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吸引顧客,咖啡店的裝修風格非常重要
河南商報記者 陳亮/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望開源
自從星巴克進駐鄭州,短短3年時間,帶動了鄭州的「咖啡熱」。國際連鎖咖啡品牌接踵而至,二七萬達廣場金街一條街上開了8家咖啡館。
一條步行街上8家咖啡館
最近,一名叫「藍黑木墩兒」的網友發帖,「二七萬達金街400多米長的街道上竟然有8家咖啡館,不遠處內街上還有星巴克,裝修都不錯。真是開心看到這種情況,大規模加盟,培養咖啡市場,提高消費者對飲品價位的心理底線」。
咖啡館的興起代表著城市形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這兒約會、打發時間。在鄭州市的核心商業街區,用「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形容咖啡館之多並不為過。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品牌搶佔了這些商業區最核心、最醒目的位置,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品牌咖啡店也密布在市內核心地段的樓宇。
目前鄭州市有3種類型的咖啡館。首先是星巴克,作為國際知名企業,在行業裡遙遙領先,翻杯率最高。其次,大量有韓國背景的咖啡館,比如漫咖啡、咖啡陪你、動物園咖啡,因為裝修特別、氣氛好,年輕群體特別喜愛。再有就是國內咖啡連鎖加盟和當地創業的品牌,比如老牌的迪歐咖啡,以及研磨時光、安妮和她的朋友們、快樂時光,和備受小眾青年喜歡的Rio Cafe、阿布-阿布咖啡館、C'est La Vie 這就是生活咖啡館,SE7EN咖啡、後窗咖啡等也遍布大街小巷。
2014年,costa和太平洋咖啡這兩個在咖啡界赫赫有名的品牌也會進入鄭州。一時間,「咖啡」在鄭州前所未有地火了起來。
這已經是鄭州第三次咖啡熱潮
國際連鎖咖啡品牌在鄭州的日子似乎非常好過,星巴克自進入鄭州一年之內開了6家店,目前開到7家店,未來計劃開到10家店。一家咖啡連鎖品牌拓展部的經理說,在鄭州一家500多平方米的店鋪,開業以來每天客流量穩定在600人以上,是全國業績最快達標的店鋪之一。
這已經是鄭州第三次掀起咖啡熱潮。第一次主要是迪歐、上島之類的連鎖品牌(如今迪歐在鄭州市依然保持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第二次是一些有特色的西餐廳加盟,同時,一批比較有特色的咖啡館興起。以街邊店和樓宇間的小型咖啡館為主,深受小眾青年喜愛,也常有簡餐搭配。
現在這一次高潮,比前兩次的力度都要大。自2011年星巴克進駐鄭州開始,帶動大量國際品牌進駐,這一次開的咖啡館數量和層次都要更高。
步子還是快了些
「現在隨便問身邊一個朋友,不上班之後的夢想都是去開家咖啡店。」3月18日晚,一名叫「無意義啊無意義」的網友在微信朋友圈感嘆。確實,相比別的餐飲,經營咖啡店似乎更容易一些。
一名飲品店負責人說:「相比別的餐飲投資,咖啡店環境較好,而且比較容易管理。目前擴展很快的幾個韓國品牌,都有非常完善的加盟體系,可以快速推進開店流程。所以,市場、投資方、品牌商三方很容易擦出火花。」
一家咖啡品牌鄭州區域負責人說,咖啡這個飲品比較奇特的是,在任何一個市場都會迅速佔領。在日本、韓國等地,咖啡已經成了「國民飲料」。之前有數據顯示,在日、韓等國家,人均一年消費咖啡200杯左右,我國臺灣是150杯,大陸是5杯。應該說,不少國際連鎖咖啡品牌都在盯著我國市場。
他分析,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鄭州的市場是可以容納更多咖啡品牌的,但是目前的速度太快了,「鄭州人喝咖啡的不少,懂得什麼是好咖啡的卻不多。由於缺乏咖啡品鑑知識,使得一批專業手工調製咖啡的店家,很難找到穩定的顧客群,優勢反而不明顯。所以,相對來說,店面的裝修和氛圍反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不少小品牌不到一年就要「流轉」
相對於國際連鎖品牌轟轟烈烈進駐,一些小眾咖啡品牌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對不少投資這些小眾咖啡品牌的人來說,喝咖啡浪漫,開店卻是現實的。
半年前,熱鬧一時的「很多人咖啡」選擇了暫時停業。其中一名負責人介紹,不掙錢是主因。同期轉讓的還有位於同一棟樓上的另外一家咖啡廳,不掙錢也是同樣的原因。老闆說,他有幾個朋友也在鄭州投資咖啡廳,據他了解,基本上半年或者一年就面臨轉手或者停業的境地。
「一家店要想成功,背負的壓力極大,並且要做好中長期虧本的準備。」這家咖啡店負責人說。投資咖啡店的成本比較高,一般在百萬元以上,如果是加盟韓國品牌,至少要兩倍以上。咖啡豆等原料佔據的成本較少,主要在於店鋪的裝修、租金的成本。如果咖啡館的翻杯率低,利潤也就微薄。位置和裝修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風格。但堅持風格也就意味著可能客流會上不去。
而另外一家國際連鎖咖啡品牌負責人則說,咖啡店的成功還與資本長期投入有關,無論星巴克還是costa,都與資本長期投入,形成穩定的品牌有關。因此,在開咖啡店時,資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經營得好的咖啡館,其營銷策略可謂五花八門,有的用的是網絡手段,利用街邊展位,介紹自己的促銷活動,有的是推行積分卡。「沒辦法,現在鄭州的咖啡市場競爭已經開始激烈起來了。鄭州人口那麼多,未來市場一定會非常好,但目前還需要培育。」這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