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惡意投訴,多少餐飲人的痛!

2020-12-18 騰訊網

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點11次外賣每次都吃出毛髮,均申請全額退款」!

「沒送贈品被投訴至關店」!

利用外賣平臺的規則漏洞,進行惡意投訴,這種現象在餐飲行業越來越普遍!

近日,我們採訪了十幾位餐飲老闆,他們都談起了自己遇到過的外賣惡意投訴事件,既氣憤又無奈!

外賣惡意投訴越來越多,商家損失上萬元!

服務行業有消費者投訴很正常,本是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但當投訴變得太容易,惡意投訴就會層出不窮!

1、惡意敲詐類:利用老闆「怕事兒」心理,敲詐餐飲人錢財

1)以外賣超範圍經營為由,索要2000元「協商費」

一男子身在重慶卻敲詐了上海30餘家外賣商戶。它的作案方式分三步走:

第一步,向其盯上的外賣商家發簡訊,稱外賣超範圍經營會被罰款5萬;

你們店鋪在美團(餓了麼)網絡外賣平臺上超出經營範圍,屬於入網商品生產經營者未按許可類別範圍經營食品,根據法律規定,你們至少被罰款五萬元。我買到不符合標準的外賣食品,已經舉報了,等著相關部門上門執法並處罰吧!

第二步,等到市監局上該外賣店檢查後,接著發簡訊「挑釁」。

相關部門上門檢查了吧?對於你們危害公共健康、經營不安全食品的行為,我會依法舉報到底,也會監督相關部門對你們依法處罰。還不下架你們的不安全食品?等著處理和罰款吧。

第三步,給外賣商家打電話,稱吃壞肚子了,提出索要2000元私了。

於是,該男子就用這種方式敲詐了上海30多家外賣商戶,大多數商家沒有理會,2家商戶中招,分別支付給了他2000元和1500元的「協商費」。

2)偽造病歷,敲詐外賣商家5000元

黃山菜飯骨頭湯的一家門店,有天出了一批餐品,一位顧客打電話稱自己吃壞肚子了,拿出了病歷,要求外賣商家給賠償,並且,同時在電話裡威脅:「你的店鋪值多少錢」?

最終,還是以外賣商家無奈賠付5000元私了。

3)將餐食帶異物的照片,向一品牌多家店敲詐1000元

主打排骨飯外賣的犟骨頭排骨飯的一家門店,也曾接到顧客電話投訴;

外賣商家加了顧客微信以後,顧客發來帶蒼蠅的照片,說食品裡有蒼蠅,要1000元賠償,要不就向食藥監舉報;這時,外賣商家向其詢問訂單號或訂餐電話,卻無法提供,後來,醬骨頭發現其多家門店都收到了這張照片!

2、惡意吃霸王餐類:利用平臺規則漏洞,吃霸王餐

1)同一家店點單3-6次,每次都退單、差評

偶爾點一次外賣,退單退款還算正常;但如果同一家店點單3-6次,每次都要求退單,這就很奇怪了。

海南一顧客,點11次外賣9次吃出毛髮,均申請了全額退款;

松哥油燜大蝦,當時是靠最好的外賣服務在廣州打響了知名度,顧客只要不滿意就可以退,但後來發現有一個顧客,每次都點2-3人份的龍蝦外賣,隔一個月退一次訂單,一共退了五六次,明顯是為了吃霸王餐,但因為不滿意就退貨的口號已經打出去了,松哥油燜大蝦也不好做什麼;

還有一家做燜飯快餐的燜菜青年,旗下一家門店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個顧客連續3天都點同一份外賣餐食,三鮮豆腐湯和米飯,每次都給差評,理由是少送菜、實物和圖片不符、有顆老鼠屎等等。

2)顧客自己問題,要求退單退款

除了上面那些奇葩案例,其實外賣商家們更常遇到以下這些事兒。

a,點炸雞吃出長頭髮要求退單,但外賣店家卻說,我們員工都是男的;

b,用戶在美團買了花,1個半小時後要求退單,但外賣商家覺得1個半小時後才退有蹊蹺;

c,某燒烤店的一顧客,以「餐品有些涼了」為由,要求退款;

d,某甜品店一顧客,下單之後發現商家活動已下架,要求商家必須恢復活動,又下了一次單;

e,某餐廳接到顧客電話,說有一次在該店點了餐卻沒送要求退錢,外賣商家詢問具體日期,該顧客卻無法提供,也不肯加外賣商家微信,要求其轉支付寶;

f,某餐廳接到顧客投訴,說餐品有頭髮要求退款,商家表示為了表示歉意再送一份,這時顧客卻不肯提供具體地址,只給了一個樓的地址,商家到了地方,給其打電話卻無人接聽。

3、惡意競爭引發的投訴

1)一個時間段點6-7單,分批次全部退單退款

眼看著外賣平臺產生了十幾筆訂單,10分鐘後,又眼睜睜地看著單子全被退掉了。

成都某蛋糕店的老闆很鬱悶,一周連續遭遇四五十筆退單,損失數千元!經觀察後他發現,「這些外賣用戶在一天一個時段連續下六七單,算好時間,估摸著蛋糕快做完了就點退款。」

最後發現一個訂單地址就在同行蛋糕店附近,才查出原來是同行惡意攻擊!

2)多個訂單被退、還給好評,商家被平臺強制下線

一外賣餐廳發現有段時間,一下來了十幾個訂單,但過幾分鐘就全退單了,更讓人疑惑的是都給的是好評。

但是沒過幾天,該外賣餐廳就被平臺強制下線了,理由是惡意刷單!

利用平臺「自動賠付機制」,「有心者」趁漏打劫

外賣行業日漸成熟,但為什麼惡意投訴的現象卻越來越多了呢?

除了外賣交易有時差,更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平臺有漏洞,讓有心者鑽了空子:

外賣平臺漏洞一:自動賠付機制

外賣平臺有個自動賠付機制,消費者在申請全額退款後,如果半小時內商家未作出回應,系統就會自動進行賠付!

本來是為了更好服務顧客的,但一些惡意投訴的外賣用戶,恰恰就鑽了這個空子,比如,有些外賣用戶專門挑選了夜深人靜的時候退單,凌晨4點發起,半小時後就能獲得自動賠付。

外賣平臺漏洞二:虛擬電話

為了保護顧客的隱私安全,顧客在外賣平臺的電話是虛擬的,也沒有實名,外賣員和外賣商家都只能通過虛擬電話聯繫顧客,而且虛擬電話有時效性,過幾個月就沒法撥通了。

但這雖然保證了顧客的體驗,卻也讓「外賣惡意用戶」的犯錯成本變得很低,隨便給差評、隨便退單、隨便投訴,商家也無法找到他。

有些「較真」的外賣商家,以「為了表示歉意,再送您一份餐」為由,試圖找到真相,卻往往出現打了電話沒人接,到了指定地點卻發現只是一個路口,人流如織,卻死活聯繫不上那位顧客。

當然針對這些惡意投訴的現象,很多餐企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有一些自己的應對措施。

1、商家提供充足資料,平臺封號

一餐廳,也遇到了吃外賣霸王餐的情況,跟顧客苦口婆心溝通卻無效,最後,這個外賣商家就跟平臺溝通,準備了充足的資料,最後,平臺不僅把差評消了,還把惡意差評的顧客進行了封號處理!

2、「再寫差評就當證據」,警告有奇效

犟骨頭的創始人王藝偉,也遇到過外賣用戶的惡意行為!

第一次跟顧客溝通,是理性的態度:「如果真的喜歡吃又吃不起可以到店裡來,一份產品沒什麼,可以請你吃,但不要用這種手段詆毀門店」,但沒用;

第二次溝通,他的態度就變得嚴肅:「有本事你再給我寫條差評,那樣我的證據就更足了」!

沒想到這個顧客既沒寫差評,也再也不來碰瓷了,最後王藝偉和平臺申訴,提供了相關證據,平臺監測後發現該顧客就是個慣犯,於是就將其進行了封號處理。

他分析到,好好說沒用,幹了壞事兒就心虛,直接告訴他,他反而會心虛,再也不敢」作案「了!

小結:

外賣惡意投訴屢禁不止,一則是人性弱點,二則是平臺漏洞。

外賣平臺也是時候該完善投訴機制,維護商家合法權益,保持生態平衡了!只有這樣,外賣行業才能良性運轉下去!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惡意訴求、預付費類投訴、工單處理時限,這些投訴問題基層所應該...
    這表明惡意訴求類工單的訴求人多數在舉報的同時會伴隨著額外訴求。這些訴求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不合理訴求,一旦未能得到滿足,其會反覆進行投訴。惡意訴求類工單行業分布惡意訴求類工單行業分布如表4所示。表4 惡意訴求類工單行業分布註:食品零售包含於商品零售業。由表4可知:在全部惡意訴求類工單中,商品零售業依然位居首位,工單總數為37件,佔比為52.86%。餐飲服務業依然次之,工單總數為25件,佔比為35.71%。
  • 投標人惡意投訴,應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了投標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向招標人提出異議、向行政監督部門提出投訴的具體流程。如投標人通過捏造事實、偽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證明材料對招投標活動進行投訴,極易造成招投標活動管理的混亂。
  • 聚投訴網友投訴創客工具箱:微信被人用創客工具箱惡意打標
    2019年11月16日 17:22,周女士發起對創客工具箱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創客工具箱有效投訴324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魅蕊彩妝:魅蕊彩妝惡意營銷
    吳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在微信抽獎小程序上首頁 的 今日福利 抽獎一等獎為 小ck包包 二等獎為800個 阿瑪尼大額優惠券中 存在惡意營銷情況 我是中了二等獎的其中一位數本著開心的心情去使用本券 結果在魅蕊彩妝店鋪裡也就是這張優惠券可以使用的地方 竟然出現可以免費無條件領取此優惠券情況 那麼抽獎有何意義 而且 不知道是系統原因 還是我手機原因 為什麼 我的優惠券會有這麼多
  • 聚投訴網友投訴放心花花:惡意扣款
    2019年11月20日 06:56,夏先生發起對放心花花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放心花花有效投訴9次。
  • 「在線投訴」:「中通快遞」變相惡意收費
    消費者「匿名」在1月7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寄了個快遞,一些菜還有花椒麵粉食用東西,包裝的時候擔心菜會摔壞掉,就讓寄件員幫忙拿個泡沫箱子,箱子比較大一些空隙我都是用報紙塞住的擔心晃動,當時寄件員也沒說什麼,後面計算的時候竟然說我寄件東西不夠重要按照體積計算費用,就量了長寬高計算的郵費
  • 聚投訴網友投訴創客工具箱:被惡意打標
    2020年03月08日 10:53,袁先生發起對創客工具箱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創客工具箱有效投訴517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全民K歌:全名k歌欠薪惡意不給
    李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全名k歌歌房惡意欠薪,做了一個多月每天主持15個小時,說好23號發工資,到現在一直玩套路,剝奪勞動力,我真的很需要這筆錢,希望幫忙處理一下。」 就一直惡意拖欠」 2019年05月30日 21:58,李先生補充表示:「到今天都還沒給,一天復一天的推。」
  • 聚投訴網友投訴建設銀行、好想借APP:惡意扣款
    截止發稿前,建設銀行有效投訴6013次;好想借APP有效投訴1022次。 吳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好想借惡意扣款,為什麼建行會扣款。好想借app上點進去,填了資料後,就退出,過幾天就有私人號碼打電話說我買了什麼報告,讓我支付,我並沒有購買過,過了幾天就惡意扣款。
  • 關於本號原創文章被惡意投訴的聲明
    關於本號原創文章被惡意投訴的聲明各位讀者好,「韓語研究生」公眾號自2018年8月創辦以來,始終恪守公益初心,專注服務國內外韓語研究生群體,聚焦韓國學研究的相關學術資訊和成果;發布韓語全兼職及實習需求信息;分享韓語研友的研途心得和體悟。
  • 聚投訴網友投訴拿錢花唄:拿錢花app惡意扣款
    2019年11月07日 16:36,孫先生發起對拿錢花唄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拿錢花唄有效投訴29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即用錢袋:即用錢袋惡意扣款
    2020年02月28日 12:46,海先生發起對即用錢袋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即用錢袋有效投訴819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好想借APP:不知情的情況下惡意扣款
    劉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好想借app註冊時按要求填寫手機號,銀行卡號,身份信息以後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強行生成訂單,且無法取消,聯繫不上客服,今天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強行從我銀行卡裡面扣除193.40元,這是典型的欺詐行為,忘貴平臺幫忙處理,對被告方做出退款道歉的處理」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Videoleap:蘋果app惡意扣費
    截止發稿前,蘋果公司有效投訴2969次;Videoleap有效投訴26次。 孟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通過蘋果商店下載使用Videoleap使用,軟體打開後告知提供三天免費使用時間,我很快就卸載了軟體,但11日簡訊告知我凌晨扣我費用288,並沒有經過任何詢問就扣款了。我電話聯繫蘋果客服告知情況,長時間溝通仍然無果。
  • 聚投訴網友投訴既用錢:要求退款惡意扣費
    2020年02月14日 18:21,沙先生發起對既用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既用錢有效投訴40次。
  • 企業和員工如何面對惡意投訴
    因包裝開裂少一個芒果,48歲圓通女快遞員賠償一整箱後依然遭到惡意投訴,被扣除工資2000元。快遞員為求諒解直至下跪。然而,有些顧客忘乎所以,真把自己當成上帝了,為一點小事就糾纏不清,對商家員工吆五喝六,或者惡意投訴、索要高額賠償,甚至於辱罵、毆打員工,實則已經超越界限,不值得再將其當做「上帝」對待。顧客與員工只是商業關係,正所謂花錢買服務,理應享受到相應的服務,每家公司的定位不同,提供的服務質量也有差異。
  • 違章停車不服,惡意投訴交警被刑拘
    李某的妻子不服交警的做法,不但不配合還投訴交警酒後執法。相關部門現場對交警進行酒精測試,最後顯示交警並未酒後執法。囂張的李某夫婦說反正違停一次罰款100元,以後天天停在這裡,最多一年也就罰款36500元。並聲稱自己不差錢。隨後相關部門對李某夫婦因妨礙公務和惡意投訴被刑拘。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賣家收到貨惡意拖延退款
    姜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於2月12號在天貓拍下商品並付款,我的一筆訂單被賣家拆成了三個包裹發貨!後來因為賣家不負責任導致我付款的商品沒貨而被我投訴,在我獲得賠償後,賣家一直懷恨在心,說話特別難聽!在我沒收到貨的情況下要求退款,賣家要求必須等貨收到才能退貨退款!
  • 聚投訴網友投訴創客工具箱:淘寶帳號被惡意降權打標
    2019年11月16日 17:13,陳女士發起對創客工具箱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創客工具箱有效投訴324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即用錢袋:強制消費,套路,惡意欺詐
    商家以申請評估報告,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惡意生成訂單,對於一家貸款平臺,評估是借款必要的途徑,能否借款,都是要經過評估的,該商家就是利用評估來騙取消費者。我只是填寫了自己的信息就被強制消費,海南晨健負責人必須給我一個理由,不然我一定會一直投訴下去,剛剛百度了一下全部都是這個問題,為什麼你們這些軟體還沒下降?還在這麼強制讓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