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的時候身體容易缺乏熱量,總是冷得直哆嗦,因此吃火鍋等熱氣騰騰的美食就成為冬季最佳的保暖方式,今天我們說的不是我們的火鍋,而是泰式冬陰功湯,一碗泰式酸辣風情,冬天吃也是酸爽的吸溜兒吸溜兒!
當初看韓劇《嫉妒的化身》時,孔孝真歐尼飾演的天氣預報員表娜麗最最喜歡的菜就是冬陰功了,去泰國工作的時候也不忘冬陰功,總是心心念念的說好想吃冬陰功啊!
那時候,小編一邊兒吃著手裡的薯條一邊兒喝著可樂,對劇裡的冬陰功湯——著名的泰國美食,產生了無限的嚮往。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冬陰功湯是什麼?
當初看韓劇的時候,知道它是可以吃的,如果單純的只看這個名字,小編還以為這是什麼新的武功呢!其實,冬陰功湯,是著名的泰國美食,「冬陰」就是我們說的酸辣的意思,「功」則是蝦的意思,這樣說出來就是酸辣蝦的意思。
真的是論起名字的重要性呀!還記得我昨天介紹的肉骨茶嗎?如果不叫肉骨茶這個美名,估計就是很平常的「吃肉骨」了,這完全就是像我們平常在村裡叫「小花」、「二丫」、「狗蛋」,但在城市裡取個"Fiona"、"Lily"以及"Steve"的名字一樣,這完全就是改頭換面啊!所以,冬陰功湯還是比酸辣蝦聽起來更容易走出泰國,走向世界一點兒。
而擁有如此美名的冬陰功湯,還擁有一段極具轉折性的歷史,它也因此一躍成為泰國的「國湯」。
冬陰功湯的小歷史
據說,在18世紀泰國吞武裡王朝時期,華人鄭信王當政,一位公主生病了,那個公主叫淼運,她生的病估計就是像我們現在一樣偶爾會沒有胃口,什麼都不想吃。於是,鄭信王就叫御廚給公主做點開胃湯。公主喝了這碗湯之後,通體舒暢,病情減輕。隨後,鄭信王將其名為冬陰功湯,並定為"國湯"。
現在,冬陰功湯也是泰國一道著名的菜品,而且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方也是廣受歡迎。
可能是為了適應當地溼熱的氣候,冬陰功湯是極辣的。之前,和朋友一起吃過一次,她就是一口冰水,一口湯。告訴你們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吃辣的東西的時候千萬不要喝水,喝冰水容易一時爽,但肚子會疼;喝熱水會發現嘴唇容易失去知覺,當時,勸我朋友的時候她是真的忍不了辣所以選擇了肚子疼,吃貨不易做呀!
只有嘗過正宗的才敢開始動手做,下面就到我們每天的重中之重了,上食材準備,並講解美食的做法。
冬陰功怎麼做
首先,就是尋找必備的一些食材了。
比如:冬陰功醬1.5大匙、新鮮大蝦、鮮草菇、良姜、香茅草、青檸檬、薄荷葉、香葉、紅椒、魚露、橄欖油、椰奶、少許鹽
具體的製作方式就是:
先把一切食材清洗乾淨,該切片的切片,該切碎的切碎。然後,在鍋裡倒入橄欖油炸蝦,具體程度按照個人口味調試,如果喜歡吃熟的就多炸一會兒,如果喜歡吃蝦的鮮味可以炸成粉紅色就可以了。
然後,可以在鍋中加入清水,再加少許鹽和一些椰奶,這個也可以根據口味調試,口味偏淡就少加鹽可以適量多放點椰奶,但是也不能太多,因為椰奶多了容易有膩感。
下面,就可以把切碎的香茅、紅椒;切片的檸檬;完整的薄荷葉以及香葉入鍋,入味提鮮。
之後,再把草菇放入鍋裡煮三到四分鐘,再加入魚露以及鮮檸檬榨的汁調味之後就可以出鍋吃起了。
不過,需要和大家說的一點兒是有些食材千萬不可以直接用。比如:冬陰功醬,因為很辣,所以可以加一些糖進行調試,直接放的話會毀掉所有食材的味道的。當初,自己第一次做的時候幾乎是為了不浪費食材哭著吃完的,因為冬陰功醬裡有姜,小編不太愛吃,所以真是難受至極。如果你像小編一樣會對某些食物退避三舍,你可以自己動手做些冬陰功醬。
冬陰功醬的做法是:把購買的羅望子果肉用水化開並過濾,紅辣椒用榨汁機打碎成辣椒醬,再加入碎香茅、愛吃蒜的可以來一些蒜末,喜歡吃薑的可以加一些薑末(南姜),不喜歡的不放就可以了。然後再把檸檬葉切末,注意要用手擦拭一下檸檬葉的表皮,是為了讓它更能散發清香也除去葉子表皮的一層滑溜溜的物質。然後,喜歡吃洋蔥的還可以加些洋蔥,放入鍋裡煸炒一下把醬放涼盛入罐中就行,這樣想吃冬陰功的時候用就很完美了。
還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做冬陰功的靈魂就是魚露。可能很多網友會對這個名字感到好奇,其實,魚露就是閩菜、潮州菜及東南亞料理中的常用調味品,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過多重程序後得到的一種味道鮮美的調味品,類似於我們的醬油,但是做冬陰功湯是絕不能用醬油代替,因為我們也說了,冬陰功的靈魂在於魚露。
這就是今天美食街66為大家尋找的美食——泰式風情冬陰功湯。果然,一頓好的飯菜,是要用心地經營的。不是為了瞎講究,而是對食材的一種尊重,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願每一個為夢想砥礪前行的我們,都能吃到一份充滿真心與溫暖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