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留在武漢的英國人:「我很高興我選擇留在武漢」!

2020-12-15 鹽將軍
武漢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秩序,比如在武漢生活多年的許多英國人,在1月末至2月初,搭乘班機或被英國政府包機接回了,可眼下,英國疫情比當初武漢要嚴重得多,這些人後悔不已,還有一部分人堅持留在武漢,留下的人感覺很幸運,也很高興!

今年1月底,武漢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採取了「封城」措施。很多在武漢工作的英國居民,響應政府號召,匆忙搭乘航班或英國政府包機返回英國,以躲避疫情。然而,不久英國的疫情也爆發了,英國不得不採取了「封城」措施,而什麼時間解封是個未知數,可武漢在經過76天「封城」抗疫後,武漢於4月8日解封,市民生活逐漸重回正常。而且,從4月18日,武漢疫情整體降為低風險!

我很高興我選擇留在武漢

英國撤退時間,有些英國人最終為了家庭選擇留在武漢,這些英國人目前反而覺得很幸運。例如,目前身處武漢的英國人克裡斯·希爾(Chris Hill)現在倒是不後悔留在武漢,他在武漢生活了12年,是一名英語教師。他告訴《衛報》,因為當時英國外交部無法確定,他的中國妻子和四歲的女兒,能否和他一起乘坐回英國的航班,所以他下決定留了下來。

武漢

希爾說:「我之所以選擇留下來,是因為我不想冒險離開他們。我確實猶豫了幾次,我一度有過後悔。但我知道封鎖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在經歷了76天封城,武漢解封了!希爾說:「我很高興我選擇留在武漢」。

一些從武漢回國的英國人後悔了

據英國《衛報》報導,安東尼·梅-史密斯(Anthony May-Smith)是一名居住在武漢的英國公民,他有一位中國妻子和女兒,他在武漢當英語教師。當疫情1月份在武漢暴發時候,和不少英國人一樣,他在「歷經了一段艱難的旅程」之後,在1月31日匆忙趕到機場,逃離了「封城」中的武漢市。

武漢

最近,英國疫情比武漢嚴重得多,為了防止疫情擴散,英國也採取了包括「封城」在內的禁足措施。以前是英語老師的安東尼,現在成了一名卡車司機。為了避免感染家裡的祖父母,他經常睡在自己的車裡。

現在,安東尼非常後悔,他寧願呆在中國,他說:「現在看著這種情況,我真希望我當時沒有回來」。

同為撤離人員的38歲的馬特·勞(Matt Raw)在英國納茨福德過著「封城」後的生活,他說,如果他早知道英國的疫情會有這麼嚴重,他就會選擇留在中國。他此前和他的中國妻子英(音),以及他患有痴呆症的75歲的母親黑茲爾(Hazel)住在武漢。「我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指回到英國)。我們應該留在中國」,「確實,我希望我們現在能呆在武漢」。

2月5日,最後一批英國滯留武漢居民乘坐航班返回英國,傑夫·西德勒和他的中國妻子辛迪,以及他們10歲的女兒,目前在諾森伯蘭郡普拉德霍城。封城後,這對夫妻現在也反思當時從湖北返回英國的決定是否正確?他們經歷了噩夢般的旅程,才回到英國,可英國疫情讓他們更驚慌和恐懼!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截止4月20日,英國確診新冠肺炎121172人,死亡16095人,死亡率為13%,是中國的3倍多。

武漢

相關焦點

  • 疫情當前,這些外國人選擇留在武漢!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我想,我留在這裡(武漢)比回法國更有用武之地。」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在武漢生活6年的法國醫生菲利普·克萊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在武漢工作的克萊是武漢國際SOS醫院負責人。
  • 「大家都在幫武漢,我更不能退!」武漢姑娘請纓留在宿遷抗「疫」
    "張局長,回家的火車票我已經退了,留在宿遷,我至少還能為疫情防控做些事。"疫情發生後,宿遷市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畢業不久的姑娘劉露絲,給單位領導發了這樣一條簡訊,她說:"我是武漢人,現在全國都在幫助武漢,我作為武漢人,更想在一線戰鬥。
  • 留在武漢的外國人:形勢嚴峻,但看到了希望
    我那時很害怕,我知道外國人比如美國人、英國人等都在撤離。但我突然想到:我們都走了,那中國人呢,他們又能去哪裡呢?他們只能留在這裡,和病毒鬥爭下去。那一刻,我決定留下。」卡拉米說,「兩年前我來到武漢,現在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中國人。我在這裡獨身一人,我的中國同事和朋友就是我全部的家人。所以我要留下來,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卡拉米在武漢一家咖啡廳工作。
  • 英國新冠死亡率升至12.59%,一些從武漢回國的英國人後悔了……
    現在,安東尼非常後悔,他寧願呆在中國,他說:「現在看著這種情況,我真希望我當時沒有回來。我從一個封城的生活,逃往另一個封城的生活。」不止是安東尼,還有一些此前從武漢匆忙撤回英國的英國公民現在也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留在武漢。
  • 我在聽一些人說著武漢
    我在聽一些人說著武漢 文/踏秋而歌 我在聽,一些人說著武漢 沒有盛開的跡象 說悲痛的武漢,還來不及感恩 說武漢還在哭,還在哭,還在昏天黑地的哭 從冬天,一直哭到 正在,悄然發生的春天…… 我聽著,聽著 每聽一次
  • 多語推薦 | 留在武漢的外國人:我們選擇和這個城市同在
    湖北常住外籍人士有1.9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國家撤離了僑民,但也有不少外國人選擇留守武漢,讓我們來看看留在武漢的這些外國人和他們的故事。在漢外國留學生:武漢,我們和你在一起!湖北武漢是一座「大學之城」,在校大學生多達120萬人。在疫情防控等級升級前,許多高校已經放假,但仍有不少外國留學生選擇留在武漢,與這座城市共度時艱,為這座城市祝福。俄羅斯留學生瑟爾瓦索娃:武漢,我把你當家!
  • 留在武漢的外教:慶幸沒回國!留在武漢的外教梅根夢露說了什麼原文...
    親身經歷武漢封城的美國加州女孩梅根夢露,從隔離第一天就開始在抖音上分享武漢的生活日常,希望為全世界有類似處境的人傳遞正能量,卻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現在很慶幸當時沒回美國!」她也借演講的機會回應質疑:那些視頻不是什麼宣傳(propaganda)!世界需要看看,中國為了抗擊疫情都做了什麼。
  • 我為什麼選擇武漢大學?
    大學是半個社會,選擇一所好的大學對一個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我之所以選擇武漢大學,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武漢大學是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學校坐落於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這裡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洋務運動的試驗區,辛亥革命的首義城,我國中部最具輻射力的大都市。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綜合性大學,迄今已有128年的歷史。
  • 南京:不好意思,杭州武漢,留不下和留不住,不能混為一談
    人才就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城市能否留得住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未來發展潛力,因此也就有不少人每年都會針對各個城市大學畢業生留下數量進行一場大討論。針對南京,市面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言,說南京高校雖然多,但是能夠留在南京的比例遠不如杭州。對此,你覺得是這樣嗎?
  • 撤離武漢的英國人告訴BBC:「真該留在中國,更安全、自由……」
    2020年1月31日,第一架英國撤僑專機起飛,帶著83名英國人「逃離武漢」。勞一家就在乘客之列。 一年後,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首批撤離武漢的英國人馬特·勞,他感慨道,「要是沒上那架飛機就好了,留在中國,會更安全、更自由」。勞回憶稱,剛收到通知時,他原本因為不願和妻子分離決定留下。
  • 留武漢外教遇困難 中國同事發來自家密碼鎖密碼
    留漢外教遇困難,中國同事發來一串密碼) 走向國際化的武漢,老外越來越多。在抗疫特殊期,不少人國際友人選擇留了下來;提前回國的人也都惦記著這座城。什麼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 來詩卉 | 武漢房價還可能爆發?先看留不留得住大學生
    2如果說,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也有上下遊的話,那麼,擁有中國最好大學資源的武漢,佔據了人才這條大河最優質的上遊部分。因此,對武漢來說,只要它能留得住大學生,在搶人(人才)大戰中,就是佔據了上流,就是無敵的。但是,留人,不是招生。
  • 姑娘,留在武漢給我當兒媳婦吧!
    來到32床,患者阿姨一眼認出了我:「是戴卓嗎?昨天33床叔叔出院的時候一直在念叨你,說真可惜啊,我們最美的姑娘這會不當班,見不到啦!不過沒關係,我們打算給你在武漢安個家,我兒子95年的,可帥啦!午餐時間,我管的患者裡有4個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餵飯。當我把飯送到38床的時候,爺爺用沙啞的聲音跟我說:「姑娘,我自己能行,你太累了,別管我了,去管別人吧!」老爺子很倔強,無論我如何勸說,都堅持要自己吃飯。無奈我幫他把小桌支好,床頭搖高,筷子遞到他手裡。我不放心離開,躲在門口,就看到他拿著筷子一點一點吃地很慢,爺爺發現了我,又把我「趕」走了。
  • 華中大醫學博士留漢當醫生,和英雄的城市武漢共成長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李進 高翔「我在武漢學習生活了10年,畢業季首選就是留在英雄的城市武漢。」前日,記者聯繫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內科2020屆博士畢業生張磊,7月中下旬,他入職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戰地日記|吳鳳:因為去武漢,我剪掉了17歲就留起的長髮
    我愣了一下,琢磨起來:長江流域冬天非常溼冷,還沒有暖氣。我自己是湖南人,在北方讀書時就發現遠比北方和廣東同學要扛凍,著涼感冒的風險也低。胖子一聽我的回答,感覺不對勁,哭喪著臉問我:能不能不去?我反問胖子,萬一北方醫生或廣東醫生去了武漢以後著涼生病了怎麼辦?我們湖南和湖北地理位置毗鄰,氣候也一致,應該過去支援是最合適的。
  • 我們隨機採訪了8位武漢高考生,有7位說會留在武漢上大學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從年初開始,歷經半年,到現在還留有後遺症(難以摘下的口罩)。在那段時間,我經常聽到人們把武漢稱為「毒區」。儘管你可能什麼事都沒做,但你透露出你在武漢待過,你身邊的聲音立馬變成了憐憫或嫌棄。我很好奇,一度處於疫情最中心的武漢是否還能留住今年高考生的心。
  • 留在武漢的外教:慶幸沒回國!留在武漢的外教梅根夢露說了什麼全文
    親身經歷武漢封城的美國加州女孩梅根夢露,從隔離第一天就開始在抖音上分享武漢的生活日常,希望為全世界有類似處境的人傳遞正能量,卻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現在很慶幸當時沒回美國!」她也借演講的機會回應質疑:那些視頻不是什麼宣傳(propaganda)!世界需要看看,中國為了抗擊疫情都做了什麼。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由於咖喱店受到當地人的喜愛,並且他為人親和、樂於助人,武漢大學的學生們尊稱他為「島爺爺」。疫情期間,島爺爺因為對武漢的不舍,拒絕了日本政府發給他的回國避險邀請,留在了武漢。極光視覺將陸續推出「武漢再發現」影像工作坊相關創作作品,以武昌區作為觀察中心,聚焦城市的重啟新生,發現城市與人的關係。
  • 武漢,我在這裡
    去年9月,我懷著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熱愛之情,來到位於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工作。武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裡的人民非常熱情。我非常熱愛我現在的工作,喜歡武漢的生活,為我的中國學生感到驕傲。  令人傷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近期肆虐武漢。但我婉拒了日本政府安排的回國包機,決定繼續留在武漢。
  • 留在武漢的外國人:我們在做該做的事
    圖為一名來自蘇丹的留學生留在中國當志願者。(圖片來源:中新社)【歐洲時報2月26日秋狸編譯】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武漢「封城」已經一個月有餘。法國《巴黎人報》近日採訪了幾位身處武漢的外國人,請他們講述一下周邊情況和自己的生活。 費雷德裡克:我不焦慮費雷德裡克·多梅克(Frédéric Domeck)本有機會帶著中國妻子和8歲的女兒一起,在1月底法國政府的撤僑行動中跟隨其他300多人返回法國,但他選擇了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