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公益訴訟讓「青塘粽子」走得更穩更遠

2020-12-18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公益訴訟讓「青塘粽子」走得更穩更遠

2020-07-29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不久前,山西省臨縣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臨縣前青塘村村民秦香平家中進行回訪。「當初看到檢察官來了,嚇了一跳,沒想到檢察院是來幫助我們改進工作的。」秦香平說。

臨縣位於呂梁山西側,過去屬於全國深度貧困縣,2020年2月正式脫貧。離縣城十公裡遠的前青塘村曾經是一個貧困村,如今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指引下,因打造了「青塘粽子」扶貧產業而全村脫貧。

去前青塘村採訪的路上,同行的檢察幹警介紹說,村裡流傳著一首打油詩:呂梁山上魚米鄉,不信你來前青塘;要問青塘啥最好,蘆葦海眼粽飄香。一到村裡,果然隨處可見粽子的身影,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發展粽子產業。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幫助下,截至目前全村共建有80多家粽子廠。每逢端午佳節,產品供不應求,青塘粽子成為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主要收入來源,曾輻射帶動200多戶貧困戶脫貧。

2020年端午節前,臨縣檢察院結合食藥領域「四個最嚴」專項行動對該村的粽子企業進行食品安全調查。調查中發現,部分粽子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未佩戴口罩、未穿戴工作服,產品包裝生產日期不完整等問題,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對此,臨縣檢察院經過走訪調查取證,對青塘粽子食品安全監管不力進行公益訴訟立案,將線索移送負有監管職責的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安業鄉政府。

據了解,青塘粽子作為臨縣重點扶貧項目,目前正處於產業發展壯大的起步階段,生產經營戶多數為曾經的貧困戶,食品安全操作正在逐步規範。

考慮到案件的特殊性質,臨縣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經過研究,決定採取公益訴訟磋商機制推動青塘粽子安全生產健康發展。隨即,臨縣檢察院召集市場監管局、鄉政府、公安局、前青塘村委會、青塘粽子企業代表召開公益訴訟磋商聯席會議。

磋商聯席會後,安業鄉政府對食品安全檢查作出安排部署,市場監督管理局入戶指導業務,粽子企業經營者積極主動整改。

「當年,咱們就是因為這個品牌才脫的貧,現在咱們可不能把這麼好的品牌毀在自己手裡。」當地很多粽子企業負責人都表達了同樣的想法。

7月7日,青塘粽子企業代表向臨縣檢察院反饋整改情況,邀請檢察機關進廠回訪。公益訴訟辦案組經過現場調查核實,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得到了全面整改,社會公共利益得到保護,符合訴前結案條件。同日,臨縣檢察院終結此案。

安業鄉黨委書記張翠珍表示,下一步將成立粽子協會和協會檢查工作組,開展食品安全自律檢查。明年還將建設青塘粽子園區,整合前青塘村所有的粽子企業入園發展,建設現代粽子流水線。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梁高峰 李忠祥 王豔斌)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伴隨著旅遊產業不斷升溫,李根保的小石磨系列產品名氣也越來越大,成為了村裡開發傳統產業打造的青塘粽子、青塘蘆葦系列工藝品、青塘小石磨系列產品「三大寶」之一,遠銷全國各地。「依靠磨小石磨,我每年銷售收入有六七萬元,真正走上了致富路!」李根保逢人就高興地說。小小的粽子改變了前青塘村人的命運,村民靠包粽子、賣粽子脫了貧,走向小康。
  • 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家家包粽子 戶戶奔小康
    從村口到青塘粽加工戶王亞軍的家裡並不遠,走過的路上,隨處可看到很多院戶門口張貼的「出售新鮮粽子」「加工粽子」「出售粽葉」的廣告牌。走在村子的小巷內,粽子的香味到處瀰漫。 在村民王亞軍的家裡,這是一戶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廠,也是該村今年最早開始加工粽子的廠家。臨近11點,煮好了粽子晾起來,王亞軍和他的母親才有時間吃當天的早飯。
  •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家家包粽子 戶戶奔小康
    從村口到青塘粽加工戶王亞軍的家裡並不遠,走過的路上,隨處可看到很多院戶門口張貼的「出售新鮮粽子」「加工粽子」「出售粽葉」的廣告牌。走在村子的小巷內,粽子的香味到處瀰漫。說話間,王貴順帶記者來到了村民王亞軍的家裡。這是一戶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廠,也是該村今年最早開始加工粽子的廠家。
  • 臨縣青塘粽子扶貧車間建設工程正式開工
    臨縣青塘扶貧車間位於安業鄉後青塘村,佔地約40畝,屬於勞動密集型扶貧產業,可安置以貧困戶為主的600餘名工人就業。青塘扶貧車間以粽子為主加工特色食品,輻射帶動安業全鄉乃至臨縣全縣發展粽子加工業,使之真正成為臨縣的脫貧產業、致富產業、朝陽產業,佔領北方各省粽子食品市場,實現「南有嘉興、北有青塘」的宏偉目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2020-09-14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塘粽」打開了幸福門
    不見其村,先聞其聲,一聲聲嘹亮的粽子吆喝聲愈行愈清晰。村口兩邊的活動小車上,碼得整整齊齊的一摞摞青綠色包裝盒,上面赫然寫著四個黑體大字——青塘粽子。粽香深處有人家,不用說,這些一眼入目的符號就是前青塘村最好的指向標。這是一座因棕葉而聞名、因粽子而興盛的村莊。
  • 山西臨縣:青塘有三寶--"海眼"潤良田、蘆葦名揚、粽飄香
    正義網呂梁7月10日電(見習記者單鴿)「呂梁山上魚米鄉,不信你來看青塘。要問青塘啥最好?蘆葦海眼粽飄香。」一首詩,道出了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前青塘村的特別之處。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網絡主題活動山西行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前青塘村。
  • 「循環公益」讓愛心走得更遠
    (黃暉 繪)  核心提示 近段時間,晉江 「心商店」備受關注,通過團隊專業運作,開業6天時間就籌得愛心款100多萬元,「成績」喜人;通過「自循環」造血,永春「公益超市」同樣辦得紅紅火火。公益模式各種各樣,因為缺乏運作的可持續性,有的則遭遇到了瓶頸,如石獅「愛心饅頭店」;有的更是「曇花一現」,如福州的「信任餐廳」。  不同的運作模式,產生的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而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話題——如何增強「自我造血」功能,讓公益事業持續發展?連日來,記者多方走訪不同公益模式樣本進行調查,探尋如何讓愛心走得更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康大街」,夢實現的地方村民賈建東一家坐在自家小院裡,享受著愜意的傍晚時光。「苦日子一去不返,還得琢磨怎麼才能過得更好。」李引生站在堂屋裡習近平總書記與自己交談的照片前,感慨地說,「現在我家裡四世同堂,這要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啊!」實現愛好,就是小康!晌午時分,我們來到村民賈雲峰家。乾淨的四合院裡花開得正香,葡萄藤纏滿藤架,賈雲峰坐在院裡的小桌邊喝著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這個小山村一年賣90萬個粽子
    在當地有「好吃不過冰糖,好住不過青塘」的美譽。但是,就這樣一個好地方竟然也是貧困村。有人調侃前青塘村是「抱著金飯碗,窮得討飯吃。」蘆葦粽子一炮打響張新文坦言:「其實我們這個村資源很多,以前大家都不重視,滿地的葦子都賤賣了。村民只是想簡單地把葦子賣給外地來收購的人,價錢不高,而且是各家賣各家的。
  • 了解「雙曲貼現」,幫助孩子走得更遠更穩
    父母總是把孩子的事情想得過於簡單化,只看到表面的好處,卻沒想過最終的目標,沒關注好每一個可能導致孩子變得不好的因素我們倡導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但有些父母給的不是自由是放縱,從不過問孩子的事情與心情,對待孩子的選擇總是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決定。孩子在最開始還沒有完善的分辨是非概念,家長的放縱有可能會使孩子走向不好的道路,影響孩子一生。花草需要自由生長,但也需要土壤、水與陽光,父母不應該以自己的懶惰讓孩子沒有引導而擁有不好的人生。
  • 青塘粽子名氣大 整村脫貧步子快
    粽子作坊內,工人正在包粽子。端午節前,1000萬個粽子從這裡銷往各地。誰能想到,這個全國數一數二的北方甜粽生產基地,6年前還是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呢。   前青塘村因村有清泉匯集成塘而得名,源源不斷的泉水涵養出400多畝茂盛的蘆葦田。夏天這裡稻田碧綠,蘆葦成林……可就在這塊「風水寶地」,2014年全村794戶村民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4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文化,讓小康生活更有溫度  「我在這住了30多年,變化太大了,現在的文化活動比以前豐富太多了,有太極、美術、舞蹈、攝影、畫展……」,在寬巷子社區居民黃秀芳看來,今天社區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令人陶醉,「讓我們退休之後的第二春過得有滋有味,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老朋友、新朋友在一起談心談得來,談話談得攏,很精彩很有意義
  • 言葉之庭:如果有一天能走得更穩更遠,就去見她吧
    走的時候,還說了一個俳句: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此時的日本進入了梅雨季節,在每個下雨的早晨,他們都會在亭子裡相遇,秋月在埋頭畫鞋子,雪野在喝著啤酒,還配著巧克力。這時候影片已經過半了,這時候,男主秋月才知道雪野的背景,而在之前,隻字未提,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才知道,雪野為什麼一大早的喝啤酒,配著巧克力。在我的上一篇寫《天氣之子》的文章中就有提到,新海誠的習慣性的把人物背景故事給隱藏,從不正面的說明為什麼,而是要觀眾從後面的故事裡去發現、整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掠影
    2020年8月18日上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南線記者走進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進行採訪。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18日上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南線記者走進武安市白沙村進行採訪。這是記者們在白沙村小學機器人教室內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2020-08-31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冀有好物》,來看看咱平山都有啥!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冀有好物》,來看看咱平山都有啥! 通過這次活動推介,讓更多的人認識平山、了解平山、走進平山,讓平山好物走得更遠。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冀有好物》,來看看咱平山都有啥!》
  •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2020-09-28 15:29:08   來源:中安視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