循『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三大定律。」
  • 既有「聰明」大腦,又能個性定製,上汽紅巖第六代重卡解碼
    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表示,「上汽集團結合數十年造車經驗,用了3年時間,研究中國司機的駕駛習慣,投資開發了全新車型,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 第六代上汽紅巖重卡新產品從外部造型到駕駛室設計,全部由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打造,是100%的上汽自主產品。」他還透露,明年這一系列的新產品將正式上市。 新時代下,上汽紅巖第六代重卡是如何面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詮釋中國智造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碼上汽紅巖第六代重卡。
  • 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很多人沒搞清楚就吃螃蟹,結果吃了不少虧
    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很多人沒搞清楚就吃螃蟹,結果吃了不少虧「秋風起,蟹飄香」,從中秋節前一直到十一月份,都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在民間,有這樣一個關於吃螃蟹的詞;「九雌十雄(陰曆)」。不過,小編可要提醒大家了,在吃螃蟹之前,最好搞清楚「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否則吃虧的是自己。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這方面的事情,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下吧。螃蟹主要分為海蟹、河蟹、江蟹、湖蟹四種,不僅吃法很多,而且還有一定的搭配禁忌。如果稍有不慎,吃錯了,可能會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引起不適,給正常的生活帶來困擾。
  • 智己汽車站穩了腳跟 但能擠進國產電動汽車第一陣營嗎
    智己汽車站穩了腳跟 但能擠進國產電動汽車第一陣營嗎 智車科技IV 發表於 2021-01-15 11:29:46 由上汽與阿里聯手打造的,註冊不到20天,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智己汽車發布兩款量產定型電動車。
  • 阿里等投資智已汽車將迎首秀
    12月17日,我們從官方獲悉,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全新電動汽車品牌——智已汽車,將於明年1月13日在上海首發兩款全新車型。據悉,除了首發兩款全新車型外,智已汽車還將正式對外介其品牌定位和優勢特點。目前,智已可讓汽車已在智能充電技術方面有所布局。
  • 不再是A股汽車老大,上汽集團為何跑不過造車新勢力
    不斷回購公司股票,也沒能讓上汽集團股價重回往日的巔峰。12月1日晚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600104)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已累計支付13.21億元回購公司7010萬股,回購股份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 0.60%;回購最高價為19.99 元/股,最低價為17.81元/股。
  • 上汽的「R」和「L」有什麼不同?
    L項目終於落地官宣了,化身「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聯合打造,11月26日正式啟動。這是繼 「R」車系正式獨立成新的自主品牌之後,上汽又一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於是有人開始思考,同樣都有高端定位,上汽既然有了「R」品牌,為什麼又推出一個「L」項目呢?
  • 666到777,上汽紅巖數字遊戲背後隱藏的硬實力
    「智行天下,誠贏未來」,昨日,12月19日,上汽紅巖2019年營銷商務年會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在收穫2018年豐腴的666碩果之際,2019年的777目標浮出水面,從2018年「縱行天下,誠贏未來」到2019年「智行天下,誠贏未來」,不變的是上汽紅巖堅持以誠為本,變得是「縱行」到「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