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擊上方藍字「掌握現代特教」訂閱;
2.訂閱成功後點擊「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3.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節日FUN 輕鬆~智能障礙學生認識節日教學
轉自|臺灣融合教育攜手平臺
文章來源及作者信息等|黃媺芸,高雄市中山工商教師。摘自南投特教半年刊第21期。
在生活裡,不論是學校、工作職場或社會中,智力障礙者所需面對的課題是如何適應於社會,但智力障礙者多半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能力,社會經驗也相對薄弱,經常可見智力障礙者出現與社會脫節、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缺乏社交技巧,造成智力障礙者在求學與謀職上的障礙,因此教導智力障礙者社交技巧,助其提升社會適應能力與人際的接納(王欣宜,1998),對於智力障礙者學校生活及職業轉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筆者任教六年於教學現場,發現每當與學生談到節日時,學生普遍對節日沒有概念也不在乎節日意涵,只在乎放假幾天。筆者希望學生將來踏入社會,能是愛鄉土的一份子,對於社會傳統習俗節慶認識的教學是不可獲缺的,於是設計一套節日教材教具融入課程中。教材設計為每月重要節慶,以月曆與節日掛軸的方式呈現,並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及認識節慶相關祝賀詞,再利用多媒體教材輔助,結合社交技巧(人際互動、語言表達、生活常識)的運用,以提升學生社會適應的能力。
筆者希望,通過了解節日的意義與習俗,使學生與社會更好連結,不再只是關心節日有沒有放假問題,從而補足智力障礙學生在社會知能上的不足。
本教材教具以認識節日為主要架構,將節日的認識分為節日日期、節日由來以及節日習俗。
在眾多節日中,除了選擇最重要的四大節慶(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代表性的兩個重要節日(元旦、「雙十節」)外,配合智力障礙學生平常的相處對象、生理心理年齡及興趣,選擇了其他六項節日(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萬聖節、聖誕節)來介紹。
(一)節日日期
在認識一個節日之前,應先知道其日期,才能讓節日與日期彼此連結。
(二)節日由來
每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意義與故事,所以在認識節日時,必須要了解節日的故事背景,才能夠更融入節日、了解節日的意義。通過教材的輔助,讓學生在學習過後能夠說出節日的由來,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
(三)節日習俗
每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習俗,可能是特定的行為或是代表物。這個部分與社交技巧的配合度高。教師除了介紹習俗外,更強調讓智力障礙學生在學習這些習俗後,應用在真實的人與環境中,增強其與人的互動。例如:向大家拜年這一春節的習俗。
本教材主要以月曆的方式進行教學與呈現,配合節日掛軸進行節日與月份的配對,並以大富翁遊戲與多媒體教材與節日連結並複習。
(一) 月曆
本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皆有一本專屬的月曆,內容包含日期表、節日由來與節日習俗,教學時教師搭配節日教學棒(製作節日代表圖片粘在免洗竹筷上)。另外在春節與中秋節的月曆中,附加祝賀詞的介紹。
教師在教學時,僅需要一本月曆便可將節日的內容物傳授給學生。因為本教材所選用的十二個節日裡,新農曆交雜,所以在月曆的封面及日期表上,以不同的顏色作為新曆或農曆的區別。此月曆以繪本的方式呈現,以提升智力障礙者的興趣與學習效率。
節日教學棒(製作節日代表圖片粘在免洗竹筷上)共分為十二個節日,教師在介紹節日時搭配專屬的節日教學棒,每個節日皆有一個代表物,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其中,教學棒上的阿拉伯數字為新曆月份,數字小寫為農曆月份,這樣能讓學生區別新曆與農曆。
(二) 節日掛軸
節日掛軸的設計將呈現十二個月份,並將其分為新曆與農曆。本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皆有一個代表物,教師可將代表物以「魔鬼氈」的方式,置於與節日對應的月份中,讓學生在節日與月份連結,加深其印象。另外,節日掛軸也可作為日後學生複習節日與月份配對所用。
(三)大富翁
大富翁遊戲設計兩個版本,可依照人數的多寡選擇版本。遇到的關卡和問題皆與教材所設定的十二個節日有關,讓學生可在遊戲中學習並複習。此教具採用活潑鮮豔的圖案設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教材教具以認識節日為主要架構,將節日的認識分為節日日期、節日由來以及節日習俗三部分。
認識節日日期方面,設計的教材教具有月曆、節日掛軸、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節日由來方面,使用月曆、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節日習俗方面,使用月曆、大富翁與多媒體教材。
認識節日對智力障礙學生來說有其必要性,以智力障礙者長遠的社會適應路程來看,認識海內外的重要節日相關知識也是不可獲缺的,因此認識節日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本教材教具可作為現場教學人員的參考,藉助月曆呈現各月份的節日,掛軸呈現節日代表物與遊戲的參與,再通過多媒體教學輔助,讓學生對節日有更深入的了解。筆者期望,智力障礙學生能了解海內外的重要節日,在各節日的習俗中知道社會的多元文化,並能融入社會生活,體會各節日的特色及異同,享受各種節日文化的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