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6長方體與正方體

2020-12-12 茂喵喵

撰文:喵喵君

審校:仲修

1、長方體:兩個底面大小相等、互相平行的長方形,相對側面大小相同、相鄰側面互相垂直的立體圖形。

正方體:六個面皆為正方形的特殊長方體。

2、長方體的稜:面與面垂直相交所形成的線;

3、長方體的頂點:三條稜的交點;

4、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六個面的面積之和;

5、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所佔空間的大小;

6、長方體與正方體特徵

7、長方體與正方體稜長總和、表面積、體積

8、容積:箱子、油桶、倉庫等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內部測量長、寬、高,因為通常情況下容器壁是有厚度的,所以物體的體積通常大於它的容積。

9、容積與體積單位及單位換算

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分別寫作:和。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釐米

1升=1000毫升

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釐米,分別寫作:,,

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釐米

1 立方分米=1000立方釐米=1升=1000 毫升

1 立方釐米=1毫升

10、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體積就會擴大倍數的立方倍。(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體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8倍)。

這一期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有任何疑問,請關注茂喵喵,及時留言,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電子課本+圖文講解
    、練習、單元測試及答案【預習】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一)》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二)》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預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5的倍數的特徵》電子課本+圖文解讀+教學視頻+知識點+課本答案+同步練習
  • 五年級最燒腦的一個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等你來挑戰!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是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為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小學五年級奧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
    在數學競賽中,有許多問題涉及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這些問題既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解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我們具備較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觀察能力、作圖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還要能掌握一此致解題的思路的技巧。
  • 長方體正方體練習辯論會
    攝像:王劍工作室二、前測分析長方體正方體是人教版五下第三單元的內容,因為疫情採取的線上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不理想。主要表現為概念不清、算法混淆、知識片面沒有聯繫。針對以上情況,我設計了一份前測卷,以下是我針班裡43人進行的前測。前測卷分為理和練兩部分。
  • 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有趣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活動方案
    有趣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姓名 班級活動目的:1.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在生活中的實際模型。知識要點梳理:長方體稜長和= 正方體稜長和=長方體表面積= 正方體表面積=長方體體積=
  • 五年級數學下冊 | 第3單元《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P29-30)
    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1.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a)1.用8個體積為1 cm3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1)15×12×8=1440(cm³)(2)4×4×11=176(cm³) (3)8×8×8=512(dm³)3.希望小學要修建一個長100 m,寬70 m的長方形操場準備先鋪10 cm厚的三合土,再鋪6 cm厚的煤渣。
  • 2012年蘇教版小六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蘇州奧數網整理了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蘇州奧數網9月4日: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單元 略   第二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1、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 用思維導圖整理《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屬於「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圖形的認識」的內容。《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對本單元知識的要求是: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 長方體與正方體:五年級下冊數學練習五解答,這些細節要注意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的第三單元是關於幾何圖形長方體與正方體,這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學習立體圖形的相關計算。學好本單元內容不僅僅能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更是為六年級上冊學習圓柱圓錐打下堅實的基礎。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例1和例2,總結關於長方體的基礎知識。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相對的四條稜長度相等。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五套單元練習題(收藏)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的重要內容,從本單元開始,學生正式進行對立體圖形的學習。能過對本單元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我們為學生推出了這五套綜合性的練習題,有針對性地對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進行練習。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七天長假,身心放鬆固然重要,而對9月份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以及為小升初六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進行未雨綢繆更顯關鍵。因為第一次期中考試的成敗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升初的選擇。     十一假期來臨之際,藍精靈格格巫,為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每日一個知識點,每日一練,幫助大家輕鬆穩定學習。
  • 3.2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正方體的認識》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第三單元,主要學習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你掌握多少,一份試題檢測你學習水平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知識,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和體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了簡單的觀察物體的學習基礎上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隨著長方體擺放位置的不同,長寬高都是可以互相變化的。2.特別強調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在單位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可以計算。
  • 期中提分必備: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重點知識總結,建議人手一份!
    期中提分必備: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重點知識總結,建議人手一份!五年級作為小學階段後半段,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和老師已經有關注小升初的動向。往往這個階段是孩子最危險的階段,很多由於前面基礎沒有掌握好,再加上知識點難度提升,成績逐漸開始走下坡路,對學習失去信心,開始出現學習散漫自暴自棄。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引導,後面再想要改變就會更困難了。五年級數學開始學習多邊形的認識和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分數的了解及混合運算等。
  • 若干個正方體一字型排列組合成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情況
    如題所示的題目:多個小正方體按照一字型拼成大長方體。這個題目在五年級的數學課本上是以「智慧小屋」的形式出現的。可見,這種題目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今天,小編和你一起分析。分析:(1)兩個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每個正方體有6個正方形面,每個面的面積是1×1=1平方釐米,所以兩個稜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總和:1×6×2=12平方釐米。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體後,變成了長2釐米、寬1釐米、高1釐米的長方體。
  •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複習
    大家好,歡迎來到至善數學,今天我們來進行長方體與正方體單元知識整理和複習。首先,我們來回憶一下,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三大塊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在認識這部分我們先認識長方體,然後又認識了正方體,了解了它們的基本特徵,表面積的含義,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方法,體積和體積單位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另外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和明數的換算,接著我們還研究了容積和容積單位,最後我們還學會了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些是我們這單元所學的主要知識內容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3單元《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應用 》(P31-33)圖文講解
    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 【五年級】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內容與重要公式回顧總結
    接下來,我們從這三個方面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1.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1)面、頂點和稜的認識:(2)長方體面、頂點、稜的特徵:①長方體有12條稜(3)表面積的求法:根據定義,我們可以的得出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求法: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