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業績好,資歷夠,但還是得不到提拔:升職是爭來不是等來的

2020-12-12 工作生活plus

前兩天,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多年的老李突然提出要離職,這讓我有點難以想像。

老李是和我一起入職的,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十一年,從一個剛畢業的青澀小毛頭,到現在的中年男人。

他將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十來年都奉獻了給這個公司,我原以為老李會一直幹下去,沒想到最不可能離職的他,竟然提出要離職。

於是,我就微信約了他一頓飯,既是老友寒暄也是了解下情況。

晚上見面,酒過三巡之後,我們聊到了離職這事。

老李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說:「這破公司待不下去了了,我在這工作了十一年,年年業績前幾名,結果呢?只當了一個小組長,換了三次經理,提拔的時候沒有一次想到我的。」

老李性格沉穩,為人也和善,從來不和領導提什麼過分的要求,可當時一起進來的同事,能熬到現在的,基本都當上了經理。

老李心中有所不滿我也可以理解。

我問他難道就沒給領導提過升職的事情嗎?

老李說:我給公司做了這麼多,他又不是看不到,想提拔我早就提拔我了,還要我說?分明就是不想提拔。

聽完老李的話,我對他一直升不了經理又有了一點點新的理解。

為什麼工作資歷夠,能力強,但還是得不到提拔?

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明明能力很強,強到這個組織離了他都不行,但就是一直得不到提拔。

為什麼能力這麼強得不到提拔?

就是因為他能力太強了,所以得不到提拔。我們知道有個詞叫做「能力陷阱」。

我們都喜歡去做我們擅長的事情,因為做我們擅長的事情,不僅效率高而且容易得到誇讚。然後就一直做那件事情,直到最後,我們也只擅長做那一件事情,這就是能力陷阱。

當我們陷入到能力陷阱中的時候,我越擅長做這件事,我就越喜歡做。我越擅長,這個地方越離不開我。

最後領導也不敢提拔我們,因為提拔了之後,這個地方是個空缺,很危險。

還有個現象就在於,我們業績好,但是大領導知不知道?有沒有及時匯報?

我們是做了很多事,但是這些事是不是領導看重的?

可能會覺得我這話說的有點鑽營或者拍馬屁,但其實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及時給領導匯報工作也是有利於他知道下屬做了些什麼,工作的進展怎麼樣。

同時也是我們秀出自己工作成果的一個過程。

做領導看重的事,從一定的角度上也是理解領導的大局觀,思考為什麼領導要先做這些事,其實也是對於我們自己的一種提升。

如果只是佛系的等待領導的提拔,那又怎麼爭得過那些會表現的同事呢?

所以,我們在職場上不能等,而要學會爭。

我們在職場上該怎麼爭?

怎麼在職場上爭取,我相信一萬個人有一萬種看法,我們每個人性格不一樣,做事風格也不一樣,但是下面幾點絕對是通用的。

要勇於向老闆提要求我們這裡說的向老闆提要求並不是說向老闆提什麼過分的要求,而是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或者一些小小的幫助。

為什麼?

因為當老闆給我們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以後,他會記得自己的這筆投資,他在我們面前扮演了一次好人,那麼他今後為了保持住好人的形象,更會不吝嗇的給我們一些小幫助。這樣的話,他就記住了我們,更有了一段小小的情誼在中間。

為什麼要讓我們的老闆記住我們?

因為記住了我們之後,我們的表現他將更容易記在心中,別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現在已經2020年了。

馬雲在剛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經常去國外做演講,最瘋狂的時候,他甚至能一周飛三四次歐洲。在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演講。為什麼要出去演講,就是為了宣傳阿里巴巴,為了讓人們記住阿里巴巴。因為,如果人們不知道阿里巴巴,那麼阿里巴巴再好,再有用,也是等於沒有用。

讓老闆記住我們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什麼呢?

不要過分的謙虛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這是大家的能力。

當我們該承認自己貢獻的時候,就要勇於的承認,如果一直都推脫,那麼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又是為了什麼?老闆沒心思去細細考究我們到底貢獻了多少。

但這裡有個技巧就是:不要把話說滿,適當說出自己的貢獻就好,不是一點都不說,更不是大包大攬,不然會惹起其他同事的不滿,比我們自己做的貢獻少說一點就好。

過分謙虛不僅體現不出我們自己的貢獻,更會讓我們顯得底氣不足,領導甚至會懷疑我們是否真的有能力。

領導記住我們,我們也有能力,那麼還缺最後一步。

維護好人際關係如果有一個升職的機會,大家能力相差不是特別大,機會給誰呢?

當然是給跟領導人際關係好的。

天天等著肯定也不會有機會掉在頭上,怎麼獲得機會?有人垂青才有。

怎麼獲得別人的垂青,當然是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

怎麼獲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相信這幾本書都說不完。

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它依靠的不是我們的天分,不是我們的人緣,不是我們的溝通能力,都不是!

核心的東西是規劃和思考,我們得對關係這件事進行規劃和思考。

史玉柱非常善於建立人際關係,在企業創立初期,他經常會列出一個名單,這個名單上是他今年打算結交的人。然後他會繞著彎地、想盡一切辦法地跟這個名單上的人今年都認識,這是他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然後想辦法跟人家吃飯,然後找別人辦事。沒錯,是找他們辦事,然後再對人表示感謝,然後再吃飯,然後再怎麼怎麼樣慢慢認識。所以有這麼一個list是很重要的,你需要找到你要去認識的這些有關係的人。

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多的是隨緣,但是真的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得對關係這件事進行規劃和思考。

我們在工作中,如果想要升職加薪,做好工作只是第一步,這是我們的資本,但我們還得學會展示,使用我們的資本。

職場關係的核心就是利益交換,如果我們不秀出我們的籌碼,別人又怎麼能和我們交換呢?

職場中悶頭幹活老黃牛們,醒醒吧。

我是 @工作生活Plus,關注我,分享不一樣的職場邏輯。

相關焦點

  • 工作能力強,人際關係很好,始終得不到提拔,回答太現實了!
    有位同事工作能力很強,人際關係很好,但就是始終得不到提拔,這是什麼原因啊?從這句話中,提煉出來三個信息點,工作能力很強,人際關係很好,得不到提拔。仿佛前面兩點滿足了,就自然而然會實現第三點。其實未必,只能說工作能力很強,人際關係很好是被提拔的加分項,但不代表滿足了這兩點就一定會被提拔。
  • 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
    升職提拔,不是自己把事情做好就會有機會的。要是你沒有人脈和資源,依然輪不到你。有時,甚至事情做的不如你好的人,都會比你先得到升職和提拔。與其跟現實的不公做對,不如看淡些,做應該做的事。比如:1、繼續把事情做好,或者做的更好當你覺得你做的已經夠好,達到升職提拔的標準時,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希望和期待。因為可能還有比你做的更好的,或者人脈和資源比你更豐富的,所以這個機會到底屬於誰,單從事情做的好與壞的表面上是很難下結論的。
  • 職場老實人想快速升職,這三爭三不爭,你參透了嗎?
    在職場上,老實人是指那些沉默寡言,性格溫和,不和人爭強,兢兢業業工作的人,而且他們與誰都充滿善意,但是在充滿競爭的職場中,想要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有些事情還是必須要爭的。【1】爭業績無論是在學生時代考試,或者是在工作上做到合格是不夠的,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做到比別人更優秀,老實人或許會想,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自然就能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但現實卻是辛辛苦苦卻得不到提拔,所以想要得到利益,就一定要做出一些業績,這樣才會讓領導注意到你的表現。
  • 老實人得不到提拔,是領導心胸狹窄?原因曝光!
    都說老實人在職場中得不到提拔,是因為領導心胸狹窄,真的是這樣嗎?2. 公司提拔一個員工,跟老實不老實有沒有直接關係呢?【閒聊】老闆要提拔一個人,肯定會考慮這個人的人品,比如說老實不老實等。但這決不是最直接影響這個員工能不能得到提拔的原因(特別情況除外),因為工作中看的還是能力和技術的。
  • 工作又苦又累,得不到提拔?不懂「爭取權力」,幹再多也沒用
    尤其職場中,很少有「多勞者多得」,而是由權力來決定,每個人的位置與所得。都說「升職加薪」,獲得權力,是大多數人順利發展職場的唯一途徑。但,普通人家裡既沒有礦,也拼不了爹,又能怎麼做呢?01 業績重要嗎?很多人覺得:只要我做好本職,不犯錯,還能替別人改錯,就能得到提拔。而實際上,只有老闆認為重要的事情,才是決定我們工作命運的事情。
  • 有資歷,能力也夠,為什麼領導不提拔你?原因很現實!
    身為職場中人,當在一個崗位工作了好幾年,做出了一點成績之後,人人都想在職位和薪資上有所晉升,因為這是每個職場人不斷前進的動力之一。然而,大多數職場人的現實是:自己認為在工作中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工資沒漲,職位也沒晉升的跡象,無法拿出證明自己工作好的證據。可能和你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們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自己還在原地踏步,職場生涯也是有限的,當我們在應該有所成就的年齡段,沒有相應的職位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這時留給自己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很多人會覺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資歷不夠!
  • 領導告訴你要提拔你,你是努力表現,還是低調處事呢?
    他的領導和他說,要提拔他了。他來公司也工作了一年有餘,專業對口,自己工作也努力,一年來出了不少成績,領導也常常誇他能力出眾,以前只是雷聲大,雨點兒小,誇的多,落實的獎勵也以錢為主,質量並不高。最近,我的朋友又出了做成了一筆大的單子,業績自然也上了一個平臺,按以前的慣例,領導最多也就是多發些獎金,想不到領導和他說要提拔他了,這讓他欣喜若狂。他雖然做業績拿手,但升職,卻是第一次,領導和他說提拔他,他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表現呢?
  • 和領導處不好關係,得不到提拔怎麼辦
    我來和你講一講如何與應到出好關係。講一個故事:單位剛被提拔的老徐是個老員工,平時工作認真,勤勤懇懇,在單位人緣很好,就是有點靦腆,一和領導說話就臉紅,每次單位提拔人都沒有他的份,自己心裡很不是滋味。別人業務幹的還不如他,都一個個提拔了,唯獨沒有自己,為什麼自己就不被領導看重呢?後來,經過同事的指點,現在老徐已經是業務主管了。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是同事教給他了「升職秘籍」,果然效果很靈,你看他現在每天樂的。大家發現自從去年上半年,工會組織了一次桌球比賽,老徐報名參加了。
  • 人到中年,在這三類工作崗位上創造晉升機會,領導會重新提拔你
    無論是工資還是獎金都能夠比普通員工要高很多,但是並不是所有員工到了一定歲數都能夠在團隊中擔任重要的職位,擁有較高的職責權利,所以人到中年確實應該學會在以下這三類工作崗位上創造競爭機會,這樣領導才會重新認可你,幫助你在職場中有所作為。
  • 不重視這4點,即使工作再多年也很難被領導提拔
    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跟你能力差不多的平級同事,反倒升職的速度比你還快,甚至你會覺得他還沒有你努力,怎麼領導就給他機會而沒有選擇你呢?提拔一個幹部要衡量的因素有很多,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項,且衡量能力的標準有很多,可以參照公司對於晉升崗位的要求。那麼,如何讓自己有更大的機率被領導提報,以下4點很重要。
  • 三十歲前,不要錯過領導給予的三個好機會,能得到領導提拔
    不久前,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18屆的本科生在畢業以後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收入,本科生和女友都在一線城市工作,現在整整一年的稅前收入兩個人加起來達到了40萬,所以他覺得和女友在一起工作真的是非常的欣慰。現在既有了愛情,也有了事業。
  •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15天後,我主動提出離職
    工作2年,被提拔成經理,本以為是好事,15天後,我主動提出離職小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她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突然被提拔成了經理,其實她特別高興。她升職的那一天,我們還一起聚餐,我還給她送了一個升職蛋糕。但是沒有想到,過了半個月,她和我們說,她準備離職了。
  • 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這一點其實談不上好壞,每個職場人士都有選擇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權力,這些職場人士,或許只是比多數職場人士看得更透徹、想得更超然。我的身邊便有這樣的一個下屬,在她過去還是我的同事時,便表現得十分超然,上班時飲茶品茗,外人看來好不逍遙自在。不過她能很好地完成交付的工作,與身邊同事、領導的關係都很不錯,也便任由她去了。人生天地間,短短百年爾。
  • 被老闆提拔怎麼說?高情商的人,不會一味說感謝,更懂這8個字
    「尊敬的林總、潘總,各位同事,大家好,老實說,我現在都不敢相信二位領導會讓我來當部門主管。畢竟從資歷看,我也不是最老的,真是受寵若驚,特別感謝領導的器重!所以我首先想表個態:為了回報領導的栽培和提拔,我今後一定加倍努力工作,聽從召喚,領導指東,絕不往西!各位同事也可以做個見證!
  • 永遠不要去和老闆談公平,想要升職加薪,先具備四個思維
    小藝呢,工作上總是經常出紕漏,做事沒有啥耐心,但是嘴巴比較甜,沒事就對領導溜須拍馬。在公司好多年了,還是在基層崗位,做些無關緊要的工作。反觀小藝呢,雖然在同一個辦公室,但是領導基本不怎麼給她安排工作,她每天把手頭的一些瑣事做完就按時下班,有時候還會提前下班。後面有一次中層幹部提拔,小雅認為自己勤勤懇懇,又一直得到領導的認可,任勞任怨的工作,應該非常有機會得到提拔,進入管理層。沒想到公司居然按照工作年限和資歷來提拔幹部,小藝得到了提拔,變成了小雅的直屬領導。
  • 職場人士不得不了解的職場領導提拔套路及處理方法
    正因為職場裡面人人都渴望升職加薪,有的愛耍小聰明的領導為了激發自己團隊的工作積極性恰恰就利用了人性的這一個特點,給手裡面的人經常造成一種想要培養的感覺,這種「畫大餅」的方法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究竟是所謂的培養還是套路。很多領導都會給下面的人「畫大餅」,但是企業裡面越是向上走的路必定是越來越窄的,所以在員工那麼多的情況下領導真正能夠培養的也就是那麼一個。
  • 「我升職了,卻想辭職!」決定工作幸福指數,絕不是升職那麼簡單
    其實恰恰相反,升職以後,你需要接受的工作任務和壓力會比以前更多、更大。如果你是主管的職位,你除了要做好團隊內容本職工作內容以外,還需要做領導安排的工作。同時,您還需要考慮如何管理好團隊,怎麼管理團隊下屬才能服你,心甘情願聽從你的命令,完成工作。
  • 升職加薪的十大絕招
    第一招:高調做好工作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一個不甘平庸、吃苦耐勞,敢於創新,有著良好的工作表現,獨特的專業技能,出眾的工作業績,會使你的頂頭上司認為你不可替代,自然會考慮給你提供升職加薪的機會。一個朝三暮四,工作一塌糊塗,卻想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無異是痴人說夢,甚至連目前這份工作就很難保住。
  • 張維迎:如果「好人」都能被提拔,公司業績也差不到哪兒去
    原標題:張維迎:如果「好人」都能被提拔,公司業績也差不到哪兒去 張維迎 | 文 李源 | 編輯 一個組織(包括商業公司、學校、軍隊、政府等)的業績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成員的品質結構(即不同品質成員的比例)。組織中不僅不同級別成員的品質不同,而且同一級別內部成員的品質也相差甚大。
  • 郵輪工作探討:郵輪上的升職與轉崗
    如果只是排資歷,可能很多人早就升職了,資歷滿足硬性條件即可。那為什麼那麼多人沒有升職?因為更重要的是能力。 就像一公司下面某部門,一個經理帶著十幾個員工,規定是員工必須工作滿一年才能申請升職,但你發現很多員工早就工作三年,甚至五年十年了…… 為什麼沒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