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兒子,歷經明朝6位帝王,還曾經造過反,他是誰呢?

2020-12-18 騰訊網

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建立大明一朝。當上皇帝後,開始享受人生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生了近二十個兒子,再加上之前生的,總共有二十六個兒子。

除了太子外,朱元璋把這些兒子分封到了全國各地,希望他們能夠拱衛大明,預防外敵。

不過說起眾多皇子,其實出名的並不多,也就太子朱標以及老四燕王朱棣了。朱標做了很多年太子,可是還是與皇位無緣,英年早逝了。而朱元璋和太子朱標也上演了一段完美的佳話。

相比於大哥朱標不到四十歲就英年早逝,朱棣活到了六十四歲,算是比較長壽的一位。還在朱元璋死後沒有多久就造了反,發動了靖難之役,趕走了自己的侄子。

不過,在朱元璋諸子中,有一位還比較特殊的,他就是第十七個兒子朱權,是眾多兒子中最長壽的,他一輩子先後經歷六位帝王,最後還壽終正寢,可謂十分難得。

這個朱權,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被朱棣忽悠參與了靖難之役的寧王。

朱權的封地在大寧,這是一個大鎮,戰略位置很重要。而朱權手裡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朱權也多次會和其他藩王出塞作戰,其作戰能力還是得到了認可的。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登基了。不過他馬不停蹄就開始了削藩,朱棣明顯不服,直接發動了靖難之役。

朱棣其實還是不放心的,他看上了朱權手中的騎兵,所以極力拉攏,好話說盡了,甚至還答應與朱權平分天下。不過朱權也不是這麼好忽悠的,可是,他還受到了朱棣的威脅。

總之,朱權隨著朱棣南下了。可是,朱棣登基後,一切承諾都沒了,朱權也不爭,爭也沒有用。

不過朱權還是做了一個藩王,封地改到了南昌。這之後,朱權老老實實,整天彈彈琴讀讀書,好不自在。

所以在朱棣一朝,朱權並沒有收到禍患。

朱棣死後,朱權開始高調了。他不想呆在南昌,所以曾上書朱高熾說南昌並不是他的封地,可是朱高熾直接回絕了。

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繼承其位的是宣宗朱瞻基。

按說朱權老老實實在南昌做個藩王不就好了,可他就是不喜歡南昌,還因反對在宗室中確定品級而遭到宣宗的責備,幸好沒有給他治罪,不然廢了他也沒什麼話說。

之後,朱權開始徹底老實了,整日和人文墨客待在一起,不再參與政治鬥爭。

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朱權去世於自己的王府當中,萬幸的是他沒有看到第二年大明歷史上最大的屈辱,那就是土木之變。

其實說朱權長壽,但他也就活了七十一罷了。

給人的感覺,歷經六位皇帝,按道理應該活得夠久了。可是這只能說大明早期的皇帝實在是太不給力了,其中仁宗在位連一年都不到。

如果都是康熙和乾隆那樣,那麼朱權年紀就真得夠大了。

然而我們不得不說,朱權的一生也夠跌宕起伏的了,身為皇族,造過反,做過藩王,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是當了這麼久的王爺,享盡了榮華富貴,也已經很值得羨慕了。

相關焦點

  • 都是手持重兵,為何李世民敢反李淵,朱棣卻不敢反朱元璋?
    一方面,朱元璋身為我國古代最勵志的皇帝,從乞丐到帝王的進階歷程,這就不是李淵這個富家公子哥可以比的,手段心機堪稱古代帝王之最。另一方面,大唐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朱棣還在媽媽的懷裡喝奶呢。此消彼長,這就註定李世民敢造李淵的反,而朱棣卻不敢造朱元璋的反。表面看上去這是沒有錯,但是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朱棣為何要在朱元璋死後造反?
  • 朱元璋為什麼傳位給孫子,不給兒子,他早就想到會叛亂了
    更為奇怪的是這位新皇帝繼位後不久,就爆發了一場長達四年的戰爭,朱允炆在這場戰爭中神秘消失,連一張畫像也難以找到,關於他的下落成了一樁歷史懸案。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是恭閔惠皇帝朱允炆。他的父親是太子朱標,他是皇太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他上面還有哥哥叫朱雄英,6歲的時候死了。朱允炆就是朱元璋的孫子。
  • 朱元璋刁難劉伯溫,明朝國運多少年,劉伯溫回答萬曆
    明朝也是歷史上的盛世年代,雖然比不上唐朝時期,可明太祖開闢的大明也讓百姓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每一個朝代開闢的帝王都是英雄能辦事的,但是毀滅王朝的偏偏就是他們的後人自己作的。歷史上奪權的事情多,可是造成朝代的覆滅的大部分不是起義之人他們的野心,就是這些帝王暴政之下產生的必然結果。
  •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帝位?朱元璋:給誰都可以,唯獨不能給他
    朱棣便是這樣一個人,自從太子朱標去世後,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便熊熊燃起了,但是1392年,這簇火被一盆水澆滅了,朱元璋竟然不像其他皇帝那樣,從自己的兒子中選太子,而是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要說朱標被選為太子,朱棣雖然不甘心,但也不會有太多意見,畢竟兄長是嫡長子,且威望極高,多數大臣願意支持他。
  • 朱元璋為何沒有傳位給兒子朱棣,而立朱標的兒子為太子的真實原因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在元末期間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打下了大明江山,建立了明朝朱氏政權。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朱元璋是一個媲美秦始皇、漢武帝的千古一帝。而皇位繼承歷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頭等大事,其關乎百姓關乎人臣關乎國運,但人的欲望是無窮的,為爭奪皇位繼承權手足相殘是常有之事,秦朝胡亥奪位殺兄、北魏拓跋嗣殺其兄拓跋紹、唐朝的玄武門之變等等,為穩定皇族內部,讓皇權平穩交接過渡,各代帝王也是費盡心機,如立嫡長子為帝,所以最初朱元璋是立自己的大兒子朱標為太子的。
  • 僅次於朱元璋,明朝這位皇帝的一生,太精彩了
    ,起過兵,造過反,最後,竟然還能趕走蒙古人,開闢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這樣的人生,精不精彩?他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哈!這位大明皇帝,出生於公元1427年,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或許都知道,他出生的這一年,大明王朝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正進入歷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時期!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幾位帝王,朱元璋未上榜,第一位爭議頗大!
    本期內容提要: 最強帝王,功在千秋!在中國5000年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無數的朝代,同樣湧現出了無數帝王。那麼,誰才能算的上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幾位帝王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第五位:「馬上帝王」明成祖朱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農民起義首領,推翻元朝的統治,就已經很厲害了。而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更是青出於藍。
  • 三分鐘帶你盤點明朝十六位奇葩皇帝(上)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共歷經16位皇帝,國祚276年,可相比其他的朝代的帝王,明朝的皇帝卻個個都是怪咖。今天讓我帶你們看看明朝的16位皇帝 ,都有怎樣的奇葩故事?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他與其他開國帝王不同,他當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農民起義,開掛成為了帝王,當了帝王后害怕之前與他打天下的兄弟奪了他的位置,便將功臣殺的一乾二淨。
  • 這一件事貫穿了明朝三代帝王,朱允炆因此丟掉皇位
    這一件事貫穿了明朝三代帝王,朱允炆因此丟掉皇位。這到底是一件什麼事情哪?可以影響明朝的三代帝王,明惠帝朱允炆都能因此丟掉皇位?其實這便是明朝「分封藩王」這一件事,這件事牽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還有明成祖朱棣,而封王,削藩這件事也是貫穿了明朝這三位帝王,而關於削藩問題比價激進的明惠帝朱允炆還因為「削藩」這件事丟掉了皇位,而關於「削藩」也是到朱棣這裡才算劃了一個句號。
  • 朱元璋的諡號是什麼?他的廟號又是什麼?
    而後來加上的「聖神文武」實際上就是指朱元璋在創立明朝初期,用了文武大將,向文將虛心學習,在戰爭中也不會忘記要學習的重要性,並且吸取了往代歷史中帝王們的教訓,在戰爭中使用的計策也十分的高明,他還採取文將們合理的建議以及措施。不僅如此,朱元璋手下的武將也十分的英勇善戰,就連朱元璋本人也毫不遜色,可謂是文武雙全。
  •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共有26個兒子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而且,他的子嗣很旺,共有26個兒子,這些兒子後來又繁衍成百萬之多之多的明朝宗室子弟,而明朝的藩王之中最長壽的當屬代府襄垣王朱成鍨,活了整整92歲,他是代王朱桂的後代。
  • 南北榜案:朱元璋明知有冤情,仍殺兩位狀元,帝王之術,書生不懂
    到了明朝中後期,已經有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規定。很多考生幾十年寒窗苦讀,就為了一朝能夠進士及第,光耀門楣。殊不知,在明朝洪武年間,曾發生過一次著名的「南北榜案」,導致兩位狀元被殺,從此,中國科舉制度迎來了分區錄取時期。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分享「南北榜案」背後,朱元璋的帝王之術。
  • 在明朝當王爺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不過你以為,在明朝當了王爺,就可以橫行無忌,沒人能治你了嗎?實際上,到明朝中後期,大明無數天潢貴胄,過的都是一種類似高級囚犯的生活,管理相當嚴格。誰能管這些皇親國戚?除了唯我獨尊的皇帝,還有一個非常威武的部門——宗人府。在《大明會典》這本明朝官方重典裡,宗人府在官職表中高居首位,就連號稱「天官」的吏部都屈居其後,可見其地位之超然。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那麼多兒子,都在幹嘛?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但是古代人的壽命似乎沒有那麼長,他的八個兒子在朱元璋死後的第四年也已經去世了。朱元璋去世的八個兒子分別是:大哥太子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八弟潭王朱梓、九弟趙王朱杞、十弟魯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和老么朱楠,除了這八位和朱棣,那麼就剩下十七個藩王在整個大明朝的各個地方駐守著,這十七個藩王還分成了三類。第一類,公開支持朱允炆的兩個。
  • 一代傳奇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鐵血帝王
    朱元璋、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明朝的開國皇帝,即為名太祖,濠州鍾離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相當傳奇的一生,縱觀古今,有誰能做到朱元璋這樣從一個要飯的背景做到皇帝的位子?又有誰能夠一字不識就當了皇帝?只有朱元璋一人是也。有人說劉邦也很厲害,也是農民出生。
  • 康熙貴為清朝的皇帝,為何卻對明朝的暴君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
    朱元璋是一位明君還是暴君,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無法回答,朱元璋的政績很傑出,廢丞相、設錦衣衛、重開殉葬制度、八股文取士制度、實行君主集權,每一項決定都對後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朱元璋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誤殺功臣大殺文人當年懷疑宮女和侍衛私通但是又找不到人,於是就把宮裡的5000宮女全部殺了,以儆效尤。並且還恢復了極度殘忍的殉葬制度,讓多少無辜婦女枉死。
  • 朱元璋把皇位比作荊條,親手抹掉上面的刺,只為告訴太子一件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身為一個從草根慢慢爬出來的人,他比誰都厲害,也比誰都心狠。他太明白社會上底層百姓們的苦難了,所以知道怎麼樣才能讓百姓們都能獲得更大的福利。不過,身為一個帝王,他沒有給他的開國大臣們一個很好的結局,反而是一點也不顧念舊情,把他們一個個地除去了。
  • 明朝一直被冷落的皇帝:智慧不差於朱元璋,功績不亞於朱棣!
    但是明朝有位皇帝一直被很多人忽視了,說起他的功績:真的是不亞於明成祖朱棣,幾次都挽救了國家;智慧不差於明太祖朱元璋,會用人、會權衡朝廷。在他統治年間,國家慢慢走向興盛,這位皇帝就是明憲宗朱見深。由於清朝人編史書,所以把朱見深這段歷史給抹掉了,我們來看看這位有著驚人能力的皇帝,有哪些值得稱頌的!
  • 朱元璋為何不傳位給朱棣?這三大原因,註定了朱棣本事再大也沒用
    其實,站在朱棣角度上去想,他也挺無奈的。對於帝王家庭來言,歷來都是老爸把皇位傳給兒子,或是在兄弟之間傳承。若朱棣沒本事,啥也別說了,可偏偏朱棣還文韜武略樣樣皆能!原來皇位是哥哥朱標的,他沒啥想法,過得還很滋潤,一口氣生了9個子女。可哥哥朱標一去世,老爸朱元璋卻瞅都不瞅他一眼,就把皇位指定了侄子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