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學者參觀花都灰塑文化產業

2020-12-17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8月26日廣州訊 8月18日,臺南市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顧問畢黎麗,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理事長朱戎梅一行到廣州市花都區灰塑文化產業研究院參訪。市臺聯、區臺辦、區文廣新局、區祠堂文化研究會負責人陪同參訪。

賓主雙方以《對話.灰塑》海峽兩岸灰塑工藝品交流探討為題開展座談交流。花都區灰塑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劉娟向畢黎麗一行介紹了灰塑文化產業的傳承與發展歷程。灰塑過去一直是雕在祠堂建築上的工藝作品,經過3年時間的文化積累整理和創新、傳播傳承,現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灰塑文化產品也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部分產品近年來獲得「最受歡迎旅遊商品」、「中國最佳必購旅遊商品」、「廣州十大手信」等殊榮,更被廣大網友票選為「最受喜愛的廣州十大手信」。

座談會上,雙方就傳統文化產業的傳承與發展,如何更好地與現代結合,使其成為藝術品進入百姓人家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臺灣網、廣州市花都區臺辦聯合報導)

相關焦點

  • 盼府城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早日實現
    中華日報發表社論稱,臺南市長許添財日前在市府主管晨報中,指示成立府城第十座文化園區─眷村文化園區,以「水交社」核心區為中心,將舊眷村與新眷村一併規劃。這項計劃如能順利完成,有助於彰顯眷村文化特色,促進族群融合。 一九四九年當局播遷來臺,從大陸移入大批軍人軍眷,為了安置他們的生活,各縣市乃擇地興建眷村。
  • 空軍眷村水交社:追憶雷虎傳奇
    日據時代透過都市計劃之設計,臺南市都市紋理呈現以町、圓環、井字型街網等特色為主之空間文化。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大量接收當時日據時期既有建築作為安置播遷來臺之公務、軍眷所需之用,在不同省籍族群的混住融合下,也讓眷村成為光復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社區,「水交社」便是其中的模範社區。
  • 花都:著重打造「送文化、體育下鄉」品牌活動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3月9日,由廣東省文化館、花都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新局、區文聯、新華街主辦的廣東省「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精品展演暨2017年花都區「送文化、體育下鄉」啟動儀式在新華街百花廣場隆重舉行。
  • 廣州花都數字文化發展加速 構築大灣區數字文創產業鏈條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會長李金華表示,數字文化產業是在新時代下推動城市經濟騰飛的重要手段,政府、行業機構以及企業間應加強協作著力構建完整的數字文創產業鏈,凝聚數字文創產業集群,在國家「數字新基建」的背景下推動廣州花都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傳統技藝人的惑與變:灰塑彩畫盼新生,走上鄉村振興大舞臺
    有了畫畫的基礎,廖奕傑練起彩畫很快上手,在色彩運用方面,他學會掌握油漆後就得心應手,畫出來的東西像模像樣。真正開始學習灰塑技藝則是20歲那年。當時,適逢村裡建房子熱潮,房子都是常見的潮汕傳統民居「下山虎」,灰塑裝飾的標配。廖奕傑平日在家沒事就去閒逛,看到別人爬在高處進行灰塑裝飾,他也跟著爬上去邊看邊學,施工師傅也願意教他,他也很快上手。
  • 花都規劃建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
    花都中軸線將崛起一座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筆者從2018廣州文交會上獲悉,花都區商務局與廣東文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玖的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籤訂了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擬在花都區建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該產業園規劃佔地面積95畝,位於花都區中軸線,靠近融創文旅城。
  • 臺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來穗交流
    臺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來穗交流 2019年04月04日 09: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來穗交流。(圖片來源:廣州市臺辦聯絡交往處)  中國臺灣網4月4日廣州訊 3月19至23日,臺南市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組織由臺南市赤崁青溪協會、赤崁青溪總會、中西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計程車工會等單位理事成員組成的廣州參訪團一行26人首次來穗交流。參訪團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廣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及社區治理狀況、參觀改革開放成果、深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
  • 揭秘番禺灰塑「威水史」:最貴顏料一匙兩三百元
    據餘蔭山房相關負責人介紹,餘蔭山房的灰塑體現了園林、祠堂和住宅的各種風格和不同時期的灰塑裝飾文化,可謂是番禺灰塑一本活著的「百科全書」。  走在餘蔭山房的園林裡,滿目儘是灰塑,脊飾、照壁、門牆楣、楹聯、花盒、花基、落水管道,無處不在。
  • 魚皮角、灰塑……番禺三善村直播帶貨推銷「特產」!
    此外,傳統手工藝人梁棉也把他的灰塑藝術作品帶到現場,向外界展示三善村獨特的傳統技藝。三善村區域被列入番禺區水資源保護區二級,耕地、魚塘較多,目前,村經濟收入以廠房租金、土地租金為主,2019年村集體收入1400多萬元。
  • 被遺忘的「灰塑狀元」真跡
    灰塑是廣東特有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被譽為「嶺南泥塑藝術之花」。 相傳始於明代,盛於清代及民國,曾廣泛應用於廣府地區的祠堂、廟宇、學宮、大宅等建築之中。2008年,灰塑以「廣府灰塑」之名,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灰塑屬泥塑彩繪藝術,灰漿塑形,彩繪上色,材質易朽,而且它作為建築的室外裝飾物,長年受風吹日曬侵蝕,難於長時間保存。
  • 10藝術家連手 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特展迎新春
    臺南新營文化中心10日起推出「2020麗島瀛春」新春特展。(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為迎接農曆新春假期遊客,臺南市文化局新營文化中心推出「2020麗島瀛春」新春特展,共有10位藝術家的100多件精採作品,1月10日至3月1日於全館展出,更安排3場民眾體驗工作坊,歡迎民眾過年來新營走春,參觀這難得一見的藝術展。
  • 全國各地專家學者聚焦「城市與文化」話題 新時期城市傳播與文化...
    大運河畔,拱宸橋邊,眾多學者在美麗的杭州探討城市與文化的話題。11月17日上午,由浙江省傳播學會、浙江大學人文學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主辦,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傳媒與人文學院承辦的新時期城市傳播與文化振興學術研討會暨2018年浙江省傳播學會年會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拉開帷幕。
  • 聽課筆記晉江文化產業發展如何借鑑臺灣文創經驗?
    3.形塑臺北文創產業軸帶以整體策略、定位及營銷方案,打造臺北都會中心之雙L軸帶,將帶狀園區產值及經濟效益優化,並推動創意城市產業集聚效應。,營銷東部地區整體文創產業形象,帶動地方文化經濟之發展。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臺灣創意生活產業發展中心」,臺南園區位於臺南市中心,有多元的歷史文化及豐沛的觀光資源
  • 十佳伴手禮活動系統預覽,花都特色文創產品都有哪些
    花都成為了灣區旅遊火爆熱門打卡地。華南最大室內滑雪主題樂園——融創雪世界、大型室內四季恆溫狂歡水世界——融創水世界......這些你都打卡了嗎?除了打卡灣區文旅新地標,花都還有哪些伴手禮可以帶走?「花都十佳伴手禮徵集評選活動」告訴你,廣州灰塑、琺瑯、山水豆腐花、俐儂米酒......這裡集結了花都區內的文化旅遊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花都區手工藝製作者、獨立設計師等眾多文創達人,用創意盤活花都文化資源。
  • 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聚焦「長江文化」
    12月5日,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暨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南京藝術學院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文化產業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全國20餘所高校、智庫、學術出版機構的100多位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臺灣眷村文化
    以數量而言,大量集中在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等地。在臺軍營區附近也常有眷村,例如海軍左營軍區與臺北松山空軍基地及新竹新竹空軍基地周遭附近。   眷村規模   有研究資料指出,1950年代前後來臺的60萬國民黨軍人,僅有六分之一住於眷村,眷村僅為少數外省軍眷所擁有。
  • 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行
    瑞華文化產業獎學金頒獎典禮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捷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名譽會長凌繼堯教授致辭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名譽會長凌繼堯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在學科和專業建設、研究範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令人振奮,今後一定會進一步拓寬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領域和學科視野,為藝術界理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 廉政文化示範單位展示:「尚廉若水 源清流潔 」— 廣州花都海事處...
    一從點切入,注重示範引領 花都,舊稱花縣,被譽為「省城之屏障,南北之咽喉」。境內巴江、白坭河、流溪河激流揚波,水文化與嶺南文化底蘊深厚。花都海事處以廣東海事局廉政文化示範點建設為切入點,根植地方文化傳統,注重傳承創新,群策群力打造「清流」廉政文化品牌。
  • 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論壇暨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
    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九及第十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原校長馮健親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周泓洋教授,江蘇省廣電有限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姜龍董事長,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名譽會長凌繼堯教授,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紫金文創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向民教授,以及來自國內外文化產業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全國20餘所高校、智庫、學術出版機構的1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
  • 臺南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到河源市參觀訪問
    臺南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到河源市參觀訪問 2016年05月03日 09:2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