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卷作文試寫:見賢思齊難,見不賢而內自省更難

2020-12-16 背後國文

《2020高考語文作文江蘇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論語裡仁篇第四一七》,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說:「看見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麼努力像他一樣;看見德行有虧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樣的毛病。」

實際上我們不若簡單些,「賢」與「不賢」無需在身邊去找,前人中的「賢者」與「不賢者」早有定論,因此我們只要向「賢者」看齊,針對「不賢者」的毛病對照反省即可。

然而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在實際的人生中我們又能做到幾何呢?

「見賢思齊」應該是每個人的願望,人人向善,誰都想學好,做個有賢德的人。然而「賢者」的標準太高,境界太高,不是一般人都能達到的,所以很多的人心裡「希賢」,行動卻懈怠。舉個例子,誰都知道伯夷、叔齊是賢者,可能有幾個人能有他們的氣節?誰都知道管仲、魏徵的賢,可又有誰能像他們盡心竭力?

一般的人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拼命也永遠夠不上這些賢者,有的人就放棄了,認為理想太遙遠;有的人就沉淪了,寧願自甘墮落為「不賢」的人了。但不是沒有人能「見賢思齊」,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少。是哪些人?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是對自己有持續要求並且要求上進的人,他們希望自己成為君子,成為賢人,並一直為之努力。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雖然他們還沒有被人稱為「君子」或「賢人」,但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堪稱典範,他們「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學而篇第一六》)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有尺有度。我們感覺他們很溫和,但又很嚴謹。我們感覺他們太較真,但又很隨和。和他們交往很舒服,自己感覺也提升了許多,感覺「見賢思齊」也不是那麼難。

但我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於是久而久之,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心中沒有標準,也沒有判斷的意識,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從心所欲的瀏覽,惺惺相惜的點讚,情不自禁的分享,突如其來的感動,也感覺活得很舒服,很充實,很有生命力,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我們就一直囿於這樣的圈子,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複製、粘貼,歲月也這樣一天天從指縫溜走,我們沒有感覺失去什麼。可當我們找開「宅」的門,走進不一樣的繽紛世界,我們發覺我們在他人眼裡是那樣的幼稚,那樣的差強人意。

是我們做得不好嗎?反正我們心裡感覺不是。雖然我們內心知道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有更好的工作進取,但人都是有惰性的,當我們享受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往往就沉浸而懈怠了,所以「見賢思齊」是不難,可我們卻忽略了,或者說沒有機會,沒有主動的意願去踐行。同樣「見不賢而內自省」我們更沒有自覺自愿的願望去實踐了。

我們也常常反省自己,反省我們的瀏覽太粗俗,浪費了時間;反省我們的點讚太隨意,忘卻了原則;反省我們的分享太LOW,沒有高大上;反省我們的感動太廉價,沒有太多見識。而從來沒有反省過我們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做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知道何謂「不賢」,歷史上有不賢的人,但他們與我們有何相干!他們的過失,他們的錯誤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在我們普通人的身上。為什麼要反省?要麼被罵了,被罰了,還有可能檢點一下自己,其它的時候還有這個必要嗎?

因此,「思齊」難,「內自省」更難,社會的環境決定了它們的難,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毫無所求決定了它們的難。每一個讀書人,或者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知道要「思齊」,努力提升自己,都知道要「內自省」,做更好的自己,可是當我們周遭,當我們的內心無動於衷時,一切都「難於上青天」了。

相關焦點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第四篇《裡仁》。文章寫到第16篇,第二句就是今天分享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指明了兩條修身路:「思齊」之路和「自省」之路。一正一反,辯證統一,內容方法明確,既向正面的賢者榜樣學習看齊,也注意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不重蹈他人覆轍。
  • 【原創】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這時我正拿起手機在微信公眾平臺補看一位家人分享的日記,剛好看到那位家人告訴孩子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我說「寶寶,我在貞明育心微信公眾平臺學習呢,和你分享一下哦,有位阿姨家的姐姐犯了一點小錯,阿姨告訴她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呢!寶貝,你剛才說那兩個小朋友搶東西是不對的,那我們是不是要見不賢而自省呢?」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於出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及思想的《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賞析 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
  • 什麼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在關羽尚未斬殺顏良之前,曹操就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曹操悄悄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終生都在向《春秋》一書中的賢人們看齊,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同時,也以裡面的不賢之人作為反面的鏡子,來警醒自己,千萬不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這就是講每個人都是有成為聖人的潛能的,怎麼激發這個潛能呢?
  • 【經典解讀】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裡仁》【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
  • 對網絡輿論熱點,需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非對錯,要磊落分明,善惡曲直,也要遵循公道。網絡輿論有跟風操作之嫌,說一個人惡,你看到的信息就都是他作惡的,正面的東西全被雪藏起來了,周邊的朋友圈都沉默不語了。
  • 老祖宗10句反省自己的經典語錄,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裡仁篇第四》。見到賢能的人,就向其學習,看到不賢能的人,就去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相似的問題。6、故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出自《荀子·勸學》。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你今天反省自己了嗎?
    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們更應該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說話謹慎,行動敏捷。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看到賢人,我們就應該向他學習,看到不賢的人,我們就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相似的過錯。賢人,指的是具有賢德的品質的人,也就是古代常說的聖賢之人。但是這句話中的賢人並不是狹隘的專指那些聖賢們,而是指的那些做人做事有可取之處的人,我們要學習的也就是那些做人做事的可取之處;那些不賢的人,也並非是那種大惡之人,而是指的做人做事又不妥之處的人,我們要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不妥之處。
  • 我們何時不應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今天我們一起看《論語裡仁》篇中名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見到比自己厲害的人,要向他們學習並看齊;而見到比自己差的人,我們應反省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缺點。我們接下來看幾個事例。據說,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
  • 「李保佳講論語3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
    「李保佳講論語3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翻譯:見到賢於自己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與他看齊;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也要反省自己,自己有沒有做和他一樣不賢的事情。見賢思齊焉這句話相對比較簡單,很多人都能明白。看到比自己賢明的人,就去向他學習。但是雖然很多人知道,卻不一定能做到。按照儒家的標準,我們身邊處處有「賢人」。只要一個人身上有任何一個優點,那麼這個人相對自己就是「賢人」。
  • 論語29: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學問修養貴在反求諸己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見人之賢良,希望向他看齊,他人身上的長處、能力、好習慣,自己也要努力學習過來。見不賢而內自省,發現他人身上的短處、缺點、壞習慣,反省自己身上也有,努力去除之。
  • 【工作札記】「見不賢而內自省」
    「見不賢而內自省」前不久,我碰到了當醫生的老同學。閒聊中,話題很自然地延伸到了衛生系統出現的作風和腐敗問題。「前段時間,我們醫院組織所有幹部職工觀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老同事痛哭流涕、悔不當初的樣子,讓大家很受觸動。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透過他的語氣、表情和神態,我感受到了警示教育在基層醫護人員心中所產生的震撼和衝擊。
  •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通過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念頭,看不慣的人不再去抱怨,而是反省自己的過錯,是不是做過了什麼,錯在哪裡?明白了有什麼樣的心就能收穫什麼樣的家庭。「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向嘉賓學習,對父母要懂得感恩、尊敬,真正讓老人安度晚年的是精神富足。父母有做的不當的時候要委婉、養父母之心,依道而行。
  • 習近平表彰縣委書記:見賢思齊
    新華社蘭紅光攝  (一)知易行難  習近平主席6月30日在北京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表示熱烈的祝賀,並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  這次表彰,既是對大家工作成績的肯定,也是為了形成學趕先進、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讓更多黨員領導幹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更好為人民服務,更好幹事創業。
  • 見賢思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見賢思齊,賢:有才德的人;齊;看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齊。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裡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近義詞有:力爭上遊、取法乎上、見德思齊,反義詞有:見利忘義,見賢思齊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追求進步。
  • 抱書夢入杏壇深處,請教孔子「見賢思齊」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時,總是不明白這一句的內在含義,心想:「要是能當面請教一下孔子多好啊!」孔子笑而不答,只是牽著我的手走到杏壇後面的一處涼亭中,一壺清茶,兩把木椅,孔子和我的對話在幽幽的茶香和暖暖的微風裡慢慢展開……  我:孔老先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一句話我總是理解不到位,望您不吝賜教。
  • 2019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出爐」,浙江卷作文審題難,想拿高分更難
    但從文體選擇的考察來看,雖然表面上對文體不做太多限制,但從出題的角度與方向上來看,議論文文體是可以通用於全部作文題的,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另外在所有的全國各地的語文考卷中,相比之下,以浙江卷與北京卷(文明的韌性)的作文題最難,尤其是浙江卷的作文題最難,這種「最難」體現在想要寫出高分(滿分)的高考作文精品非常難,拉大了「作文等級選拔考核」。
  • 高考作文題揭曉:全國卷3最簡單,江蘇卷最有意思,最難押題全國1
    2020的高考作文題正式揭曉。看了一下,基本上沒有特別難的,也沒有特別容易的。總體上感覺出卷組還是動了腦筋的。基本上所有題目都需要考生認真思考,仔細審題,結合自身加上素材積累才能寫出高分作文。廢話不多說,咱們一道作文題一道作文題挨個看過來。
  • 常自省保持長清醒
    關鍵就要自省。只有時時自省,反思自己的錯誤、審視自己的言行、檢視自身的缺點,才能真正清醒地認識自己,從而掃除心靈的灰塵,校正人生的坐標。先賢們都非常重視自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強調了在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問、提高道德修養的過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