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民法典 | 解讀《民法典》中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廣和律師 ,作者鄭平

廣和律師

廣和律師事務所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總部設立於深圳的中國「十大規模律師事務所」(ALB 2008)、「十大品牌律師事務所」(中智林監測數據 2015)。自成立以來,廣和致力於為各領域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法律服務。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是目前我國人民法院審理的民事案件中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或者疑難問題,不少基層人民法院對於夫妻雙方在離婚訴訟中主張的共同債務不做出明確的認定,導致本應一次性解決的糾紛和矛盾沒有得到解決。而在不少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中,夫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配偶既沒同意也不知情,同時所借錢款也沒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中,而人民法院卻常常簡單地根據被告舉證原則,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導致做出了不少錯判和誤判。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三項原則「共債共籤」、「事後追認」和「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和生產經營用途」。

一、夫妻共同債務的定義和種類

1、定義:我國現行《婚姻法》第四十一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狹義上的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為維持婚姻家庭共同生活或者為共同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而廣義上的夫妻共同債務,還應包括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為履行撫養、贍養、民事賠償等法定或者判定的民事義務而所舉債務。

2、種類:根據舉債時間分為一方婚前所借債務,婚後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生活中;婚後一方或者雙方所借債務,用於婚後共同生活、生活中。根據用途來分,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共同生活需要所借,另一種是為了共同生活經營所借。

二、關於離婚訴訟中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一)目前現有相關法律規定

1、現行《婚姻法》第四十一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但是,《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則比較籠統,對於什麼情況屬於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則更沒有明確規定,不具有操作性,給了法官過多的自由裁量權,容易產生腐敗。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離婚財產分割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第十八條規定:「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為購置財物借款所負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婚姻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三十條規定:「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友所負債務,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等,應視為個人債務。」

(二)目前司法實踐中的做法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主張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一方應當舉證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同時未區分離婚訴訟或債務糾紛。[1]

根據《離婚財產分割司法解釋》第十七條,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共同債務,主張為共同債務的一方,需對此舉證證明。[2]

相較於《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與《離婚財產分割司法解釋》第十七條,《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所帶來的裁判規則變化是最大的,如果說前者對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採「夫妻共同生活標準」,後者則採取的是「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標準」,在兩種標準之下舉證責任的負擔截然不同,由此直接引發了司法實踐的混亂,出現了具體案件中裁判觀點不盡一致的現象。[3]所以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由於法律規定前後矛盾,有些法院乾脆對於夫妻雙方在離婚訴訟中主張的共同債務不做出明確的判定,導致本應一次性解決的糾紛和矛盾沒有得到解決。有的法院則簡單地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先推定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負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如果另一方抗辯為個人債務的,則需要舉證證明;而另一方往往又無法舉證給予證明。這很容易導致法院作出不公正的判決。

三、關於民間借貸案件中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

(一)目前現行相關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而法律沒有作出進一步的規定或者解釋,何種情況視為第三人知道夫妻雙方已經就夫妻之間的債務承擔作出明確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這裡將舉證證明不是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給了夫妻中的不知情一方,這樣明顯屬於不公平,容易導致夫妻一方離婚後串通第三人虛構債務起訴另一方。

(二)司法實踐中的做法

在大部分民間借貸案件的審判實踐中,債權人就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往往簡單地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另一方若想推翻該推定,則需舉證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已經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債權人明知夫妻雙方已經對債務承擔進行了明確約定。簡言之,對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法律先直接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免去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而夫妻一方如要推翻該推定,則要承擔很重的舉證責任,且除外情形只有兩種。[4]

在目前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司法實踐中,有的法官十分認真負責地綜合運用法律規定的公平合理原則和法官自由心證原則,要求作為民間借貸案件的原告本人必須到庭接受法官當面詢問,然後,法官對借貸關係產生的各個情節都進行詳細調查詢問,運用邏輯思維,結合民間借貸的交易慣例、交易習慣,綜合判定原告所述借貸事實是否真實存在,借款時間是否發生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借款是否實際用於夫妻家庭共同生活支出或者共同生活經營中,夫妻另一方是否對借貸知情等案件事實。但也有些法官,因為水平有限或者工作不負責任,導致出現錯判或誤判。例如,2017年1月1日中國新聞網名為「女子離婚6年突然被負債340萬」的報導,去年9月21日,獨自在深圳打拼的王小姐(化名),發現自己銀行帳戶裡的存款42萬元被全部扣劃,經查是前夫的債權人在武漢的一個法院起訴了前夫和自己,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認為這筆欠款是在王小姐與前夫的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借的,因此,王小姐必須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經查,王小姐才知道,前夫在與自己離婚前曾背著自己瘋狂對外舉債。目前王小姐的前夫處於失蹤狀態,債主就把王小姐一起起訴了,李小姐才莫名其妙背上了340萬元的巨額債務。

(三)2020年5月28日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用法典的形式根本解決了離婚案件和民間借貸案件中長期存在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亂象。

《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而法律沒有作出進一步的規定或者解釋,何種情況視為第三人知道夫妻雙方已經就夫妻之間的債務承擔作出明確約定,難道要求每一對夫妻必須以公告社會的方式來告知全社會,其已經就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作出了明確的約定,所以,筆者曾撰文建議直接規定:民間借貸的出借人向他人出借錢款時,必須取得借款人配偶的籤字確認,否則,應當視為個人債務,由直接借款人以個人財產承擔償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順應民意,在第一千零六十四條中對夫妻共同債務作出明確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三種情況為夫妻共同債務:第一、共債共籤,也就是說把證明夫妻雙方均在借款合同 、借據等債權憑證上簽字的證明責任明確為出借人的舉證責任,改變了現行中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錯誤做法。第二、事後追認,夫妻一方籤字對外所借債務,事後經未籤字的另一方補籤字追認或者有證據證明另一方有事後追認的意思表示的,也可以認定為共同債務。第三、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這種情況的舉證責任也歸債權人(出借人)。債權人如無法舉證證明一方所負債務是用於家庭日常生活的,也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是對第一款的補充規定,可以理解為對第一款規定的三種基本情形的補充,也就是說,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並不是都為個人債務,只要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也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綜上所述,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的原則:

1、時間要件:債務必須發生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

2、舉證責任歸債權人原則。

3、三項基本原則:共債共籤原則、事後追認原則和家庭日常所需原則。

4、擴充認定原則:雖然超過夫妻日常生活所需,但能證明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也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故此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夫妻共同債務可以定義為:夫妻共同債務是指發生在夫妻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對外所負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事前共籤或事後追認)的債務。

[1][2]《最高法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最新答覆的理解》,熊高傑。

[3] 《最高法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最新答覆的理解》,熊高傑。

[4]《最高法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最新答覆的理解》,熊高傑。

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省律協立場

作者: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鄭平律師

文章來源 | 深圳律協

歡迎向「廣東律師之家」投稿

投稿郵箱:xuanchuanbu@gdla.org.cn

往期推薦

1

2

廣東省律師行業黨委召開2020年第二次會議

3

廣東積極打造涉外法治高地 助力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

原標題:《盛世民法典 | 解讀《民法典》中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民法典這樣說
    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在婚姻家庭糾紛中,往往是繞不開,也是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這一問題作了回應。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民法典這樣說     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在婚姻家庭糾紛中,往往是繞不開,也是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 夫妻共同債務,民法典做新規,從源頭杜絕「被負債」
    離婚中的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關乎億萬家庭的利益,是民眾最熱議、最關注、討論最廣泛的話題之一;《民法典》是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後,市場經濟充分發展,交易形式十分廣泛,人民群眾物質財富巨增的情況下,密切回應時代之問、民眾現實需求之問所制定的以「民」命名的法典。
  • 《民法典》婚姻法解讀——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規定的夫妻共同債務《民法典》1064法條中寫的:「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這個怎麼證明?難度相當大呀!!!③對於壓根就不知情的配偶方來說,對於配偶的借款行為要謹慎,一旦共同籤字,或者補籤了自己的名字,想跑也就跑不了了。
  • 【普法小貼士】《民法典》: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普法小貼士】《民法典》: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2020-12-1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於夫妻共同債務,《民法典》是如何規定的?
    》確立了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籤」的基本原則,在債權人和未舉債配偶的利益權衡中,法律天平向未舉債的配偶傾斜。  《民法典》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民法典》後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及舉證,進一步保護舉債人配偶
    :2017年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為: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擔債務的,按照共同債務來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之間的共同債務到底如何認定?看《民法典》新規
    夫妻間共同債務的認定經歷了數個司法解釋的改動,反映著民間夫妻債務糾紛的複雜性以及司法實務中對於夫妻之間共同債務的理解不斷加深。到底夫妻之間的共同債務如何認定呢?《民法典》,不難發現夫妻間的債務認定趨於平等化、公平化、實際化。
  • 《民法典》新規下: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舉證分配+建議
    檢察機關在審查過程中以 「借款雖然是吳某與陳某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所借,但籤名是偽造的,無法證明雙方有共同舉債的合意,而且,借款用於購買豪車,明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且離婚協議未對豪車進行處置,吳某並未分享該筆借款帶來的利益,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為由向法院制發再審檢察建議。上述案例中,爭議焦點為丈夫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私自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
  • 《民法典》新規: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4個原則(太重要了)
    在夫妻感情不和分居後不久,丈夫趙某在外舉債2000餘萬元,還將妻子喬珊訴至法院,稱該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喬珊應承擔一半;另一對夫婦中,丈夫因賭博在外欠款80萬元,妻子作為共同被告被訴至法院……這兩起真實案例中的妻子在拿到法院傳票的那一刻,委屈又不解:「 自己對借款毫不知情,如此巨額的債務也未用於家庭日常生活,自己憑什麼去承擔?」
  • 怎樣理解民法典中三種不同形態的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一方因日常家事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日常家事代理之債,第二款中一方超越日常家事代理權的重大借貸「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的債務,屬於重大家事代理之債。將兩者合併統稱為家事代理之債。夫妻合意之債,是指夫妻協商一致共同借貸的債務。
  • 走進《民法典》的家事代理權和夫妻共同債務
    第7課 對《民法典》家事代理權和夫妻共同債務的理解在婚姻家事審判實踐中夫妻雙方與婚姻關係外部的當事人家事代理權《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條: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專家解讀丨怎樣理解民法典中三種不同形態的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一方因日常家事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日常家事代理之債,第二款中一方超越日常家事代理權的重大借貸「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的債務,屬於重大家事代理之債。將兩者合併統稱為家事代理之債。夫妻合意之債,是指夫妻協商一致共同借貸的債務。
  • 《三十而已》之照進現實: 《民法典》「話說」夫妻共同債務
    如今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已成為夫妻雙方離婚時的關注重點,《民法典》頒布後對夫妻共同債務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何種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如何償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夫妻共同債務。一、《民法典》確立「共債共籤」原則針對實踐中不斷凸顯的問題,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實施《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明確了「共債共籤」原則並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作出具體規定。
  • 民法典:如何認定夫妻的共同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民法典》第1062條,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的概念,進一步明晰了夫妻共同財產的範圍。本期民法典學習專題系列青年微團課推送短視頻《民法典——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主講人:楊磊。
  • 配偶以個人名義借錢算夫妻共同債務嗎?民法典這樣說
    》婚姻家庭編創造性地提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從以往深受詬病的「一刀切」認定夫妻共債,變成保護夫妻不知情方避免「被負債」,作出了明確的認定標準。民法典中的夫妻共同債務了解一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
  • 【以案釋法】怎樣理解民法典中三種不同形態的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一方因日常家事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日常家事代理之債,第二款中一方超越日常家事代理權的重大借貸「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的債務,屬於重大家事代理之債。將兩者合併統稱為家事代理之債。夫妻合意之債,是指夫妻協商一致共同借貸的債務。
  • 【律師手記】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從《民法典》第1064條說起
    很明顯,《民法典》第1064條吸收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關於「共債共籤」和相關舉證責任分配等認定夫妻債務的規則。「共債共籤」原則,明確和強調了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以及以其他共同意思表示形式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由此可見,關於本條規定的理解,很多人將「共債共籤」上升為原則性規定,實際上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民法典》1064條第一款實際上強調的是「共同意思表示」,這種「共同意思表示」是同向的意思表示合致的結果。
  • 如何認定夫妻共同債務避免被負債,民法典新規來了
    在很多夫妻共同債務案件中,最常遇到的情況就是:丈夫偷偷獨自在外借了錢,妻子不知情沒籤字沒花過一分錢,卻被迫一起埋單甚至吃上官司?!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那麼問題來了,難道不是誰籤字借錢誰還債嗎?怎麼就變成了夫妻一起還債?相信這是許多夫妻朋友都很關心的問題,而換個角度思考就會發現,理清婚內夫妻一方是否「被負債」,需要先弄清楚到底哪些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
  • 【人民法院報】怎樣理解民法典中三種不同形態的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一方因日常家事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日常家事代理之債,第二款中一方超越日常家事代理權的重大借貸「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的債務,屬於重大家事代理之債。將兩者合併統稱為家事代理之債。夫妻合意之債,是指夫妻協商一致共同借貸的債務。
  • 夫妻準備離婚,有哪些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民法典》這樣說
    《民法典》明確,如果一方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這提醒我們:婚前要把自己的情況如實告知對方,特別是重大疾病情況,一定不能隱瞞。2.撤銷婚姻和無效婚姻中能不能請求損害補償?《民法典》規定,無過錯方在無效婚姻或可撤銷婚姻中可以請求損害賠償。這提醒我們:在婚姻中要保持忠誠,發生重大過錯不僅有違道德,還可能會違法,需要向對方進行賠償。3.夫妻準備離婚,有哪些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