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賓介紹
劉昭文,雅禮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中學高級教師。湖南省優秀教師,長沙市優秀共產黨員,長沙市優秀班主任,學校「楊譚」優秀教研組長。曾參與「現代信息技術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等省市優秀課題的研究,曾在各級雜誌上發表過《有心有法,育人育魂》等十幾篇論文,曾獨著巜班級管理系統構建及實踐》一書,曾彙編巜高中實用硬筆書法》《夏令營語文素養培訓》巜言海綴珠》等校本教材。
2、活動通訊
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真人圖書館活動開啟本學期第二彈。
作為雅禮的一項讓老師同學們都深深受益的活動,真人圖書館的聽眾座似乎從來都沒有空缺過。這一次榮幸地邀請到語文教研組組長劉昭文老師來進行演講,更是有一群學生抱著書包和筆記本坐在地上聽。
劉老師激情而又溫暖的演講
劉老師首先闡釋他的活動主題「情水禮楫人生舟」:只有從點滴處培養自己博大如海的情懷,從而以情懷為水;從細節處修養自己的禮敬之心,從而以禮姿為楫:那麼我們的人生才會如巨舟般乘風而破浪,無懼前行。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對於雅禮人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八個字。似乎剛一進校就不知不覺被這句話洗腦,但很少有人去深究這句話的涵義。劉老師關於「禮」的宣講,就從這裡開始。
積極參與互動的同學們
「孔子說,讀《詩》、《書》、《禮》時,都要用雅言(即周王朝時的官話,類似於今天的陝西發音,作者注)。」這是注重禮節的表現,由內而外發出的對學問的崇高的敬意。而劉老師說,「雅禮」這兩個字絕不僅僅是為了配合耶魯大學的音譯而取的含義,更是希望作為這個高中的學生,能夠在這種混沌的社會中保持著一顆澄澈的心。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一種不表現於身份地位,而在於處事做人之中的貴族氣息。
劉老師回答主持人提問
劉老師憶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的兩件小事。其一是他在別人家做客時,沒有先入廚房與正在做飯的老師打招呼;其二是他在酒桌上敬酒失禮——將自己的酒杯置於長者之上而碰杯。兩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劉老師卻一直銘記著,這警醒著他在此後生活中時刻不忘禮節,並留心觀察著生活中的「禮」。
「尊師重道,是做學問基本的要求。」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近年來卻不斷爆出傳統被丟失,而日、韓等國家卻有所汲取,以至於研究中國古代的禮儀甚至要跑到別的國家去。我們自己聽到了內心都會感到不舒服。」
劉老師送給同學們的籤名筆記本
如何拯救我們的文明?需要多久?這都是當代面臨的難題。因為我們知道,丟失一種禮儀也許只是一年、一月甚至更短時間的事,而撿回這些文明,我們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
可無論怎樣,前途是光明的。
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從主動向長者問好開始
劉老師與學生互動,談學生不給老人讓座被打
雅禮學子:劉老師,作為雅禮學生怎樣發揚校名中的「禮」字?
劉昭文:首先要明了校名中的「禮」與中華民族文化中「禮」的含義,再之要將其踐行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例如:上課主動問「老師好」,下課先感謝老師;進辦公室要喊報告。
雅禮學子:您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有特意滲透「禮」這樣的文化元素嗎?
劉昭文:當然。語文教學中包含對儒家「仁義禮智信」道德品質的涵養。我在上《鴻門宴》這一課時,就緊緊圍繞著「義」這一個字來講,而「義」中包含的敬重是與「禮」掛鈎的。這種(對「禮」的欽佩)從作者稱呼項纏為項伯,而直呼曹無傷其名中可以看出。
3、劉老師印象
08屆文三班許嘉靜:劉昭文老師是我高二文理分班後的班主任。我高中畢業已有十年,卻總能從各種地方聽聞到他的一些奇聞逸事。就從我最近聽聞到的兩樁說起。小我十一歲的弟弟今年高中畢業,碰巧劉老師是他們年級的語文老師,於是我們也多了些茶餘飯後的話題。他參加完畢業典禮,告訴我當年我的班主任總是調侃他的身高,「每天能看到他騎著與他一樣高的自行車悠悠地進校園」。我聽後不禁莞爾,這倒符合劉老師一貫「放飛自我」的個人形象。然而,這個矮個子的浪子也並不總是給人一副沒正形的樣子。我高中同桌上月結婚,劉老師作為證婚人出現在典禮上,說實在的我心裡想著這嘴毒的劉老師可別去砸了人家場子,誰想他竟巧妙地將主持人拋來的送命題變成了送分題,幽默而鄭重地向眾人表示新人的天賜姻緣。這兩樁最近聽聞的軼事倒頗合劉老師在高中三年給我留下的印象,想來這麼多年大略他也是不改他頗有些矛盾的真性情吧。
談起他矛盾的真性情,還是說幾個場景來得更生動。高中時,劉老師是出了名的「惡霸」,言語多是不苟言笑。記得有一學期班裡狠抓帶手機現象,劉老師在他不上課時用陌生的手機號碼給班上每個有手機的同學撥電話,沒想到真有同學中招躲在課桌下接電話,電話那頭立馬就迴蕩著「你下課到我辦公室來一下」的噩耗。可你若就此以為他就是一個刻板而不懂溫情的閻羅剎,就是被他的不苟言笑騙了。高中時期,劉老師的女兒才剛上小學,有一天我們看到「惡霸」劉老師竟化了紅色的眼線、塗了紅色的指甲油來學校,心裡忍不住偷笑,便大著膽子調侃起平常兇神惡煞的他。原來是他周末陪女兒玩兒,女兒非得用彩色筆給他化妝,無奈的是,這彩色筆很難洗淨。如今我也為人父母,才開始明白作為剛毅的男兒——一個父親究竟需要在心裡蘊含著多少的耐心和熱情才會願意陪女兒玩著女兒家過家家的遊戲。
劉老師的語文教學中也無不體現著他矛盾的雙重人格。我們當時高考語文試卷的前五題還是注音、錯別字、病句等基礎題目,為了讓我們滾瓜爛熟,劉老師竟大費周章地針對每道題編了兩張A4紙的資料,讓我們個個過關,否則後果嚴重。這看起來無比應試,但有意思的是,即使在緊張的高三下學期每個月我們班的語文課都有一節叫「新聞課」。這堂課從不講考試,就是帶我們看看最近都發生了哪些家國事件,讓我們自由地說說自己的看法。對我而言,這或許是我最初的社會、政治生活,也是從這時起漸漸覺得自己並不是生活在只有自己的空間裡,我們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社會和國家的進程,而我們每個人也都不僅僅是那些事件的評論人,而是事件的參與者,肩上扛著些比「吃瓜群眾」更沉重的東西。如今想來,這類新聞課當是我高中階段對我影響最大的課了。
囉嗦了很長,八卦了許多,終歸我想說的是劉老師頗有些矛盾的真性情其實是教育者能帶給學生最好的東西,讓他們(我們)有勇氣真誠面對本就矛盾的生活本身,不迴避它帶來的困境,不粉飾它的太平。
08屆文三班常慧敏:初識恩師,師道:可曾觀CCTV朝聞天下?吾輩皆道,未曾。師恨鐵不成鋼嘆曰,因爾皆起於卯時之後!
此後,我和同窗都養成了早上六點起床看朝聞天下的習慣。
此後,我以為恩師的名字是「朝聞」。直到讀起「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才知曉恩師是昭質文達的昭文。
。。。再後來憶起,本「澤」,只覺得世上最遠的路是昭文老師的套路。
恩師傳道授業解惑予我,至今已十載有餘。教我飲木蘭墜露,餐秋菊落英是他;邀我一起去食堂嗦米粉,小賣部吃辣條也是他。離開學府後才知,陽春白雪下裡巴人,皆是生活;柴米油鹽詩和遠方,缺一不可。
感謝如松柏蘭芝的劉老師教我課業,感恩如此有趣的劉大俠指引我成長。
以後,吃火鍋,請叫我。
08屆52班蔣昀宸: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和教師節發祝福簡訊給我的老師們和領導們,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而這個都歸功於我的劉老師。曾經學生時代的一些小逼迫,甚至是不情願,卻成為步入社會以後的優良品質。
明明能靠人格魅力贏得所有學生的心卻偏要以紮實精湛的學術精神使我們深感拜服。
作為一名理科生,在繁重的數理化課程中,唯一期待的就是語文課。在機械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下,劉老師卻能夠以年輕人感冒的八卦輿論感情生活為文章切入點,來介紹一位作家的生平,自然而然地升華到每個重點知識;當其他班沉迷於題海戰術以及背誦套板式答題框架的時候,劉老師卻無數次強調圈畫的重要性。當其他老師,以「今天下雨了」為由霸佔體育課講解試卷時,劉老師卻在語文課上安排寫「中秋祝福簡訊」。而事實證明,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圈畫,我們可以看清每篇文章的主旨和關鍵;而簡訊祝福,則大大提高語言寫作水平,並培養自己的感恩之情。
能有一個開拓創新而非固守成規的老師,我深感幸運和驕傲。我們擁有自己的班級網站,自己的語文複習資料。拿在我們手裡的是濃縮的精華,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學習資料。我清楚地記得,那個時候隔壁班的同學都很羨慕我們有這樣的老師,在學校裡就可以得到課外補習都不一定給的精華。劉老師就是這樣毫無保留的,教育他的寶貝們。
1105 曹秋雨:劉老師在我三載高中生涯中亦師亦友,如父如兄。當他在講臺上聲情並茂、神採飛揚地講解著《林黛玉進賈府》,在臨近高考的幾月裡煞費苦心親自編撰往年語文高考真題集時是良師;他在課後的體能競賽上與男生們比賽伏地挺身和倒立時是益友;他在班上每次的諄諄教誨甚至嚴肅批評都是對懵懂的我們的鞭策,宛如一位嚴父;他在我模擬考後心態崩了的淚雨中的心平氣和的勸慰更是飽含了「昭文兄」獨有的溫暖。他的直率、坦誠讓五班的每位同學也對他毫無保留,他對待語文教學的一絲不苟也讓我們對曹雪芹、李清照、魯迅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對於語文作文試題的透徹解讀也讓我們在面對高考作文題時能沉穩寫作,他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現在我們這些小兵在劉老師的帶領下也多少學到了沉著面對考試,積極面對人生,更重要的是注重體育鍛鍊,保持身體健康~。
1404,劉欣妍:永遠的老大!
他的確沒有多麼高大魁梧的身材。第一眼可能還會迷惑到很多人,但了解之後,便會為他那獨有的偉岸氣概所折服。
他的確不是一位中規中矩的老師。為人率性豪放,愛開玩笑,沒有距離感,課堂上也幽默風趣,會聲如洪鐘地唱大江東去,還會細著嗓子婉轉悽切地吟誦雨霖鈴。
他的確不是一位脾氣溫和的老師。會恨鐵不成鋼地點醒每一個漫不經心或無所事事的學生,甚至會像父母一樣為我們犯的錯而怒氣衝冠並嚴肅訓斥。
他的確不是一位關心自己的老師。天剛亮就早早趕到學校,放學後自願犧牲休息時間陪我們晚自習到很晚,平日裡有時間就給我們講許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節假日裡不厭其煩地教育我們要給其他老師發祝福簡訊,天冷時殷切地提醒我們及時加衣小心感冒,快高考時親自領著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早起跑操場來鍛鍊身體……
他也許不是一個多麼偉大的人,但在我們學生心裡,他一直是那個頂天立地、風雨不辭的偉大老師,我們心裡永遠的老大。
1404 王晨曦:日升月潛,秋去春歸,代代桃李立中華,屆屆新枝待滋養,一如既往的,是每天清晨操場上奔跑的黑色身影;始終如一的,是粗獷嗓音及獨特語音中流露的諄諄教誨。猛虎嗅薔薇,課堂上你灑脫的黑板字吸引著臺下學子專心於學,而課件中每個細緻入微的知識點則凝聚著多年來每遍教學的智慧結晶;談笑麒麟才,和你溝通中總會在一個又一個生動事例中體會到其背後的人生道理,而你筆下點綴的平庸素材也會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課本學習中,你帶著我們走進一個又一個故事中,經歷人間冷暖風雨,歷練心境;作文課上,不論是日常練習中的四言七言,長短結合,富於變化,還是專題突破的針對訓練,品讀優秀習作,都給我們行文以啟發從容;考試分析裡,小分對照中找出問題,同學自我剖析中解決問題,而介紹自己做題思路更是讓我們懂得分析問題!。
1404劉子航:劉昭文老師是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因昭文老師豪放大氣,胸懷天下,故在江湖中有「老大」的美譽。我之所以將語文老師的身份放在班主任之前,是因為老大的語文教學實為一絕,且私以為老大教學的樂趣與自豪之處在於課上課下所傳授的中華文化與美好品德,老大之語文不僅在於應試,知識,更在於胸懷與素養,尤其他對生活儀式感的看重,讓我們從生活著手,培養君子之風,讓我受益終生。
另外老大對於自身的嚴格要求和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的品質令人敬佩,在我的學習生涯中,老大是唯一一個讓同學定期監督他言行,並向他反饋的老師。由於老大嚴於律己,又認為他的每個學生都比他更優秀,故每每他看到同學懈怠散漫,便不由得心憂焦慮,難免快語傷人,讓同學來約束自己,可敬可愛。
入大學後,見老大的次數便少了,然老大的一言一行仍影響著我,警醒著我,一個老師能有一句話讓學生銘記終生便不愧名師之名。老大,我人生導師!
祝老大治學益精,育人益明,也望老大多多休息,莫過多優思。
1513袁小為:劉昭文,文軒閣閣主,江湖人稱,昭皇或者是直接稱呼為老大。在遇見他之前可能從沒想過會碰到這麼……「嬌小」的語文老師吧。第一次見到的時候覺得他痞裡痞氣的(確信)。昭皇的個頭可能是所有語文老師裡最小的,但是人確實是很有「黑螃老大」的氣勢的。「短小精悍」也是他經常用來形容自己的詞,這一點在別人看來或許是短處,卻被他變成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一個妙招。在語文能力和教學水平上,老大永遠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等一!現在仍是!記得他為了履行給我講題的約定特意晚自習跑回學校!超級感動!至於性格,老大特別喜歡自黑,還喜歡策我們這種性格好得要死的好姑娘們,不過要問我在雅禮最懷念什麼,我肯定要說是老大請我喝的那一瓶酸奶,而且是男友力十足的把酸奶蓋擰開的那種!我發誓那一刻我真心覺得他超帥的!(字數限制了我的讚美,以下省略無數優秀事跡)
真的是,三生有幸,遇見雅禮,才能遇見老大這麼優秀又可愛的老師啊。
1803馬安怡:他再別康橋,又穿過雨巷,義無反顧踏入詩歌之海;他別了荊軻,又走向霸王,俠肝義膽漫步千古江湖。笑聲總不絕於耳,帶來的是爽朗,也是愉悅,蕩開在整個雅禮;吟誦總常駐心間,動情的是話語,也是靈魂,生輝於整個課堂。
知道他的慣例是講述自己的名字,昭文,將文字大白於天下,或許是他的願望,所以才能始終屹立在三尺講臺不倒,而將青史流傳,予後輩以滋養。知道他的壯志非萬古流芳,只三尺講臺,便能化作雨幕,成就萬物,化為萬千世界,而非為己。極少見他嚴厲,而不帶架子的灑脫,的確也極富英雄氣概,無愧那一腔文人的熱血情懷,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更無愧於教師的身份。他,就是我的老師——劉昭文。
主辦:圖書館、關工委 協辦:團委學生辦
主持:1822何雅秀 通訊:1821班謝俁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