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人講故事的繪本——2 阿文的小毯子

2020-08-27 成都極典美術培訓

故事開始:

故事結束

讀完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張小黃毯子,而是隔壁的阿姨。「阿文長大了,怎麼還帶著毯子到處走。。。」「阿文不能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不可以讓阿文帶著小毯子上學,你們直接告訴他,不行!」這些帶著否定的字眼,成年人聽多了都會懷疑人生,何況孩子?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這樣的體會,咱們曾經都是折翼的天使,都會很介意別人的看法。這個點是怎麼來的?接下來是我個人對故事的分析。

在故事的開始,阿文坐在院子裡抱著心愛的小黃毯,隔壁的阿姨就像看熱鬧一樣好奇的趴在柵欄邊。一天「隔壁的阿姨忍不住說話了」,說明阿姨早就在看笑話,這個孩子怎麼老是和毯子玩,家長也不管管,讓我這個有經驗的阿姨教他們,怎麼讓孩成長。於是阿姨告訴這對家長,編個小故事哄哄孩子就行了。小孩子並沒有大人想像的那麼單純,阿文為了不讓毛毯精靈帶走自己的「夥伴」,把它藏進了褲子裡。第二天阿文很得意的炫耀自己的「夥伴」沒有被帶走。爸爸說「難怪。。。」難怪大人們沒有找到毯子。接著,這對家長開始語言攻擊小黃毯,「好髒,又破又舊,丟掉算了」家長執意要丟掉阿文的心愛之物,陪著自己玩耍,理髮,拔牙,就像一個陪著自己經歷生活的小夥伴。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家長,可能並不知道小黃毯帶給阿文的陪伴和安全感有多麼的強烈。這時,隔壁阿姨上線了,圖中的阿姨把花盆壘起來當做凳子站著,又開始「教育」這對家長。「試試泡醋的方法」。阿文依然找到了自己的解決方式。最後,隔壁阿姨的大招「不行!」爸爸媽媽左一句「不行」右一句「不行」就像做壞事一樣懲罰阿文,阿文傷心的哭了。這時父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拒絕別人的看法,媽媽想辦法解決了事情。阿文既不會丟掉小黃毯,又能幹淨的衛生的使用小黃帕。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和自己的某些經歷很相似,回憶童年,我們都是被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著長大,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只有好好學習這條路。就是隔壁阿姨說的要上學了,很多興趣愛好,只能給學習讓道。我們在成長中吸取經驗,默默暗下決心,以後我的孩子一定讓他多培養興趣愛好,於是現在很多的孩子家長,很支持孩子拓展興趣,增加知識面。這是個好的趨勢。可是年輕父母忙著工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身邊很多「有經驗」的老人們用他們的經驗,依葫蘆畫瓢的方式教年輕父母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又會像我們一樣,按著條框長大。我們受過的教育不僅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也能成為更好的父母,換位思考,多溝通,我們的教育才能一代比一代強。

相關焦點

  • 繪本|《阿文的小毯子》
    初看繪本,講述的是小老鼠阿文和一條小毯子做分離的故事。很顯然,這條毯子是阿文小時候的安撫物,伴隨著他長大。無論阿文去哪裡,要做什麼,他都帶著這條小毯子,有這條小毯子在身邊,他就覺得很安心自在。於是,阿文的爸爸媽媽聽從了鄰居阿姨的建議,做了各種嘗試,甚至激發了「矛盾」,也無法讓阿文捨棄小毯子。最後,媽媽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將小毯子裁成許多小手絹,讓阿文隨身帶著,才平息了這場親子間關於依戀物的「爭鬥」。
  • 《阿文的小毯子》: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是父母同頻,讓孩子感受到愛
    《阿文的小毯子》是一本關於一隻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繪本故事書,這本書在2004年獲得凱迪克銀獎,豆瓣評分8.6分。阿文的小毯子豆瓣評分8.6分繪本《阿文的小毯子》,講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有小毯子陪著阿文,他心裡就很安穩,也不會整天黏著媽媽和爸爸。《阿文的小毯子》故事雖短,但是每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值得細細品味。
  • 《阿文的小毯子》: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是父母同頻,讓孩子感受到愛
    《阿文的小毯子》是一本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繪本故事書,這本書在2004年獲得凱迪克銀獎,豆瓣評分8.6分。阿文的小毯子豆瓣評分8.6分繪本《阿文的小毯子》,講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阿文的小毯子》故事雖短,但是每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值得細細品味。
  • 教案:《阿文的小毯子》
    統整連結相關領域綜合領域、生活領域六大議題家政教育環境教育故事內容簡介(啟示)阿文有一條從小就陪伴著他的小毯子,阿文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帶著它,後來阿文要開學了,父母親不希望阿文繼續帶著毯子上學,但是阿文堅持要帶著小毯子上學,後來被父親嚴格制止,阿文非常傷心哭個不停
  • 《阿文的小毯子》:尊重孩子「假想夥伴」,用共情思維助孩子成長
    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封面繪本中的故事如同生活中孩子故事的翻版 02繪本巧妙的構圖:營造出溫馨樸實的家庭生活場景 《阿文的小毯子》故事很簡單,阿文要一直留著小毯子,爸爸媽媽和鄰居阿姨就想辦法破壞小毯子。
  • 《阿文的小毯子》:正確幫助孩子尋找自我發展之路
    《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中,阿文就是一個存在「戀物」行為的孩子,父母正確的對待和處理有助於幫助孩子尋找自我發展之路。用愛和共情幫助孩子成長,通過這一繪本家長們也可以獲得新的啟發。阿文對毯子的依賴繪本故事中,小老鼠阿文對一條毯子情有獨鍾,走到哪兒都帶著它,於是阿文父母為了讓阿文擺脫這種壞習慣,想方設法地要奪走毯子,但阿文的態度很堅決就是不從。最後媽媽想了個辦法,將毯子剪成了很多的小手絹順利解決了阿文戀物的問題。
  • 《阿文的小毯子》:正確幫助孩子尋找自我發展之路
    《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中,阿文就是一個存在「戀物」行為的孩子,父母正確的對待和處理有助於幫助孩子尋找自我發展之路。用愛和共情幫助孩子成長,通過這一繪本家長們也可以獲得新的啟發。繪本故事中,小老鼠阿文對一條毯子情有獨鍾,走到哪兒都帶著它,於是阿文父母為了讓阿文擺脫這種壞習慣,想方設法地要奪走毯子,但阿文的態度很堅決就是不從。
  • 從心理角度讀《阿文的小毯子》:「過渡性客體」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大部分孩子,心裡都有一個割捨不了的「小毯子」 在繪本中,講述了阿文和他的小毯子的故事。「小毯子」,很多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對一件物品這麼迷戀,有時候會用大人的思維和判斷去剝奪孩子這樣的依戀。「 小毯子對於大人來說,只是個毯子,但對於阿文來說,是和爸爸媽媽一樣重要的存在,它給了阿文所需要的安全感。 2、過渡性客體是寶寶認知能力發展的標誌,促使孩子走向獨立。
  • 《阿文的小毯子》:了解「過渡性客體」,懂得孩子「戀物」心理
    有一部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專門將孩子的這種依賴呈現了出來,向家長描述了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多麼重要。繪本的語言生動形象,畫面溫馨有趣,主要講述了小老鼠阿文與他的小毯子之間發生的溫暖的故事。本文主要從繪本概要、繪本解讀、繪本現實意義三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
  • 小班語言教案:阿文的小毯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阿文的小毯子 2012-02-17 14:36 來源:[標籤:來源]
  • 《阿文的小毯子》:善用共情思維來幫助
    而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就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以及溫暖和諧的畫面直觀地告訴在各位家長眼裡不值一提的小物件,在孩子心中將佔據多麼重要的地位。這本繪本的內容非常簡單,其實就是講述了小老鼠阿文與它心愛的小毯子之間發生的溫馨故事。阿文非常喜歡他的小毯子,因此也就養成了一個戒也戒不掉的習慣,無論是在做什麼,就算是在吃飯走路時,都一定要帶著他心愛的小毯子。
  • 德藝推薦 | 「超級智多星」2020第一期《阿文的小毯子》
    今  日  推  薦      繪本《阿文的小毯子》文章引(文/圖:美  凱文·亨克斯   翻譯:方素珍)       分享人     萱萱
  • 看《阿文的小毯子》,輕鬆解決孩子的戀物習慣
    我是一位幼師媽媽,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遇到有些孩子必須要帶著某樣物品,有布娃娃、有小被子、有小玩具、有小水杯等等等等。這些孩子可能不但是上學要帶,可能去任何地方都離不開他們最愛的物品。在家長眼裡可能不能理解,但其實這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通過家長正確的引導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 《阿文的小毯子》:依戀移情物不是戀物癖,家長處理方法很重要
    前段時間陪孩子讀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小老鼠阿文有條黃色的小毯子,從小他就特別喜歡它,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玩耍,都會帶著他的小毯子。鄰居阿姨說阿文已經長大了,不能走到哪裡都帶著小毯子。為了讓阿文戒掉他的小毯子,老鼠媽媽和老鼠爸爸想了很多方法,可都失敗了。
  • 《阿文的小毯子》:依戀移情物不是戀物癖,家長處理方法很重要
    前段時間陪孩子讀繪本《阿文的小毯子》。小老鼠阿文有條黃色的小毯子,從小他就特別喜歡它,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玩耍,都會帶著他的小毯子。鄰居阿姨說阿文已經長大了,不能走到哪裡都帶著小毯子。為了讓阿文戒掉他的小毯子,老鼠媽媽和老鼠爸爸想了很多方法,可都失敗了。快開學了,老鼠媽媽把阿文的小毯子做成了很多小手帕,阿文每天都帶著小手絹上學。
  • 書單推薦┃3—6歲孩子必讀經典繪本故事,建議收藏
    昨天有一位寶媽私信我說,不知道怎麼選書,好像自己買的故事書兒子都不是太感興趣,要我給她推薦幾本。她的孩子跟我的小女兒差不多大,快4歲了。我整理了一下自己近半年給孩子講過的繪本,以及當初給老大講過的,並且對她影響特別大的幾本,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01.
  • 《阿文的小毯子》:正確對待孩子戀物行為,應用共情思維給予尊重
    其實孩子對布偶小豬的依賴,與《阿文的小毯子》這個故事裡的阿文一樣,是一種戀物行為。關於《阿文的小毯子》《阿文的小毯子》故事很簡單:一隻小老鼠——阿文,無論去哪裡都要帶著他的小毯子。因此鄰居多次笑話小老鼠,小老鼠的爸爸媽媽嘗試了很多辦法想讓小老鼠放下他的毯子,但是都失敗。
  • 繪本推薦|寶貝的腦袋裡在想些什麼?3-6歲必讀世界經典繪本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相同的繪本,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是適合3-6歲小朋友閱讀的繪本故事,希望家長們可以帶著小朋友在故事裡更加懂得彼此。接下來獨自在家的小凱真的發現,家裡的一切都在變!水壺變成貓,沙發變成鱷魚,水管變成蛇,還出現了一隻大猩猩!……寶貝的腦子裡在想些什麼?這是很多大人的普遍疑問。安東尼·布朗的這本《小凱的家不一樣了》,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個故事。
  • 我要放下「小毯子」
    比如用故事教育幼兒正確對待依戀物就遠比枯燥的道理有效得多。童話故事《阿文的小毯子》反映了真實的孩子世界,借阿文和小毯子的故事,自然融入孩子成長中面臨的調適問題。生活中孩子們的 「小毯子」現象跟故事中的阿文的情況有很多相似之處,與孩子一同閱讀,一定會讓他們感到親切和喜悅。
  • 不妨來讀一讀這些繪本
    新冠肺炎襲來,已造成7萬多人感染,2000多人死亡(至2月23日),不少大人都感覺到了焦慮;突然改變的生活方式,沒有了走親訪友、沒有了上學補習、沒有了交往活動,這些也使孩子們產生焦慮的感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如何讓孩子減少擔憂、焦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