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翰林不入內閣,謝遷一生歷經三位帝王,享年八十三

2020-12-20 丸子甜品屋

非翰林不入內閣

非翰林不入內閣,謝遷在考中狀元之後,便被指派進了翰林院,這也就意味著,謝遷的未來不會太差,甚至還有可能進入內閣,那個時候的謝遷以進士之身進入了翰林院,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為還在當太子的朱佑樘講學,可以說是朱佑樘的老師了,而且對於這個老師朱佑樘也是相當滿意的,因為謝遷所講的,都是如何在教朱佑樘做一個好的帝王,事實上,謝遷的努力沒有白費,朱佑樘的確是一位好的帝王,在很多的方面都做的非常的好,而且他還做了一件即便是現在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後宮只有皇后一人。

明孝宗八年的時候,謝遷就得到了提拔,讓他能夠有機會參與政務,但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謝遷正在料理家中父母的喪事,只能是不斷的推辭,直到家中所有的事情都辦完之後他啊才接受的朝廷的人民,成為了內閣之中的一員,由此可以看出來謝遷是一個能力非常好的人,有這樣一句話用來形容內閣中人,能夠進內閣的人,都長著狐狸的心眼,事實上可能也真的是這樣的。之後不久便不斷的晉升,成為了太子少保,可以說先後做了兩人皇帝的老師,這樣的人又怎麼會簡單呢?

曾經在朱佑樘剛剛繼位的時候,謝遷做了這樣一件事,他在別人上書充實後宮的時候,和皇帝進諫,希望將這件事押後處理,並且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朱佑樘自然是恩準的,不說朱佑樘一心只想要一個伴侶,就是他童年的那些經歷也不會允許他讓自己的後宮烏煙瘴氣的鬥爭不斷,再加上那個時候先皇的陵墓還未修建完成,這件事謝遷的態度自然是讓皇帝朱佑樘非常開心的, 不得不說就單單這件事就能夠看出來謝遷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了,他不僅僅知道帝王是怎麼想的,而且還能夠合理的遞給帝王一個合適的藉口躲開選妃的事情,真的是非常的厲害了。

謝遷一生歷經三位帝王

謝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謝遷一生歷經三位帝王,那個時候,立地皇帝勢頭正盛,正德皇帝對手下的幾個太監太過放縱,劉瑾便仗勢欺人將謝遷的官職誥命全部撤除去,那個時候因為劉瑾的名聲的確不怎麼樣,所以很多的人都非常的擔心謝遷的安危,但是謝遷自己卻是鎮定自若,什麼都不管,甚至還和其他人喝茶聊天,下棋賦詩,日子過得好不愜意。人不能太過猖狂,劉瑾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於是很快的便成為了內監鬥爭的犧牲品,他鬥過了大臣,卻沒有都過自己人,最終還是落在了張永等人的手中,最終被處決。

享年八十三

劉瑾下臺之後,朝廷記起了謝遷,於是便下旨,讓他官復原職,但是謝遷並沒有答應,而是推辭了,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因為對皇帝的失望,他已經沒有太多的期望,與其在在朝中看著皇帝胡來還不如好好地享受生活。知道明世宗當上皇帝之後,找人慰問謝遷,並在不久之後就讓他再次入閣,推辭不下的謝遷也就只能是答應了,那個時候他已經將近八十歲了。但是依舊被明世宗看好,甚至在謝遷生病的時候不是送東西就是給特權,可以不必天天上朝,真的是非常可以了,而謝遷在之後一年的時間裡面便告老還鄉,享年八十三。

相關焦點

  • 弘治皇帝的內閣班子到底有多強大?
    李公,李東陽;劉公,劉健;謝公,謝遷;我們讀這三位賢相,應當首先讀一讀《明史.徐溥傳》。英宗的父親,那位憲宗皇帝,是一位有始無終的天子,在位期間前兩年還好,後來即被邪佞讒諂圍得水洩不通。憲宗皇帝朱見深以萬安、劉珝、劉吉為內閣宰輔,遂有「萬歲閣老」之天下譏,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劉尚書」之天下怨,遂有「劉緜花」之天下斥。
  • 謝氏先賢傳十三:明朝●謝遷公傳
    謝遷(公元1449-1531年),字於喬,號木齋,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代中期著名閣臣。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第一,狀元。歷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進少詹事兼侍講學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內閣參與機務,進詹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為人秉節直諒,見事明敏,善持論。與劉健、李東陽同輔政,政績卓著,時人云"李公謀(李東陽的謀略),劉公斷(劉健的當機立斷),謝公尤侃侃(謝遷的能言善辯)",為當時世稱的"天下三賢相"之一。武宗嗣位,屢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請誅劉瑾不克,遂與劉健同致仕歸。後遭劉瑾報復,奪誥命。
  • 美國著名影星保羅·紐曼因病辭世 享年八十三歲
    美國著名影星保羅·紐曼因病辭世 享年八十三歲 2008年09月28日 04: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洛杉磯九月二十七日電(記者 張煒)美國著名電影明星保羅·紐曼當地時間二十六日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因癌症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 明朝傳奇人物:一生歷經7次大難不死,臨死時天冒紅煙、多日不散
    劉健,生於宣德八,死於嘉靖五年,一生歷經英宗、憲宗、孝宗、武宗四朝。明英宗天順四年高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二十三年入內閣參預機務,弘治十一年繼任內閣首輔,直至正德元年,在閣共19年,為首輔8年,為「弘治中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人從出生就充滿了神奇。他的父親當年任職華州司訓的時候,母親張氏曾經做了一個夢,夢中看見天帝派來的使者捧著紫衣玉帶來到劉家中堂。張氏由此驚醒,不久之後就生下了劉健。
  • 明代九大優秀內閣排行榜
    楊士奇一、三楊內閣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內閣,是明代內閣的榜樣典型,更是之後內閣的參照物。謝遷內閣三、李東陽、劉健、謝遷內閣明朝弘治中興的奠基者,李東陽、劉健、謝遷的內閣組合在有明一代都是僅次於三楊內閣的配置,三人同樣是優勢互補,
  • 她一生無子卻居皇后之位,歷經三代皇帝,終成大清第一位皇太后
    她一生無子卻居皇后之位,歷經三代皇帝,終成大清第一位皇太后文丨蟈蟈說事兒相比古代來說,小編還是喜歡現在的社會環境。但她的下面還有很多的妃子,三十六院,七十二妃,這些人對她的位置虎視眈眈,每個人都想把皇后拉下馬,自己上位。身為皇后,也只有生下嫡長子,她的地位才會穩固,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例外,她相比以前的那些皇后來說,真的是比較特殊的,她就是皇太極的哲哲皇后。她的一生孕育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但是卻依然能夠地位穩固,始終是六宮之首,這是為什麼呢?她究竟有什麼魔力,可以有這麼穩固的地位呢?
  • 古代帝王系列之明孝宗——朱祐樘
    其生母紀氏原為罪身,被俘入宮中,由於為人討人喜愛,慢慢成為了管理皇帝私房錢的女官。有一次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便懷上了孝宗。但此時的後宮並不安穩,掌權後宮的是赫赫有名的萬貴妃(由於土木堡之變,憲宗幼時被託付於萬貴妃撫育,日久生情,憲宗一生都較為寵愛萬貴妃),萬貴妃由於幼子夭折(後不可生育),於是便對後宮有生孕之事極其反感。
  • 他官拜內閣首輔,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後得諡文正
    說到明朝,就不得不提到內閣制了,當時的內閣首輔大臣可謂是位極人臣,因為朱元璋廢宰相制,所以這內閣首輔變成實際上的宰相。而且明朝自第一位首輔大臣解縉起,每一位都無不是當世之才。比如權勢滔天的張居正,比如門生滿朝的徐階,又比如一代奸輔嚴嵩。
  • 明十三陵墓主生平政績簡介(二)六帝在位百餘年,中興賢君獨一位
    前面說到明十三陵墓主生平政績簡介(一):朱棣領頭三帝繼往開來創盛世!三位墓主,分別是長陵墓主一朱棣,獻陵墓主一朱高熾,景陵墓主一朱瞻基,都是有為之君。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古話說「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從明朝朱祁鎮始,逐漸走了下坡路,幸好有明孝宗"弘治中興"挽回頹勢,明朝基業得以延續百餘年,而今天介紹的皇帝多是昏庸之君。
  • 女性勵志典範:歷經3朝帝王,從民間貧家女到萬人之上的太后
    一生歷經三朝帝王。從貧家之女到母儀天下,雍容華貴的皇后甚至是太后,太皇太后,她又是如何掌握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走向頂峰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竇漪房究竟是如何從灰姑娘蛻變成大漢朝皇后!
  • 清代萊蕪翰林學士的傳奇一生
    無論在地方衙署或在中央部門,升遷的機會都並不多,速度也很慢。絕多數人默默無聞,在低品秩位置上結束官場生涯。然而,「點翰林」則可以改變這些人的命運。在今天的萊蕪牛泉吳小莊,清乾隆時期就有一位幸運兒被「點中翰林」。但探究這位翰林出身的先人,他的身上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謎團。
  • 朱元璋的兒子,歷經明朝6位帝王,還曾經造過反,他是誰呢?
    不過,在朱元璋諸子中,有一位還比較特殊的,他就是第十七個兒子朱權,是眾多兒子中最長壽的,他一輩子先後經歷六位帝王,最後還壽終正寢,可謂十分難得。 朱權也多次會和其他藩王出塞作戰,其作戰能力還是得到了認可的。
  • 明朝第九位皇帝,因大臣一句話,終身未選妃,史學家:真是好皇帝
    朱佑樘繼位後,宦官郭鏞認為按照祖制皇帝要充實後宮,於是上疏請求明孝宗先預選淑女,待三年孝期滿後,再從中選出幾位入宮。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明孝宗也不反對。不過,翰林院兼翰林院侍讀的謝遷進諫:「六宮之制,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未畢,諒陰猶新,奈何遽有此事?」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要充實後宮,原本也在情理之中。
  • 明朝歷史上結局最完美的一位內閣首輔李春芳
    他是徐階之後大明王朝的第三十四位內閣首輔,也是繼顧鼎臣之後又一位有「宰相」之名的內閣首輔。1511年,李春芳出生於南直隸的揚州。李家雖談不上是多麼顯赫的名門望族,可在當地也是書香門第。他很小時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加之接受了正統的封建教育,這些都為他今後的人生經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