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
古香古色中藥房。
2019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強調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鼓勵連鎖經營。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
門診、住院人數年遞增均在20%以上
「還有三位病人等著診斷,他們都排了一個上午的隊。忙完我就過來。」10月16日中午差不多一點鐘了,同事催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海濱社區分院(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曾健吃午飯,正在中醫館看病人的他把電話匆匆掛斷,又立即看病人去了。「海濱社區分院的中醫館,成立於2016年。以中藥煎蒸、按摩推拿、針灸、拔罐、刮痧、整骨手法等中醫傳統療法為主,目前有30項中醫適宜技術被常用。」曾健告訴記者,中醫館這幾年越來越得到患者的認可,當地以及相鄰鄉鎮患者喜歡到該中醫館診治。海濱社區分院的中醫館園林式建築,環境靜謐,不但古色古香,景色也怡人。曾健表示,這幾年中醫館的業務呈逐年遞增態勢,說明了中醫藥療效正逐步得到患者的認可,而中醫館的科室也逐步向精細領域深耕:中醫診室、中醫住院部、中藥房等。特別是配藥房,琳琅滿目的中草藥讓人目不暇接。在海濱分院中醫館的配藥房,曾健告訴記者該配藥房的中草藥就有430多種,裡面還有煎藥室、儲藥房。從診治、配藥、代煎藥、甚至享受醫保的住院,中醫館拓展的領域越來越完備也越來越精細,中醫館正向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邁進。
記者了解到,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海濱分院(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加大力度積極推進基層中醫服務能力建設。2016年,在吳川市基層鄉鎮衛生院建造第一家設施較為齊全、技術較為先進中醫館,以中醫藥、針灸、推拿、整骨手法、拔罐、刮痧等中醫傳統療法,為廣大人群眾提供醫療、保健的中醫藥服務。該中醫館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共投入180多萬元。設置了中醫門診部、住院部、護理部、康復理療部等科室。中醫館開展針灸、推拿、燻蒸、拔火罐、刮痧、刺絡等多種中醫適宜技術,還開展中頻、紅外線、牽引、正骨手法等治療,適合:各種疼痛中醫康復治療,老年性疾病康復治療,心血管疾病中醫診治及康復,兒科疾病康復治療,婦產科疾病康復治療,以及部分中醫疑難雜症等。特地建造煎藥室,為患者煎好中藥,打包送到病房。
中醫藥人才的引進,一直是推進中醫館持續發展的關鍵核心要素。在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上,海濱分院中醫館目前引進中醫技師人才12名,從湛江市第一中醫院聘請一名知名教授到中醫館定期坐診、業務查房及帶教等,定期開展講座,講解最新最實用以及平時容易忽視的各種疾病等知識,以切實可行的傳幫帶打造一支雄厚中醫隊伍。中醫館自成立以來,不但為群眾患者解除了病痛,其中包括了不少疑難雜症患者,還大大減輕了患者治療費的負擔。曾健告訴記者,梅菉街道圍欄勇68歲程某,今年8月25日因中風偏癱(腦梗死後遺症),到中醫館住院治療,經營養腦神經、脫水、針灸、刺絡等中西醫結合綜合通血管治療,10多天肌力恢復至5級,出院時候除開醫保報銷後,只花幾百元。9月14日,淺水鎮張某因痛風引起關節炎,膝蓋痛,關節紅腫、熱痛,通過穿刺排膿、中藥敷貼,李某痛症即時止痛……覃巴鎮年逾七旬老太楊某,皮膚紅腫,搔癢難堪幾個月,經多家醫院治療都治不好,但是在該中醫館治療,通過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已痊癒。此外,該中醫館積極開展治未病,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健康有很大促進作用。近年來,在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的技術支持下,每年都開展三伏天灸,利用醫院獨家配方製成天灸藥貼,刺激人體特定穴位,使人體產生免疫力,幫助群眾防病治病。今年共有六七百位群眾(小兒、老年人居多)到該中醫館進行三伏天灸,效果顯著。湛江一中高中學生李某患有過敏性鼻炎,常常鼻塞、流涕,曾在多家醫院治療均無效果,本想放棄治療,但是經該中醫館三伏天灸結合掀針治療,目前症狀已基本消失;海濱街道年逾七旬康某患有慢阻肺,隨著天氣變化經常咳嗽、哮喘,在其他醫院吸氧、吊針治療均無濟於事,經該中醫館三伏貼後病情大為好轉。
據記者了解,海濱社區分院中醫館自開館以來,每天接診70人次,中醫藥的顯著療效,正逐步得到群眾患者的認可,門診、住院量年遞增均在20%以上。
吳川市衛健局
全市17個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投入使用
吳川市衛健局局長肖亞帝告訴記者,吳川市正全力拓展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建設,總投入資金593萬元。目前,全市17間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中醫館建設並投入使用,100%覆蓋各鄉鎮、街道。特別是振文鎮衛生院(第四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全部完成後,將把新院區的住院樓三層業務用房(約共3600平方米)建設為中醫館,進一步深入提升基層中醫館能力,向群眾推廣更優質中醫藥特色服務。
肖亞帝表示,中醫館具有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溫馨舒適的診療環境,配備了中醫醫師、康復理療師等專業技術人員,配置了各式各類中醫藥特色治療設備,運用傳統中醫藥診療技術以及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貼敷、艾灸、中藥燻蒸等中醫藥適宜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實惠的中醫藥服務,推行以來深受群眾歡迎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