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的一個朋友在問:鄉村麵包除了用魯邦種來增加風味之外,還能添加其他酵種來製作,並展現不一樣的特色嗎?
這個答案顯而易見,當然可以。
經常做麵包的朋友們,對於鄉村麵包肯定不陌生。
獨特深邃的滋味,感覺就像是一碗糙米飯或麥飯,大大圓圓的一個,不施粉黛的外表,去除糖油的特點,擁有著樸素、健康又厚實的基底。
據說以前法國的村民們都是全村出動,一烤就是四磅起,一吃就是好幾天,靠著各形各色的割紋來區分麵包的主人。
1
鄉村麵包的美味特點
美味的法式鄉村麵包,特色就在於麵團裡面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一般的麵團是將麵粉摻水揉好後直接發酵,如此麵團裡只會充滿密密麻麻的小洞。
不是說這樣的麵包不好吃,但鄉村麵包通常用於佐餐,要的就是吃出麵粉的麥香、發酵產生的深邃香氣;很遺憾,這樣的麵包完全展現不出來。
要想解決這個遺憾,訣竅有二:
①將麵粉與水充分水合。
②讓麵團滿滿發酵。
>>>那問題來了,什麼是水合呢?
水合又稱水解,意思是一顆一顆粉粒,連粉芯都要與水徹底溶解在一起。
水和後的麵粉,經烤箱烘烤,會變成彈性十足的麵包,滋味鮮甜,帶有麵粉原本的麥香。重點是經過幾天,依然保有溼潤的口感。
>>>慢慢發酵又是什麼意思呢?
讓麵團慢慢發酵,自然無需放太多酵母,降低發酵溫度,不致產生酒精味,所產出的氣泡能散發出深邃的香氣,同時也延長了麵包的賞味期。
了解完這些,讓我們回我最初的話題,除了魯邦種鄉村麵包,今天,我必須再來安利一款Polish種(波蘭種)。
2
什麼是波蘭種?
首先來解決一下什麼叫波蘭種。(熟悉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再複習或幫助指正一下~)
波蘭種又稱為波蘭酵頭、波蘭液種,取一些將要使用的麵粉,放入酵母和較多的水分,進行水合後再讓它發酵。
然後摻入主麵團中,就能產生麵粉本來之味與發酵之香,輕鬆彌補用直接法製作所難以呈現的風味。
而且由於是放入事先發酵好的麵團,因此發酵作業更簡單、更穩定。
用很少的材料迅速做成麵團,並把因受季節影響而難以掌控的發酵程序交給冰箱,然後慢慢等待麵團熟成。
是不是很簡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輕鬆烘烤出鄉村麵包,做成奶油烤吐司、三明治,也可以塗上蜂蜜變成甜點等。
細細咀嚼間,醇香單純的滋味叫人百吃不厭。
3
波蘭種的製作方法
話不多說,先奉上一款波蘭種的配方:
波蘭種
3個份
①調理盆中放入鹽和水,直至鹽完全溶解。
②放入高筋麵粉和酵母,改拿木鏟,攪拌到無粉粒為止。
③用保鮮膜或盆蓋覆蓋調理盆,防止麵團表面乾燥,於室溫中靜置90-120分鐘以上。
④讓麵團發酵到膨脹起來,表面出現很多氣泡為止。
⑤移到保鮮盒中,蓋上盒蓋,放入冰箱冷藏3-6小時以上,使之完全水合、發酵。
保存期限:
即便是冷藏,發酵種也會持續因發酵而遞減效力,所以一般在3-4天內就要使用完畢。
4
波蘭種鄉村麵包
俗話說,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學習就要先把根基打牢,才能更自如的展開想像,下面就讓我來分享一款基本鄉村麵包配方吧~
這款麵包入口芳香四溢,口感Q彈,而且越嚼越能感受到麵粉的鮮甜。當然如果你願意嘗試的話,可以將裸麥麵粉和全麥麵粉的比例調整成1:1,香氣會更明顯哦~
基本鄉村麵包
一個份
1、調理盆中放入鹽、蜂蜜、水,直至鹽溶解為止。
2、放入剩餘除手粉外的材料,改拿木鏟,攪拌無粉粒為止。
3、成團後,用保鮮膜(或盆蓋)封面,防止麵團表面乾燥,然後於室溫靜置30分鐘,使之水合。
4、將手打溼,拉起麵團外圍一角往中間摺疊。如此摺疊2-3圈(約20-30次),再次用保鮮膜(或盆蓋)封面,室溫靜置30分鐘。
5、在麵團上撒上手粉,然後拿出來,表面朝下放在工作檯上。攤平麵團,左右上下各一次地往中間摺疊。
6、折好後上下翻面放進保鮮盒中,蓋上盒蓋,於室溫中靜置30分鐘,使麵團發酵至2倍大。
7、麵團一次發酵完成後,在發酵籃及麵團表面多撒一些手粉。
8、用刮刀插入麵團與保鮮盒之間,刮上一圈使麵團分離,然後連同保鮮盒一起上下翻面,讓麵團慢慢掉到工作檯上。
9、撒上手粉,雙手伸進麵團下面,輕輕將麵團拉大一圈。然後拉邊角向中間摺疊,重複摺疊2圈,上下翻面。
10、雙手打上手粉,將麵團表面稍微繃緊,然後將底部收口朝上,放入準備好的發酵籃中。
11、將麵團的收口處捏緊,蓋上溼布,於室溫中靜置50-60分鐘,進行二次發酵。
12、將裁成邊長20cm的正方形烘焙紙鋪和鍋蓋依序改在發酵籃上,然後連同發酵籃一起上下翻面,取出麵團。
13、撇除多餘的麵粉,用割紋刀劃出割紋,再用噴霧器將水輕輕噴在麵團上,噴2-3次。
14、放入預熱250℃的烤箱,溫度調低至220℃,烘烤25-30分鐘。取出放在涼架上散熱。
5
實用知識點整理
1,加入波蘭種的麵團優勢:
無需費心控制溫度,放入冰箱中冷藏6-12小時即可。
2,水合的具體過程?
先將粉類和水混合在一起,靜置約30分鐘,讓粉類充分吸收水分。經此程序,麵團會比較好揉。
其實麵團光是用木鏟攪拌就會開始產生麵筋蛋白,待水合後已經多少出筋了,這會讓揉麵團作業更容易進行。此外,水合的同時也會開始發酵。
3,拿出麵團的方法。
不要硬刮出麵團,應等待麵團自己慢慢掉落,硬拿出來不但會破壞氣泡,也會讓鎖在氣泡中的熟成發酵香跑掉。
4,利用烤箱二次發酵的注意點。
如果你的烤箱具備微波功能,可以使用此功能中的發酵模式30℃加熱20-30分鐘。
不過要注意,若是烘烤用烤箱與發酵用烤箱是一臺,則需縮短加熱時間,儘可能讓烤箱預熱完成的同時,二次發酵也剛好結束,才能順利進入烘烤作業,否則會過度發酵。
5,脫模方式。
連同模具輕輕敲打一下工作檯,讓模具中的熱氣散出來後再拿出麵包,這樣麵包比較不會在散熱過程中凹陷下去。
6,割紋小竅門:
①在真正下刀前,先沿著要下刀的線條畫一下會比較有把握。
②以45°角切入。若要切除花紋或切入很多刀的話,切入的深度為3mm,若只是簡單劃幾刀就切入5mm深。
③割紋刀的刀刃僅能朝同一方向移動。如果不太切得開,可以再次沿線重新劃入,但務必同方向移動。否則,烤出來的紋路會不太好看。
④割好紋路後,等待10-20秒,確認紋路都割開後再放入烤箱。如果沒割開就放入烤箱,裡面的熱氣會讓麵團在紋路沒開的情況下就烤乾了。
(圖片來源書本&INS)
以上這些知識點,其實都是我在村吉雅之編纂的第一本波蘭液種的專門書《麵團發酵食研室》裡找到的,裡面詳細記錄了關于波蘭種的相關知識,與波蘭種鄉村麵包的配方。
這本書在下面的連結裡:
- 月度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