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遊取經的真正目的是啥?絕不是普度眾生,我們被騙了數千年

2020-12-17 慕楓歌歌

說起中國四大名著,相信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西遊記》。眾所周知,作為我國第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神幻著作,《西遊記》可以說是成功成為了小說界的佼佼者。

那麼,要問西遊記的目的是啥呢?

《西遊記》整部書的連接線索就是「西天取經」一個最終目的,而唐僧師徒四人跋山涉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降妖除魔真的只是為了官方所說的普度眾生這一個目的嗎?

其實並不然,唐僧取經的目的,很有可能只是為了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就是當時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在公元626年也是李唐王朝建立九年之後,發生了一場兄弟相殘的慘劇,整個歷史事件牽涉的人命高達數百人,在當時的社會人口中,這無疑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數字,甚至於說動搖了唐朝在河北地區的統治地位,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在這場奪帝之戰中,唐太宗李世民顯然是結局的勝利者,成功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並繼承皇位。可畢竟是親眼看到了血染城池觸目驚心的場面,在李世民當皇帝的第十三年,他日日被那殺戮場面驚醒夜不能寐,還曾染上大疾,為求心裡安生。

李世民找來了唐僧也就是玄奘並下旨要求唐僧去西天取經普度眾生,這一傳言雖並沒有科學的考證,但也有其存在的一定道理。

在唐朝時期的宗教發展就不難看出,唐僧取經帶有政治性色彩和經濟意義。在我國封建專制王朝的歷史軌跡中,統治者必須要加強的就是對統治人民的精神控制,而宗教的教義在與說服,通過其核心的說理來完成對百姓群眾的教化。

唐朝時期,中國的外交政策並不是後來的「閉關鎖國」,相反是海納百川,容許各國的宗教傳入,在那一時期,從波斯傳來了襖教,摩尼教和景教,襖教也叫拜火教,曾經是波斯薩珊王朝的國教。

在延載元年也就是694年,波斯傳教徒攜《二宗經》來朝,也就是摩尼教傳入中國之始。而唐朝時期在中國影響力最為廣的當屬道教和佛教,其中又以佛教的實力最大,影響最深。

在這上面,因為道教尊老子李耳為教主,而李世民也姓李,所以從李淵起皇族就以教主的後裔自居,企圖以神權來鞏固皇權,而佛教自從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以來教義也不斷的被人加以解釋,在唐代時期更是形成了多種佛教宗派,提倡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來實現「存天理滅人慾」的愚民,引導人們安於現狀,逆來順受。

李世民作為唐代帝王自然是有擴張疆域的政治野心,而實施戰爭損失慘重以文化滲透的方式自然就是不二之選。由此可見,李世民作為一代君主,的確也是很會講故事且組織策劃能力很強的角色。

不過,不得不說,李世民也是好君王,開創大唐盛世,讓中國富強幾百年。

相關焦點

  • 歪讀西遊記:驚奇發現,取經並非唐僧本願
    如來為拓寬在東土大唐的業務,就安排觀世音菩薩,前去大唐尋找佛教「代理人」,忽悠人去西天天竺國雷音寺取經。然而,筆者在看這段時,驚奇發現,唐僧去西天取經,並非出自他本人意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得從觀世音菩薩到了東土大唐說起。
  • 不管你信不信:真正的唐僧已死,最後封佛就會飛的根本不是唐僧!
    (楊角風談西遊第48期)前一期講了唐僧並不是金蟬子轉世,真正的金蟬子在唐僧進入到靈山的時候弄死了真唐僧,自己變作唐僧,實現了高超的狸貓換太子之計,然後順利封佛!有些人覺得楊角風我的推理有點牽強,還是不能讓大家信服,那麼這期就接著上一期,我們好好的探討一下,為什麼唐僧已死?
  • 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唐玄奘,也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
    西遊記中的唐僧能克服這個人性的弱點嗎?讓我們細品西遊,看看這位一心向善、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高僧能否超脫世俗之心,達到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人生最高境界。
  • 唐僧取經為何必須在5048天完成?這個最神秘的數字有何寓意
    大家看,唐僧共取回經書5048卷。三不僅取經的卷數是5048,而且連取經的天數也是5048!原著第九十八回,唐僧從二尊者手裡接過經書,正準備甩火腿回大唐,但觀音給如來說了一番話後,如來馬上改變了主意,讓他們等一等。
  • 唐僧的真名叫什麼?不是玄奘,也不是江流兒,本名很少有人知道
    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故事改編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唐僧唐三藏的真名是什麼?有人說是江流兒,但江流兒其實只是俗稱乳名,並不是他的真名。西天取經的真實故事在小說和故事當中,唐僧被唐太宗李世民委託重任,稱其為御弟,並且後來收服了3位徒弟一起走上西天取經之路。一路上師徒四人歷經磨難,最終才取得真經,回到大唐榮歸故裡。
  • 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
    題:西遊世界有幾個佛祖?唐僧和觀音的法號都是如來?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唐僧雖說是孫悟空的師父,本身卻是個懦弱無能之輩,甚至於對《心經》的理解,都不如孫悟空這個徒弟。於是乎,唐僧西天取經,孫悟空卻成了那個取經人一路修行的引路者。
  • 史上第一個去西天取經的人既不是唐僧,也不是法顯,比玄奘早500多年
    近年各種翻版,西遊篇電影多次上映,觀眾對其熱愛程度不減,在娛樂文化界也是個奇蹟。使得《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童叟皆知,於是,人們便潛意識的認為唐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去西天取經的人。其實早在唐僧之前就有去西天取經的人了,唐僧既不是第一人,也不是第二人。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隨著漢朝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
  • 唐僧取經竟密謀500年?
    然而,就在唐僧擇定貞觀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吉日良時,在化生寺「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並打算「開演經法」時,觀音菩薩突然顯化,拋出大乘佛法三藏「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的大包袱,堅定了唐太宗派遣唐僧去靈山大雷音寺如來佛祖處求取三藏真經的決心。
  • 金魚精下凡,不是為了唐僧,他為何放棄在觀音菩薩身邊修煉?
    在西遊世界裡,妖怪為了修為,不斷的阻擋唐僧去路,除了唐僧肉,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長生不老,比如:蟠桃園的桃子、太上老君的仙丹、五莊觀的人參果。這些都可以達到增加修為和長生的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現在問題來了,妖怪們為何對唐僧肉情有獨鍾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只有唐僧肉是最容易的,其他的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如果都有孫悟空那個膽子,估計天上的仙桃仙丹都搶光了。
  • 唐僧師徒四人平時穿啥衣服?孫悟空愛穿虎皮裙,豬八戒打扮有個性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一直以來對西遊有個好奇的疑問,唐僧師徒四人每天穿的是什麼衣服?這是個費力氣的事,要從原著中一頁一頁的翻看查找。西天取經第一站不是洪福寺,也不是化生寺,而是法門寺,早上唐僧穿上袈裟禮佛許願,接下來就正式西行了,所以對於唐僧來講,一路上基本上是穿袈裟的,而且他自己會縫補,一件袈裟能穿許久。佛祖給的錦斕袈裟他捨不得穿,平時只穿自己的袈裟。他還有冬夏的衣物在行李裡。下圖是一幅明代畫像,可以看出明代的袈裟並非都是紅色的。
  • 成為淨壇使者後,八戒才明白高翠蘭的真實身份,他被騙了十四年!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在入佛門之前,豬八戒被蒙在鼓裡,甚至整個十四年的取經路上,仍是如此。但在成為淨壇使者後,八戒方才如夢初醒,原來,平日那個他最愛的翠蘭小姐姐,根本不是凡間的普通女子,而是天上的一位神仙幻化而來的。這位神仙則是嫦娥小姐姐。想當初,豬八戒被嫦娥小姐姐迷得死去活來,按照原著中的說法,這個嫦娥小姐姐不過是個普通的月宮服務員,憑啥將大元帥迷得死去活來的?
  • 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那麼,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唐僧到如來佛那兒,當然取的是佛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 西遊一個細思恐極的真相:到底誰真正吃到了唐僧肉,還連吃9次?
    ,取經路上很多妖精都對唐僧肉垂涎欲滴。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雖然沒有直說取經人就是唐僧,但是根據沙僧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唐僧是金蟬子十世修行的真身,可以推斷,沙僧吃的就是唐僧的前生肉體。如果非要證明沙僧吃過唐僧的前身,我們能找到更直接的證據。
  • 《兩隻老虎》是《大話西遊》唱雙簧,周星馳畫的餅被葛優喬杉吃了
    《兩隻老虎》和《大話西遊》的起名都使用了耳熟能詳的高頻詞彙,「兩隻老虎」是兒歌三百首,我們從小就唱過,而《西遊記》也是暑期檔必放的節目,大人小孩都能隨口說上兩段故事。兩部片名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群眾基礎就打好了。但看過影片,才發現,《兩隻老虎》講的並不是拍兩隻老虎野外生存的科教片,《大話西遊》就更不是唐僧取經的故事了。
  • 唐僧到達大雷音寺,為何不替老龜問壽命?有苦衷,看看如來說了啥
    唐僧到達大雷音寺,為何不替老龜問壽命?有苦衷,看看如來說了啥眾所周知,唐僧可以算是《西遊記》的主角,隨著86版電視劇的熱播,唐僧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角色。其實唐僧在現實中的原型便是唐朝的玄奘法師,他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佛法,決定親自前往天竺,去印度取經,17年後,唐玄奘才返回長安,並潛心翻譯了大量佛經著作,弘揚佛法。而在《西遊記》這本小說中,作者吳承恩把唐僧被塑造成一個堅持到底、永不言棄、堅韌不拔,非常講信用的人。唐僧為了天下蒼生,答應李世民去西天取經,即使路上困難重重,可是唐僧從來沒有想到過放棄。
  • 讀西遊|唐僧的簡歷公開了,原來他才是真正的大咖
    而對唐僧,只覺得他軟弱無能,又眼瞎,還啥都不會,每次都得靠孫悟空幫他解除危難。在職場中,管理大咖們也曾展開過對唐僧師徒的討論,直到現在,這個明星團隊也是管理學中的經典案例。世人給唐僧的定位,要麼是有堅定毅力、有遠大抱負的精神領袖,要麼是善於管理團隊的領導人。直到翻開《西遊記》的原著,才發現,原來唐僧的能力被嚴重低估了,其實他才是真正的大咖。
  • 沙僧是否吃掉了唐僧前九世?專吃取經人的他為何被觀音選入隊伍?
    (蝸牛看西遊第1291期)文 牽著蝸牛散步沙僧是否吃掉了唐僧前九世,在讀者中,爭議最大。因為數字實在是太巧了,唐僧是十世轉世的金蟬子,沙僧剛好吃掉了九位有名的取經人。兩個都是九,難道僅是巧合?說沙僧沒吃唐僧的,有以下幾個理由:1、他是天庭罪臣,唐僧是西天金蟬子,如來和觀音怎會坐視讓他吃?2、他吃掉的人很多,只有九個取經人的頭顱不沉,並沒說這九個取經人就是一個人。
  •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雷音寺象徵兩個地點,如來佛祖也象徵兩位佛
    本文,咱們著重解釋,唐僧取經目的地到底是什麼地方?以及唐僧師徒面對的佛祖,到底是哪位佛? 實際跟佛祖出現的靈山不是一個地方。而且,佛祖的修行地也不在西牛賀洲,而是南瞻部洲。 可西遊記中為什麼要這麼寫? 這是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加工,對於佛教中的地理概念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罷了。 標題中咱們說到,雷音寺不是一個地方。正是在說雷音寺是一個象徵,並不是一個實際的位置。
  • 唐僧為何不守信用不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看看如來怎麼說
    (蝸牛看西遊第3035期) 文/蝸牛 在原著的第48回,通天河的老烏龜自告奮勇要託取經團隊過河,為了感謝老龜的無私幫助
  • 西遊師徒五人除了唐僧、孫悟空以外都是菩薩嗎?
    西遊師徒五人取經之後,被接回靈山,如來佛祖親自授予他們相應的果位。唐僧成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豬八戒成了淨壇使者,沙僧成了金身羅漢,白龍馬成了八部天龍馬。除了唐僧和孫悟空以外,其他三人果位都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