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賣平臺佣金抽成奇高,不顧餐飲商家死活,連央視也看不過眼了

2021-01-10 柏銘

近日央視對於某外賣平臺與餐飲商家的糾紛指出外賣平臺應該考慮下餐飲商家的困難,央視財經更批評「此次疫情是一面鏡子,真善美假惡醜都會被照出原形,望**不要因為蠅頭小利,使商業道德倒退!」,希望某外賣平臺與餐飲商家共度難關。

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餐飲商家經營慘澹,它們高度依賴外賣平臺,然而由於外賣平臺限制餐飲商家二選一、佣金抽成高企,導致餐飲商家難以忍受,廣東、雲南、重慶、四川等地的餐飲聯盟紛紛發表公開信要求某外賣餐飲平臺降低佣金抽成,以幫助它們度過眼下最艱難的時刻。

然而面對餐飲商家的呼籲,某外賣平臺幾乎是完全置之不理,繼續維持著超高的佣金抽成,甚至在疫情期間利用它獲得的話語權優勢進一步壓制商家,迫使商家二選一,如若不從就將佣金抽成提高到30%,甚至直接將餐飲商家下架。

回顧外賣行業的發展,外賣行業剛剛起步的時候,某外賣平臺對餐飲商家的佣金抽成為8%,強調外賣平臺利用網際網路渠道擁有低成本優勢,而餐飲商家也因此獲得了一個新的銷售通道,消費者又獲得了便利,可以說各方皆大歡喜,外賣行業由此迅速發展。

在外賣行業迅速發展的階段,即食麵行業甚至因此而大受打擊,即食麵銷量連年下滑,可見外賣行業有多麼繁榮,在那個階段外賣平臺和餐飲商家可謂合作得如魚得水。

然而隨著外賣行業逐漸形成幾大巨頭,擁有市場份額優勢的外賣平臺開始露出了猙獰的面孔,將佣金抽成逐漸從8%提高到如今超過兩成,甚至最高達到30%,佣金抽成提高了兩倍多,而某外賣平臺也因此大賺特賺,每年賺取了數十億元利潤。

在平時,由於餐飲企業還有線下的銷售,餐飲商家還能忍受,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餐飲商家大都取消了堂食,幾乎完全依靠外賣,同時食材等成本也在持續飆升,外賣平臺超高的佣金抽成讓餐飲商家終於無法忍受,而引發了這場廣受熱議的糾紛。然而面對糾紛,某外賣平臺幾乎是我行我素,完全不管餐飲商家的訴求和媒體的看法,依然繼續著超高的佣金抽成。

如今上市也看不過眼了,批評某外賣平臺貪圖蠅頭小利,不顧餐飲商家的死活,如此做法頗為不地道,評論某外賣平臺」莫因商道變商道而被傷到「。

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曾受到高度好評,然而近幾年來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的貪婪本性暴露,對傳統行業的壓榨相當嚴重,導致傳統企業難以承受,而外賣行業無疑是其中較為典型的行業,這次央視對某外賣平臺的批評,不知該外賣平臺會否因此反思而有所收斂呢?

相關焦點

  • 餓了麼美團抽成上漲,許多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外賣平臺正悄悄上漲抽成, 其中餓了麼平均佣金接近26%,美團最高也上調至22%。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在核實過程中獲悉,餓了麼的確上漲了部分城市外賣商家的抽成,但是並未高至26%。業內人士認為,外賣抽成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商家應利用產能優化、數位化等方式來降低自身運營成本完成餐企轉型升級。對於平臺型企業來說,高抽成也應對應強大的配套服務,使商家能夠接受上漲的佣金。據職業餐飲網報導,進入2019年外賣平臺抽成不斷上漲,其中,餓了麼抽成平均佣金高至26%,由於抽成高漲,許多外賣商家退出外賣平臺。
  • 美團外賣佣金上漲引爭議 商家悄然從「老闆」成為「打工者」
    近日,美團外賣對商家下達了一條「新命令」:平臺對商戶收取的佣金,從原來的18%上調到了22%,增加了4%的佣金收取。簡單來說,商家在美團平臺上每掙100元,美團就要從中抽取22元。高佣金比例讓商家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要貢獻給外賣平臺,這自然就引起了很多商家的不滿,甚至有些商家最終選擇逃離美團外賣。那麼,明明知道提升佣金會引起商家不滿,美團外賣為什麼還會要增加佣金比例呢?
  • 美團外賣最低佣金10%遭駁斥,抽成不低於20%
    然而,美團的爭議一直不斷,商戶抱怨不斷,主要是美團外賣的佣金太高了,抽血嚴重,傷及商戶的肌體。最近,廣東餐飲協會站出來對抗美團外賣,要求美團外賣降低佣金,取消獨家合作「霸王條款」。一時間,美團外賣遭圍攻。那麼,美團外賣的佣金究竟是多少?商戶眼裡的美團外賣是怎樣的?商戶無奈:給美團外賣打工美團外賣帶活了餐飲行業,但又讓餐飲行業陷入困局。
  • 餐飲店因團購平臺年費被停服務 商戶呼籲餐飲平臺降佣金
    平臺方面,美團點評則稱,疫情期間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商家的優惠政策。美團點評到店餐飲業務,對湖北地區到店餐飲商戶提供了減免2月及3月佣金、全國到店餐飲商戶減免2月佣金的福利政策,並對規定期限內全國新合作及續籤的到店餐飲商戶,延長年費有效期兩個月。
  • 外賣抽成貴不貴,美團和商家誰更可信?
    近日關於外賣佣金的問題備受關注,當前正處在疫情後半段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不少餐飲商家只能是依靠外賣來進行產品的售賣,因而外賣平臺的使用率也就高了起來。但是不少外賣商家反映,美團外賣平臺的佣金抽成太高了,當前的商家本來就一直處在巨額虧損的狀態下,佣金的抽取水平過高已經超出了商家們的可承受範圍。
  • 線上外賣價格貴過實體店,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提價扣完佣金與實體店價相同,潛規則已成新常態今年8月份,一外賣平臺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按收入類型來看,餐飲外賣業務收入145.44億元,按經營利潤來看,餐飲外賣盈利12.53億元,同比增長65.7%,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利潤同比增長9.4%。
  • 美國外賣平臺抽成太高,引發外界不滿,多城市宣布限定抽成上限
    在這一次新冠疫情中,外賣迎來了史無前例的訂單高峰期,然而外賣行業有一個話題引發了爭議以及餐館行業的不滿——那就是外賣平臺的抽成或佣金實在太高。據外媒最新消息,美國紐約市議會周三投票決定,在緊急狀態時期,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餐飲外賣的費用上限為15%。
  • 美團餓了麼佣金持續上漲,商家真的只能選擇退出嗎?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外賣平臺正悄悄上漲抽成,或導致部分商家退出外賣平臺。美團外賣的佣金兩個月之前是18個點,大概從2018年11月份開始,就漲到22個點。一位店長表示,最初與外賣平臺合作的佣金是15%,後來調到18%,如今又上調到22%,這讓他們都感覺有點難以負擔了。
  • 美團的佣金高嗎?店家和外賣小哥有話要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美團的佣金高嗎?與此同時,上證報記者走上街頭、進入小店,聽聽美團外賣騎手、店家的說法。合同一年一籤,抽成費率確定浦東藍村路,餐飲店林立。某餐飲小店店員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通過美團外賣平臺訂餐的收費單。
  • 外賣平臺抽成太高怎麼辦?商家建議……
    「近年來,以外賣餐飲為代表的新經濟形式呈現井噴態勢,特別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屢屢曝光的外賣食品安全事件,也引起了消費者的擔憂。創新監管手段,全方位保障外賣食品安全,非常必要。」日前,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政協召開「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會,群策群力共議「快餐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
  • 美團外賣啟動全國佣金返還計劃 廣州多個餐飲商家外賣營業額飆升
    南派資訊:近日,美團啟動"春風行動"升級版,美團外賣在此前流量扶持、商戶補貼等基礎上,繼續加碼扶持力度,升級推出「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全國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
  • 美團外賣抽成高商家抱怨,但有個好處商家卻一直捨不得放棄
    美團外賣作為外賣市場的領頭羊,佔據市場64%的份額,但對有的商家的抽成卻最高達26%。關於美團抽成越來越高的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在疫情期間,曾引起廣東多家餐飲協會的集體喊話。然而,在美團的高抽成下,有些商家雖然抱怨,但卻一直不願意離開美團。這又是為什麼?
  • 2020,曾經火爆餐飲界的外賣,因抽成問題,是否正慢慢走向寒冬?
    這就要說到外賣平臺對餐館所收取的佣金了,有資料顯示,美團外賣的抽傭規則是,對大型連鎖餐飲執行18%抽傭;對小型餐飲執行23%左右。餓了麼的外賣抽傭規則是,對大型餐飲連鎖執行15%抽傭;對小型餐飲18%-20%抽傭;新籤用戶16%-17%抽傭。
  • 山東餐飲業呼籲外賣平臺降費:高佣金讓企業苦不堪言
    2020年2月24日,山東省飯店協會、山東省級涉餐飲協會和16市行業協會,代表全省37萬餘家餐飲企業,發出《關於強烈呼籲外賣平臺全面降費的公開信》,稱「線上外賣平臺高額佣金費率的巨大壓力,讓餐飲企業苦不堪言、雪上加霜。」
  • 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抽成這麼高,外賣商家如何質量保證?
    若要討論2020年的疫情對那個公司有優勢的話,外賣平臺無異於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期間門店堂食不能經營的情況下,外賣行業卻打著無接觸的口號趁勢悄然崛起,這對於本就對混亂不堪的外賣市場再添一刀,疫情也促使更多的商家也加入了外賣這個行業。
  • 你的外賣被平臺抽成1/4,商家受不了,廣東餐飲協會:必須降佣金
    現在在很多地方,你點一單外賣有兩成到三成的錢餐館是要拱手送給外賣平臺的,對於很多小餐館來講,他們在算一筆帳,不做外賣沒有生意我得虧死,做外賣吧,大把的利潤都送給平臺了,最後算一算很有可能我這單不掙錢,白白付出了勞動。稍有控制不慎,可能做了外賣我也會賠錢。那麼怎麼辦?有沒有可能外賣平臺你應對疫情少收點錢,多讓利一些給小餐館?
  • 疫情下,美國外賣平臺高抽成犯眾怒
    但在DoorDash、Uber Eats、Postmates和GrubHub等外賣巨頭訂單暴增背後,商家的危機卻未真正得到拯救。外賣平臺的高抽成,讓斷臂堂食、一心外賣的海外餐飲從業者們叫苦不迭。於是,商家們走上了街頭,吶喊呼籲,換來一份立即生效的限價令:在緊急狀態時期,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餐飲外賣的費用上限為15%。
  • 當外賣和餐飲之間的蹺蹺板被打破之後……
    餐飲協會「發難」,平臺佣金讓餐飲企業苦不堪言。之前,餐飲業希望通過外賣來拓寬自己的「銷售」渠道,也確實通過流量的增長帶來了營業額的增加,但是餐飲老闆們事後算帳,卻發現利潤不增反降。雖然多賣出了食品,但是沒有獲得相應的收益,這其中的一部分利潤就是被外賣平臺掠奪走了。這也是近日關於餐飲和外賣平臺之間的矛盾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 商戶佣金高、被要求「獨家經營」 廣東省餐飲協會呼籲美團外賣調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4月10日下午,廣東省餐飲(烹飪)協(商)會通過微信公眾號致函美團外賣,敦促美團外賣取消獨家經營限制,切實降低外賣佣金。廣東省餐飲協會稱,美團外賣目前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但美團外賣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例如,美團外賣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且上述不公平交易規則在疫情期間未有實質改變,引起了餐飲企業不滿情緒。
  • 流量毒藥:外賣平臺商家的焦慮,繼續飲鴆止渴?
    最近,外賣平臺商家都很焦慮:平臺佣金費用又上調了。有商家表示,美團佣金由最初的15%,到後來的18%,最近又上調到22%;而另一個平臺餓了麼,有商家稱其佣金甚至高達26%。平臺方自有原因,但外賣商家則有苦難言,佣金上漲後,要麼沒單,要麼白忙:費用轉嫁,消費者不買單;不提高費用,則無法接受成本。已有商家嘗試自招騎手,繞過平臺自行配送,難怪當前有不少商家主動加消費者微信。消費者也會發現,部分經常光顧的外賣商家從平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