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十相自在?

2021-02-19 圓慧軒

這種圖符包含著非常複雜的辯證關係,圖符中的五種顏色象徵著宇宙中的五種基本元素:水、火、風、地、空。 10個符號又象徵著人體的各個部位與物質世界的各個部分,它們之間有一套複雜的宇宙辯證理論體系。表達了時輪宗的最高教義。漢譯為」十相」,可以理解為十個符號所象徵的須彌山和人的身體的各部位,這十個符號包括日、月、圓點三個圖形和」洋、日-阿、哇、拉、瑪、恰、哈」七個梵文字母;藏文譯為具有力量,舊譯為」自在」。這兩個詞加在一起,如果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具有神聖力量的十個符號。十相自在為:

壽命自在–能延保性命;心自在–生死不染;願自在–隨觀所樂而成就,由精進所得;業自在–惟做善事及勸他人為善;受生自在–隨意欲能往,由安忍所得;資具自在–隨意樂觀現,由布施所得;解自在–能隨欲變現,由安忍得;神力自在–起最勝神通,由安力所得;法自在–於契經等,由智慧所得;智自在–隨順言音智慧。

令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等十方與年、月、日、時等時辰所組合的時空宇宙世界一切自在。令具信者免除刀兵、疾疫、飢餓及水、火、風等災難。所在之處吉祥圓滿、眷屬和睦、身心安康、去處通達、所求如願。究其本意,它是時輪的精髓蓮花生大師的印章,是集三界器世間的一切精華於一體的象徵,標誌著密乘本尊及其壇城(即曼陀羅)和合一體,表達了無二密乘時輪宗的最高教義,所以被認為具有最高的神聖意義與無比巨大的神秘力量。

圖符中五種顏色象徵著宇宙中的五種基本元素:地、水、火、風、空;十個符號又象徵著人體內外的各個部位及三界的各個部分,其間蘊含著複雜的宇宙辯證理論體系。

《吉祥時輪心髓十相自在的意義–寶燈論釋》上說,佛時輪的心咒十相自在,分為身、智、空、風、火、水、地、器、情、天界十個部分。

時輪金剛心咒為:「哈恰瑪拉哇日阿洋」。具體地講:

:在十相自在圖中用圓點表示;

:用半月形太陽表示;

:是自明點至洋字的九個字之自性所歸之」阿」字的本性,用三彎曲」那達」表示;

「洋」(ya)表示風;

「日-阿」(ra)字表示火;

「哇」(wa)字表示水;

「拉」(la)字表示堅固地界;

「瑪」(ma)字表示器世間;

「恰」(ksha)字表示有情;

「哈」(ha)字表示天界。

「十相自在」圖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身、口、意三密應化身蓮花生大士的印章。蓮花生大士悲憫一切有情,以「十相自在」圖加持情器世間所有眾生,能令具信者免除刀、兵、疾疫、饑饉及水、火、風等災難。不受獅難、火難、蛇難、水難、牢獄難、盜賊難、非人難等種種怖畏。

《無垢光明續》中,按外、內、密、秘密四個層次,詳細講解了十相自在意義。將表身與智等十個方面時輪心髓十字心咒意義的講解分解為:

外:在外世間情況的教言;

內:在金剛身內安住情況的教言;

密: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本質的教言;

秘密:果位佛之自性之教言。

一、在外世間情況的教言:

黑色「洋」字為基風輪的象徵;

紅色「日阿」字為風輪上面的火輪之象徵;

白色「哇」字為火輪上面的水輪之象徵;

黃色「拉」字為水輪上面的地輪之象徵;

雜色「瑪」字是地輪之上須彌山及欲界之象徵;

綠色「恰」字是色界的象徵;

藍色「哈」字是無色界之象徵;

紅色半月形「太陽」是外太陽的象徵;

藍色有三彎曲、頂尖伸向上方的「那達」為虛空之象徵。

在基位心與本性本無二無別,如火與熱不可分離中安住,自十字中生出器世間及諸大種。不淨之顯現皆由業力及習氣生出,彼等可由十地空樂之智之自性清靜之。特別應捨去對不淨的外器世間之實執,念修十字心咒能使不淨之器世間得清靜,並獲得清靜器世間壇城的成就。

二、在金剛身內自性教言:

「洋」字表眾生腳心之風界;

「日阿」表小腿之火界;

「哇」表膝蓋之水界;

「拉」字表大腿部之地界;

「瑪」字表十二關節與身體內部之五界;

「恰」字表自喉至額頭間之智慧界;

「哈」字表頭頂虛空界;

「太陽」表紅色右脈界;

「明點」表白色左脈界;

「那達」表藍色中脈界及風。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

「洋」字表額輪;

「日阿」字表喉輪;

「哇」字表心輪;

「拉」字表臍輪;

「瑪」字表身內及大小骨節;

「恰」字表密輪;

「哈」字表頂輪;

「太陽」表右脈;

「明點」表左脈;

「那達」表中脈。

又心髓十字所生不淨蘊界、氣脈界等,其自性本空,自腳心風界至頭頂虛空界其自性為諸聖尊。「太陽」、「明點」、「那達」所表示之右、左、中脈,其自性為身金剛、語金剛及意金剛。

心髓十字修習、念誦能使自身蘊界、氣脈界等轉為佛的身口意及諸聖尊之本性。又「洋」字能使對風之恐懼與風魔、風病等消除;

「日阿」字、「哇」字、「拉」字、「瑪」字亦復如是,能使外對大種之恐懼及所形成之魔害、及身內疾病等消除;

「恰」字能除去智界貪慾所生之智障之傷害;

「哈」字能除空中之魔害;

「太陽」能除女妖、女魔及貪病等;

「明點」能除魑魅及男魔、嗔病等;

「那達」能除「麻囊」魔及痴病、涎病等。

三、生圓二次第之本質之教言:

此教言分為兩部分:生起次第之教言;圓滿次第之教言。

1、生起次第之教言又分為兩部分:生起越量宮之教言;所依聖尊之教言。

(1)生起越量宮之教言:

「洋」字表示風界清靜而成吉祥時輪意智慧所成之風輪本性;

「哇」字表水界清靜所成吉祥時輪意智慧所成之水輪本性;

「拉」表地界清靜所成吉祥時輪意智慧所成之地輪本性;

「瑪」字表五大界及不淨須彌山清靜所成吉祥時輪意智慧所成五大及清靜須彌山本性;

「恰」字表四生(溼生、化生、卵生、胎生)清靜之水生蓮花;

「哈」字表蓮花上外月亮清靜之清靜月輪;

「太陽」表月輪之上太陽清靜之日輪;

「明點」表日輪上之羅睺輪;

「那達」為能生壇城上下四面八方虛空法基之表徵,是虛空之本性。

彼為壇城之下基,為心髓十字之總集。又壇城方面:

「洋」字表吉祥時輪意之成所作智所生之風輪;

「日阿」字表吉祥時輪意之平等性智所成之火輪;

「哇」字表吉祥時輪意之妙觀察智所成之水輪;

「拉」字表吉祥時輪意之法界體性智所成之地輪;

「哈」字表吉祥時輪意之大圓鏡智所成之空輪及金剛杵;

「瑪」字表五界本自光芒及五色牆壁;

「恰」字表吉祥時輪意之樂空之智所成諸聖尊之蓮花座;

「明點」表吉祥時輪之遍善金剛身;

「太陽」表吉祥時輪不壞金剛語;

「那達」表吉祥時輪空樂意金剛所成之意壇城本性。

(2)所依聖尊之教授:

「洋」字表吉祥時輪本具之能幻化種種之不空成就如來風界106聖尊;

「日阿」表寶生如來火界106聖尊;

「哇」字表無量光如來水界106聖尊;

「拉」字表大日如來地界106聖尊;

「恰」字表不動如來智慧界106聖尊;

「哈」字表金剛薩多諸虛空界106聖尊;

「瑪」字表五界自性智慧界總攝之六界主,持金剛及主尊吉祥時輪之本性;

「明點」表吉祥時輪智慧身;

「太陽」表能生一切語言之語金剛本性;

「那達」表吉祥時輪之意所具十力、四無畏等遍智智慧,為樂空意金剛之本面。

總之,吉祥時輪金剛十字心咒,其中身口意壇城所依之越量宮及堅固聖尊等悉皆圓滿,念此心咒會得聖尊攝受加持,並成就聖尊,有善緣者可面見聖尊,息增懷誅事業悉皆成辦。在生圓道引導下最後可達金剛持地。階段果中,外可消除魔鬼等障礙,內可消除「風」「膽」「涎」諸病,密可調伏諸煩惱迷亂妄念。此等殊勝成就,世尊在吉祥時輪續中皆有宣說。

2、吉祥時輪心髓十字圓滿次第教授:

時輪行實相道的情形。吉祥時輪自生起次第之資糧道,至圓滿次第加行道,首先從五加行開始,最後至見道與修道,乃至金剛持果位,至此生起次第至究竟。圓滿次第之起始禪定智與無上密乘之加行道同時獲得。

「恰」字表各種業氣融入中脈,作三融入出現似煙狀之種種空色顯現,於空性中平等安住之樂空之智「收攝」之內涵;

「哈」字表十種空色顯現發展至廣大圓滿,顯現種種色,為平等安住自性之空樂之智「禪定」之內涵;

「洋」字表在脈輪等處所住空色,引至何處皆能安住不動獲自在,空色堅固,行「命懃」使心口十種氣入住融入中脈,是能生一切之空樂之智「行風」之內涵;

「日阿」字表十氣穩固入住中脈,諸風融入在中脈內六脈輪所住明點,使空色之種種顯現與諸風及明點合一,執持不壞明點為空樂之智「持風」之內涵;

「哇」字表氣與明點合一,不壞明點執持穩定,依任一三印在中脈燃滴,六脈輪之空色聖尊身及雙尊等在虛空散出,為具遍智之樂空智慧「隨念」之內涵;

「拉」字表獲無上密見道位,至獲得異熟之身吉祥時輪的遍智之身。如此身與意似熱與火空性一味,無二無別,樂空雙運之智「三摩地」之內涵。在「三摩地」階段,煩惱障與所知障次第除去,是行無上密之見道與修道中菩薩十地;

「瑪」字表佛之五智及僅與之相似五智之內涵;

「明點」表有學雙運身金剛;

「太陽」表語金剛;

「那達」表意金剛。

四、心髓十字與佛果之教授:

「洋」字表不淨之行蘊清靜為佛之行蘊,其自性為不空成就風界諸聖尊;

「日阿」字表不清靜之受蘊皆清靜為佛之行蘊,其自性為寶生佛火界諸聖尊;

「哇」字表識蘊自性為無量光佛水界諸聖尊;

「拉」字表色蘊之自性大日如來地界諸聖尊;

「恰」字表智蘊之自性不動如來智慧界諸聖尊;

「哈」字表識蘊之自性金剛薩多虛空界諸聖尊;

「瑪」字表具一切佛之種性之時輪金剛;

「明點」表世尊時輪之化身;

「太陽」表圓滿報身;

「那達」表自性身與智慧法身。

又心髓十字表示佛地所依越量宮的情況,在上面生起次第已說,上面圓滿次第之加行階段:

「恰」字表「收攝」之自性之原因:將對六境貪執之不淨時段之智界轉化為樂空之智時,稱為清靜智蘊。智蘊,「恰」字之本性,所以「恰」字表「收攝」。

禪定,樂空之心極住之智謂之識蘊,識蘊,虛空「哈」字之自性,所以「哈」字表「禪定」。

「行風」,左右命氣、遍行氣入住中脈之智,稱為「行蘊」。「行蘊」,風界「洋」字之自性,所以「洋」字表「行風」。

「持風」,諸風融入中脈明點,燃滴使樂之覺受增大稱為「受蘊」。受蘊,火界「日阿」字之自性,所以「日阿」字表「執風」。

「隨念」,拙火猛勵顯現,所生空色聖尊遍滿虛空,使想極璀璨,稱為想蘊。想蘊呢,水界「哇」字之自性,所以,「哇」字表「隨念」。

「三摩地」,雙運色身與本性無二稱為色暈。色暈,地界「拉」字之自性,所以「拉」字表「三摩地」之本性。

此外,經續對心髓十字分為氣、脈、明點各種情形的意義也有詳細說明。總之,吉祥時輪心髓十相自在傳承法門有八萬四千。此無上密咒將顯教與密教生圓次第各種修正方法及佛的身口意的無量功德無不圓滿包融。

具緣者應對此咒產生堅定的信心。此心咒的寫法與念法:

「明點」「太陽」及「哈」等九個字皆由「那達」本性之「阿」字中展現出來,必須念出。它是九個字之命字,所以寫咒的時候,其他九個字在命音「阿」字之上依次排列。

十相自在圖上的文字「哈恰瑪拉哇日阿洋」為梵文寫法。在藏文中,一般書寫為:「嗡,哈恰瑪拉哇日阿洋,娑哈。」是在十相自在心咒七個字的前面加上「嗡」字,結尾加上「娑哈」二字而構成的十個字,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福壽與修正功德。其他密咒的前面加上「嗡」字也是這個原因。

十相自在圖具有極強的避災能力,可以驅趕各種毒力的的攻擊。在藏地,藏人將它繪製在房門、牆壁上以及房梁上,如同中原地區的風水符籙,用以保護家族的平安健康。在塔門、壁畫、唐卡上、經書封面、巖壁上也都經常出現,同時也可以製成各種規格尺寸大小不一的護身符,佩戴在身上,或是懸掛在車裡,用來避攘災禍,闢邪擋煞,同時還具有裝飾的功效。擺放、懸掛十相自在圖可使周圍氣場自我調節,實現十個方位的時空自在順暢,亦為周邊帶來吉祥。

相關焦點

  • 十相自在的作用
    查看更多信息,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輕鬆關注 現在世間人及學佛法的人,很多都貼「十相自在」圖在自己的家裡、車上、書上等各種地方,而我們先需要知道它有什麼功德,它從何而來,做到知義知理,這樣去用時才能更好的增上功德。
  • 十相自在圖的含義
    健陽樂住仁波切:十相自在,它的內容是很深廣的,它是時輪的種子字,就是構成我們整個世界萬有的十個元素,物質和精神的元素。它是很多信息的濃縮,這個一展開就是時輪的續部,再展開就是很多的醫學、天文都出來了,這個信息量是很大的。也有對生命,剛才從經典裡面講到的,生命的層次,生命的很多的可能性。就像我們人身非常難得,它是這些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如果你能用起來,它可以成就,所以十相自在,這個相。
  • 劉素雲老師:詳細說說「十個自在」的含義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觀自在菩薩的「自在」表現在哪十個方面?
    「自在」即是「自由」,我們說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但這並不是佛法上所說的自在;佛法講自在是指一個人擺脫了種種煩惱的系縛,內心沒有執著。 不但如此,大乘經論裡舉出菩薩有十種自在—— 一、壽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羅漢在入滅前,能夠隨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薩的壽命要長可長、要短可短,不但隨自己安排,而且是隨機示現的,已無生死壽夭之相。
  • 「自在方便三乘」是什麼?
    舊譯九乘,即世俗三乘、苦行三乘、自在方便三乘。世俗三乘是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中三乘(苦行三乘)屬於事部、行部、瑜伽部,也稱為作密、行密、瑜伽密。九乘中,無上瑜伽部的自在方便三乘即大瑜伽密、無比瑜伽密、無上瑜伽密;無上瑜伽密又稱大圓滿阿底瑜伽。「自在方便」這個用詞非常好,有很大的意思。我們可以知道感官覺受不是一切情器世間的依據,這是很明顯的,一切情器世間的最終依據只能是最細微的光明心。有外五大及內五大。
  • 《原神》自在松石碎屑在哪 自在松石碎屑獲取位置分享
    導 讀 自在松石碎屑前往紀念品商店進行兌換,叫蒙德的風之印商店,擊敗無相之風后掉落。
  • 什麼叫相對的實相?
    問:什麼叫相對的實相?答:相對的實相,我們再簡單地講一下。再問:那我們講實相無相,他是指屬於我們沒有辦法看清楚的那個實相嗎?答:可以這麼講,對我們來說,叫實相無相。因為實相本身,並不是相,也不是無相。實相不是相,也不是無相。是因為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祂跟我們講,祂叫作無相。三問:無也不是沒有嘛?答:對。
  • 孔雀自在飛,家雀叫嘰嘰
    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    在這些回應中,我最欣賞的是當事人楊麗萍的回應。其他女明星仿佛憋著一肚子氣,滿胸膛的怒火,回應更多的是「懟」,是準備擼著袖子幹仗,是一種情緒化的外洩。    倒是當事人楊麗萍,仿若置身度外,不慍不火,情緒平和,溫文爾雅——「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這回應,蘊含著多大的修養與大度?
  • 觀世音菩薩的十種「自在」,你知道是什麼嗎?
    除此之外,關於觀音菩薩,還有一種稱呼,叫「觀自在菩薩」。由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開頭便提到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有大智故,於一切事理皆通達無礙,故稱'觀自在';以菩薩有大悲故,於一切世界皆尋聲救苦,故稱'觀世音'」。
  • 佛說:修行先修心,心自在常自在
    佛陀回答道:「如果菩薩、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居士能夠修行十想,那麼他就能夠得到涅槃;這十想就是無常想、苦想、無我想、厭離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多過罪想、離想、滅想、無愛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是指面對這個有漏的娑婆世界,要認識到它的虛幻而不真實地,人生的痛苦的根源就在於自我的執著。
  •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何況你們都曉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到底吃了什麼虧?上了什麼當呢?人家欺騙你,要你的都是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不是你出生時帶來的,你死了也不帶去,所以你要是真的看清楚了,哪有什麼吃虧上當!吃虧上當是個錯誤的觀念,不是事實。誰真的吃虧?誰真的上當呢?虛假的人真的叫吃虧,真的叫上當了,不但搞六道,還要墮三途。
  • 合道才得自在,修「三皈、五戒、十善」方成聖賢!
    認識他、見到他然後合一了,再做任何事情都會活得自在,不會偏離軌道了。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你和他,乃至有眾生而沒有我了。比如他罵了你,說你學佛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甚至惡語傷了你,此時你就要了自己究竟哪裡做得不對了,而不要對他心生嗔恨甚至惡語相向。要知道人家是冒著下地獄的風險來罵你,你為何不能拿出來慈悲心來原諒他呢?阿含經中有一故事:一個非常有錢的商人,經常受到土匪的迫害。
  • 自在工坊張軍:淡化設計師角色專心做品牌
    從做設計師到做品牌經營者,張軍帶著他的自在工坊踏上了一條打造家居設計品牌的探索之路。 01從設計師到廠長「很多朋友都不叫我名字,叫我廠長。」2019年5月10日,坐在深圳香年廣場的辦公室茶座上,嫻熟地泡著茶,張軍帶著調侃的意味對北京商報記者說起他的新稱呼。
  • 農村俗語「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成人?我的理解,就是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成人就是所謂的人上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人脈廣泛,受人尊敬,前途光明。是別人的高山仰止,是家人的榮光驕傲,是時代的標杆榜樣。沒有誰是隨隨便便成功的,除非是富二代,他的起點高,成功容易,但摔死的也快。基礎不牢,大廈傾倒的案例多了去了。唯有看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爬的,才是人上人。
  • 放下自在,到底是要放下什麼,怎麼放。自在是在哪裡,幹什麼
    所以個人覺得,空即是色,的意思是放下不重要的幹擾,然後去做自己正確的事情,這個事情就是色,也是相,真實的事體。那麼色即是空,就自然是成住壞空的結果。言歸正傳,有放下,就有守持。比如道德經的抱樸,守拙。那麼樸和拙到底是什麼,古代有素書,或者素經,素就是真實的相。比如,上德無德,是以有德。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所以道在無為,是道德經的要點。
  • 【為什麼觀音菩薩得自在,而我們不自在】
    我們為什麼不自在?因為內心有煩惱、有業障、有貪嗔痴,心裡都是堵住的,滿身的毛孔也是被堵塞的,所以我們不自在。觀音菩薩不一樣。「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這個法本來是清淨的,但是人的欲望、執著,導致我們不清淨。什麼東西都想佔有,什麼東西都想成為我的,人有了「我執」的時候,就不自在了。觀音菩薩有沒有「我」?
  • 淺談《華嚴金師子章》的「十玄無礙」和「六相圓融」思想(下)
    三、「十玄無礙」的觀法根據《金獅子章光顯鈔》,「十玄」是略名,全名是「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總共有十義門,以顯十十無盡義,而此法門是依據「六相圓融」的教門而立說的。法藏大師在「金獅子章」第七章中說到十玄門,次序分別改成「同時具足相應門」、諸藏純雜具德門」、「一多相容不同門」、 「諸法相即自在門」、「秘密隱顯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迴轉善成門」。
  • 自在飛花輕似夢,觀人觀心觀自在——劉國英的自在世界
    劉國英深知這一點,在創作《自在觀音》的時候,追求一筆一刀都為作品注入靈魂。劉國英作品《自在觀音》在第七屆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上,榮獲2020珠三角工藝美術創作大賽「工美金匠獎」金獎。《自在觀音》取自"水月觀音"。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規,形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人們於是忘卻了她本來的名字,親切地稱她自在觀音。
  • 詩歌:一切皆能隨你去,便是人間自在人
    詩歌:一切皆能隨你去,便是人間自在人 動物世界相愛相殺 愛的完滿,殺的徹底 不露痕跡,不留念想 可人間又何嘗不是 你我愛的多麼完滿 一處芳華直相伴 兩點相思風雨中 三生誓言鎖今生
  • 「救苦觀世音,無憂觀自在」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說到這裡,什麼是空呢?所謂「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的相狀是這樣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講完五蘊皆空之後,還不夠,「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總之一切都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