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多年的老李突然提出要離職,這讓我有點難以想像。
老李是和我一起入職的,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十一年,從一個剛畢業的青澀小毛頭,到現在的中年男人。
他將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十來年都奉獻了給這個公司,我原以為老李會一直幹下去,沒想到最不可能離職的他,竟然提出要離職。
於是,我就微信約了他一頓飯,既是老友寒暄也是了解下情況。
晚上見面,酒過三巡之後,我們聊到了離職這事。
老李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說:「這破公司待不下去了了,我在這工作了十一年,年年業績前幾名,結果呢?只當了一個小組長,換了三次經理,提拔的時候沒有一次想到我的。」
老李性格沉穩,為人也和善,從來不和領導提什麼過分的要求,可當時一起進來的同事,能熬到現在的,基本都當上了經理。
老李心中有所不滿我也可以理解。
我問他難道就沒給領導提過升職的事情嗎?
老李說:我給公司做了這麼多,他又不是看不到,想提拔我早就提拔我了,還要我說?分明就是不想提拔。
聽完老李的話,我對他一直升不了經理又有了一點點新的理解。
為什麼工作資歷夠,能力強,但還是得不到提拔?
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明明能力很強,強到這個組織離了他都不行,但就是一直得不到提拔。
為什麼能力這麼強得不到提拔?
就是因為他能力太強了,所以得不到提拔。我們知道有個詞叫做「能力陷阱」。
我們都喜歡去做我們擅長的事情,因為做我們擅長的事情,不僅效率高而且容易得到誇讚。然後就一直做那件事情,直到最後,我們也只擅長做那一件事情,這就是能力陷阱。
當我們陷入到能力陷阱中的時候,我越擅長做這件事,我就越喜歡做。我越擅長,這個地方越離不開我。
最後領導也不敢提拔我們,因為提拔了之後,這個地方是個空缺,很危險。
還有個現象就在於,我們業績好,但是大領導知不知道?有沒有及時匯報?
我們是做了很多事,但是這些事是不是領導看重的?
可能會覺得我這話說的有點鑽營或者拍馬屁,但其實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及時給領導匯報工作也是有利於他知道下屬做了些什麼,工作的進展怎麼樣。
同時也是我們秀出自己工作成果的一個過程。
做領導看重的事,從一定的角度上也是理解領導的大局觀,思考為什麼領導要先做這些事,其實也是對於我們自己的一種提升。
如果只是佛系的等待領導的提拔,那又怎麼爭得過那些會表現的同事呢?
所以,我們在職場上不能等,而要學會爭。
我們在職場上該怎麼爭?
怎麼在職場上爭取,我相信一萬個人有一萬種看法,我們每個人性格不一樣,做事風格也不一樣,但是下面幾點絕對是通用的。
要勇於向老闆提要求我們這裡說的向老闆提要求並不是說向老闆提什麼過分的要求,而是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或者一些小小的幫助。
為什麼?
因為當老闆給我們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以後,他會記得自己的這筆投資,他在我們面前扮演了一次好人,那麼他今後為了保持住好人的形象,更會不吝嗇的給我們一些小幫助。這樣的話,他就記住了我們,更有了一段小小的情誼在中間。
為什麼要讓我們的老闆記住我們?
因為記住了我們之後,我們的表現他將更容易記在心中,別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現在已經2020年了。
馬雲在剛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經常去國外做演講,最瘋狂的時候,他甚至能一周飛三四次歐洲。在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演講。為什麼要出去演講,就是為了宣傳阿里巴巴,為了讓人們記住阿里巴巴。因為,如果人們不知道阿里巴巴,那麼阿里巴巴再好,再有用,也是等於沒有用。
讓老闆記住我們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什麼呢?
不要過分的謙虛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這是大家的能力。
當我們該承認自己貢獻的時候,就要勇於的承認,如果一直都推脫,那麼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又是為了什麼?老闆沒心思去細細考究我們到底貢獻了多少。
但這裡有個技巧就是:不要把話說滿,適當說出自己的貢獻就好,不是一點都不說,更不是大包大攬,不然會惹起其他同事的不滿,比我們自己做的貢獻少說一點就好。
過分謙虛不僅體現不出我們自己的貢獻,更會讓我們顯得底氣不足,領導甚至會懷疑我們是否真的有能力。
領導記住我們,我們也有能力,那麼還缺最後一步。
維護好人際關係如果有一個升職的機會,大家能力相差不是特別大,機會給誰呢?
當然是給跟領導人際關係好的。
天天等著肯定也不會有機會掉在頭上,怎麼獲得機會?有人垂青才有。
怎麼獲得別人的垂青,當然是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
怎麼獲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相信這幾本書都說不完。
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它依靠的不是我們的天分,不是我們的人緣,不是我們的溝通能力,都不是!
核心的東西是規劃和思考,我們得對關係這件事進行規劃和思考。
史玉柱非常善於建立人際關係,在企業創立初期,他經常會列出一個名單,這個名單上是他今年打算結交的人。然後他會繞著彎地、想盡一切辦法地跟這個名單上的人今年都認識,這是他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然後想辦法跟人家吃飯,然後找別人辦事。沒錯,是找他們辦事,然後再對人表示感謝,然後再吃飯,然後再怎麼怎麼樣慢慢認識。所以有這麼一個list是很重要的,你需要找到你要去認識的這些有關係的人。
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多的是隨緣,但是真的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得對關係這件事進行規劃和思考。
我們在工作中,如果想要升職加薪,做好工作只是第一步,這是我們的資本,但我們還得學會展示,使用我們的資本。
職場關係的核心就是利益交換,如果我們不秀出我們的籌碼,別人又怎麼能和我們交換呢?
職場中悶頭幹活老黃牛們,醒醒吧。
我是 @工作生活Plus,關注我,分享不一樣的職場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