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奧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

2020-12-12 大連奧數網

  在數學競賽中,有許多問題涉及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這些問題既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解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我們具備較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觀察能力、作圖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還要能掌握一此致解題的思路的技巧。

    通過本講的學習,同學們將從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示,悟出一些道理,從而提高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例題與方法

  例1.一個長方體,前面和上面的面積之和是209平方釐米,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以釐米為單位的數都是質數。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例2.在一個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水箱中,有10分米深的小。如果在水中沉入一個稜長為30釐米的正方體鐵塊,那麼,水箱中水深多少分米?

  例3.一個長方體容器內裝滿水,現在有大、中、小三個鐵球。每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已知每次從容器中溢出的水量的情況:第二次是第一次的3倍,第三次是第一次的2.5倍。問:大球的體積是小球的多少倍?

  例4.一個長方體容器的底面是一個邊長60釐米的正方形,容器裡直立著一個高1米,底面邊長15釐米的長方體鐵塊。這時容器裡的水深0.5米。如果把鐵塊取出,容器裡水深多少釐米?

  練習與思考

  1.一個長方體稜長的總和是48釐米,已知長是寬的1.5倍,寬是高的2倍,求這個長方體的體積。

  2.用2100個稜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實心的長方體。已知長方體的高是10釐米,並且長和寬都大於高。這個長方體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

  3.在一個長20分米,寬15分米的長方體容器中,有20分米深的水。現在在水中沉入一個稜長30釐米的正方體鐵塊,這時容器中水深多少分米?

  4.把一個長9釐米,寬7釐米,高3釐米的長方體鐵塊和一塊稜長5釐米的正方體鐵塊熔鑄成一個底面積是20平方釐米的長方體。求這個長方體的高。

  5.有大、中、小三個長方體水池,它們的池口都是正方形,邊長分別為6分米、3分米、2分米。現在把堆碎石分別沉入水中、小水池內,這兩個水池的水面分別升高了6釐米和4釐米。如果把這兩堆碎石都沉入大水池內,那麼,大水池的水面將升高多少釐米?(得數保留整數)

  6.有一塊長方形的鐵皮。長30釐米,寬20釐米,在這塊鐵皮的四角各剪下一個邊長為2釐米的小正方形,然後製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盒子。

  (1)求這個盒子的容積。

  (2)做這個盒子用了多少平方釐米鐵皮?

  7.有一塊長方形的鐵皮,長32釐米。在這塊鐵皮的四角各剪下一個邊長為4釐米的小正方形,然後製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盒子。已知這個盒子的容積是768釐米,求原來長方形鐵皮的面積。

  8.把一根長6.4米粗鐵絲截成幾段,焊成一個長方體的框架,再用鐵皮包上各個面。要使做成的帶蓋的長方形鐵皮箱儘量能多裝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鐵絲架所佔的空間不計),做這個長方體鐵皮箱需多少面積的鐵皮?(焊接處不計。)

  9.有一個長方體,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積之和是156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有是質數,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10.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是一個邊長60釐米的正方形,容器裡直立著一個高1米,底面邊長15釐米的長方體鐵塊,這時容器裡的水深0.5米。現在把鐵塊輕輕地向上提起24釐米,那麼,露出水面的鐵塊上被水浸溼的部分長多少釐米?

相關焦點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是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為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五年級最燒腦的一個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等你來挑戰!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 【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電子課本+圖文講解
    【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3的倍數的特徵》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質數和合數》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奇數和偶數的運算性質》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複習評測】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
  • 用思維導圖整理《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屬於「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圖形的認識」的內容。《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對本單元知識的要求是: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 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有趣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活動方案
    有趣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姓名 班級活動目的:1.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2.通過本次活動增強孩子們的空間意識,了解關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在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3.通過活動增強孩子們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6長方體與正方體
    撰文:喵喵君審校:仲修1、長方體:兩個底面大小相等、互相平行的長方形,相對側面大小相同、相鄰側面互相垂直的立體圖形。2、長方體的稜:面與面垂直相交所形成的線;3、長方體的頂點:三條稜的交點;4、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六個面的面積之和;5、長方體的體積:
  • 長方體正方體練習辯論會
    攝像:王劍工作室二、前測分析長方體正方體是人教版五下第三單元的內容,因為疫情採取的線上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不理想。主要表現為概念不清、算法混淆、知識片面沒有聯繫。針對以上情況,我設計了一份前測卷,以下是我針班裡43人進行的前測。前測卷分為理和練兩部分。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五套單元練習題(收藏)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的重要內容,從本單元開始,學生正式進行對立體圖形的學習。能過對本單元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我們為學生推出了這五套綜合性的練習題,有針對性地對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進行練習。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長方體和正方體1、長方體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2、正方體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所有的稜長度都相等。(1)正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稜。(2)正方體有12條稜,每條稜長度相等。
  • 稜長之和相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
    那麼,我們將二維的平面圖形推廣至三維立體圖形,稜長之和相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又存在什麼關係呢?今天,小編帶領小朋友一起來探究。二、問題發現還是先來幾個具體的實例看看有什麼發現。例1: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釐米、8釐米、6釐米,正方體的稜長是8釐米,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之和以及它們的表面積。
  • 五年級數學下冊 | 第3單元《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P29-30)
    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1.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a)1.用8個體積為1 cm3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2.  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15×12×8=1440(cm³)(2)4×4×11=176(cm³) (3)8×8×8=512(dm³)3.希望小學要修建一個長100 m,寬70 m的長方形操場準備先鋪10 cm厚的三合土,再鋪6 cm厚的煤渣。(1) 需要三合土多少方?
  •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易錯易混題型分析,學生稍馬虎恐難得高分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章節的重點內容是長方體、正方體的稜長總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容積。整理大框架相對比較好理解,公式記憶較多,比較容易混淆,需要對稜長總和,表面積,體積,容積有深層次的理解,而不單單只是對公式機械的背誦。
  • 小學五年級奧數:孩子學立體幾何難?原因是缺少空間想像能力
    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五年級奧數課程中的立體幾何知識點,給大家總結出了培養孩子立體幾何的四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一、學會「構造」,在構造中發展空間想像能力從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之間的關係來講,不論是圖形還是概念拓展變化,對於孩子們都是難點。
  • 第三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切割組合對稜長的影響
    >將長方體豎向(縱向)切割成兩個長方體後,稜長將比原來一個長方體時增加4條寬和4條高;(稜長增加的最短)將正方體沿無論沿那個方向切割成兩個長方體後,稜長將比原來增加4條稜。2、組合將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沿上下面組合後,稜長比原來兩個長方體時減少4條長和4條寬;(稜長減少的最多)將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沿前後面組合後,稜長比原來兩個長方體時減少4條長和4條高;將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沿左右面組合後
  • 最新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同時還要學會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我們最新推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練習題。一、填空題。
  • 六年級上冊數學複雜長方體正方體實際問題奧數簡便運算(有答案)
    稍複雜的長方體正方體實際問題例 有一個長方體儲水箱,如果把一個底面邊長是5釐米的長方體鐵塊全部放入水中放,水面就上升9釐米(水沒有溢出);如果把長方體鐵塊豎直拉出水面8釐米後,水面就下降4反饋練習1、從一個長方體上截下一個體積是75立方分米的小長方體後,剩下的部分正好是稜長為5分米的正方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 2014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概念公式匯總
    天津奧數網 小學五年級就要開始進入小升初複習的預熱階段了,數學基礎知識的複習必不可少。下面是五年級數學知識點複習匯總,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偶數   三、長方體的認識、表面積、體積和容積   1.長方體有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有8個頂點,12條稜,12條稜可以分為三組:4條長,4條寬,4條高。
  • 3.2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方體的認識》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第三單元,主要學習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
  •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長方體平面展開圖
    奧數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真題 > 小升初奧數專題訓練 > 正文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長方體平面展開圖 2017-08-29 10:27:35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長方體平面展開圖
  • 長方體與正方體:五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五解答,這些細節要注意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的第三單元是關於幾何圖形長方體與正方體,這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學習立體圖形的相關計算。學好本單元內容不僅僅能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更是為六年級上冊學習圓柱圓錐打下堅實的基礎。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例1和例2,總結關於長方體的基礎知識。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相對的四條稜長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