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所謂的缺口,為什麼說逢缺必補?

2020-12-13 流年堪憶

「缺口」就是指當指數或股價運行中出現高開或低開產生的差值,在實際操作中被稱之為缺口。以今天為例,今日指數開盤點位為2781,上周五收盤點位為2774,中間差值為7個點,這個差值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缺口。

為什麼有人認為跳空的缺口後期必補?

市場中有一句話叫做「逢缺必補」,也就是說在指數或股價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缺口,後期都會被回補。這句話說的並不絕對,只是有一些缺口回補的概率大一些,而有些缺口到現在也沒有回補。

市場中常見的缺口分為普通缺口、持續缺口、啟動缺口、衰竭缺口以及除權缺口。

普通缺口

實際操作中普通缺口是我們最常見的缺口,也最符合我們常說的「逢缺必補」的特徵。該缺口長被資金情緒所左右,屬於市場的一致性行為。當因某個利好或利空消息出現時,此類缺口也會伴隨出現,也代表了某一時間段所有投資者的投資傾向。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資金產生分歧時,此類缺口也最容易被回補。

持續缺口

持續缺口也成為測量缺口,在股價運行過程中出現兩個或多個連續缺口稱為持續缺口。實際操作中當股價處於上升趨勢時代表持續性向好;當股價處於下跌趨勢時,代表趨勢向下。而且此缺口在短時間內不會很快封閉。

啟動缺口

啟動缺口也稱突破缺口,往往在行情出現反轉時出現。這樣的缺口在過去的走勢中有很多案例,以今年1月4日與1月7日之間的缺口為例,點位在2514-2528,中間點差14,4日最高點與7日最低點點差僅為0.19,此缺口到今日為止仍未回補。

衰竭缺口

衰竭缺口也出現在行情反轉時,只不過是由強轉弱。在2015年6月12日指數創出新高5178後,在6月16日時出現跳空向下的衰竭性缺口,此缺口點位在5062-5004,當日留下的點差為18個點。此缺口出現後也導致了大盤的連續走熊,連續下跌至2440點,而這個缺口也至今未補。

除權缺口

股票在送配後會出除權,除權缺口會出現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此類缺口如果後期公司持續高增長並且大盤向上時會走出填權行情。

綜上,股市中的缺口主要為以上幾種,而實際中最常見也最常用的主要是突破缺口、衰竭缺口及連續缺口,他們出現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的意義也不同,我們需要結合各方面綜合判斷,不能盲目相信所謂的「逢缺必補」。

相關焦點

  • 股市中的所謂「跳空缺口」為什麼一定要回補?
    股市分析理論很多,切忌一板一眼,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技術上有句說法叫「封缺必補」,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我們先來認識缺口理論,缺口是價格的跳空高開或者低開形成的無成交區域。缺口一般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和衰竭性缺口,分別出現在一段趨勢的某一個位置。實際上,缺口一般用來分析大盤比較多。舉個例子,如下圖,上證指數在一段上升趨勢中,出現了三種類型的缺口。起初在波段底部位產生了突破缺口,確認了一段趨勢的產生。
  • 「缺口理論」為什麼被機構看重?「逢缺必補」是否準確?這不一定
    下面我們從缺口的類型,形態,操作策略來一起探討這個交易中經常遇到的行情形態!第一種類型:普通缺口1.概念:普通缺口又稱「臨時性缺口」,主要是受消息面影響,突然出現,隨後便被回補,對於行情的總體趨勢沒有任何影響,操作意義不大!
  • 股票補缺口是什麼意思?股票補缺口意味著買進還是賣出
    在股市中,投資者經常會聽到「缺口」,「補缺口」這兩個專業的術語,那麼,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含義呢?接下來,小編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缺口  缺口是指股價在快速大幅變動中有一段價格沒有任何交易,在股價趨勢圖上的顯示是一個真空區域,即在
  • 熊丙奇 || 如何補上縣域中小學的教師缺口?
    對比來看,過去5年,全國教師招聘力度不斷加大,2019年深圳年薪30萬招小學老師更一度成為新聞,但新招聘的專任教師尚不足以填補缺口。教師缺,尤其是縣城教師缺,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有編不補」「有編難補」「無編可補」。而這背後的根源是,缺乏對發展教育的系統性規劃,以及教育投入不到位。
  • 「逢黑必補」是什麼意思?哪些黑色食物應多吃?早吃早健康
    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部位食療都不一樣,由此也誕生了「逢黑必補」這樣的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希望你能關注。逢黑必補是說遇到黑色食物就可以進行補充、攝入,從而滋補身體,事實上這樣的理論也是中醫強調的,根據不同的顏色食物對應不同臟腑,由此誕生了紅色養心、青色養肝、黃色養脾、白色養肺、黑色養腎,這樣的養護也與季節有關。
  • 逢三必進」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老司機都在做?
    假如說你真按照上面這詞去實踐了,那它可真有可能會救你的命。那所謂的「逢三必進」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那為什麼老司機都在做呢?說白了,「逢三必進」就是說你在跑高速時,前兩個服務站你錯過了,那在第三個服務站你一定要開進去休息一下。
  • 全球股市「逢九必升」,豬年開局有望延續春節紅包行情!
    香港股市方面,恒生指數在上周2個交易日內微漲0.06%,恒生國企指數與恒生紅籌指數分別下跌0.97%與0.79%。從數據來看,全球股市都曾出現逢九必升的規律。市場前瞻關於2019年投資機會,高毅資產邱國鷺表示長期一直關注三個領域:金融地產、品牌消費和先進位造,現在比較有機會的還是金融業。並且市場有可能會進入新一輪資產荒,優質資產會再次稀缺。
  • 朱燕中 | 「瀉必用員」,「補必用方」
    關於補瀉的原則,《黃帝內經》採用「方員補瀉法」,即所謂「瀉必用方」、「補必用員」,或者「瀉必用員」、「補必用方」。
  • 逢黑必補!5種黑色食物煮成湯,讓你面色紅潤、頭髮黑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逢黑必補」,意思是多吃黑色(甚至深色)的食物,對身體很有好處。這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其實在營養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據研究,深色食物所含的營養和微量元素比較豐富,大多富含花青素 ,維生素含量也比淺色食物更多(尤其是維C)。在中醫理念中:黑色入腎、腎者其華在發。也就是說食用黑色食物,可以益腎強腎,並且有養發的作用。教大家一道「五黑湯」。
  • 逢黑必補 黑芝麻磨成粉再吃更營養
    俗話說,逢黑必補,意思就是說黑色的食物營養更豐富,可以為身體帶來更多的保健功效,如黑芝麻、黑米、黑棗、黑豆等都是常見的黑色食物,都是很好的保健食材,專家提醒,黑色食物保健功效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黑色食物的吃法,吃法不對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 素食健康:逢黑必補 「黑五類」素食養腎功效獨特
    我國民間有「逢黑必補」之說。現代醫學認為:黑色食品不但營養豐富,且多有補腎、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髮美容等獨特功效。黑米(圖片來源:資料圖) 黑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以及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蔔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有開胃益中、滑澀補精、健脾暖肝
  • 大盤缺口補不補呢——騎牛看熊1月8日淘金午評
    現階段盤面容易出現二八轉換的分化走勢,周一是中小創強勢,周二變成了藍籌股穩住盤面,雖然持續性還在修復中,但整體來看市場進入了良性循環。大基建板塊走強,新疆交建、西部建設直線漲停,鋼鐵、水泥、路橋建設等基建相關板塊紛紛拉升上漲,這仍然還是圍繞「新基建」的炒作變化,但指數並未因此快速拉升反而再度向下,現階段來看大盤要回補2515點的缺口位置,再做方向選擇了。
  • 很多司機常說的逢三必進是啥意思?一般只有老司機才知道!
    所以才有規定實習期的新手司機不能單獨上高速,在跑高速的時候,老司機有一句話叫做「逢三必進」,很多人都不明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跑高速時,老司機有句話叫做「逢三必進」,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般只有老司機才知道!
  • 侯傳清:起名大師應該知道的——缺什麼補什麼不適合從格
    根據小孩的八字起名,一個常見的說法,也是孩子家人最容易接受的理論概念是缺什麼補什麼。比如孩子八字缺金,就起帶金字旁的或字義是金的,缺木就起帶木字旁的或含義是木的。
  • 怎麼看「八字」中「五行」查詢缺什麼?
    所謂「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在命理學中,人們的命理也有「五行」之說,而生活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是五行平衡,什麼都不缺的,大部分的人在命理五行中總難免會有缺失;那麼出生日期查五行缺什麼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股市:牢記買賣口訣,炒股盈利不用愁!建議收藏!
    畫法:2)以缺口入手如圖所示:向下跳空缺口,多以跌停收場;我們知道:缺口未補的時間越長,代表此處的支撐/壓力越大;圖中為向下缺口,代表著此處為壓力,所以在首次補缺時常會迎來調整為什麼散戶總是賠多賺少?說得更為簡單一點,就是「好貪小便宜、吃不得小虧」那些惡劣心態,使多數股民幾乎都成了股市的輸家;因為討厭風險,所以小賺就跑,小賠卻不割肉,因為急著發財,所以下注的錢也多,結果賠的也快;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只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忽略了市場的險惡,因為趕潮跟風,所以經常丟失自己
  • 中國股市:「牛市」特徵到底是怎麼樣的?看懂輕鬆識別後市漲跌
    可能有人會說,很多次股市上漲都不是「股經背離」?但是我們認為,在經濟剛剛開始下行,貨幣政策趨於寬鬆時,大量資金無處去,會導致股市強勁反彈。但是這樣的股市上漲最多也僅是反彈。第四,但凡大牛市之前,股市肯定要跌得夠慘,各種利空消息滿天飛,就連股評也從多頭轉為空頭,或者不再發表意見。
  • 中國駐美大使:「逢中必反」的思維讓人深感憂慮
    中國駐美大使:「逢中必反」的思維讓人深感憂慮 胡澤曦/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04-22 09:50
  • 逢中必反思維下,美國密蘇裡州率先對中國提起賠償訴訟!
    與此同時,在病毒中蒙受巨大損失的美國企業,在起訴中國過程中也先行一步。看來,這一切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的,現在國際社會輿論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逢中必反」:當初中國最初向美國與歐洲國家提供醫療物質,有人就說中國藉此謀求地緣政治利益。當中國在幾周前為了確保出口醫療物質質量,出臺符合國際標準出臺的舉措,有人又開始指稱中方阻礙了物資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