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死」在終點線前(下)

2020-08-30 鄭委老師


倒下的孩子

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的「害孩子」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孩子可能「死在了終點線前」:



這裡指的「死」,更多是「心死」和「人格的缺失」:

1、不主動寫作業甚至不寫作業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可能「死」在了「責任心上」;


2、不守規則,讓人討厭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可能「死」在了「規則意識」上;


3、跳樓的孩子越來越多,當然比例不高,但逐年上升,他們「死」在了「學習特別好」上;


4、網癮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已經不是個案了,他們「死」在了「生活目標缺失」上;


5、早戀的孩子越來越多,過早性行為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死」在了「缺少真愛」上;


6、啃老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死在」從小到大的「不勞而獲」上;


7、沒有精神追求,沒有人生目標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死在了從小到大「物質滿足過多」上,當然此類孩子還有一些非常有目標,就是以後「掙很多錢,當很大官」。


...


自私


家長們,除了學習和才藝以外,你有沒有認真、系統的在「責任心」、「規則意識」、「生活目標」、「真愛」,「道德品質」給孩子報培訓班呢?


家長們,你有沒有在培養「有才無德」的孩子呢?


「有才無德」可以簡稱為「有才缺德」的孩子,看到「有才缺德」這四個字,讓人「毛骨悚然」。


請重視起來


當我們的整個社會缺少道德底線的時候,那麼道德的教育就落在了我們家長身上。


今天寫這些文字有些沉重,因為整篇文章有很多「」字,權當警醒我們的家長們了。


如果家長教育孩子不得當,後果非常嚴重,我們真的要警醒——問題孩子畢竟是少數,但每年增長的趨勢驚人,我們的孩子淪為問題孩子的概率越來越大...


自閉小孩

相關焦點

  • 不要讓孩子「死」在終點線前(上)
    起跑線上的孩子現在很多家長「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謂是問題大到讓成人世界無所適從,他們的表現形式是:1、無法控制情緒2、沒有規則意識3、不顧及別人感受4、不怕老師:我常常說,小學低年級段不怕老師的孩子已經是「問題孩子」了,因為他失去了正常孩子的心理,正常的孩子,都把老師的話當聖旨。
  • 看不見的終點線
    |周克平(國家開放大學南昌學院副教授,校長傳媒專欄作者)(1)暑假尚未開始,外甥女就給她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報好了這班那班,好讓兒子過一個豐滿的暑假。那天外甥女來家裡看我,順便向我討教孩子的教育問題。外甥女平時讀了不少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快樂教育,賞識教育,親子教育,愛的教育,國學教育,藝術教育,五光十色,光彩奪目。街上什麼教育流行,便迅速讓孩子套上流行教育的運動衣,跟別的孩子比拼,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問她,教育的終點線在哪?沒有找到終點線,起跑線劃在哪?劃在小學,還是初中?抑或是高中大學?這根線是誰劃的?
  • 中國不輸在起跑線,美國贏在終點線
    「陽光下,快跑的未必能贏。」------ 《聖經 所羅門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在中國鋪天蓋地的到處可見,也引領了很多相應而生的商業,如早教,如營養品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清晨就在排隊報名,孩子走馬燈似的出入不同的補習班。抱著同樣的心理,我到了美國以後,也開始關注各種起跑線,遺憾的是,我一個起跑線都沒有找到,但是我卻看到了很多終點線。
  • 瑞思學科英語周敏學:孩子的起跑線由終點線決定
    瑞思學科英語品牌部經理周敏學女士出席「中國好教育」盛典,並接受了中國網記者專訪(攝影 張志敏)    中國網1月10日訊(記者 段留芳)2013年1月9號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2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盛大開幕,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網執行總裁李家明出席並致歡迎辭,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朱永新、北大校長周其鳳、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等嘉賓也蒞臨現場並發表精彩演講。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三十六計報培訓班為上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先爭取在別人家孩子前面讓自家孩子把該學的學了,鋼琴、舞蹈、繪畫等等,能報的幾乎全報。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新浪教育發布的《全國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調查報告》中指出,通過全國範圍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每周參加1-3節課外培訓班的人數最多,其中,城市的孩子佔比人數最多。
  • 別光想「贏在起跑點」,更要小心別「摔在終點線」
    前幾天為了宣傳新書去了趟臺南。我是成大畢業的,大學加研究所在臺南待了六年,很有感情,加上當天又有老同學到場聲援,不知不覺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往事。  成大的大一學生是規定要住校的(我覺得這真是德政!),當時我們土木系的學生被分到光復校區的第二宿舍,簡稱「光二」。光二舍北邊是榕園,那棵有名的大榕樹就在那裡(就是國泰人壽logo那棵)。
  • 培養孩子攢錢?(下)
    培養孩子攢錢?(下)據科學家推測,我們的攢錢能力只有1/3的因素取決於我們的基因。也就是說,你的孩子只有1/3的攢錢行為是受他的DNA所控制的,所以他更大的潛能就需要通過父母的教育來激發,生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並且需要努力讓他變得更優秀。
  • 別管起跑線,終點線定輸贏
    偶然看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進帕克利帝英語學校,搬家住進高檔學區房;又可以為了爭取貧困名額住進貧民窟。
  • 「起跑線」和「終點線」
    原標題:「起跑線」和「終點線」  劉海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曾經深入人心。「起跑線」理論的宣傳,不僅得到了家長的普遍認同,也得到了幼兒園、中小學的認同。幼兒園老師給孩子講小學的語文數學和外語知識,家長們對孩子早學到的那點知識異常興奮;小學課堂涉足初中課本知識、初中老師涉及高中課本知識,同樣不乏喝彩的聲音。幼兒園是開發孩子想像力的時期,書本知識的灌輸容易,想像的方法指導大不易。迴避難的,爭搶容易的,最終把不少孩子的想像力給扼殺了。呵護孩子的想像力,是讓想像力伴隨一個人終生的重要保障。終於,教育部發話了。
  • 選手終點線前放棄衝刺扶起對手,網友:他已經是第一了!
    在最後衝刺階段,一名穿著白色背心的選手因體力不支在終點線前倒下,一名領先的選手在即將跨過終點線的時候,回頭扶起這名運動員,最終兩人一起跨過終點線。這名伸出援手的運動員原本成績在39分鐘以內,但他還是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名次扶起對手。
  • 為何臺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前幾天為了宣傳新書去了趟臺南。我是成大畢業的,大學加研究所在臺南待了六年,很有感情,加上當天又有老同學到場聲援,不知不覺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往事。成大的大一學生是規定要住校的(我覺得這真是德政!),當時我們土木系的學生被分到光復校區的第二宿舍,簡稱「光二」。光二舍北邊是榕園,那棵有名的大榕樹就在那裡(國泰人壽的企業標誌)。
  • 「你不要死」「我會死」,孩子愛說「死」,大人該怎麼做
    孩子緊緊抓住我們倆大人的手向後拉,一邊拉一邊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撞死。」過了馬路,孩子爸說:「咱們順路去超市拿牛奶。」孩子說:「不要,我怕爸爸媽媽累死!」聽得我們兩個人哭笑不得。明知道孩子是好心,可聽著他的話,怎麼那麼彆扭呢?01朋友菲菲家最近鬧得雞飛狗跳,就是她家四歲的嘟嘟一個「死」字引起來的。
  • 長沙市周南中學校長翁光龍:不讓學生輸在終點線上
    在這「三心」校訓的滋養下,周南女校培養出了後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女革命家,如向警予、蔡暢、帥孟奇、黃慕蘭等人,周南女學發展為湖南乃至中國女子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譽為「中華女學第一校」。我根據對周南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在「不讓學生輸在終點線上」這一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再次提出了「三心教育」的概念,一起構成「一鼎三足」的辦學核心理念。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在交談中,校長對國家領導人剛剛提倡的「教育減負」大不以為然,我十分悲哀地意識到,正是這些教育工作者——或更好聽一點,「靈魂工程師」們——推波助瀾地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奇談怪論開拓著市場。我的女兒丁易之只在中國念過小學一年級,是受美國教育長大的。初中時,有一次她隨我回國(我根本不擔心她會因此而誤了美國的功課;我們的目的之一是讓她在國內多練習母語)。
  • 敢於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在終點線綻放最美的芳華
    一次考試考砸了,就自暴自棄,甚至想到了死;受到父母或老師的批評就離家出走;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垂頭喪氣、無精打採。所以要家長在陪孩子玩遊戲時無情地打敗孩子,雖然有不近情理。可是孩子必須在同齡人中完成社會化。因此,不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一帆風順,應該讓孩子適當遭受挫折,(記住適當別過尤不及)而且挫折教育要隨著孩子身心的成熟逐漸增強,這樣孩子才能知恥而後勇,愈挫愈強。今天的孩子並不缺乏聰明和智慧,他們缺的是嘗試失敗的機會!
  • 人生的起跑線不同,但終點線也不同,不要停下自己奔跑的腳步
    尤其是一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總是想著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著更好的未來,他們真的付出了很多,為了自己孩子的進步,不管是在金錢、時間還是精力的方面,都是出盡了自己的全力。他們希望能夠給我們更好的機會,讓我們一開始就能和別人並駕齊驅,甚至說還能夠領先一步。
  • 請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的樂趣(家長請進)
    一家理髮店老闆的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周末的時候老闆總是讓孩子在店裡的一個角落裡寫作業,一當孩子分心的時候就加以呵斥,但是孩子並沒有因為父親的呵斥而認真學習,而是更加的散漫。可能不少家長都有這麼一種感覺,自己家的孩子小的時候特別的活潑聰明聽話,可是長大以後就變得特別的不聽話,學習成績也差。
  •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做「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該如何避免
    昨天,教育局官宣來了:公立學校7月8日放暑假,春季周末和節假日(除高三外)不準補課……我看到朋友圈,有家長在吐槽「寒假3個月,上學2個月,暑假2個月,我的孩子該怎麼辦?還叫人活嗎?」隔著屏幕,我能夠理解這位家長的不安。
  • 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條終點線
    當天到場的有很多去跑過波士頓馬拉松的朋友,還有更多達到 BQ 即將前往波士頓的朋友,最特殊的一位是李戰哲老先生,2013年他通過終點線後一刻鐘,爆炸發生……關於這個電影先說幾句,大陸版的片名從原版的《愛國者日(Patriots Day)》改成了《恐襲波士頓》,可能是希望借警匪題材和城市知名度擴大些人氣吧,《恐襲波士頓》的上映比美國的首映晚了將近一年,比香港也晚了9個月。
  • 英國一名孕婦身上多處被刺傷 死前產下一名嬰兒
    (圖源:美國福克斯新聞)海外網7月1日電 當地時間6月29日凌晨,英國倫敦一名懷孕8個月的女性因身中多刀死亡。在死前,趕到現場的急救人員幫助她接生了孩子。但遺憾的是,儘管在場的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努力,仍有一人(指這位孕婦)沒能搶救過來。」倫敦市長薩迪克·汗(Mayor Sadiq Khan)就此事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我的心與這個無辜的孩子和其不幸逝去的母親同在。」警長米克·諾曼(Mick Norman)稱,「這是一起可怕的事件,一位年輕的母親失去了生命,她的孩子現在情況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