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已給HR們傳授了用信效度彰顯專業性,助大家邁出了提升逼格的第一步。
逼格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讓大家保持高逼格,特此傳授給大家第二式——常模。拿走不謝。
測評者在測評中直接獲得的分數,稱為原始分數,它是通過測評者選擇的選項所對應的分值而獲得的。然後原始分數本身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它一般不能直接反應出測評者之間的差異情況。
舉個慄子:
小黃人測得的身高為1.15米,這樣的身高處於什麼水平呢?
如果他與魔戒中的精靈們對比,他是高子中的矮子;如果他與霍比特人對比,他則是矮子中的高子。
在測評的實際應用中,需要配以可供比較的標準,將原始分數轉換成有意義的、可供解釋的分數。
例如,除了告知A童鞋在某次測評的分數為70分外,還需要知道其他人在同樣的測評中的分數分布情況。如果大部分人在此測評中的得分為80-90分,那麼A童鞋的水平為低;又如果大部分人在此測評中的得分為50-60分,那麼A童鞋的水平為高。
在各類測評中,原始分數只有在與他人進行對比時,才能顯出高下。
可供比較的標準,學術上稱為之「常模」,即指一定人群在測評中所測特性上的水平分布狀況。
編制常模需要三步:
1.確定常模群體。
2.獲得該群體的測評分數。
3.把原始分數轉化為常模數據。
常模群體是指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一個測評可以基於不同的群體編制多個常模,可以分為一般常模與特殊常模。當然,一般和特殊的劃分是相對而言的。
同是上文的慄子。一般常模可以是包括了精靈、霍比特等所有魔戒人物的身高。另一方面,則可以將精靈和霍比特人均作為獨立的兩個特殊常模。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常模的適用範圍廣,特殊常模則在測評者與特定群體的性質特點接近時才可用。
例如,成人常模的可適用於任何18歲以上的成年人;而大學生常模,則只適用於大學生身份的測評者,對於工作幾年的職業人測評者就不適用。
原始分數對比常模轉換成的分數,即為「標準分數」,能夠刻畫出測評者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
標準分數有T分數、標準十分、標準九分、離差智商(IQ)等多種算法。常用的標準十分,就可以看出某分數在分布中的相對位置。如下圖所示:
繼續沿用小黃人的慄子。如果小黃人對比霍比特常模,小黃人比93%的霍比特人的身高都要高,則小黃人的原始身高可以轉換成標準分數9分。
將原始分數轉換成標準分數後,分數本身就具有了意義,也可以在同類測評之間相互比較。
從今往後,如果還有人拿測評原始分數忽悠你,就請狠狠地用眼神鄙視他,不用客氣。
作者:鄭瑤琳 | 大五認證測評師
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在人才測評領域從業多年,擁有人才測評的豐富實踐經驗。擁有大五認證測評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諮詢師等資格認證。
文章乃大五人格心理學學習圈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回復「信效度」: 複習逼格提升第一式
回復「微測評」: 快速了解自己的性格
回復「微講座」: 回顧往期的精彩內容
回復「賈伯斯」: 剖析喬幫主性格特點
回復「五因素」: 重溫五大因素的詳解
回復「西遊記」:從孫悟空拒offer聊應用
回復「動物」: 了解你骨子裡住著的動物點擊【閱讀原文】,更多精彩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