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我恨你,別離開我」,邊緣性人格障礙,讓幸福越來越遠

2021-01-08 我是語夏

在眾多的心理疾病中,有一種新型病會讓人遠離幸福,它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也被稱為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英文簡稱BPD。

據統計,100人裡有6%的人患有此病,而這類病是臨床上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常常會造成患者的社會功能損害。

患有BPD的人通常異常熱情,理想主義,快樂和充滿愛心,但可能會因焦慮,沮喪,內/羞愧,擔憂,憤怒等,感到不知所措。隨著社會發展,邊緣性人格障礙群體越來越龐大,特性也越來越明顯。

事例:

小娟在所有人眼中是一個性格乖張的女孩,人也漂亮,但是單身6年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男朋友,好不容易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男友,日子卻過的雞飛狗跳。

按理來說,男友家世不錯,人也帥氣,雖然是普通的上班族,但是配小娟綽綽有餘,不過兩人交往三個月後就分手了。

最後才知道,小娟和男友相處時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莫名其妙地發火,而她的每次發火都有十足的理由,並且任誰說理都說不進去,對男友的行蹤一直了解,絲毫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還有前一秒還是非他不嫁的樣子,後一秒卻會因為吵架,想隨時殺死對方,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了,男朋友有點吃不消了,儘早的結束了這段戀情。

具體表現:

邊緣型人格障礙在親密關係裡,讓別人累,也讓自己累,交往中逐漸讓對方自卑,沒存在感,有不被需要,不被認同的錯覺。

邊緣性人格障礙,具體有這四個特點:

1,極強的掌控欲

對於身邊的愛人和親人,有很強的控制欲,在感情裡總是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稍有不如意,就會認為對方不愛自己。

她希望要有掌控權,失去掌控權就像處於弱勢方一樣,倍感不安。

2,對孤獨和被拋棄非常恐懼。

在心理學上,人只有對自己安全範圍內的人發脾氣。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很怕被丟下被拋棄,一旦身邊有一個親密的人出現,她用發脾氣反覆試探他的底線,直到確認對方,真的不會離開才會安心。

3,觀念非黑即白,情緒易怒,且極不穩定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世界裡,所有的事很絕對,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在對周邊人的評價裡,基本也是只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的區別。

所以在經營感情的時候,她們認定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而且不善於管理情緒。

4,沒有愛的能力

世間最悲哀的是,在全力愛一個人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愛的能力。

很想好好去愛,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只能把對方推得更遠。

形成原因

分析很多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案例,發現原因無外乎兩點:

1,童年缺少情感需求

《親密關係》一書中講到,童年過的好的人,長大後都心理健康,童年過的不好,會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能出現邊緣性人格障礙,其實就是童年父母不回復他們的情感需求。

就像很多父母離異的家庭,因為大人只處理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對孩子情感的回應,長大後成為他們餘留的問題。

2,童年冷漠的家庭環境

有的看似家庭是原生的,但是夫妻之間名存實亡,平時相處中形同陌路,導致家庭環境冰冷而陌生,家裡的環境也是冷漠的氛圍。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也缺少愛,長大後便帶著童年的習慣。

治癒方法:

邊緣型人格障礙時刻需要被身邊所有的人關注關懷,不然就顯得一文不值,不管哪方面她要特別能幹,好像這樣才是有價值的人。要想治癒這類人,嚴重的直接就醫,但是一般都是只體現在感情的患者,最好的治癒是找一個人,給予長期的陪伴和愛,陪著她慢慢注入愛。

心理狀態7個字總結:我恨你,別離開我。

終極治癒8個字總結:溫柔和堅定的穩定。

【歡迎關注,有態度,有溫度的語夏,每天更新情感暖文】

相關焦點

  •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與區分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BPO概念,即邊緣性人格組織。 有警察問這個人,你為什麼要殺這麼多跟你無怨無仇的青少年?他說,我在上學時,校園裡總是有人欺負我,我恨他們。 他現在30來歲,十五年前他上學時被人欺負的帳算到現在的青少年身上,這顯然讓人匪夷所思。
  • 被忽視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
    1、我恨你,但我又離不開你。這個特徵最主要的表現是在親密關係上。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能會將某個人看得很完美,成為他心中的偶像。例如,愛慕劉德華的楊雪娟就是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她認為自己把你當神一樣的看待,全都是為了你好,可你卻不為我考慮,從而就會貶低你,所以就會有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做出一些自殺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但是,這樣人際關係的認知在不久之後就會發生轉變,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的時候,就會完全推翻自己的判斷,會覺得自己的偶像很不好,一無是處,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 邊緣性人格障礙:害怕被拋棄。所以要控制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心理疾病。為什麼是「被忽視的心理疾病呢」?因為,很多人去找心理醫生去諮詢,並不是因為知道邊緣性人格障礙來找的,他們大多會以情緒問題、親密關係問題、職業發展問題、人際關係等問題來進行心理諮詢。
  • 認識邊緣性人格障礙——學會接受,嘗試改變
    但是她是幸運的,她找到了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從此開始了解「邊緣性人格障礙」,經過她的描述,她前男友是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特徵。她在治癒自己內心創傷的同時,決定寫一本能夠助人自助的書,於是就與資深的心理諮詢師保羅·梅森合作,寫了這本大眾心理學經典著作,幫助了很多面臨同樣問題的讀者,我就是其中一位。
  • 四種邊緣性人格障礙,你知道嗎?
    但是並非人人如此,在西奧多·米勒主要作品《人格障礙:DSM-IV 及其它》(1995,威利)中描述了4種不同類型的邊緣人格障礙。米勒是人格障礙和邊緣人格障礙領域的前沿專家,所以他有自己的見地。對於學習人格障礙的專業學生來說,米勒的書無疑是最出眾的之一。而且我強烈的想把這些書推薦給在心理學研究方面更出眾的人。
  • 邊緣性人格的表現
    很多來訪者會以情緒問題、親密關係問題、職業發展問題、人際關係等問題來進行心理諮詢。當有人膽敢評價他的偶像,而評價的標準和他不一致的時候,他不會考慮這個評價是否客觀,是否正確,他會立刻進行反擊,會做出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來保衛他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例如,愛慕劉德華的楊雪娟就是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她認為自己把你當神一樣的看待,全都是為了你好,可你卻不為我考慮,從而就會貶低你,所以就會有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做出一些自殺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
  •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多可怕,邊緣性人格很強的原因,為什麼黑暗人格的人更有魅力?超準人格陰暗面測試題,心理陰暗面測試題推薦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有學者描述便是「穩定的不穩定」,往往表現為治療上的不依從,治療難度很大。邊緣型人格障礙通常是一種破壞性的精神狀態,無論是對病患本身還是他周圍的人。
  • 宣美退出 Wonder Girls 後患邊緣性人格障礙坦言:「我也想被愛」
    承受巨大壓力的宣美坦白說,5年前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是指無論情緒、行為、對於人際關係皆非常不穩定、情緒起伏、變動較大的病症。宣美說:「幸好診斷後一邊吃藥一邊治療,漸漸好多了,因為自己連周圍的人都很累,所以努力尋找生病的根本原因。」
  • 「邊緣性人格障礙」其主要病因與症狀有哪些?
    目前,研究者們普遍認為 BPD 是介於精神病和神經症之間的複雜精神障礙,其治療依從性差,治療難度較大[2]。 一、什麼是邊緣性人格障礙?[3][4]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一種嚴重的軸II類精神疾病,其核心特徵是情緒不穩定、衝 動、攻擊與自身攻擊性行為、不穩定的自我認同和緊張的人際關。
  • 孩子不想活了,你卻只關心她何時回去上學?邊緣性人格障礙了解下
    這個小姑娘可能已經患上了一種可怕的精神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會反反覆覆地表示要自殺,也不一定只是"引人注目"的表演。這些行為更像是他們靠近死亡的"猶豫"。在他們看來人不一定要活著。每經歷一次痛苦,他們就在生或死之間做了一次抉擇。
  • 邊緣性人格障礙者適合談戀愛嗎?
    是一種自我形象和心理狀態極度不穩定的一種人格障礙,他們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看法常常處於劇烈的波動之中。 (2)注意情緒,給予保護 研究表明,邊緣性人格障礙者都存在一定的自傷傾向作為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家人,我們需要時刻關注他的情緒變化。當他情緒不穩定或者開始表現出憤怒和暴躁的傾向時,我們應該及時的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在家庭中營造出溫馨的氛圍,避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家人受到刺激。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大多數是因為成長過程中不良的家庭因素,所以,在照顧具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家人時,應該儘量的避免批評,指責或者是過於緊張的家庭成員關係。
  • 童俊:暴力事件中的人格障礙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BPO概念,即邊緣性人格組織。有警察問這個人,你為什麼要殺這麼多跟你無怨無仇的青少年?他說,我在上學時,校園裡總是有人欺負我,我恨他們。他現在30來歲,十五年前他上學時被人欺負的帳算到現在的青少年身上,這顯然讓人匪夷所思。有些精神科醫生對此不理解,但只要受過心理動力學評估訓練,對此就很容易理解。
  • 你是邊緣性人格還是自閉症?
    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這種性別比例的差異可能比我們認為的更小。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教授在第八屆四葉草年會上透露:「很多阿斯伯格症候群女孩通過「假裝」正常並調節自己,從而混跡在普遍要求女孩溫文爾雅的世界文化之中,但實際上她們內心時常因為無法理解自己而感到痛苦和無助。
  • 「我是一個沒有皮膚的人」 | 痛苦的邊緣型人格障礙
    「就像一個全身百分之八九十的重度燒傷患者,沒有皮膚,輕輕一碰,就會觸發如海嘯般的疼痛。」這種發怒是不分時間場合、不計後果的、不分對象的,情緒一旦來臨就像山洪暴發,將我的理智連同整個人吞噬埋沒,不留時間容我逃脫。 這讓我對親密關係渴望卻又恐懼,一方面希望得到親友的關心呵護融洽相處,另一方面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對我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沉重的負擔。我不希望別人看到我的暴躁易怒,我不想不知何時又會對身邊關心我的人大發脾氣。
  • 專家:小心被動攻擊性、邊緣性人格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節目透露,「時間就是渣男最好的試金石」,並舉例戀愛過程中應該小心的兩類人,「一種是邊緣性人格,一種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男女之間相處應特別小心呵護對方自尊,不要給對方造成錯覺。▲李玫瑾表示有兩類人需要特別小心。
  • 女子戀愛後不自信,多次用刀自殘,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缺少自我認知
    目前,「邊緣性人格障礙」發病的具體原因尚無定論。但根據研究調查發現,20%-40%邊緣性人格的患者在童年的時候都出現過與父母分離的創傷經歷,同時還有40%-70%的患者曾經有被性虐的經歷,且被虐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程度有關。
  • 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一病誤終生?
    如果在生活中,有遇到過有時使勁的想跟你在一起,融入你生活角角落落的人,有時又恨不得把你打包完全扔出他/她的世界的人。「我恨你,別離開我」的感覺,這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給他人的感受。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自己、父母、朋友、配偶、甚至孩子身上,雖說孩子有時的孩子氣會讓我們頭疼,但是也要注意防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測試:人格障礙測試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是會有一些人格障礙的存在,可是你容易有怎樣的人格障礙呢?做個測驗,幫你找到答案,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排除方法。也許你的症狀只是輕微不嚴重,但適時做排除,也可以讓自我的心理更健康。如果真的很嚴重,還是必須請教專業的心理醫生做長期追蹤治療。
  •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第十五章 B 群人格疾患:邊緣性人格疾患1
    ,因為邊緣性人格疾患(BPD)可以被視為這整群人格疾患的起始參考點。 表15-1邊緣性人格疾患的鑑別特徵近乎於精神病性的思考內容自殘具操縱性的自殺嘗試擔心被遺棄/被吞沒/被消滅過度苛求/自認是應得的權利在治療時產生退行現象反移情作用造成之障礙 以上這些準則是彼此相關的。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你一定很好奇,為何ta要如此折磨你和自己呢?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在人際關係中,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往往無法和人建立穩定持續的人際關係,上述我列舉了例子,比如當關係緊密時會莫名其妙製造衝突把你推開,當關係遠了會傾盡所有方法讓你回來。可謂真心折磨人,甚至在他們參加心理治療和諮詢的時候也會重複這樣的關係模式,心理醫生都會被其搞的痛苦不堪,有些心理學者會極端形容為——諮詢師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