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香港代購!剛剛,國家正式出手……

2020-12-13 荊楚網

相信不少湖北小夥伴的朋友圈

總有那麼幾個幾乎都是微商和代購

我們也能常常看到這些熟悉的「話術」

「我要去香港了,

有什麼需要幫忙帶的嗎?」

很多小夥伴們經常利用周末、假期

遊走在深圳香港兩地間做起了代購

他們的票圈段子

是我們每天的快樂源泉

不過近日,經常來回香港的代購要注意啦!

面面看到一條勁爆的消息!

做代購和微商的朋友估計要「涼涼」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將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先看個簡短視頻了解一下

有網友更把這個新規稱為「代購法」

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馬桶蓋

還有朋友圈裡的泰國、歐洲、美國代購

通通沒能僥倖

新的「電商法」會有什麼影響?

答案是:

以後會受到嚴格的監管,一旦違規

最高罰款200萬!

這個不是開玩笑

微博大V@金融段子王

發布了一則《電商法》的解讀

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劃重點!!!

1、不管是什麼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還要是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

2、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

3、沒有中文標籤、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等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原本當個小代購

突然覺得自己成了「企業家」的既視感

別以為自己是個小微商

平時在朋友圈裡打打廣告就沒事

從現在開始你們多了一個「專業名詞稱呼」

——電子商務經營者

什麼是電子商務經營者?

簡單點說就是:

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代購

微信朋友圈裡的微商

在直播平臺中賣東西的博主

都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

連代購都有了專用稱呼

頓時覺得自己也是個有身份的人了有木有

以後被問到在做什麼工作時

可以自豪的告訴人家「電子商務經營者」

傲嬌歸傲嬌

當然這次的稱謂也不是隨隨便便給的

以下幾點必須牢記

不然小心罰到你哭

代購、微商越來越難了...

1

必須進行登記

如果你賣的是食品

還需要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

《電商法》還明確規定,沒有中文標籤、

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

未獲取配方註冊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不得在網絡平臺銷售

以前,在淘寶開個代購網店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

朋友圈的「微商」更是零門檻

但是以後,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

都必須依法進行登記辦理營業執照!

否則將面臨最高1萬元的罰款!

2

必須依法納稅

辦理工商主體登記就意味著

你要繳稅!

例如當你銷售產品開具發票

就要繳稅!

登記跨境電商進出口,海關檢疫登記

就要繳稅!

以前淘寶做代購,在朋友圈做微商

掙多少錢都是自己的

但是以後

你該納稅的,一分錢都不能少!

代購哭了,消費者笑了...

《電商法》的出臺

並不是說嚴厲打壓電商平臺

反而給我們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消費環境

除了對電商、代購、微商等立法

還有一些新規都很有好處!

1

買到假貨機率小了!

《電商法》實施以後代購、

微信朋友圈賣假貨、劣質商品

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了

的確,監管越來越嚴格

我們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機率也會越來越小

2

電商平臺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平臺上賣家的商品有問題

比如,奶粉是假的、紅酒是假冒的、

化妝品是假的等等

那麼平臺也得承擔責任

這樣以後在那些大型電商平臺買東西

更加放心,更有保障

3

嚴禁「刷好評」、「刪差評」

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

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

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欺騙、誤導消費者

簡單來說就是禁止「刷好評」、

「刪差評」,否則最高罰款50萬!

4

不得無故拒退押金

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以後再無「訂了就不給退」的霸王條款了!

新法出臺,對規範市場有很大幫助

我們買東西也越來越有保障

但對於微商代購,影響甚大

有可能,以後我們想買東西沒那麼容易了~

除了這次的電子商務法之外

現在海關真的越來越嚴格!

之前深圳海關已經上線了人面識別系統

人面識別,代購圈已炸開

深圳海關正式啟用抓水客系統

在原有的海關E道基礎上

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

深圳的羅湖口岸和深圳灣口岸

已經啟用了「人臉識別」通道

據聞下一個啟動的將是福田口岸

在這個人臉識別系統面前

你的過關時間、過關次數、有沒有被退港…

在識別到你的樣貌之後

這些資料通通會顯示出來

如果你是有案底的,機器就會100%報警

通知海關人員進行檢查!

只要有過以下行為的:

退港,行政處罰,棄貨單籤名

打稅,回流,銷毀

就會大概率被列入水客系統

被人臉識別系統盯上

並不是開玩笑或者走走流程哦~

羅湖和深圳灣口岸已經查獲大量水貨客

除了目前顯示的基本資料

日後識別人臉還將顯示出所有的出入口岸信息

包括消費刷卡記錄

你到香港去消費了多少,通通一清二楚

同時,口岸附近會布控很多監控攝像

用來採集人臉數據

頻繁出現在口岸附近的人將會被拍下來

並且記錄其在口岸出現次數

用於排查水客貨主

進口關稅降了!無需代購!

很多人選擇代購是因為

到香港購買進口商品便宜

其實國務院在5月份已經宣布

較大範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

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

7月1日起,日用品進口關稅

均稅率由20.5%降至8%

降幅如此大,以後不用找代購

依然能買到便宜的進口貨了

面面有預感,代購和水客即將團滅

大家且買且珍惜

也好好珍惜身邊的正品人肉代購

估計他們要轉行了

不管怎樣也好,國家出手監管代購微商

也是為了讓我們買到的東西更有保障

那麼對於你來說

以後你還會選擇代購買進口商品嗎?

來源 | 人民日報、新浪微博、新京報我們視頻、四川之聲981、流行東莞、中國人大網、網絡等

編輯 | 鄭青

出品 |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更多精彩▼

"哈佛畢業,17歲任處長,18歲當董事長",這位被舉報的"扶貧英雄"究竟是誰?

杜絕開發商操縱搖號軟體!武漢剛需購房搖號細則公布,全程公開!

馬雲宣布傳承計劃背後的幾大看點,值得關注!

怎麼了?武漢部分小學生搬新校區後流鼻血…… 家長質疑塑膠跑道,官方回應

厲害了我的大湖北!5地榮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每地重獎1000萬!

相關焦點

  • 國家正式出手!朋友圈裡的代購和微商要「黃」了?
    很多小夥伴平時都會找代購和微商買各種化妝品、包包、球鞋、數碼產品……當然,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不少做代購和微商的小夥伴但最近有一個勁爆的消息做代購和微商的朋友估計要注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內地學生香港代購:讀書為了將來,代購為了現在
    「留學生港代」更是代購大軍裡不容忽視的群體,有報導稱:在香港,學生港代每周入帳過萬,10個留學生中就有8個做代購。那些年,學生港代裡不少從業餘帶貨乾脆變成了專業代購。但近年來,政策收緊,香港出現假貨風波,市場中又有各類跨境電商的強勢加入。學生港代們的境遇變得不那麼樂觀了。
  • 代購殺向海南島?海關總署出手:這樣做可能負刑責
    海關總署出手,這樣做可能負刑責) 「蘋果來海南免稅店了!國行版全國聯保免稅便宜了1000+。」「集美們,近期飛三亞,卡地亞、寶格麗可以預定起來了」「大海南崛起了,買起來哇!」
  • 海南島免稅店代購賺差價?海關總署出手了
    眾所周知,由於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少代購出國採購的行程都受到了影響,而如此「史無前例」的離島免稅政策一推出,就吸引了不少代購湧向海南免稅店。只是代購們還沒高興上幾天,國家海關總署就出手了。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了疑問:該如何界定是不是代購?據中新經緯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宇浩時表示,根據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如當年沒有免稅店購物記錄,一次性購買10萬元貨物的行為並未超過新規的額度限制,因此該行為本身並不違反規定。但如果背回的貨物在國內市場重新被投放銷售,將違反相關規定。
  • 香港代購名表剛到手就罷工 異地代購維權難怎麼破?
    如今,微信圈中小到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大到珠寶、名表等奢侈品,各種代購生意異常火爆,微信代購的興起讓部分市民享受到了便利和實惠,可也有不少市民因此惹來了煩惱。6月27日,市民鄭先生來到本報,講述了他託朋友在香港代購名表,卻沒想到「拿到手錶的第二天,這塊表走著走著就停了……」。
  • 香港代購偷賣「上癮」止咳水
    隨著國家對處方藥的銷售監管越來越嚴,這樣的實體途徑越來越少,一些剛到某個不熟悉的城市的人感嘆說:「太難找了。」   正規渠道越來越難「走」的同時,網上的銷售越來越多。先讓付定金的多半是騙子、只留了一串號碼和寥寥數語的賣家可能是警察「釣魚」……這些多次交易中「摸出」的經驗,也成了社區帖子中的一部分內容。
  • 如何選擇香港代購,注意這些坑
    做香港代購,說多不多,少也不少,非專業又常跑香港的來說一波。不要不當一回事,我有個朋友,經常拿旅遊籤過香港,後來申請了工作籤,籤證倒是申請成功了,但是有前面太多次記錄,懷疑持旅遊籤過香港工作,於是就再也不能過香港了。綜上所述:千萬不要和代購講價,真的代購,賺得多,冒得風險也大,花費也多,而且很累人。不是開玩笑,一些以為自己顧客就是上帝經常讓代購跑單問價卻不購物的,被拉黑真的不要抱怨太多。
  • 香港被制裁,進口價格飆升,以後香港人都要去海南代購了!
    川普政府本周宣布制裁命令,取消香港所有特殊待遇。這也就意味著香港將會失去免稅港的優勢,一些從香港進口轉運的商品將會受到影響,出現價格上漲。而隨著海南免稅新政的正式實施,很多進口商品已經下調了價格,不僅在免稅店銷售的價格有所降低,包括一些網上銷售通過海南轉運的商品,價格也有所下降。有的進口商品價格甚至比香港便宜了近一倍,海南取代香港成為「代購天堂」的願景正在一步步實現,國內的代購們也都嗅到了商機,大量湧入海南市場,很多熱門商品已經出現了搶購。
  • 國家針對微商,代購出臺新政,可能要跟朋友圈的微商說再見了
    國家針對微商,代購出臺新政,可能要跟朋友圈的微商說再見了現在的朋友圈沒有幾個微商都不好意思說你是有朋友圈的。不過對微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他們的產品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好壞不一。而且國家針對電商平臺也一直沒有出臺相應的管理條例,如今電子商務法出臺,對這一領域做出了相應的管理和規範。而且還明確的規定,如果經營者的商品和服務與保障人身財產安全不符合和背道而馳,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還有就是,他們要從事相應的經營活動,就必須要在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要是特殊類的商品,比如食品,嬰幼兒產品等等還必須要具備相應部門的許可證。
  • 兩地監管存差別 香港「上癮」止咳水「代購」入境
    由於香港和內地對處方藥的相關規定有差異,一些倒藥者開始做起了「香港代購」,把在香港無需處方但內地需要處方才能買到的藥偷偷帶入境內,再進行銷售,交易地點主要在網絡。通過這樣的方式,即便北京的藥房不能隨便出售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藥水,一些人也能夠買到香港藥房出售的此類藥品。
  • 國安法出手對香港教材撥亂反正
    香港一些教師的顛倒黑白、問題教材接連出現,突顯了香港教育界一直以來都沒有重視歷史教學,亦不重視教師的專業操守,以致一些別有用心的老師,將個人政治取向帶入課堂,歪曲歷史,誤導孩子,影響他們對世界及國家歷史正確的認知。
  • 再見了,宜家淘寶代購?
    就在今天(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開出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旗艦店。至此,苦於為購買宜家產品奔波的擁躉們,終於有了在線朝聖的統一去處。能向宜家代購說拜拜了嗎打開這家嶄新的店鋪,宜家已經上架了3800餘款產商品,包括家具、床品、廚房、家裝配件等品類的經典產品,截至發稿,這家旗艦店已經有了超過20萬粉絲。不誇張的說,一直以來辛苦為宜家電商奮戰的,不是宜家自己,而是各路代購和經營多年的代理商們。
  • 再見了,香港海洋公園?!
    via.香港海洋公園可如今,你又多久沒去過香港海洋公園了?或許你還不知道,這座43年的的香港海洋公園,或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了!via.香港海洋公園01.再見了,香港海洋公園?據報導,受特殊原因及疫情影響,香港海洋公園自1月26日開始閉園,至今已超過100天!
  • 留學生代購勇闖海關!20個包包、手腳戴21塊名表,直接坐牢!
    眾多留學生剛剛結束final,便興衝衝地踏上回國的旅程。西安鹹陽機場旅檢人員此時正在挨個掃描行李箱。就在他進行遠程判圖時,一個可疑的行李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按照他多年經驗,這個箱子裡,應該裝有大量包包和手錶。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來源:北京日報經歷2018年最後一波瘋狂促銷後,代購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新年。從昨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以往靠「人肉」通關帶貨的微商們,都將成為電商經營者中的一員,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履行納稅義務。代購們將何去何從?目前,由於還沒有更具體的實施細則,不少代購依舊在觀望。
  • 再見了,居民戶口簿!國家正式宣布……
    我們要正式和本式的戶口簿說再見了▼Part 1再見了,居民戶口簿!▼Part 2再見了,結婚證!>當前開通的電子結婚證只是電子卡片形式展示的婚姻登記信息記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婚姻登記電子證照並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效力也不能代替實體證哦~Part 3再見了
  • 代購微商要團滅!國家下狠手嚴打,出國帶貨小心攤上大事!
    國家出手滅代購了…說起代購,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日常生活裡,也總能夠接觸到代購這個職業。甚至如果你朋友圈裡沒一兩個代購,你都不好意思出門兒!買到世界各地的東西…不過…最近,出現了一個勁爆的消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文簡稱「電商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人臉識別系統進入海關檢查,去香港代購要小心了
    去香港幹什麼,當然是購物啊!「我要去香港了,有需要代購的嗎?」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在朋友圈看過這句話去香港不買點東西回來都是遺憾! 可是,最近深圳海關有了新動作去香港代購的小夥伴要小心了啊!低頭玩手機的抬抬頭,敲黑板了啊!
  • 海關總署出手,以牟利為目的3年內不得在海南免稅店購物
    因疫情導致的境外出行限制下,「韓代」「日代」等帶貨渠道受到嚴重衝擊,海南代購成為了不少代購們的新渠道。今年27歲的王小姐,兩年前開始接觸代購,基本上都是從香港等代購護膚品或者化妝品。受疫情影響,今年開始關注海南。
  • 代購行業輝煌不再,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當有人出國的時候,常常會有自己的親戚朋友要求對方幫忙給自己代購奢侈品、香水、或者是藥品,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包括去香港、臺灣的時候也會有代購需求。大家甚至對代購都沒有一個職業性的概念,覺得頂多是幫個忙而已。但是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並且這個市場在2008年的奶粉事件之後徹底暴露在大眾眼光之下,成了種人眼中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