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南方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米飯,好的米飯不需要菜就可以吃上一碗,如果有幾個下飯的菜,幾碗都不是問題。雖然米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注意米的形狀,平時買米都是超市隨緣買的,其實常見的米是分為長粒米和圓粒米的,兩種米從本質上來說是有很多區別的。
常見大米的類型:
按照種類:粳米、秈米、糯米等
按照品種:黑米、薏米、小米等
按照加工方法:糙米、胚芽米、白米、有機米、免淘洗米等
日常做飯用的最多的是粳米和秈米,至於其他的米各有不同的用途:
(糯米)又被稱為江米,長線乳白色,粘性很大,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黏性小吃,比如餈粑、年糕等等,深受大家的喜愛。
(黑米)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米,有著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除了可以用來煮粥還可以製作各種營養食品。
(薏米)是傳統的藥食兼用的穀物資源,營養價值豐富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被成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小米)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農作物之一,中國最高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所以也被稱為保健米。
粳米和秈米的區別:
粳米和秈米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從形狀、口感和營養價值三個方面來比較一下
(外形)粳米米粒呈現橢圓形或者圓形,米粒非常豐滿肥厚,又被稱為肥仔米,我們常見的圓粒米就是指的粳米。早粳米呈現半透明狀,腹白較多,硬質少;晚粳米呈現白色或者蠟白色,腹白少,硬質多。
秈米米粒呈現細長形或者長橢圓形,又被稱為長米、仙米,我們常見的長粒米就是指的秈米。早秈米呈現粉白色,腹白多,質地脆弱容易碎;晚秈米呈現透明或者半透明,腹白少,質量比較好。
(口感)
粳米粘性比較適中,煮熟後米粒有點粘性但是可以分開,吃水比較少,出飯率低,所以用這個米做飯應該少放點水,比較適合用來煮飯或者煮粥。
秈米粘性較差,吸水性強,膨脹程度較大,所以出飯率比較高,用這個米做飯應該多放點水,比較適合用來做炒飯、米粉等。
(營養價值)
粳米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達到了79%以上,是非常重要的熱量來源,也含有非常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豐富,有著益氣、健脾的功效,在我國作為食物食用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
秈米是提供B族維生素最主要的來源,有著非常好的消除口腔炎症的作用。做出來的米粥有著清肺、補脾的功效,米湯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
選購大米的技巧:
了解了長粒米和圓粒米的區別,那麼怎麼挑選優質的大米呢
(看硬度)大米的蛋白質含量越高,米的硬度越強,透明度也就越高。
(看腹白)仔細觀察大米就會發現腹部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腹白的部分澱粉含量較高,蛋白質含量低,不夠成熟的穀粒腹白較大。
(爆腰米)這種米在乾燥的情況下,內外收縮導致米粒上出現一條或者多條橫裂紋,這種米營養價值比較低。
(黃粒米)這種米是因為發生了某種化學反應,導致香味和營養價值變低,如果黃粒米比較多,不要購買。
(大米越亮越好嗎)
這裡涉及到一個拋光大米的問題,很多黑心商家把各種不能食用的大米,用特殊裝置除去異味,然後抹上能夠增加色澤和光滑度的物質,最後賣給用戶食用,可以說真的是黑良心啊。
怎麼鑑別拋光大米:
1、味道:細聞會有一些變質發黴的味道,沒有稻米自帶的稻香。
2、揉搓:拿起米粒在手上揉搓,觀察碎屑,如果全部黏在手上而且有油膩的感覺,這種米就要注意了。
3、色澤:帶有一點淡黃色或者其他的顏色,和正常大米的米白色有點格格不入。
4、淘米:普通的大米在淘米後,水會出現濃白色,如果淘米水顏色比較淡或者非常乾淨,這種米就要注意了,但也不排除某些經過特殊處理的免淘米。
其實不管是秈米還是粳米、長粒米或者圓粒米,只要是出自正規的廠家、正規的渠道,都是可以放心購買食用的,至於哪種更好吃、哪種營養價值更高,沒有必要分得那麼清楚,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可以。
本文為筷說食話原創,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關注、點讚、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如果有什麼觀點和想法,可以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