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業主向記者提供的購房合同顯示,該商品房毛坯單價約每平米9176元,毛坯總價為1097633元。而該業主實際成交單價卻是1.06萬元,加上27萬元的車位,一共花了約137萬元。
另一名業主提供的購房合同顯示單價是8602元,總房款891941元,而車位另需27.5萬元。
據王強描述,他購買的是96.53平米房屋,各種優惠下來單價約9500元,車位是13.8萬元,總共104.7萬元,可後來發現這套房屋備案單價只有8500元左右,超備案價的錢強行加到車位上,導致原本13.8萬元的車位高達20萬到30萬不等。
面對業主的質疑,上述錄音中的銷售人員說,「第一,所有客戶都是這樣,不是針對你一家,第二,我們(項目)就是因為備案價沒有備上去,所以才需要補差價。有補10幾萬的,也有補20萬的,你看一樓補的差價是59萬,二樓補的是30多萬,不是你一家,而是所有的都要補。」
「銷售跟我說備案價備不上去,所以就這樣操作了。」李蘭說道。
未批先售
對於麗豐凱旋門的購房者來說,能籤正式合同、能網籤已經很幸運了,他們大多數只有幾張紅色的收據,至今沒有籤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網籤備案,沒有發票,更不能在銀行貸款。
王強氣惱地告訴記者,交首付時就給了兩張收據,後面什麼都沒有,快一年了。記者看到,這兩張收據都是2019年上半年籤的,一張收款事由寫的是房款,約62萬元,一張寫的車位款,約23萬元。
業主們大多在開盤之前就已交了認籌金或首付款,而此時他們所購買的房屋還沒有拿到預售許可證。如一名業主在2018年10月份交了59萬元(包含首付款和車位款)購買了麗豐凱旋門18#樓一套房屋,然而在將近一年以後才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記者通過合同上的預售證號(【阜】房預售證第201900294)查詢到,麗豐凱旋門18#樓於2019年5月28日才取得預售許可證。
近年來,住建部多次重拳治理房地產市場的失信行為,而麗豐凱旋門所涉嫌的未批先售、價外加價、捆綁銷售是重點整治的對象。2018年7月31日,住建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 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公布了20家各地查處的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名單。該批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價外加價、未批先售、捂盤惜售、虛假宣傳等方面。
2017年底,阜陽市房管局還專門發布了一則《關於進一步規範購房款繳存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取購房人繳納的購房款,不得收取購房人在現場或者虛擬網絡電商平臺繳納的定金、誠意金、保證金、會員費、預付款等。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李未來 阜陽報導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