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分享:從灸盒進化到化膿灸,艾灸給我帶來13大驚喜!

2021-02-13 一心只為你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這是我很早就想寫的一篇東西了,原因在於艾灸給我帶來了健康。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健康更重要的東西嗎,在我看來,沒有了!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女,30,已婚已育。我是從98年開始身體情況變差的,那時候我才十七歲。因為父親的突然離開,在心理上對我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我從此覺得生命的脆弱以及疾病的可怕。

從那時開始,我得了許多的疾病。鼻炎、咽炎、胃下垂、美尼爾氏綜合症,經前期綜合症、婦科病、經常感冒、感冒必咳,一咳就支氣管炎。這就是我這十幾年來的基本情況。當時完全不懂得要去看中醫,一味的只是看西醫。直到我丈夫為我打開中醫之門。

我看了中醫後,醫生告訴我,我氣虛、肺虛、脾虛、血虛。論壇裡的人都是懂得中醫的,看到醫生這個診斷,你可想而知我的身體狀況是有多差。但是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找尋讓自己身體變好的方法。一開始還以為吃維生素會好,後來中醫告訴我要調理,吃補藥。可是我覺得吃補藥還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還一直在找尋讓自己健康的方法。

我第一次接觸艾灸是懷孕時胎位不正,醫生開了艾條糾正胎位。果然有效。懷孕期間水腫,然後我開始得了溼疹。一直綿延到如今。這個溼疹讓我無比難受,我上網找尋醫治的方法,在天涯論壇裡看到有幾篇這樣的貼子,裡面均說到艾灸。於是2012年5月,我開始用艾條懸灸溼疹的地方,效果很好,並且灸過的地方就不再長了。

在此之前,我曾在芒果臺看過單桂敏的一個節目,當時只略看了一下,但是我腦海裡依然記得,於是上網搜索她的博客,看了好多天裡面的博文,於是開始我自己的全面艾灸之路。我在網上買了單桂敏的書,後來又買了謝錫亮的書以及定穴位的書籍及一些中醫書籍。

有了理論基礎一切就開始行動了。2012年6月開始我用灸盒,整個後背都灸,灸完再灸中脘、關元、氣海。用灸盒灸了三四個月。這期間出現了許多的排病反應。

1、口乾得不得了,要燒著了。

2、腹瀉。

3、頭暈噁心。

4、胃冷。

5、全身癢出疹子,有小紅點疹,有像風疹的疹。

6、皮下有瘀青。

7、還有排寒反應。等等等等……

這些排病的反應說起來輕鬆,當時也挺折磨人的。當時我癢得最難受的是半夜,半夜都在抓,真的抓了三四個月之久。有些疹子出來幾個月才消退。那些小疹出完後,四肢又開始出另一種疹,像風疹,一抓起來一大片那種。幸好我的理論知識充分了,所以我不擔心。

我為治咽炎灸天突穴和羶中時,前胸密密麻麻出了一大片疹子,衣服磨擦都痛的那種,沒法看,我堅持灸,就退下去了。

在用灸盒艾灸期間,我的身體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好轉。期間我在服用一些補藥,先是八珍丸,後來是阿膠。

來說說身體變好的情況:

1、脾氣變好了很多,人變得平和了,淡定了,不糾結了,寬容了。過去我很易怒,容易心情不好,易煩躁。對於我來說尤其難得,我過去以為是我心理素質不好,現在總算知道,原來身體也會倒過來明顯影響情緒的。這是不是也可以說,有好脾氣的人其實是有個好身體。怪不得說肝火旺的人脾氣差。

2、變得不渴了,過去的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喝水很多很多,不是一般的多。

3、剖腹產的刀口顏色變淡,刀痕開始變小了。

4、沒有那麼多痰了,過去喝水多吐痰也多。

5、不那麼容易頭痛了,過去但凡一生氣必然頭痛,一痛就是一天,必得睡一覺才能好。所以每個月我痛三四次是平常事。

6、眼皮浮腫,腳浮腫也沒有了。我的腳曾被說過有肉,實際上不是肉,是水腫,看著胖,實際上不是脂肪。眼下的脂肪粒減少了。

7、奶水又變多了。

8、經前期綜合症沒有了!完全沒有任何來之前的症狀!肚子也不痛了。

9、過去吃不了阿膠,一吃就上火,現在艾灸後能吃了。

10、陰道炎消失了。我的陰道炎有許多年了,好了又來,現在總算知道了,局部的病症預示著健康的整體下降。所以有病不要只治這病,而是得把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況提高上去才能抵禦病的入侵。

11、睡眠好,不易醒,醒來也不累。

12、幹活不容易累了,精力充沛。幹活出汗也少了。

13、後背出汗也不易感冒了。不那麼怕冷了。

好處很多,但是我一直對化膿灸心嚮往之。因為有了理論知識,我對化膿灸一點不害怕。我開始用化膿灸是在腳底,上面有溼疹,我就開始灸了。灸了幾次後我就不害怕痛了。無非就是這麼疼,並非不能忍受。於是我開始了化膿灸足三裡和關元穴。

說起來做化膿灸是因為我懶。我灸了幾個月,每天溫灸都要花幾個小時,並且我還帶著小孩,實在是很費時。從2012年9月18日開始的足三裡關元穴化膿灸。艾護眾生提醒您有很多人擔心化膿灸影響美容,對於我這樣只要健康不要美麗的人來說,多幾個坑完全不擔心。

找穴很重要,我對著書本找了很久,堅信自己是對的。其實也有灸錯了又再找的。足三裡開始灸的時候一點都不痛,我自己都意外得要命!到了25號開始灸關元。也不痛。但是灸到後來痛了,書上說,從痛到不痛或是不痛到痛,都可知道是身體好轉。

都說七年之前求三年之艾,我的理解是七年的病要灸三年才能好。所以我現在每天都做化膿灸。化膿灸真的時間短效率高。

化膿灸期間舌苔薄了,中間有一次感冒,這是我這麼多年來感冒第一次不用去抓藥能自愈的。這對我來說就是重大的飛躍呀!

好了,說了這麼多,只想說一句,灸治百病真沒錯。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灸眼、灸胸、灸菊花……古法艾灸太野了!
    下面這個鼻部艾灸儀,據說可以灸到所有鼻部穴位,用處當然就是治療困擾多年的老鼻炎。不管你是過敏性鼻炎、鼻息肉還是鼻竇炎,只要鼻塞鼻痛流鼻涕,艾灸一下,通通能治。根據買家如潮的好評來看,鼻灸儀真的有奇效,誰用誰知道。〓 不過「吃起來真好吃」是什麼鬼?!
  • 不懂麥粒灸,不如別艾灸!
    我認為,「不懂麥粒灸,不如別艾灸」,也許你會覺得這說法太誇張,但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在傳統灸法中,麥粒灸的地位就相當於一家之棟梁,正是它,撐起了艾灸的半壁江山!麥粒灸是屬於艾灸中常用的直接灸的一種方法,是將艾絨搓成如麥粒樣大小的艾炷直接置於皮膚上施灸防治疾病的一種技術,由於容易留疤甚至化膿,所以也稱之為「瘢痕灸」,「化膿灸」。
  • 三伏灸之:隔 姜 灸
    注意事項:1,艾柱燒到底部的時候,生薑片會燙,很多艾友會咬牙忍著,這個大可不必,忍著就會燙起泡,那還不如做化膿灸了。當然你也可以把生薑片切厚點---2.5個一元的人民幣厚但是,你用牙籤刺的孔就要大點,能透光。嚴重的在膏肓穴上艾灸左右各10壯。艾灸10天休2天很好的。
  • 化膿灸的施灸要領(振陽培元、扶正祛邪)
    化膿灸,也稱作為疤痕灸,屬於中醫針灸直接灸的一種。是以5mm左右的艾炷放置在體表某些穴位直接燒灼。一般每穴3~9壯,然後貼以膏藥。化膿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療法,是艾灸的一種,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此外,化膿灸還可用於哮喘、痺證、慢性腸胃病、陽虛頑症的治療及體虛的調理。
  • 易灸灸已然成為艾灸行業創業首選
    只有真正經歷創業的人,才知道曾經的努力和付出,終究會帶來一片收穫,而這種收穫將決定自己的一生,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過易灸灸,實現了月入五十萬+。我是周娜華,易灸灸230萬合伙人之一,易灸灸向陽團隊創始人!經過一年半時間,我從易灸灸5萬總代起步,3個半月走到230萬合伙人,先後組建了三百多人的團隊,帶出2個230萬合伙人和無數個58萬董事,18萬官方合伙人。
  • 濰坊市中醫院改良無痛麥粒化膿灸治癒肺部結節
    2019年11月20日,57歲的患者李先生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右肺下葉基底段存在兩個結節,較大的一個約有1.2*0.8釐米,肺內鈣化灶,焦急的李先生立即在另外一家醫院複查並接受系統化抗炎治療,13天後再次複查,雖然結節有所變淡,但右肺下葉基底段結節大小基本沒有變化。
  • 艾灸的方法之:(三)艾條灸(附語音)
    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和隔附子餅灸。前兩節課講的這些灸法,重點是講醫生的治療方法,我不是特別推薦聽眾朋友自己在家裡用。(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因為這些灸法,有的是直接接觸皮膚,有的是隔物接觸皮膚,因為溫度很高,很容易燙傷,一旦燙傷,就容易起泡化膿,不小心破了之後還會感染,帶來一系列的麻煩。我建議選擇這種灸法,一定要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
  • 艾條溫灸用什麼工具?艾條溫灸怎麼操作?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艾條溫灸用什麼工具或者說艾條溫灸怎麼操作這方面的知識吧。艾條溫灸用什麼工具:其實艾條溫灸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用艾條採取溫和灸的方式,而溫和灸的艾灸器具比較多的,例如竹灸盒、木盒或者有些人用艾條夾子之類的都是可以溫和灸的,竹灸盒如下圖所示:或者採用手持艾灸方式也是可以的,手持艾灸也是溫和灸,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懸灸,不過手持艾灸艾煙多
  • 灸前必知:9大艾灸禁忌和注意事項,直接影響效果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艾小九。有些時候我們艾灸效果不理想,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認真堅持,很有可能是因為其中的某一項要點沒有把握好,從而之間影響到效果。艾灸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如果想做出來好的效果,卻是一個技術問題。
  • 智能隨身灸,重構艾灸新體驗!灸大夫升級款i9體驗評測
    前些年,在一位中醫朋友的推薦下,我開始接觸艾灸,平日裡有點小毛病,我就灸一灸,幾天就能搞定。一直到現在,我依然選擇艾灸來做日常保健。說起艾灸,接觸過的人應該知道,它是通過點燃艾條,燻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艾灸,一是需要尋找穴位,二是控制一定的溫度,要做好這兩點,一般都需要專業人士操作。
  • 麥粒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施麥粒灸後,局部皮膚發紅,破損,產生灸瘡,稱之為化膿灸。(一)為什麼要灸出瘡來?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難治性疾病,這是是化膿灸的主要適應病症。儘管化膿灸會產生灼痛感,但相對病情而言,這種「小創傷,大效應」是完全值得的。灸瘡療效顯著,古人早有記載。
  • 影響艾灸效果5大因素第4講之灸量:效果好不好快不快,灸量是關鍵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江國慶。本次我們分享影響艾灸效果的第4個因素:灸量。點擊下方文連結,閱讀前期相關文章:▲關於灸量的2個概念1、灸量灸量,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身體真正接收到的艾灸的「能量」,這個「能量」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正如物理中常說的「能量守恆定律」一樣,艾條燃燒以後產生精純至陽的能量,通過施灸的方式,會被人體利用一部份
  • 艾條可以天天灸嗎,可攜式艾條溫灸盒哪種好
    有艾灸經驗的朋友都知道,艾條是需要堅持才會有效果的,那麼艾條天天就合適嗎?是用手持艾條艾灸還是用艾灸器艾灸?哪個效果更好?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知識。艾條可以天天灸嗎?艾條能不能天天灸主要是跟個人的身體素質有關係,還跟調理的疾病或者部位有關係,比如身體素質比較差的朋友剛開始可以隔天艾灸一下,等適應之後就可以天天艾灸,另外調理慢性病的情況下需要天天艾灸,情況得到改善之後就可以隔天艾灸或者一周艾灸幾次,所以是否天天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艾灸使用什麼樣的艾條比較好?
  • 灸大夫i9新一代迷你智能灸上線,引領艾灸新風尚!
    近日,專注於現代艾灸的灸大夫醫療科技上線了一款新品——i9新一代迷你智能隨身灸,一上線就引發業界關注。據了解,這款智能艾灸產品由灸大夫中醫藥創新研究院專家領銜打造,體積小巧、時尚便攜,艾灸時無煙無火,環境清新舒雅,APP智能調節時間和溫度,並提供在線灸療方案和專業醫學指導,讓用戶享受到科技艾灸帶來的全新體驗。
  • 常用的灸法之:(一)艾炷(直接)灸(附語音)
    【本篇是: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附語音)-之十九。(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 今天,我繼續跟大家分享艾灸系列養生課程。我先帶大家回顧一下我們之前講解的一些內容。 灸法是藉助灸火的熱力,給予人體以溫熱性的刺激,通過腧穴的傳導。
  • 怎樣用艾條灸腿?艾條灸的注意事項?
    hi~大家好,我是香怡御艾的劉超哦~~今天又和大家來分享艾灸知識了,我們主打的高品質石磨的艾條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怎樣用艾條灸退,今天香怡御艾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和大家說一下艾條灸的注意事項吧。
  • 艾條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分享!艾條溫灸方法講解(附送艾條溫灸圖)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艾灸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艾條的功效與使用方法,今天筆者為大家講解一下這方的知識,同時也和大家說一下艾條溫灸方法,附送有些艾條溫灸圖供大家參考。溫經散寒,例如有些人體內寒溼比較大,經常感覺手腳冰冷,腹部比較涼,這種的話可以用艾灸燻肚子或者補陽氣的穴位,因為艾灸本身就是純陽之火,而寒溼為陰,剛好可以祛寒溼的,效果很不錯的。
  • 艾灸後為什麼起水泡?繼續灸還是放棄?
    而艾草的藥性是陽性的,有生發的特點,會在經絡裡巡行,一旦發現哪裡潛伏者病邪,他們就起到衛士的作用,把沉澱潛伏的病邪攪動起來,順著經絡到達腑臟,排出來。當你長期艾灸,陽氣變得充足,這個時候,體內正邪開始交戰,因此不同的人灸會出現不同反應,有的人開始長痘痘,有人皮膚發癢,也有的人灸後會出現水泡等反應。
  • 祛溼消除富貴包 三伏灸選易灸灸
    許多人認為,艾灸僅適用於老人在三伏天等特殊時節祛溼,實則不然,灸療的適應症十分廣泛,對內、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防禦效果,尤其在慢性病日漸年輕化,且造成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70%以上的今日,用艾灸防治慢性病的工作不容懈怠,尤其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富貴包。
  • 「灸友實踐」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艾灸,必有突破!
    我練習如意灸法二十多天才感覺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突破,分享給灸友們!晚上艾灸時我先放鬆身體,調整心態,不再貪熱,感覺溫熱就好,繼續灸肚臍右側四橫指處,剛開始灸感和以前一樣,右腿脹疼厲害,左側輕微脹疼,不一會就感覺腹部和右側後腰脹疼得厲害,疼的我得咬著牙,這個疼是想跑神也跑不了啊,後來右側肩胛骨,右胳膊也疼起來,牙也有點疼,疼說明此處不通,也說明此處正邪正在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