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番禺區沙灣鎮三善村「我為三善代言,助力鄉村振興」直播帶貨活動舉行。此次直播帶貨活動向廣大網友推薦的產品均是三善村內企業的產品,包括本土特色產品魚皮角、手工阿膠糕,還有高檔品牌服飾以及洗滌機械設備等。
此外,傳統手工藝人梁棉也把他的灰塑藝術作品帶到現場,向外界展示三善村獨特的傳統技藝。
三善村區域被列入番禺區水資源保護區二級,耕地、魚塘較多,目前,村經濟收入以廠房租金、土地租金為主,2019年村集體收入1400多萬元。今年以來,村委想方設法為村內廠企發展解決實際困難,讓「深閨」中的優質產品找到更寬闊的銷售渠道,努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直播帶貨活動正是村委的一次有益嘗試。
直播帶貨打造「美麗鄉村」名片
直播活動上,沙灣鎮三善村委黨總支部書記郭偉波率先登場。一開場就為三善村「打廣告」,詳細介紹了三善村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傳統文化、靚麗村容村貌等,並歡迎廣大網友前來三善村遊玩,並為網友們送出了現金紅包。
此次直播帶貨活動向廣大網友推薦的產品均是三善村內企業的產品,包括本土特色產品魚皮角、手工阿膠糕,還有高檔品牌服飾以及洗滌機械設備等。這些商戶和企業都是紮根三善村多年,為該村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優質企業,其產品也是有著較好口碑,擁有一定市場的優質產品。
郭偉波表示,直播帶貨傳遞的是農業改革的新方向。本村企業主要是以小企業為主,在當前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線上直播活動讓企業產品有更多銷路,「直播帶貨活動,也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去加深認識三善村的產業及文化底蘊,可以更好地打造美麗鄉村名片。」
灰塑傳承人登臺展示傳統技藝
直播現場,傳統手工藝人梁棉也將他的灰塑藝術作品帶到現場,向外界展示三善村獨特的傳統技藝。
三善村是有名的「工匠村」,上世紀50年代以前,村裡七成男性都從事建築行業。三善村也出了很多古建築名匠,最具代表性人物是靳耀生和老粹溪,陳家祠灰塑、番禺周邊嶺南建築的壁畫,很多都是出自他們兩人之手,廣州最有名的祠堂陳家祠裡也有許多作品是當年三善匠人的傑作。如今,走在三善村子裡,隨處都可見老建築上的磚雕、灰塑和壁畫作品,散發濃厚的嶺南文化氣息。
作為嶺南建築行業的代表——民間灰塑大師梁棉做客直播間,向廣大網友介紹三善村傳統的灰塑藝術。灰塑是嶺南古建築的裝飾工藝,其分布在屋簷、瓦脊、山垟、窗框、亭臺樓閣等,題材有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
作為土生土長的三善村人,梁棉是灰塑藝術一個傑出代表,他的作品見於紫坭包公廟、三善鰲山古廟群、寶墨園、南粵苑、沙灣車陂街、市頭南村等。在直播間,梁棉為網友展示了他的灰塑作品,並講解了這一傳統的技藝。
沙灣美食魚皮角店主走進直播間
魚皮角是沙灣鎮傳統的小吃,深受本地人喜愛。來到番禺沙灣寶墨園、沙灣古鎮吃上一碗潔白鮮嫩、香滑爽口的魚皮角,是不少人的首選。三善村坐落紫坭島,與寶墨園一牆之隔,許多村民都有製作魚皮角的傳統。
直播中,三善村最出名的的姐妹魚皮角店走上前臺,店主宜姐向廣大網友介紹了姐妹魚皮角店做的魚皮角與眾不同之處,並現場教大家如何做魚皮角。鮮嫩的食材、地道的做法,讓網友們隔著屏幕都流口水了。姐妹魚皮角店已經經營了20多年了,這家老字號每天都門庭若市,生意爆好,許多電視美食欄目都來此做過節目。除了純手工魚皮角,店裡還有不少特色美食,讓鯪魚、煎魚餅、涼伴魚皮、炸牛奶等。傳統小吃,深受村民喜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何洋 梁毅明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何洋 梁毅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