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灰塑狀元」真跡

2020-12-19 金羊網

文/羊城晚報記者 梁力

圖/羊城晚報記者 施用和

已成廉租屋的小洋樓裡,真藏有寶貝嗎?

灰塑是廣東特有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被譽為「嶺南泥塑藝術之花」。 相傳始於明代,盛於清代及民國,曾廣泛應用於廣府地區的祠堂、廟宇、學宮、大宅等建築之中。2008年,灰塑以「廣府灰塑」之名,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灰塑屬泥塑彩繪藝術,灰漿塑形,彩繪上色,材質易朽,而且它作為建築的室外裝飾物,長年受風吹日曬侵蝕,難於長時間保存。因此,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保存完好的灰塑歷史真跡極少。據現有的資料看,有明確年份可考的百年內灰塑原作,只有番禺小谷圍穗石村古民居保存的一幅,名為《獨佔春魁》,塑於1916年。

灰塑書法《八陣圖》損壞嚴重;上面的壁畫只能看到下半部分,上半部分被放雜物的閣樓遮擋,電線和水管就從畫面上橫跨而過

最近,記者意外得到報料,說廣州西關一棟建於民國的小洋樓中,保存著四幅塑制於1931年、至今仍完好的灰塑原作,而且是民國灰塑大師、有「灰塑狀元」之稱的靳耀生手作。報料還稱,目前這些國家級「非遺」珍品處境危殆,隨時有被毀掉的危險。為此,我們特意前往一探真假。

在一條熱鬧的商業街道上,我們終於找到了報料所說的小洋樓。它坐北朝南,樓高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立面設計簡潔大氣,兩根愛奧尼式柱直接貫通三樓和四樓半外挑陽臺,很是特別。樓房雖顯殘舊,但仍能感受到當年的不凡氣度。

不過,眼下的這棟小洋樓,已成為「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廉租屋。地面的一層,被出租為批發光雞的檔鋪,白乎乎的光雞堆疊得滿地都是,旁邊只留出一幽暗的小門洞供樓上租戶進出。二樓以上,以樓梯為軸心,左右兩側的廳房被分割成六個獨門的單元戶出租屋,有的出租住人,有的出租成為倉庫。

以粗獷著稱的灰塑,登堂入室成為小洋樓裡的裝飾

我們從二樓開始,逐一敲門查詢。在敲開四樓一間朝南的房間時,終於有了收穫。租客回答說屋內有四幅「老畫」,並介紹說樓下的小門洞的牆上還有一幅,隨後熱情地讓我們進屋查勘。

房間大約30平方米大小,顯長方形,左右兩面牆壁上鑲嵌有四幅灰塑,顯二二對稱分布狀。這是一套四幅的古典仕女圖,豎形,每幅高約1.2米、寬約0.5米。

四幅灰塑中,能看到題款的有兩幅,一幅寫著:「《待月西廂》辛未小陽春,以應粉壁之中。靳耀生。」意思是說,這幅作品塑制於1931年(辛未年)的農曆十月,特意放在這幅牆上。另一幅寫著:「《幽居織室》靳耀生作」。

從題款和內容看,這些作品描繪的很可能是《西廂記》故事,作者確為靳耀生。靳耀生(1885年-1954年)是番禺九如鄉(今沙灣鎮)三善村人,民國傳統建築裝飾高手,擅長灰塑、壁畫、書法。

前面已說,灰塑主要用於廣府傳統建築外貌及庭園的裝飾,是一種遠觀藝術,風格粗獷大氣、用線粗勁、色差強烈,而眼前的這些灰塑,卻如名人字畫一般登堂入室,成為西式小洋樓裡的重要裝飾藝術品,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灰塑的認識。這是一套怎樣的灰塑呢,我們來看看——

一般來說,灰塑分為平麵塑、半邊塑、立體塑三種類型,最適合於「掛牆」的,是平麵塑,即淺浮雕,又叫「平面做」。這一套四幅的灰塑,就是這種類型。然而,按「平面做」的傳統習慣,是以純黑色或純白色作為底色的,但用於室內觀賞會稍顯單調。於是,靳耀生別出心裁地把壁畫引入灰塑中:人物和主要景物是「塑」的,其他背景如青天月夜、遠山湖岸等則以壁畫顏料畫出。由於融匯了灰塑和壁畫的優勢,作品顯得深遠立體、真實自然。

為適應近距離觀賞的需要,在人物和景物的塑形和細節處理上,靳耀生採用了特別細膩精巧的灰塑表現手法,用線靈動流暢,批灰精妙入微,以求達到質感平滑細密、層次平順自然的畫面效果。例如,仕女的髮髻,採用層層添疊塑法,將髮飾和髮絲仔細雕出,精巧如真;仕女的羅裙衣帶,用線飄逸,批灰順滑,有一種衣袂飄飄之感。在用色上,靳耀生捨棄了傳統灰塑大紅大綠的配色,用低飽和度的顏料,搭配出柔和清新之色。

靳耀生還把當時流行的透視和素描等西式畫法,引入到灰塑中,讓畫面上的朱欄、山石、樹木等顯得自然逼真,符合人們新的欣賞趣味。

此外,靳耀生還別出心裁地為灰塑鑲嵌上寬邊木質畫框,讓灰塑顯得猶如油畫般華麗高貴。同時,出於保護需要,還為灰塑鑲蓋上一層玻璃。

由此看來,這是一套技巧精妙、別具一格的作品,與室內其他裝飾十分和諧,相得益彰,顯著提升了裝飾的檔次,充分顯示靳耀生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突出的駕馭灰刀技藝,無愧「灰塑狀元」的稱號。

看完了樓上的灰塑後,我們跟著租客來到一樓黝暗的過道,察看另一幅「老畫 」。打開手電筒後,牆上果然有一幅寬約五六十釐米的山水壁畫,但就像四樓的兩幅灰塑一樣,搭建在過道上的閣樓,把畫面的上半部分遮擋了,只露出下半部分的山石樹木、溪流石橋,從落墨著筆的手法看,嫻熟老練,畫中小石橋的橋墩的用線,亦完全遵循現代透視準則。

壁畫下,配有一幅藍底白字的灰塑書法,內容是杜甫的《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由於看不到壁畫和灰塑書法題款,不知是誰人作品,但從上乘的繪製與塑制水平來看,很可能也出自靳耀生之手。

歷經87年滄桑而倖存下來,是一個奇蹟

勘察的結果顯示,樓上房間內的那一套灰塑,核心畫面保存尚完好,細節清晰,沒有嚴重破損,顏色雖然受到不同程度的煙燻塵浸傷害,有變色褪色的情況,但總體的色澤感覺還在。一代灰塑名家的力作,在經歷了87年歷史滄桑變幻後倖存下來,完全是一種偶然機緣,這對於極度缺乏歷史遺存的廣府灰塑藝術來說,彌足珍貴。

民國時期的灰塑,正處於其歷史發展的承上啟下階段,而靳耀生是那個時代灰塑最高水平的代表者,他的作品的發現,對灰塑這一嶺南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的傳承歷史,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證據,同時亦為現代灰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難得的藝術判斷標準和參照物。對於這些珍罕歷史文物,我們理應萬般呵護才對。然而,記者這次調查發現,它們當前正處於自生自滅之中,面對毫無文物保護常識的業主和租客,處境極為不妙,使人產生深深的焦慮。

先說樓上四幅灰塑的處境。灰塑所在的房間淨空高達4米,有一個朝南陽臺以及四扇窗戶,極為敞亮通風。然而,業主為了出租效能的最大化,對房子進行了「立體性」改造:縱向,將房子用板牆一分為二,分隔出可獨立出租的兩個小間、一條公共通道、一間廚廁;橫向,分別搭建了供人居住的閣樓以及放雜物的閣樓。於是,房子便成為「房中有房,房中有閣」的格局,擁有三個獨立住人的空間,擺放有三張睡床,可以居住三人以上。

實際上,灰塑已成為房間裡被遺棄的物什,一幅被大衣櫃遮擋在背後,一幅被蚊帳遮擋在後面,還有兩幅分別被閣樓攔腰「卡斷」成為上下兩部分,沒入閣樓部分有沒有受到破壞,不得而知。

灰塑那些精美的木質裝飾框,許多已損毀,尚完好的部分,租戶隨意在上面打上鐵釘,用於鉤掛各種雜物,甚至連菜刀和大剪刀也掛在上面;木框上還釘有線卡,用於固定橫穿而過的管線(有水管和電線)。一塊寬邊的長木塊,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竟然橫著被死死釘在一幅灰塑的木質裝飾框上,場面駭人。

灰塑受到的另一種侵害,是租客在屋內生火煮飯的油煙。貼近廚房的那幅灰塑,顏色已明顯發暗,木質畫框上殘留的幾片玻璃,被油煙燻出一層黑乎乎的油漬。為了拍照,記者曾輕輕取下了其中的玻璃,結果,沾在手上的油漬用紙巾怎樣都擦不掉,最後只好到廚房取來洗潔精,才把手洗淨。油煙侵蝕之猛,可想而知。

一樓過道上的灰塑和壁畫的現狀更為不妙。灰塑書法《八陣圖》損壞情況極為嚴重,上面布滿了劃痕和磕碰痕跡,二十個字的一首詩,十個字完全剝落。灰塑上的山水壁畫,能看到的部分尚且完好,但沒入閣樓之中的部分有沒有毀壞,有待勘查。

小洋樓 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交代一下,這棟小洋樓建於1928年,是當年廣州一家著名錢莊的舊址,現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眼下的情況是,不僅小樓裡的灰塑沒有起碼的保護措施,整棟小洋樓的保護也很不到位。就整棟樓的內部情況看,可用一片狼藉來形容,樓梯的轉角處堆滿了舊家具等物,出入的門洞通道堆滿了貨物包裝箱,而各租戶的屋裡,管線沿牆亂拉,雜物到處亂堆,而且租戶都在屋裡生火煮食,而小樓裡卻見不到任何消防設施,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有鑑於灰塑目前所處的狀態,記者特意隱去錢莊的具體名字和地址,以免珍貴的歷史文物遭到新的破壞。我們希望有關部門馬上徹查跟進,拿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揭秘番禺灰塑「威水史」:最貴顏料一匙兩三百元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文物區內有主題的灰塑作品就約有360幅,堪稱一本番禺灰塑「百科全書」。餘蔭山房的灰塑能歷經百年滄桑依然生機勃發,離不開一位番禺灰塑老工匠——崔鏡興37年來持之以恆的守護。  大洋網訊 近日,記者走訪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餘蔭山房,在文物古建築餘蔭園、善言鄔公祠和瑜園尋找番禺灰塑故事。
  • 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學者參觀花都灰塑文化產業
    中國臺灣網8月26日廣州訊 8月18日,臺南市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顧問畢黎麗,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理事長朱戎梅一行到廣州市花都區灰塑文化產業研究院參訪。市臺聯、區臺辦、區文廣新局、區祠堂文化研究會負責人陪同參訪。
  • 150年前的殿試真跡!蘇州狀元博物館展出榜眼親筆試卷
    「清朝一甲榜眼黃自元殿試卷「特展昨天在蘇州狀元博物館開展,150年前的黃自元殿試卷與廣大蘇州觀眾見面。
  • NBA最偉大的選秀「高考狀元」,湖人為賈巴爾塑立雕像遲了嗎?
    雖然今年的高考比往年來的稍微晚了一些,但是金榜題名時的那份喜悅,從來都不會遺忘學子們寒窗苦讀的十年。因為天道酬勤,付出總會有回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雖然這句話是形容在「學而優則仕」古代的科考,但是即使是在現今,「高考狀元」也同樣能夠享受到媒體的追捧、世人的稱讚和一舉成名的待遇。
  • 魚皮角、灰塑……番禺三善村直播帶貨推銷「特產」!
    此外,傳統手工藝人梁棉也把他的灰塑藝術作品帶到現場,向外界展示三善村獨特的傳統技藝。三善村區域被列入番禺區水資源保護區二級,耕地、魚塘較多,目前,村經濟收入以廠房租金、土地租金為主,2019年村集體收入1400多萬元。
  • 湛江雷州灰塑省級非遺傳承人莫承遠:「屋頂匠人」的刀筆神功
    「屋頂藝術」考驗意志與其他非遺項目不同,灰塑必須在現場製作,要求戶外高空作業,日曬雨淋條件艱苦不說,對灰塑製作者的應變能力也是一種考驗。完成一件灰塑作品,少則耗時數天,多則數月才成型。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採用傳統工藝和材料是灰塑傳承人要守住的底線。在溼熱高溫的嶺南地區,首先考驗的是工藝人的堅守,烈日高溫下的屋頂就是灰塑匠人的「工作室」。
  • 【薦書】徐小虎《被遺忘的真跡》
    因為「物我兩忘」之際,作為體驗源頭的具體事物(藝術品)早在我們與莫扎特、王蒙、達·文西或山川河流同其呼吸時給遺忘了。當然,還有倫勃朗與吳鎮。或許有人要問,為何有些人有創意,而其它人則只是模仿?為何有些人喜歡直接的體驗,而其它人卻喜歡二手的概念?
  • 傳統技藝人的惑與變:灰塑彩畫盼新生,走上鄉村振興大舞臺
    因為興趣結緣灰塑彩畫談起自己與灰塑和彩畫工藝結緣的時候,廖奕傑眉飛色舞,打開了話匣子,「那時候,農村小孩沒什麼好玩的,經常在村裡瞎溜達,我沒事就跟小夥伴到河邊抓些泥土玩,捏出不同形象的泥塑。這可以說是我掌握灰塑手藝的啟蒙。」廖奕傑說。
  • 明朝25歲狀元試卷真跡,全篇2000多字無一錯字,堪稱「印刷體」
    明朝25歲狀元試卷真跡,全篇2000多字無一錯字,堪稱"印刷體"科舉制度自隋朝建立以來,經過各個朝代的完善,到了明朝,已經更是幾近完美的狀態。明朝時期對於人才的選拔十分重視,在選拔人才的科舉考試也給予了足夠多的重視。
  • 科舉狀元試卷真跡:全篇兩千多字沒錯字,筆法精湛像是印刷出來的
    科舉制的產生為當時很多文人帶去了很多好處,他們的能力終於可以有地方發揮了,而科舉制的榜首位置就是狀元。在科舉制的產生與廢除這麼多年的時間裡,一共產生了500多位狀元。而狀元肯定是國家所有文人學者中的佼佼者,他們當時考試的卷子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 晚清留學生狀元夏同龢,傳世精品行書真跡欣賞,書風嫻熟俊邁灑脫
    晚清留學生狀元夏同龢傳世精品行書真跡欣賞:書者介紹:夏同龢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參加癸巳科鄉試,中舉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被光緒帝"親筆御點"為戊戌科(恩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 江西文科狀元周碧瑤:學習總是遺忘,試一試這些記憶技巧
    所謂的學習,說白了就是記憶+理解的過程,同樣的知識,有些同學很快就能記住而且不容易遺忘,但有一些同學不但記不住而且容易忘。記憶是學習的基礎,到底怎麼樣提高自己的記憶水平呢?下面聽一聽江西文科狀元周碧瑤防遺忘技巧。
  • 塑燒板除塵器性能綜合敘述
    塑燒板除塵器的主要過濾原件是塑燒板,塑燒板的性能直接影響除塵效果。塑燒板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粉塵經鑄型、燒結成多孔的母體,並在表面及空隙處塗上PTFE塗層,在用粘合劑固定而成,塑燒板內部孔隙直徑為40-80um。並且都是採用脈衝清灰裝置進行清灰,清灰裝置由儲灰罐、管道、分氣包、控制儀、脈衝閥、噴吹管組成。除塵器的箱體小、結構緊湊,灰鬥可以設計成方形和船形。
  • 園林塑石假山製作的理想型材料GRC
    傳統的假山製作多用砂、灰、石等材料,稱為灰塑,我國嶺南的園林早有灰塑假山的工藝,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水泥塑石假山。現代園林的塑石假山一般使用水泥、混凝土、鋼筋、有機樹脂、GRC等材料,再在鋼絲網骨架上根據山體造型和起伏變化、山勢、巖石紋理來完成假山的製作和表面修飾,最後通過上色來完成最終作品。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為設計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是對傳統假山製作的新的嘗試。現代園林中塑石假山常見的有兩種類型:一是磚石結構的塑石假山,一類是鋼筋骨架混凝土類塑石假山。
  • 為夢想拼搏 | 狀元文物雲賞鑑(2) —— 明萬曆二十六年狀元趙秉忠狀元卷
    小趙老師講一個特別傳奇的稀世文物——中國大陸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張狀元試卷吧!
  • 古代狀元、榜眼、探花在惠州留下「真跡」
    說到狀元、榜眼、探花大家都會分外關注那可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榮譽惠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接下來小編要說的就與狀元、榜眼密切相關了一起來看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最高一級考試殿試考出的進士中,一甲三名為賜進士及第,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榮譽。
  • 做過灰塑,玩過輕黏土…心智障礙青年仍在探索就業之路
    陸鋒分享道,去年,殘疾人服務協會為心智障礙群體開設了灰塑培訓班。這是古建築常用到的裝飾藝術品,涉及造型打底、批灰、上彩等工藝。 「但他們往往因為一個標籤而被一次又一次拒絕;有的則害怕被傷害和歧視,幾乎從未走出家門。」在陸鋒看來,只要能有一個合適的手藝活給到心智障礙青年,完全有可能在經過一次次的重複訓練後勝任。
  • 做過灰塑,玩過輕黏土……心智障礙青年仍在探索就業之路
    陸鋒分享道,去年,殘疾人服務協會為心智障礙群體開設了灰塑培訓班。這是古建築常用到的裝飾藝術品,涉及造型打底、批灰、上彩等工藝。「但他們往往因為一個標籤而被一次又一次拒絕;有的則害怕被傷害和歧視,幾乎從未走出家門。」在陸鋒看來,只要能有一個合適的手藝活給到心智障礙青年,完全有可能在經過一次次的重複訓練後勝任。為此,他們請來了灰塑領域的導師培訓殘疾人掌握製作技能。
  • 河南高考狀元媽媽的決定
    2020年河南鄭州外國語學校的李育君同學以724分的成績,成為河南理科高考狀元!成為高考狀元,應該是一生中非常難得的榮耀!相信每一份的成績背後都會有不為人知的艱辛,但能走到最後的,一定是具備異常優秀的品質!
  • 【操作規範●系統】籤收真跡查詢
    隨著一聯面單應用覆蓋比率的逐步提升,及對重點(類)政務類郵件(如2020年高考通知書郵件)的關注,如何查詢相關郵件【真跡】,在日常生產的售後及作業管控會越來越繁忙。今天,小編結合當前系統功能應用,簡單介紹下,上述郵件的真跡查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