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放學回家,拿回一個小禮品袋,非常精緻,裡面放著漂亮的玩具筆。據說,這是一個小朋友媽媽送給全班同學的聖誕節禮物。老師都不知道,那位媽媽是偷偷放到小朋友們的衣物箱裡的。」12月19日,一位姓馮的媽媽告訴記者,自己這兩天一直在為全班小朋友選擇聖誕禮物。
記者多日走訪發現,現在許多家長都在為孩子的聖誕節忙碌,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家長,忙著買聖誕樹、聖誕掛飾,挑選聖誕小禮物。「就是花銷有點兒大,沒有辦法,家長們一個比一個有創意。」馮媽媽表示。
「聖誕花銷」費錢費心
「我原本想買一棵聖誕樹。結果,去幼兒園一問,家長已經送去好多棵了。老師建議買點兒聖誕掛飾。」尚媽媽告訴記者,聖誕掛飾挺貴的。1.8米的聖誕樹,兩個燈帶就要150元,簡單挑選了幾件,就花了300多元。「我這還不算最花心思的。一個小朋友的家長送到幼兒園一個仿真樹葉、聖誕配飾的『大拉花』,非常漂亮。我上網一查,肯定要超過500元的。」
一位孩子媽媽告訴記者,去年過聖誕節自己沒經驗,只給幼兒園送去一個掛飾、一個燈帶,結果聖誕節當天發現,幼兒園的教室裡有近十棵聖誕樹,都放不下了。我當時就覺得很對不起寶寶,不知道老師會不會覺得我們家長太不上心。
「聖誕禮物」年年都有
記者走訪瀋陽某小商品批發市場,發現許多家長都在挑選漂亮的橡皮泥、特色筆、小貼紙、聖誕帽等小禮物,而且一買就是三四十個。
一位姓張的攤主告訴記者,最近很多家長都來挑選小禮物,說是作為節日禮物送給孩子們。採訪時,正巧一位家長來到攤前看中一款6元的橡皮泥,張口要買35個,總計210元。「沒問題,但是這類小玩意走貨量太大,我現在沒有現貨,您等明天來提貨吧。」這位家長告訴記者,去年女兒在聖誕節當天帶回家兩張小粘貼、兩頂聖誕帽、三個小玩具,所以今年她決定給全班小朋友也選一件禮物,算作回禮。
園長告誡:莫把過節變「比節」
金搖籃雙語幼兒園夏巖董事長表示,家長們跟孩子過節,跟孩子班級的小朋友一起過節,想要突出節日的氣氛,這都是一種進步。關鍵是應該給家長、孩子們帶來節日的快樂以及幸福感。不是說你花了300元、別人花了1000元,你就不開心了,而是應該教給孩子們如何去感受節日。
所以,奉勸家長們能參與就好,不要把過節變成「比節」。夏巖表示,那些聖誕樹之類的大型裝飾,幼兒園通常會在節後返還給家長。
專家表態:教孩子分享是好事
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張思寧研究員表示,給小朋友買節日小禮物,讓孩子學會分享,聯絡彼此的感情,家長們的這個理念是對的。不過應該清楚一點:給小朋友送禮物,可以是分享的一種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
至於部分家長擔心的,是不是自己花錢多,孩子就會自信,就會更受歡迎。張思寧表示,家長花錢多,買的東西有新意,小孩子確實有可能很自信,但是也可能變得很虛榮。同樣,負擔不起的家長,也不用很在意。本報記者 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