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升職了,卻想辭職!」決定工作幸福指數,絕不是升職那麼簡單

2020-12-25 職場女性後花園

朋友A-lin上個月被提升為部門主管,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她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想辭去主管一職。

升職對於大部分職場人士來說應該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職場人士因無法適應管理崗位的工作或不適合做管理工作,所以會選擇辭職。

但對於這個問題,在我們嘗試努力做好這個職務之前,我們不要先想最壞的結果。

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需要弄清楚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再去想解決辦法。

一、升職背後,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

01、工作量增多,壓力大

大部分人升職以後,必定承擔的責任和工作會比以前多,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工作中,很多人以為只要升職以後,只需要做管理的工作。

其實恰恰相反,升職以後,你需要接受的工作任務和壓力會比以前更多、更大。

如果你是主管的職位,你除了要做好團隊內容本職工作內容以外,還需要做領導安排的工作。

同時,您還需要考慮如何管理好團隊,怎麼管理團隊下屬才能服你,心甘情願聽從你的命令,完成工作。

所以,當你從職員變為管理者的時候,變化的不僅僅是你的身份,還是你負責的工作內容,以及你的工作職責。

管理者負責的工作內容當然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和責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量的劇增,我們的工作壓力自然也會增加。

這種時候,由於我們的不適應,就會容易引起個人的負面情緒。

02、責任變大,害怕承擔責任

除了工作量大和工作壓力大以外,擔責任、扛風險,是我們作為主管或管理者一個最基本的工作職責。

在做普通員工是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了,不需要承擔太大的風險和責任。

那個時候,只需要把工作做好,做完就可以了,更不用想太多其他的事情,哪怕天塌下來還有領導替你頂著。

但是當了管理者後,我們的責任變大了,如果出現錯誤,影響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甚至是整個團隊。

同時,團隊中任何一個人的工作狀態都和你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的錯誤也和你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因為下屬出錯或犯錯,必定是管理出現了問題或者出現了疏漏。

所謂,我們需要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害怕承擔這種責任呢?害怕去承擔這種風險呢?

所以會變得非常不開心,想通過辭職的方式去擺脫這種困境和苦惱。

03、擔心做不好,讓領導失望

第三個因素就是因剛上任,對個人的管理能力信心不是很足,害怕讓領導和同事失望,有點自信不足。

擔心自己做不好這個問題,其背後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因剛接手管理工作,沒有過管理經驗,害怕管理不好團隊。

都是同等級中升職上去的人,擔心大家不服從你。

日常工作直接對接的更高級的領導,害怕在他們面前出錯。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擔心做不好,讓直接提拔自己的上級失望。

對於很多剛升職的職場人來說,以上的擔心和困擾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

但是,對於管理新人來說,哪一個人不是從0到1的一個過程。

管理能力偏弱,那是需要時間一步步慢慢去學習的。

04、剛升職,擔心hold不住下屬

職場上,會有一些性格相對溫柔的人作為管理者,他們性格上比較偏弱。

所以,剛升職的時候,也是自己最弱的時候,擔心自己hold不住下屬。

但是,不是每一個管理者性格都是一樣的。

不同性格的管理者管理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當然也不同。

只能說各有各的優勢,也有各的各的弱勢。

對於性格偏弱的人來說,他們其實更加善於站在團隊和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到員工更多的關懷和溫暖,也更容易得人心。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擔心hold不住下屬是必然會有的,但是要學會調整心態。

給自己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也給團隊一個接納你的時間。

二、轉變思維,提升管理能力

工作中,我們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無論你是普通管理,還是管理者,不同的職位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但既然我們已經升職了,就需要勇敢而堅定地去面對這份職場給我們「禮物」,很多人想升職還升不了,不是嗎?

所以,我們需要轉變思維,積極面對這份新職位,重點放在學習和提升管理能力,而不是想著逃避。

01、公司給你升職,一定是你夠出眾

公司裡這麼多,團隊中這麼多人,為什麼公司沒有給其他人升職,偏偏給你升職了呢?

公司對管理者的考核和任命,不僅僅是看一個員工的專業能力,更加看重的他的綜合素質能力。

即使你專業能力再強,但是綜合能力不行,公司也是不會提拔你的。

因為,管理崗位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更需要的是一個人的情商,也就是你領導團隊的能力,和上級、客戶相處的能力。

所以,你需要轉變思維,公司給你升職,一定是你相對於其他同事來說綜合能力夠強、夠出眾。

你需要積極自信面對這份任職,最需要做的就是儘快適應這份職務,並學習和提升管理能力。

02、調整心態,學習和提升管理能力

調整你的心態,儘快提升個管理能力。

無論是面對一份新工作,還是勝任一份新職位,我們都需要一個過渡和適應期,這是必然的。

就像你剛入職場的時候,你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公司業務知識一樣,那樣的壓力是一樣的。

對於新職位的勝任,我們不是想著逃避,而是需要積極面對,在過渡和適應期間,儘快學習管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我們可以向自己的直接上級請教管理方法,也可以通過工作外時間學習管理知識,還能和身邊那些懂管理的人交流...

無論哪種方式和渠道,都能讓我們學到管理知識,提升管理能力。

所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習和提管理能力才是王道。

三、管理與專家,想清楚走哪條

當然,最後一點我想說的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管理崗位的。

譬如,有些人就是做技術的,雖然是技術牛人,但是他就是不適合做管理,做不好管理。

管理學上有個詞叫: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學的一種心理學效應,指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

因此,對企業而言,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

不要把崗位晉升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

有時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唯一動力。

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遊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雖然彼得原理針對的是組織的決策,但是我們自己需要考慮清楚的是,自己的職業生涯之路到底適合走管理路線還是走專家路線。

我們不能盲目因為領導的提拔而去做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所以這個是你需要對自我職業做一個深度剖析,做好職業規劃路線。

當然,儘管我們已經被提拔到了主管職位,勝任不了管理崗位工作,辭去主管職位的可以的。

我們可以和領導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如果自己真的是善於走專家路線的話,那麼可以轉回到專業技術崗位,一定也能有不錯的成績。

但這裡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千萬不要以辭職方式來處理無法勝任管理崗位的工作。

如果您是為了害怕丟面子,那大可沒必要,面子這個東西不值幾個錢,最重要的是您自己想要什麼,確定往哪個職業方向走,這個才是關鍵。

如果這家公司真的不是您想呆的,或者已經滿足不了您個人職業發展的需求,再去考慮辭職。

最後,總結一下:

不要盲目隨便辭去主管職位,搞清楚問題的本質及解決方案,避免錯失一次走向管理崗位的機會。

一、升職背後,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

找到您升職後不開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然後點對點針對去解決。

二、轉變思維,提升管理能力

學會轉變思維思考問題,調整個人心態,提升管理能力才是王道。

三、管理與專家,想清楚走哪條

根據彼得原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管理崗位,所以規劃好您的職業生涯路線,是走專家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END-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8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意得職業規劃諮詢,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

相關焦點

  • 5年老員工想升職加薪,領導不同意怒提辭職,領導同意卻後悔了
    對於打工人來說,升職加薪就是工作的目的,尤其是對於多年老員工來說,遲遲無法升職加薪是很難熬的,再不升職加薪何時才能夠買車買房。對於老員工來說,既然等不到升職加薪,那就得自己去爭取了,只不過真的去爭取了,可能結果也並不是太好。
  • 在一家公司六年了,工作穩定,但是沒有升職空間,學不到讓自己增值的東西,該辭職了嗎?
    既然你提到了沒有升職空間,也學不到讓自己增值的東西,就說明你對這些是有渴望的。有渴望但沒有實現的機會,就該辭職發現更好的平臺。因為你上班不僅僅是為了生存,還為了生存的更好。想生存的更好,就要找更好的平臺。你在一侍就是六年,雖然穩定,但未必過的如意。
  • 郵輪工作探討:郵輪上的升職與轉崗
    當然此類文章僅是我個人觀點,大家可以保持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為「真實」的話總是「不那麼好聽」的。 關於郵輪上的升職與轉崗,可能比你想像的難,也許,可以再添兩個字「很多」,對的,比你想的難很多。 這個因素應該是多方面造成,我們從各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 第一次升職,你是怎麼做到的?
    「提辭職之後,就升了職。」 「跳槽升職,熬過了3年暗無天日的蓄勢待發。」熬年頭、提離職、換公司,說說你是如何實現第一次升職的?影響你升職的因素是什麼?不到三個月,因為我的工作有了成效,業績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並且超過了幾乎所有其他門店的業績,公司決定正式認命我為店長,由此我的人生開始了轉折。如果不是當時的覺醒和實際行動的付出,很有可能此時正在拿著手機,坐在某小區門口保安室裡無聊著刷著抖音、微博,並且還會抱怨社會對我的不公。
  • 職場困惑:工作五年不升職不加薪,該不該辭職?要我說:大膽前行
    職場生涯當中,如果一個員工在某一公司工作5年,沒能升職沒毛病,如果不加薪就要考慮公司體制是否有問題。不升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加薪就要考慮是否去尋找一個更好的歸宿。所以說,在一個公司工作時間很長了,如果沒有獲得升職的機會,那麼就要從自身找原因,從公司的整體人員配置發現問題。但是如果不加薪的話,那必須考慮下一步的出路。第一種,年輕人,有能力的人,學歷高的人,有特殊專業知識和特殊技能的人才等,如果長時間不加薪,為了自己的前途,必須考慮離開。
  • 為什麼升職的不是我?也許你缺一個背書人
    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董事長是我的事業導師。有什麼事情我會去向她請教和諮詢。康妮:不是的,我說的是能對你的升職、加薪、獲取更多機會、做更好的項目起決定作用的人。他必須是在公司高層討論員工績效考核時能起決定作用,並且願意替你爭取利益的人。安浩:我的導師了解我,肯定願意為我爭取,可惜已經半退休了,所以她一般不會參與公司的運營或者績效考核。
  • 老闆同意給我升職,2個月後沒下文了,我該怎麼辦?
    遭遇自述1:作為剛畢業五個月的我來說,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仍然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什麼工作,不知道要選擇什麼行業。現在的我在一家外貿公司當總監助理,其實我並不喜歡這個工作,但是我還是會認真去做,因為我覺得每個公司都應該學到點什麼吧。
  • 員工申請離職,公司領導不放人,也不升職加薪,這是為什麼?
    網友:我在一家大型公司下面的分公司,工作很出色,但是因為不重視這一塊工作,所以也沒有升職。但是最近有機會調到公司北京總部,發展前景非常好,畢竟總部級別很高,機會難得,我也申請了。審核也通過了,但是領導不放人,也不給我升職加薪,就說你最好不要走,說我辜負他對我的培養。
  • 努力工作,卻永不升職,是種怎樣的體驗?
    到了年底談加薪升職的時候,你又發現明明自己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最多,但偏偏輪不到自己加薪升職,甚至時不時還要忙著被「優化」的可能性。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其實,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職業生涯初期,我最引以為豪的是我的服務精神,無論同事和領導們有什麼需求,我能夠盡力滿足,支持他們完成工作。
  • 為什麼同時進公司升職的是他而不是我?因為你不懂這個道理
    —1—升職需要什麼條件?相信很多人說,這不簡單,努力工作,幹出一番事業,然後受到領導嘉獎,升職加薪。對啊,那要幹事業需要什麼條件呢?這時候相信很多人答不上來了。3、做好各項準備工作。4、群眾和我們一致!相信你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思維必定大大超過同期小夥伴,升職加薪還不是你的?道理懂了,那麼如何具體實施呢?
  • 升職加薪的十大絕招
    第一招:高調做好工作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一個不甘平庸、吃苦耐勞,敢於創新,有著良好的工作表現,獨特的專業技能,出眾的工作業績,會使你的頂頭上司認為你不可替代,自然會考慮給你提供升職加薪的機會。一個朝三暮四,工作一塌糊塗,卻想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無異是痴人說夢,甚至連目前這份工作就很難保住。
  • 升職的尷尬
    職場問題的尷尬之處在於——「有效答案」往往不是「標準答案」。越普適、越強調「人人都可以」,往往越雞湯,實踐意義越差。絕大多數的職場生存課,情商課,都是厚黑學的變種,只能練就一身陰陽怪氣。這位讀者的問題是——迎來了一件「自己不太適應的好事」:升職,但似乎沒加薪;服眾性存疑,自由度降低。它肯定沒有標準答案。
  • 杜拉拉升職記
    今天又回頭翻看了「升職」這部分,很有意思。杜拉拉二十出頭的時候就大學畢業了,先在國營單位工作了一年,然後辭職到珠三角的一家做汽車配件的公司做業務員。老闆叫胡阿發,是個農民企業家,喜歡對女生動手動腳,工作地點還在遙遠的花都。她受不了這個氣,也吃不了這個苦,果斷的辭了職。
  • 公務員「升職」有年齡限制?過來人:想升職要趁早,超齡晉升太難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公務員的晉升要求,公務員「升職」有年齡限制?過來人:想升職要趁早,超齡晉升太難!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種:升職科員考公上岸後想要晉升,第一步就是成為一名科員!一般來說公務員工作時間滿一年基本就可以申請成為科員,不過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升職,如果想要升職更高,就一定要趕在30歲之前完成,年齡大了也會影響晉升,所以一定要趁早升職。第二種:科長級別類的幹部成為科員後,就要考慮晉升科長幹部之類的了,如果上司很重視你,用心培養,那麼成功升職也用不了多久,基本幹滿三年後就可以升職了。
  • 34歲,工作10年,升職無望:該辭職還是安於現狀?
    作者 | 孫瑞希讀者小陳今年34歲,在一家公司工作了近10年。目前,升職無望,但工作穩定。其實,安於現狀混日子和立刻辭職出去闖蕩都不是好辦法。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件事從生涯的視角來解釋,就比較簡單了。0134歲,屬於職場中期,這一時期,隨著人生角色的增多,比如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等等,職場人的壓力非常大。他們對自己的職位、薪水都會有高於職場早期的期待。
  • 那個比我後來、年紀小、能力差的人,又升職了
    比如,「為什麼升職的不是我?」 這個藏在很多人心裡卻又不敢、不願公開表露的疑惑,通常都帶著委屈和不甘的眼淚。 但我還是要在這樣的焦慮上再添把火——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相比「為什麼」,「怎樣」才關鍵。
  •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難怪不能升職
    很多人覺得公司在剝削自己,工作內容多,要求高,還加班,薪水卻少得可憐。於是,佛系成了最好的選擇,老闆給多少薪水,我幹多少活,多一分力氣也是白出。 公司新招了一個小姑娘當財務,老財務帶了她三個月,然後出差了。我們部門有一個財務問題需要她解決,找到她,她說我的工作職責裡沒有這一項,而且我也不會。
  • 《杜拉拉升職記》
  • HR老手教你成功升職加薪
    作為一名HR老手,深知職場升職加薪的秘訣,今天就吐血教給大家。我們先回顧三個場景。升職加薪是每一個職場人的夢想,不是嗎?不想升職加薪的員工不是好領導。努力就能升職加薪?我只能說,你答對了一半。只要把工作做好,剩下的就是公司的事了;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員工,我只能搖頭表示贊同了。
  • 杜拉拉為什麼能夠升職?
    但及至自己快退出工作崗位時,才發現時代真的變了,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再沒有了我們那個時候的工作激情,別說讓他們提前到崗了,他們能按時到崗就不錯了,他們請假的時間比老傢伙們還要多。還沒有怎麼幹工作呢,就想著待遇是什麼?我幹了能多得多少?能不能提拔?總之,想待遇比想如何把工作幹好要多得多。單從這一點上看,作為決策層來說,誰也不願養個大爺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