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中間神經元遷移調節異常可能導致大頭畸形

2020-12-17 生物谷

2018年2月28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遷移的抑制性中間神經元(inhibitory interneuron)與產生興奮性神經元(excitatory neuron)的

幹細胞

之間進行交談。他們發現這種細胞對話控制著大腦皮層的生長,並且破壞這種對話會導致之前已發現的與小鼠自閉症存在關聯的皮質畸形。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2月22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ell-Intrinsic Control of Interneuron Migration Drives Cortical Morphogenesis」。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01.031。


大腦皮層含有興奮性中間神經元和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興奮性中間神經元是局部產生的,並通過徑向滑行(radial sliding)遷移到大腦皮層內的最終位置。抑制性中間神經元是在大腦皮層的較遠區域產生的,通過跳躍性移動(saltatory displacement)沿著切向路徑進行遷移。在Laurent Nguyen博士的領導下,這些研究人員鑑定出中間神經元跳躍性移動的生理學作用。通過調節中間神經元的細胞骨架,他們能夠增加它們的皮層入侵速率,這接著增加投射神經元(projection neuron)的產生速率。他們也指出,這種變化可能導致大頭畸形(macrocephaly),而且也可能導致自閉症等精神障礙的典型症狀產生。

Nguyen團隊研究員Carla G. Silva說,「更準確地說,中間神經元遷移模式的轉變通過清除一種被稱為羧肽酶1(CCP1)的酶的活性而成為可能。CCP1基因喪失活性會降低中間神經元的跳躍性移動,將它們的運動轉變為滑行的遷移模式,同時無需改變它們的平均遷移速度。」

這項研究證實了中間神經元跳躍性移動的生理功能:這種遷徙模式的特點是在遷移的中間神經元群體的非同步暫停時間。這種遷移的異質性調節著到達發育中的大腦皮層的中間神經元數量,從而限制了與產生興奮性神經元的

幹細胞

進行對話的中間神經元數量。這種控制調節著興奮性神經元的產生。當暫停被消除時,更多的中間神經元在同一時間遷移,因而大腦皮層被多餘的中間神經元暫時定殖。這導致促進

幹細胞

產生過多的興奮性神經元的信息大量湧入。Nguyen 解釋道,將生物學分析與在群體規模下的細胞運動

生物信息學

建模相結合使得這一發現成為可能。(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Carla G. Silva, Elise Peyre8, Mohit H. Adhikari et al. Cell-Intrinsic Control of Interneuron Migration Drives Cortical Morphogenesis. Cell, 22 Feb 2018, 172(5):1063–1078, doi:10.1016/j.cell.2018.01.031

相關焦點

  • Cell:關鍵蛋白參與神經元的遷移以及突出的形成
    2020年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此前研究表明,Teneurin,Latrophilin和FLRT這三種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有助於神經元之間保持緊密接觸,促進突觸形成並在細胞之間交換信息。然而,在大腦發育的早期,上述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則會導致遷移的神經細胞受到排斥。
  • p35調節皮層神經元放射狀遷移
    PKCδ通過穩定Cdk5的激活因子p35調節皮層神經元的放射狀遷移 11月24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它的激活因子p35對大腦皮層新生神經元的放射狀遷移以及分層定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然而,p35/Cdk5的酶活性是如何被細胞內外的信號調節的依然知之甚少。
  • 重新認識大腦「中間神經元」|腦科學頂刊導讀024期
    神經皮質和海馬中大多與SHANK3相關的研究都關注於錐體神經元的障礙。然而,GABA能中間神經元同樣也接受興奮性傳入,可能也是構成性SHANK3幹擾的靶點。本研究利用亞細胞解析度雙光子顯微鏡觀察清醒小鼠的前額葉皮層微環路。重點關注了能夠截短SHANK3基因且與皮質功能障礙相關的無義R1117X突變,該突變體在頂端樹突棘中具有異常升高的鈣瞬變。
  • Cell:腸道神經元幫助免疫系統調節腸道炎症
    2016年1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系統主要負責防禦機體可能遭受的感染,因此會始終保持警覺保護機體免受外來威脅,但是免疫系統過度敏感也會造成過度炎症反應並會導致永久性組織損傷,因此保證免疫系統應答的平衡對於機體健康狀況的調節非常重要
  • Cell:淋巴結受一種獨特的具有免疫調節潛能的感覺神經元支配
    來自哈佛醫學院、布羅德研究所和拉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痛覺神經元圍繞在小鼠淋巴結周圍,可以調節這些淋巴結的活動,而淋巴結是免疫系統的關鍵部分。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ymph nodes are innervated by a unique population of sensory neurons with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 Cell:重大突破!發現視網膜中感知光線強度的神經元群體
    他們發現眼睛視網膜中的神經元分工協作,從而使得特定的神經元經過調節對不同的光照強度範圍作出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9月2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Population Representation of Absolute Light Intensity in the Mammalian Retina」。論文資深作者、波士頓兒童醫院F.M.
  • 朱學良課題組揭示細胞自主性調節皮層神經元極化的新機理
    該研究揭示,Wdr47蛋白通過影響Camsap家族蛋白的亞細胞定位選擇性地調節微管動態性,從而調控胚胎發育過程中皮層神經元的極化。神經元(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元。它們通常具有多根短而粗的樹突以及一根長而細的軸突分別用於接收和輸出生物信號。因此,神經元不論在形態還是功能上都是高度極性化的。神經元發育異常會導致精神或運動性疾病。
  • Cell metabolism:中樞神經元激活脂肪調節糖脂平衡
    2015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metabolism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兩種小鼠模型發現5羥色胺神經元對小鼠糖脂代謝具有重要調節作用,並且這種作用是通過調控具有產熱功能的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實現的。 許多研究已經證明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具有產熱功能,能夠通過糖脂代謝過程將化學能量轉化為熱量。有研究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的5羥色胺神經元對於產熱調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5羥色胺神經元可能對具有產熱能力的脂肪組織具有調控作用。
  • 皮質GABA能神經元功能異常導致感覺過度反應
    皮質GABA能神經元功能異常導致感覺過度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4 13:23:07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Guoping Feng、布朗大學Christopher I.
  • 傷害性感受神經元能夠調節造血幹細胞動員
    傷害性感受神經元能夠調節造血幹細胞動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4 16:05:04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Paul S.
  • 研究揭示腦幹GABA神經元對能量消耗的調節
    研究揭示腦幹GABA神經元對能量消耗的調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6:37:13 普林斯頓大學Alexander R. Nectow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Cell Rep:一步法讓幹細胞變成神經元
    2016年8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該研究找到了將人類多能幹細胞(hPSC)直接誘導為GABA能神經元(iGN)的遺傳因子iGN表達端腦中間神經元標記物和亞型標記物SST
  •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6 22:08:34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Elizabeth A.
  • Cell:是什麼讓人類神經元如此獨特?
    2018年10月23日/生物谷BIOON/---神經元又稱神經細胞,分為細胞體(cell body)和突起(projection)兩部分。細胞體由細胞核、細胞膜和細胞質組成。突起有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兩種。樹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細胞體擴張突出,形成樹枝狀,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經元軸突傳來的衝動並傳給細胞體。
  • 細胞表面蛋白組分析揭示神經元聯結調節因子
    細胞表面蛋白組分析揭示神經元聯結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0 11:01:02 美國史丹福大學駱利群、Alice Y.
  • 文獻精讀 | DOCK7協同TACC3調節放射狀膠質細胞區間動態核遷移及...
    與之相反,DOCK7過表達可導致Pax6+細胞減少而Tbr2+細胞增多(圖3e–h)。因此,抑制DOCK7表達增加RGC細胞池內細胞的數量,而DOCK過表達則減少細胞池數量,並促進RGC分化為基底前體細胞。E15.5天新生成的神經元通過中間區遷移至皮質板層,而保留自我更新能力的RGC則留在VZ區。
  • Cell|多模式綜合分析對小鼠視覺皮層GABA能神經元的重新分類
    繼單細胞測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之後,諸如Patch-seq的新方法能夠直接將特定神經元的轉錄組特徵與它的其他識別特徵相關聯,例如神經元的精確定位、形態和固有電生理特徵,這將有助於揭示細胞多樣性的本質和基本規則,並增進我們對神經元和環路功能的理解【1,2】。
  • Cell Stem Cell:幹細胞來源的多巴胺神經元移植治療帕金森
    2014年1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運動障礙,在世界各地影響數以百萬計的人,但目前的治療方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失去效力。在Cell Stem Cell 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從人胚胎幹細胞(hESCs)衍生的神經元移植,可使帕金森氏病模型大鼠恢復運動功能。我們的研究代表了臨床前評估人類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多巴胺神經元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並為人類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多巴胺神經元治療帕金森氏病提供有用必要的證明。
  • 餵食依賴性VIP神經元與ILC3之間的迴路調節腸道屏障
    餵食依賴性VIP神經元與ILC3之間的迴路調節腸道屏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16:21 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Dan R.
  • 文獻精讀 | 皮質中間神經元功能異常介導感覺過敏
    在ASD目前的診斷標準(DSM-5)中,感覺異常位列其中,包括對感覺輸入的過度反應/敏感,然而其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人類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和動物模型研究表明,皮質神經環路異常可能導致ASD患者對感覺輸入反應異常,但缺乏直接的證據。近年來,皮質GABA能中間神經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ASD動物模型中觀察到中間神經元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