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鄰居大林媽媽跟我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大林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平時工作繁忙,經常需要搭乘飛機往返全國各地。如果沒有時間陪大林,就在機場視頻跟大林聊天。沒想到這次回家,大林突然問爸爸:「爸爸,你是在機場工作的嗎?」大林對爸爸職業的推測,爸爸媽媽覺得好玩至於,也認為需要跟孩子進一步聊聊「工作」這件事兒。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爸爸媽媽的工作充滿了好奇,想要了解當爸爸媽媽說「工作忙,下次再陪你」時究竟是在忙什麼?也想了解為什麼我們為什麼非要掙錢。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是進行「職業啟蒙」的契機?該如何做呢?
「職業啟蒙」是什麼
一說起「職業啟蒙」大家或許會想到孩子玩的「模仿遊戲」,穿上小小白大褂,帶上玩具「聽診器」,給布娃娃看病。或者是帶孩子去看職業相關的繪本。當然這些都是「職業啟蒙」,卻並不是全部。
美國《職業發展指導方針》中提到:六歲的孩子已經具備自己在特長、特點方面的深度了解能力,十分適合職業啟蒙。
可見真正的職業啟蒙,並不是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職業的種類,也不是讓他們泛泛的了解各種常見職業的工作內容。而是需要回答孩子這幾個問題。
第一: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去工作?
想必孩子問出這個問題時,很多父母都會脫口而出:「當然是為了掙錢!」但不僅僅是如此,工作的意義並不止是溫飽,更是為了獲得廣闊的眼界,獲得個人價值的實現。
第二:工作有沒有高低貴賤?
有一次親戚們帶著孩子聚會,我們開玩笑地問孩子們長大都想做什麼,不同於其他孩子說要做醫生、做老師,表姐家的孩子說他想當個賣爆米花的。表姐當時就有點不大高興。當時我就在想,我們該向孩子傳達「工作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想法嗎?實際上,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工作並沒有什麼分別,再小的夢想,都能因為熱愛迸發能量。
第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很多孩子真正的職業啟蒙,是從高考結束報志願開始的,看著各種各樣的專業,採取了解職業信息。其實職業啟蒙還可以再早一點,在日本中學以上的學生必須參加專業的職業輔導,讓孩子們考慮自己的個性特點,同時進行職業探索。
職業啟蒙有多重要嗎?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說,孩子這麼小,真得有必要了解那麼多關於職業的信息麼。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父母往往更看重成績,卻忽略了對職業發展地啟蒙和教育。結果在進入職場後,往往沒有自覺性,工作幾年後才意識到正在做的事情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職業啟蒙,不僅僅是回答工作的問題,意義更在於引導孩子「認識自我。」
一方面,幫助孩子規劃更清晰的長期目標
美國社會學家安德魯·阿伯特(Andrew Abbott)指出,「職業支配著我們的整個世界。它們治癒我們的身體,衡量我們的收益,拯救我們的靈魂」。
在上圖中美國職業生涯規劃師舒伯將個人職業發展通過彩虹圖展示出來,我們可以看到五個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人生理想,興趣愛好等都會有所變化。讓孩子進行職業啟蒙,可以幫助他們更清晰的規劃長遠目標,找到更匹配個人特質的職業理想。
另一方面,讓孩子的學習更有目標
表哥告訴我,他從初中時就想像爸爸那樣當個醫生。爸爸知道後就跟他詳細聊了聊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考入醫學院,如何實習,如何從見習醫生到可以獨自診斷病人等等。從那時候開始,他的學業就不再用大人督促,有了目標也有了自驅力,最終他真的成為了一名醫生。
給寶寶「職業啟蒙」遵循這三個原則
哈佛商學院曾經展開過個調查,在畢業之際訪問了一個班的學生,其中84%的學生有任何目標,12%的學生有具體的目標,僅有3%的學生既有目標又有計劃。而十年後,研究者發現那3%的人群都獲得了比其他同學高10倍的收入。這說明,職業啟蒙可以幫助孩子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有更好的表現。然而在做啟蒙時,爸爸媽媽還需要遵循這些原則:
1、從父母的職業開始了解
從鏘寶出生後,我就將工作室搬回了家,每天固定的時間坐在電腦前「辦公」,鏘寶對我的工作檯非常好奇,有時候他會坐在旁邊寫寫畫畫。他問我:「媽媽你在做什麼?」我說:「我在寫作,這是我的工作。」
其實給孩子做職業啟蒙,爸爸媽媽的工作就是一座富礦。因為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職業,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向孩子展現對工作的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究竟是堅定的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渾渾噩噩的混日子。
2、多元體驗各種各樣的職業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既會接觸各種各樣的職業,也有機會去體驗一些職業。比如鏘寶在兒歌和圖畫書中,看到農民的職業每天能和小動物待在一起,非常嚮往。我們這次會老家探親,就帶他體驗了一把「秋收」,他也看到了農民生活真實的辛苦。
Tips:我們可以用隨見隨講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更多職業,比如地鐵安檢員、博物館講解員等等。
3、向孩子展示職業的開放性
在未來,很多職業都會消失,孩子們的一生也不會只有一個職業。除了讓他們了解目前世界上的職業。也可以帶孩子去暢想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職業,和孩子探討未來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比如有一次跟鄰居孩子聊天,他就說自己以後想當:「宇宙快遞員」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Cici有話說:
要讓孩子對職業和自己有更深刻地理解,也要在生活中拓展孩子的眼界,引導他們去思考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有什麼樣能力,同時尊重孩子的職業理想,無論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