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礙兒童教育研究】智力障礙學生認識節日的教學案例

2021-02-15 掌握現代特教

1.點擊上方藍字「掌握現代特教」訂閱;

2.訂閱成功後點擊「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3.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節日FUN 輕鬆~智能障礙學生認識節日教學

轉自|臺灣融合教育攜手平臺

文章來源及作者信息等|黃媺芸,高雄市中山工商教師。摘自南投特教半年刊第21期。

在生活裡,不論是學校、工作職場或社會中,智力障礙者所需面對的課題是如何適應於社會,但智力障礙者多半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能力,社會經驗也相對薄弱,經常可見智力障礙者出現與社會脫節、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缺乏社交技巧,造成智力障礙者在求學與謀職上的障礙,因此教導智力障礙者社交技巧,助其提升社會適應能力與人際的接納(王欣宜,1998),對於智力障礙者學校生活及職業轉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筆者任教六年於教學現場,發現每當與學生談到節日時,學生普遍對節日沒有概念也不在乎節日意涵,只在乎放假幾天。筆者希望學生將來踏入社會,能是愛鄉土的一份子,對於社會傳統習俗節慶認識的教學是不可獲缺的,於是設計一套節日教材教具融入課程中。教材設計為每月重要節慶,以月曆與節日掛軸的方式呈現,並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及認識節慶相關祝賀詞,再利用多媒體教材輔助,結合社交技巧(人際互動、語言表達、生活常識)的運用,以提升學生社會適應的能力。 

筆者希望,通過了解節日的意義與習俗,使學生與社會更好連結,不再只是關心節日有沒有放假問題,從而補足智力障礙學生在社會知能上的不足。

本教材教具以認識節日為主要架構,將節日的認識分為節日日期、節日由來以及節日習俗。

在眾多節日中,除了選擇最重要的四大節慶(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代表性的兩個重要節日(元旦、「雙十節」)外,配合智力障礙學生平常的相處對象、生理心理年齡及興趣,選擇了其他六項節日(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萬聖節、聖誕節)來介紹。 

(一)節日日期

在認識一個節日之前,應先知道其日期,才能讓節日與日期彼此連結。

 (二)節日由來

每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意義與故事,所以在認識節日時,必須要了解節日的故事背景,才能夠更融入節日、了解節日的意義。通過教材的輔助,讓學生在學習過後能夠說出節日的由來,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 

(三)節日習俗

每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習俗,可能是特定的行為或是代表物。這個部分與社交技巧的配合度高。教師除了介紹習俗外,更強調讓智力障礙學生在學習這些習俗後,應用在真實的人與環境中,增強其與人的互動。例如:向大家拜年這一春節的習俗。

本教材主要以月曆的方式進行教學與呈現,配合節日掛軸進行節日與月份的配對,並以大富翁遊戲與多媒體教材與節日連結並複習。 

(一) 月曆

本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皆有一本專屬的月曆,內容包含日期表、節日由來與節日習俗,教學時教師搭配節日教學棒(製作節日代表圖片粘在免洗竹筷上)。另外在春節與中秋節的月曆中,附加祝賀詞的介紹。

教師在教學時,僅需要一本月曆便可將節日的內容物傳授給學生。因為本教材所選用的十二個節日裡,新農曆交雜,所以在月曆的封面及日期表上,以不同的顏色作為新曆或農曆的區別。此月曆以繪本的方式呈現,以提升智力障礙者的興趣與學習效率。

節日教學棒(製作節日代表圖片粘在免洗竹筷上)共分為十二個節日,教師在介紹節日時搭配專屬的節日教學棒,每個節日皆有一個代表物,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其中,教學棒上的阿拉伯數字為新曆月份,數字小寫為農曆月份,這樣能讓學生區別新曆與農曆。 

(二) 節日掛軸

節日掛軸的設計將呈現十二個月份,並將其分為新曆與農曆。本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皆有一個代表物,教師可將代表物以「魔鬼氈」的方式,置於與節日對應的月份中,讓學生在節日與月份連結,加深其印象。另外,節日掛軸也可作為日後學生複習節日與月份配對所用。 

(三)大富翁

大富翁遊戲設計兩個版本,可依照人數的多寡選擇版本。遇到的關卡和問題皆與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有關,讓學生可在遊戲中學習並複習。此教具採用活潑鮮豔的圖案設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教材教具以認識節日為主要架構,將節日的認識分為節日日期、節日由來以及節日習俗三部分。

認識節日日期方面,設計的教材教具有月曆、節日掛軸、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節日由來方面,使用月曆、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節日習俗方面,使用月曆、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

認識節日對智力障礙學生來說有其必要性,以智力障礙者長遠的社會適應路程來看,認識海內外的重要節日相關知識也是不可獲缺的,因此認識節日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本教材教具可作為現場教學人員的參考,藉助月曆呈現各月份的節日,掛軸呈現節日代表物與遊戲的參與,再通過多媒體教學輔助,讓學生對節日有更深入的了解。筆者期望,智力障礙學生能了解海內外的重要節日,在各節日的習俗中知道社會的多元文化,並能融入社會生活,體會各節日的特色及異同,享受各種節日文化的生活趣事。

相關焦點

  • 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和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
    昨天講了智力和聽力殘疾兒童的特點,今天我們講一下視力殘疾和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並且具體講一講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閱讀障礙的學生通常會在閱讀中出現單詞識別錯誤,嚴重的閱讀障礙指誦讀困難,通常在閱讀、拼寫、寫作、口頭表達和聽力方面遇到嚴重困難。
  • 【智力障礙兒童教育研究】智力障礙的表現及康復訓練
    (一)智力障礙的語言訓練智力障礙的語言特徵:1. 說話表現會比較幼稚,常常使用娃娃語。2. 常常使用一個詞語表達不同的事物或概念。3.使用詞語多屬具體性的名詞或動詞,對抽象概念理解較慢。很少使用形容詞、助詞、連接詞,最常使用名詞。4. 句子長度較短,大約維持在一個至兩個詞的長度。5.使用的句子結構簡單、缺少變化,以簡單句居多。
  • 兒童智力障礙的分級
    ①輕度智力障礙智商70~55分(以韋氏智力測驗為例,下同),同時具有輕度的社會適應障礙。輕度智力障礙兒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早期教育對他們的發展十分重要,他們可以進入幼兒園、學前班接受早期康復訓練和學前特殊教育,在小學正常班級隨班就讀。
  • 智力障礙兒童家庭康復措施科普
    智力障礙是指兒童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器質性損害或是腦發育不全而造成的認識活動障礙以及心理活動障礙,也稱智力缺陷。一般是由於遺傳變異、感染、外傷或內分泌異常等因素,造成大腦不能正常發育或者發育不全,使其智力活動發育停留在某個比較低的階段中。智力障礙兒童家庭養育關鍵點!
  • 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2019-11-01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康復——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在不同領域有不同表述。其定義與標準一直有爭議。 醫學界——多用精神發育遲滯(MR) 學界——多稱智力落後、智力低下、弱智、智能不足、智力障礙等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4——稱為「精神發育遲滯」(術語)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5——稱為「智力發育障礙」(術語)
  • 自閉症和智力障礙:剪不斷理還亂
    有統計表明,近年來,自閉症診斷人數節節上升,同時,智力障礙的診斷人數卻一直下降。這些都預示著,自閉症和智力障礙有相關性,也有不同。明白二者的關係,對於正確的兒童教育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此前的一名神經科醫生還是將女孩轉診到自閉症診所,部分原因是她的父母對教育自閉症兒童學習說話的服務信息有些了解。嚴格的智力障礙評估還很不普遍。
  • 學點心理學:智力障礙與天才
    從歷史上來看,智力缺陷的個體一般在與正常個體在相分離的機構中接受教育。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隔離項目並不有效,多個國家政府已經通過法令保障有缺陷的兒童應該最大限度地在普通班級裡上課。法律還確認,某些水平的受損技能需要學生接受隔離式的教育。然而,大約45%被診斷為智力缺陷的學生每天上學時應該花一些或更多時間與他們的同伴在一起。
  • 淺析如何調動重度智力障礙兒童數學學習興趣
    由於低年級的的學生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差,數字的學習有時很枯燥的事情,所以學生學起來覺得枯燥、沒有興趣,教學效果不好,很多重度的學生對5以內的數字認讀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何讓學生有效的進行數學的學習呢?這是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重度智力障礙的兒童由於自身重度智殘兒童的智商在20~35(25~40)之間,適應行為差。他們往往有先天性的疾病和較重的腦損傷。
  •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時間:2020-12-01 17:51上海六一兒童醫院 痴呆是一種程度較重的兒童智力障礙症狀,兒童痴呆症候群是指兒童在意識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已獲得的職業和社會活動技能減退和障礙,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和喪失
  • 智力障礙兒童認知存在如下發展特點
    智力障礙兒童,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礙。結合多年從業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有相關症狀的能夠儘早做到幹預,並且更多人能夠關注特殊兒童。第一,在感知信息方面,智力障礙兒童的速度明顯比普通兒童慢,辨別能力低。
  • 虐待智力障礙學生?韓國特殊學校教師被判刑!
    近日,韓國的特殊學校總發生事件,前有44歲男老師被發現持續性侵3名智力有障礙的未成年女生,長達數年。後有強迫智力障礙學生吃芥末和辣椒醬!人性的醜惡呀!而據韓媒報導,就在昨日,涉嫌強迫智力障礙學生吃芥末和辣椒醬的首爾市仁康學校前任教師車某被法庭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期2年執行,並被下令要求接受40小時預防虐待兒童教育了。據了解,車某因向有智力障礙的學生強行餵食芥末和辣椒醬,違反了《兒童虐待犯罪處罰等相關特例法》而被起訴。
  • 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障礙與構音部位的聯繫
    弱智兒童的語言障礙都較為嚴重,構音障礙最多,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理解能力差、聲音異常和耳語聽解能力差次之,一般重度和中度兒童居多,輕度較少。構音障礙是溝通障礙問題中,最為嚴重者。Nicolosi將構音障礙分為五種類型:音的添加、歪曲音、一般性口語不正確、音的省略、音的代替。
  • 孩子智力障礙,是自閉症嗎?智力障礙你了解多少?
    近日有收到家長的一些私信,說孩子總是不說話是自閉症了嗎;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智力低下就是患有自閉症了;通過私信的了解發現很多家長們對於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的認知有一定程度上的誤解和問題,估計在很多人心裡對於,自閉症和智力障礙這些區別都是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智力障礙與自閉症的區別吧!
  • 【學習困難兒童教育研究】不是笨,也不是懶!——從一例個案認識學習障礙
    原標題|我不是笨小孩與懶惰蟲認識學習障礙轉自|臺灣融合教育攜手平臺文章來源及作者信息等|李思儀,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組臨床心理師。國泰醫院醫學報導。根據臺灣「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學習障礙係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力、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直接造成的結果;其鑑定基準如下:1. 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2. 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的差異。
  • 自閉症兒童智力殘疾,自閉症智商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關係
    什麼叫自閉症譜系障礙智力殘疾?智力殘疾(也稱智商遲鈍),他是反應一個人智力高低和適應行為能力。前者是由一個人的心智能力、推理和學習決定的,智商(IQ)是確定一個人智商高低的方法。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智力殘疾的兒童不一定所有能力都缺失,一些智力殘疾的兒童可能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但在社交能力上比較薄弱。
  • 科普小知識|「智力障礙」的帽子能不能摘?
    兒童智能低下即兒童智力障礙,發病年齡<18歲(發育期)、認知功能<同齡兒童平均水平2SD(或IQ<70)以及伴有社會適應性行為缺陷/障礙3條標準(DSM-5)。根據智力水平,智力缺陷可分為四級:輕度(IQ50-69);中度(IQ35-49);重度(IQ20-34);極重度(IQ<20)。(ICD-10和CCMD-3)3.
  • 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招收10名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紅網長沙縣站7月10日訊(分站記者 潘東曉)昨日,記者從長沙縣唯一一所公辦、可接收智力障礙兒童入學的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獲悉,該校今年擬招收10名年滿8周歲的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 智力障礙,不一定是自閉症,智力障礙和自閉的區別一定要知道
    近日有收到家長的一些私信,說孩子總是不說話是自閉症了嗎;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智力低下就是患有自閉症了;通過私信的了解發現很多家長們對於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的認知有一定程度上的誤解和問題,估計在很多人心裡對於,自閉症和智力障礙這些區別都是傻傻分不清楚。
  • 兒童自閉症的17個早期表現,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疾病,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自閉症的發病率,近些年來不斷增加,人們對自閉症的重視也隨之增多,但大多數人對自閉症的認識仍然有所欠缺。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我家孩子都快三歲了,還是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我家孩子只願意自己玩,從來不跟小朋友玩,是自閉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