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英文科技論文不僅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同時還需要有準確的語言表達。在英文科技寫作中,this是比較常用的詞彙之一。藍譯編譯發現,很多作者由於受到漢語母語的影響,在正確使用this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如下:
一、和代詞it的混用。代詞this和it在科技論文中容易被混淆使用,兩者都可表示已提到過的人或事物,對應的中文意思分別是「這個,這」和「它」。在具體的英文語境中使用this比it更能確切地表達作者的意思、也更符合英文的習慣。兩者之間的混用情況常出現在以下幾種句型中:
1.「It indicates/means/describes/denotes/proves…+that從句」是國內的作者在科技論文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句型,將it改為this更合適。
2.「It is because…」句型中,將it改為this更合適。
3.當it非指代上文提到的某種事物,也不屬於形式主語時,改為this作主語比it更合適。
二、和that之間的混用。this和that從字面上解釋為「這」和「那」,分別指較近、較遠的人或事物。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this來表示該文章中正在討論的事物,而不是其他人在其他文章中論及的事情。
三、和冠詞the的混用。當作者想要強調某種事物時,使用this比the更能起到強調的作用。在國內作者撰寫的英文科技論文中,常常出現「本文作者開發的」的某項技術等,這類語言在中文科技文章中其實是不提倡的,修改方法也很簡單,比如將文中提及的the改為this,完全可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四、用於特定結構「This means…」。一是有因果關係的句子中,根據語境的需要補充「This means」結構,使語意更加連貫、通順,避免了因詞彙量缺乏而造成的生硬表述,很值得非母語人員的借鑑。二是用該結構可替代that is to say。
五、代詞this經常出現在介詞through/from後。在介詞through/from後,使用this可以避免重複,使句子更 簡練。也有些作者雖然避免了重複,卻使用了it或是that,這是不準確的。
六、用於This paper/work/study/research…結構。在英文論文的摘要及結論部分經常出現「該」paper/work/study/research…之類的用語,表示提示和總結。此處的「該」,作者選擇的英語詞彙也是千姿百態。其實,最簡單、準確的詞this就足夠了。
七、在以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中的which,可用this代替。用this代替以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中的which,也是this的用法之一。
八、可以避免被動形式。在英文科技論文中,漢語的無人稱句往往選用被動語態來表達。實際上,根據語境要求,使用this可以靈活地將被動形式變為主動形式,更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
九、避免重複。通常上文中已經提及的事物,可以使用this避免不必要的重複,使句子更加簡練。
十、加入this後使句子更加通順、連貫。由於受到母語的影響,在英漢互譯的過程中,句子顯得有些生硬。有時加入this後使句子更加的通順、連貫,更加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需特別強調的是,英文寫作過程中必須以英文的思維方式來構造句子的結構,使所寫文章符合英文的邏輯性,切不可按照漢語的思維習慣寫出中國式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