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離我們很近,又好像很遠。離我們很近,是因為誰沒有感覺呢。好象很遠,因為對感覺只是一知半解,並不清楚它的全貌。
感覺(英文縮寫S),是依靠五官來感知世界,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它不同於直覺(英文縮寫N),因為直覺是不通過五官而是通過潛意識間接感知世界。每個人都有這兩種感知方式,但偏好不同,有人是感覺偏好,有人是直覺偏好。
有感覺偏好的人,我們稱之為感覺型人。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喜歡五官觀察與親身經歷,善於關注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事直接明了,主張實事求是。凡事追求具體,不流於形式;注重細節,不走馬觀花;講求實際,不喜歡虛誇,能腳踏實地地做好日常工作。
他們「活在當下」,注重現實,不太相信聽到的或寫在紙面上的東西;不喜歡空談理論、概念和靈感,認為那是不靠譜的事情。喜歡「關注事實」,通過做和實踐,得出可靠的結論。善於用數據說話,信賴自身總結的經驗,認為精準的數據才具有說服力。
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快樂,心滿意足地享受自己所創造的成果。
這種偏好,非常適合於與實際產品或數字打交道的工作,如會計、統計、薪酬計算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務實、注重眼前的感覺型人,由於缺乏想像力、不喜歡長遠規劃、看不清宏觀格局、看不到發展趨勢等,對個人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障礙,尤其是隨著職位的提升,感受越來越明顯。
那麼,感覺型的人如何做,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呢?需要在發揮自身天賦優勢的基礎上,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創新是未來的主旋律。遇到事情,充分發揮想像力,學會多角度思考,打破常規,尋求創新發展的思路。
二是在朋友或團隊中引入直覺型的人,充分利用他們的宏觀格局,從自身經驗、自身優勢、社會趨勢等方面分析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自己也可以嘗試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明天、下月、明年的事情,充分考慮未來的機遇與風險,做出應對方案。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既要務實,又要務虛;既要有實操能力,又要有發展思維;既要關注細節,又有拓展格局;既要有實際的產品,又要有軟性的文化。兩者相得益彰。如此,感覺型人則可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