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的時代來了 你需要翻譯嗎?

2020-12-15 快科技

22

文/唐雲路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 (′・ω・`)

15 億 Windows 用戶很快就可以方便地在網上對人豎中指了。

據繪文字(emoji)百科 emojipedia 最新公布的表情列表,微軟將在 Windows 10 中首次接納豎中指的表情,從而成為第一個允許用戶在操作界面上用 emoji 「爆粗口」的科技公司。

這是一種新的交互方式

除了豎中指,微軟決定在新版的 emoji 系統裡把小人的皮膚默認顏色設定為灰色,於是每一個 emoji 表情都將有 6 種膚色可以選擇。

微軟並不是第一家認真對待 emoji 的公司。

此前,蘋果在更新 iOS 8.3 的時候,一口氣新增了 300 多個表情符號,其中就包括將小人的膚色擴充到 6 種。在 emoji 鍵盤裡,長按住這些外星人,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同類,膚色、發色、性取向都能換。

在 Apple Watch 上,除了預設的文字回復和隨手繪製的圖案,基本溝通可能就靠emoji 了。你和朋友可以通過重新繪製的動態 emoji 來通訊。蘋果將最新的 Force Touch 功能用在了 emoji 上,長按屏幕,可以改變動態 emoji 的顏色。

Google 則為 Android 手機用戶推出了能識別 emoji 的輸入法,意思就是,用戶不再需要一個一個找要輸入的表情,畫出來就好。

Instagram 已經支持用 emoji 來打標籤,在最近的一份報告裡,它們宣稱至少 40%的評論裡都包含有表情符號。

表情時代真的來了。

而在更廣大的世界裡,表情被印上襯衫、繡上鞋面、製作成短片、被用來解釋科學概念、成為千萬美元的交易,甚至被當作呈堂證供。那麼,它們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成為了我們日常溝通的一部分?

首先,我們從「  :-) 」開始

1980 年代,卡內基梅隆(Carnegie Mellon)大學的計算機科學部大量使用「電子公告板」(也就是在線聊天室)。

在提出用 「:-)」 以及「:-(」 區分正兒八經的消息和善意的玩笑的時候,史考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並不知道他會因此成為改變網際網路的 40 個人之一。最初的笑臉符號也就由此發展而來。

根據後來從備份磁帶中找到的記錄,表情符號來到世界的這一天是 1982 年 9 月 9 日。

正如法拉曼教授在自述中寫到的那樣,「這在當時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在今天看來,那也算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時刻。那些在出版的小說裡看起來像是湊字數的表情符號,那些你偶爾還會用的 XD、(*^__^*) 、:P、( ^_^ )/~~,起點都在這裡。

在任何支持 ASCII 系統的電腦上,人們都可以輕鬆地用不同的符號、字母組合來活躍氣氛,在傳送彩信成本較高的那些年,是字符畫將普通簡訊變成一張張圖片。

儘管人們曾經擔心,過多地使用表情符號會入侵現代語言。實際上,它們還遠不足以成為語言的威脅,LOL(哈哈大笑)、OTL (失意體前屈)之類的符號表情並沒有佔據全世界的輸入框。

法拉曼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它並不喜歡表情符號現在的樣子。

沒關係,那些從 QQ、MSN、飛信時代就開始佔據聊天窗口一席之地的小人,來自於另一個符號系統。

1995 年,從傳呼機上誕生的 Emoji

1995 年,《紐約時報》曾經這樣報導,在東京的地鐵站臺上,隨便拉住一個高中生問問她有沒有傳呼機,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人人都有,如果沒有的話,我和朋友怎麼聯繫?

Emoji 就誕生在當時日本年輕人最廣泛使用的電子設備上,這也是難怪我們在稱呼「表情符號」這個詞語的時候,用的並不是英語單詞 Pictogragh,而是日語「絵文字」的拉丁字符 emoji。

1995 年,日本運營商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NTT)推出了一款新的傳呼機機型,在發出短訊的同時還能帶上不同的面部表情符號(illustrations of various facial expressions),比如愛心符號。NTT 因此獲得了日本年輕人的青睞,佔到將近 40% 的市場份額。在新出的機型去掉這一功能之後,NTT 才意識到,這些不太起眼的符號才是青少年使用自家產品的「殺手級」功能。

為了奪回流失的市場,NTT 的團隊在 I-mode 平臺上開發出了最早的 emoji。


這個傳呼機 emoji 內含彩蛋

1998-1999 年之間,慄田穣崇(Shigetaka Kurit)在 NTT 任職期間發明了 emoji。也就是現今通行 emoji 的最初形態。在 the Verge 的一次專訪中,他表示,他的目標是創造一整套 176 個 12x12 像素的彩色表情包,將人類的所有表情都涵蓋在內。

不同於試圖用字符模擬圖像的符號表情(emotions),慄田穣崇設立的就是一套符號系統。從一開始,這些符號在嵌入句子的時候就試圖「顯得毫無違和感」。

在 OICQ、QQ、Yahoo!Messenger 之類的聊天軟體上,這些模擬臉譜的符號迅速流行起來,成為聊天的標準配置。也許你還記得,QQ 群裡刷了一屏又一屏的自定義表情。人們將電影、動畫的截圖配上文字,製作成動態表情,有時候,長度幾乎相當於現在的短視頻。

儘管 OICQ 和 MSN 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而伴隨它們始終的 emoji 仍然在持續被更新。


最初的 emoji 是一組 12x12 的符號

這是表情的黃金時代

功能機向智慧型手機艱澀地轉向之時,人們在手機上發的表情當然不太多,因為這個手機發出去一個表情,對方的手機如果不是同一型號的話,可能顯示的就是一堆亂碼。

當然在 QQ 等通訊軟體上,表情從未退潮,就像今天在微信上用各種表情就可以一直聊下去的對話。

如今在微軟、Android 和蘋果的臉上,它們已經長出了手腳、被擬物、又被拍扁,添加各種不同顏色的皮膚、頭髮乃至性取向。

2010 年 10 月,emoji 編碼首次被 Unicode 收錄,讓 emoji 首次從非日本的手機系統走向了世界。在此之前的 2009 年,蘋果為了進入日本市場,和 Softbank 達成合作,將 emoji  設置進手機。蘋果當時的實習生 Willem Van Lancker 為此製作了一套商業化的 Emoji 表情,這套表情有近 500 個,包括了各種常用的東西。

2010 年 9 月,蘋果在 iOS 5 的官方鍵盤裡收錄了 emoji,這是其第一個自帶表情符號的手機作業系統。Google 則在 2013 年才將 emoji 納入輸入法。搭上 iPhone 的順風車之後,你得承認,順手發出 emoji 變得更加容易了,即使是非常愛惜羽毛的商務人士,也免不了發出一兩個 ok 的手勢。

以至於日本三大無線運營商宣布統一表情符號系統,已經不能算什麼大事。

2014 年 8 月,牛津詞典在線版收錄了 emoji 這一詞條。走過這麼多年,它終於成為一個標準的新詞彙。


蘋果首次在輸入法中收錄 emoji

讀圖,讀 emoji,讀情緒

Emoji 算是見證了智慧型手機的崛起。這一點在圖片社交網絡 Instagram 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裡,可以十分直觀地看到。


數據來源:Instagram 

Instagram 上的 emoji 上升曲線的重要時間點明顯與 iOS 和 Android 鍵盤的更新有關。截至  2015 年 3 月,Instagram 上的文字,半數以上都包含有至少一個  emoji。

Instagram 的數據工程師 Thomas Dimson 在官方博客裡表示,emoji 正在成為一種有效的、近乎普世的語言表達方式。在「emoji 化」最為激進的芬蘭,emoji 的使用率更是高達 60%。

當然,這也與 Instagram 的平臺性質有關。在一個鼓勵人們隨手拍照上傳的社交網絡,用戶原本就傾向於用圖像而不是文字去表達。人們原本就傾向於發一張日出的照片,而不是「東方露出了魚肚白,漸漸地、漸漸地,一輪紅色躍出海面」。

人人都在看圖,有沒有文字真的不太重要,既然連標籤都能使用 emoji 了,未來在 Instagram 上的表情只會越來越多。

Instagram、Snapchat 甚至微信朋友圈就這樣成為 emoji 徵服世界的溫床。(那些用 emoji 做用戶名的微信聯繫人,真的特別醒目)

只能用表情聊天的應用

原本人們只是使用單個的 emoji,如今,一部分瘋狂的人開始用 emoji 造句了。

如果看不懂的話,只能說明,你真的還沒有掌握這門語言。去年 9 月,有人做了一個只能用 Emoji 聊天的應用 emoji.ly。當然,它很火,也很燒腦。

在開放搶註用戶名的一個月裡,有 7 萬名用戶預約成功,要知道,用戶名只能由 emoji 組成,隨機排列組合出來的 ID,下次登錄時還能不能記住還兩說。

Emoji.ly 的用戶名和聊天內容,都只支持 emoji,不要按回車,這玩意連空格也不支持。整個聊天過程則充滿了腦補。

在把 emoji 當成惟一溝通方式的時候,理解它的語法顯得尤為重要。還沒準備好將 emoji 納入研究範圍的語言學家們,也許現在是時候了。

發過的表情已經成為呈堂證供

今年年初,美國布魯克林的一名少年  Osiris Aristy 因為涉嫌恐怖主義被警方逮捕。這一切的起源只不過是因為他在 Facebook 上發了一條帶有威脅性的信息,後面配上了槍和警察的 emoji。

在過去的一年中,emoji 已經在美國數起案件的舉證、審判中佔有一席之地。正如Wired 在報導這一事件時評述的那樣:Emoji matter。

表情成為藝術形式

將 emoji 和世界名畫結合重塑的一系列作品,可能你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

最近,輕博客平臺 tumblr 上的 Emojinalart 持續更新了一系列用 emoji 製作的動態藝術作品。

簡單粗暴是嗎?這大約就是 emoji 的本質所決定的。

用表情寫書

2009 年,Kickstarter 的數據工程師 Fred Benenson 主持將一整本書《白鯨記(Moby Dick)》用 emoji 翻譯了出來,取名為 Emoji Dick。書中大約有 1 萬個句子,每句都由三個人共同翻譯,超過 800 個人在這部作品上花了 3,795,980 秒的時間。

去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將這本書永久收藏。

2012 年,Fred 應邀為《紐約客》設計了 emoji 封面,如今,他又在 Kickstarter 上開始了一個新的眾籌項目:Emoji Translattion。

這個項目計劃籌資 1 萬 5 千美元,希望通過眾包的方式建立一個 emoji 翻譯引擎。

目前,你已經可以用 Bing 進行簡單的 emoji 搜索。更長的句子,則更容易被誤解(看看上面的這些句子!)。看起來,似乎真的有統一翻譯的必要。

用表情來解釋科學

美國教育電視節目主持人比爾·奈(Bill Nye) 製作了一系列視頻,用 emoji 而不是複雜的動畫來解釋科學概念。

比如全息圖景、進化論究竟是怎麼回事。儘管多少他還是使用了一些單詞來將不同的 emoji 連接起來,並且一直在說話,但是用 emoji 來解釋分子如何連接在一起,如何複製、繁殖,居然真的簡潔明了。


在最新一期的視頻裡,比爾用甜甜圈造型的 emoji 向星戰電影致敬

用表情翻譯國情諮文

今年 1 月,美國總統歐巴馬發布國情諮文的時候,the Guardian 在 Twitter 上開通了@emojibama 的帳號,將國情諮文翻譯成了 emoji(絕大部分,其中還是包含了一些英文單詞)。

對於這樣做的初衷,它們是這樣解釋的:「歐巴馬向國會強調『這一年,要找到我們達成共識的領域』,如果世界上還有一件事是我們都能統一意見的,也就只有 emoji 了。」

下面是翻譯的節選,查看全文以及對照版本可以點這裡。

emoji 不會毀掉語言,而是成為了語言的擴展,甚至成為語言本身。

不像字符表情,你需要拐一個彎去理解,emoji 這些圖標比單詞本身能夠更快地傳遞本來的意思:當能夠直接傳遞腦電波,為什麼還要慢吞吞地寫字?

雖然在官方的解釋裡「破涕為笑」的那一個表情,不知道被多少人誤用為「哭臉」。就像同一個單詞使用在不同地方會出現不同的解釋,emoji 被誤讀這件事,是讓它更像語言的元素。

用什麼表情,反映出你是誰

和自然語言一樣,emoji 的使用也映射出不同的文化特徵。第三方輸入法 SwiftKey 在四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它們分析了至少 10 億份數據,總結出 emoji 在 16 種不同語言中的活躍頻率。

數據來源:SwiftKey

統計數據顯示,總體來說,人們用笑臉比用哭臉的多多,排名前五的常用表情裡,有兩個與浪漫相關:謝天謝地,這還是個有愛的世界。

他們還發現加拿大人對槍枝和金錢情有獨鍾,澳大利亞人對酒精和毒品的 emoji 使用頻率比世界平均高出一倍以上,在全世界都最受歡迎的笑臉在法國是一個例外,而法國人用愛心的比例高得驚人:法國人發的一半的 emoji 都是愛心,是世界平均值的四倍。

而在 QQ 發布的《中國網民表情報告》則顯示,中國才是真正的表情大國。2014 年,8 億 QQ 用戶中,超過 90% 在聊天時使用過表情。 QQ 全年表情發送量超過5338 億次,用得最多的表情仍然是代表笑容的「呲牙」。用來表示輕蔑的東方特色表情「摳鼻」也在最常用表情的前列。


數據來源:騰訊《中國網民表情報告》

表情成為價值千萬美元的生意

2 月初,全球著名字庫商 Monotype Imaging 宣布斥資 2700 萬美元,將一家專門做聊天表情的創業公司 Swyft Media 收入了麾下。這家成立於 2012 年的創業公司只做一件事,就是和商業機構合作,為客戶創作成套的主題表情包。

年初,一份 Business Intelligence 的報告曾指出,截至 2014 年年底,全球有接近 20 億移動通訊類 App 使用者,他們預測,到 2015 年底這一數字將超過社交媒體的用戶數量。而使用 emoji 輔助語言表達已經成為年輕人中流行的說話方式。

在此前媒體的描述中,Swyft Media 被認為「革新了手機內容的廣告投放方式」。的確是這樣,對於用戶來講,表情的使用是自我個性化表達的重要手段;對於移動通訊類 App 來說,表情包已經成為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於品牌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廣告植入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迪士尼的電影上映之前,emoji 也成為了一種預熱方式。在真人版《灰姑娘》上映之前,迪士尼製作了一個 Emoji 版的《冰雪奇緣》,在兩分半左右的短片中,通過模似在手機上用 Emoji 表情聊天的方式,還原了電影的完整劇情。

而漢堡王、Tacobell、維多利亞的秘密之類的品牌也已經大大方方做出了一整套自己的 emoji ,與常見的國外社交應用如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Path 等無縫銜接。

在微信上,擁有不少粉絲的表情廠牌「小崽子劇場」繼幫麥當勞設計表情之後,最近又為歐萊雅校園義賣設計了表情包。儘管微信上表情貼圖導入過程相當繁瑣,人們仍然樂此不疲。

從品牌專屬的 emoji 到即時通訊應用裡包容性更強的表情貼紙,人們似乎越來越不需要打字了。

表情的進階:可妮兔、饅頭人、莎莉鴨們

在日本、臺灣流行的消息應用 Line、在韓國流行的消息應用 KakaoTalk,當然,再算上就快一統世界的微信,他們的共同點之一,應該就是大量的表情貼圖。

說起表情貼圖,最成功還是 LINE。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應用市場,豐富的卡通表情正是 LINE 的差異化所在。儘管它的員工有時候已經分不清自己身處一家網絡公司還是卡通公司。剛剛發布的 2015 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持續更新的表情生意仍是它銷量最好的服務之一。

通過卡通人物走偶像路線,LINE 已經成功地塑造了流行文化──尤其在東亞地區,它的走紅與日本動漫文化普及有關(emoji 正是誕生在這裡)。

LINE  的用戶每天發送的表情貼紙多達 10 億個,2013 年一年,它們就在上面賺到了 5.9 億美元。銷售量排名前十的貼紙平均銷售額為 470 萬日元,貼紙購買已經佔到了 Line 整體營收的 20%。

官方的表情之外,在去年 4 月推出的、支持網友上傳並交易表情的平臺 LINE Creators Market 也進展順利,累計已有 10 萬個表情。

人們為什麼會被饅頭人、可妮兔吸引,並為它們付錢?大抵是因為,這些又萌又賤的貼紙,傳遞了比問候、情話、吐槽更微妙的情緒吧。我們曾經寫過一篇詳細報導,關於可妮兔們是如何牢牢佔據了聊天的對話框,你可以點進去看看。

在推廣衍生品上,LiINE 明顯更懂怎麼用自己的卡通貼紙掙錢。除了和優衣庫合作開發LINE Friends UT,在上海、紐約等地開實體快閃店,去年中秋節,LINE 在香港推出的月餅禮盒「一盒難求」的盛況,也讓人覺得,表情這門生意,掙錢不是難事。

微信  2013 年在 5.0 版本中才加入了表情商店功能,但這不妨礙人們在微信上頻繁地使用表情。《好奇心日報》一位編輯管理著一個純表情聊天微信群,偶爾扎進去待一會兒,收藏的存貨能在平時的聊天裡用上一個月不重樣。儘管 LINE 在這件事上領先太多,但是微信坐擁用戶數量優勢,也在表情商店上逐漸建立了聲勢。

誰在重裝微信的時候沒有度過一段乾巴巴的聊天過渡期?

表情已經擁有了大量周邊產品

如果你真的想要給誰發送一個哭泣、貓臉、愛心或是便便的表情,喜劇演員 Nick Offerman 推薦你放下手機,來點私人或復古的方式:來一個特大號的實木 emoji 如何?

每個實體 emoji 重達 14 磅(約合 6.35 千克),零售價為 29.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186 元),根據 Nick Offerman 的說法,它們的使用方法和在手機上一模一樣,只需把它送到信息接收人的手裡就好了。

只不過,按照日常的使用頻率,人們可能需要一個專門的屋子來存放「木頭表情」的存貨。

原創電商 Betabrand 不久前設計了一款布滿便便圖案的襯衫。在成功的眾籌中,共有 230 個人參與了預售,超出預期目標 50 件 3.6 倍。Betabrand 創始人 Chris Lindland 表示,第一批將會生產 800 件。

這些布滿便便 emoji 的襯衫,看起來甚至還有些商務。事實上,現在如果你想要把 emoji 穿上身,無論是 T 恤、手包、秋褲還是裙子,都能找到不少相關的設計。

整個時尚界都愛 emoji。起碼,愛過吧?

表情和正式場合不能共存?

世界這麼好玩,有些時候別太認真。我們的建議是,當你真的嚴肅對待一件事,暫時還是別用 emoji 來表達。就像十年前,你的上司會建議你不要在商務郵件裡使用笑臉符號「:)」

我們現在不反對你這樣做,但是仍然會提醒你慎重考慮,畢竟成年男性究竟是否應該使用 emoji,仍然是一個爭論不下的話題。

如果有一天,Google Translate 出現了翻譯 emoji 的選項,別太驚訝,說實話,我們還挺需要這個,比如,你怎麼把看不懂的經費報告和看不懂的 emoji 版本報告轉成麻瓜的語言?

比文字柔軟,拯救社交恐懼症,它就是表情

已經記不得有多少次了,在對話框裡輸入了很多字,又一個一個刪掉,往復幾遍,最後發出去的消息也就比「呵呵」稍好一些:笑臉或者齜著牙的笑臉。

在語言還沒誕生的時候,剛學會直立行走的人類也許只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勢溝通。

當人們用紙筆寫字,在有話要說的時候就走到另一個人身邊,看著他/她的眼睛說出口。

如今我們在鍵盤上敲擊一切,在面對面的時刻仍然自然而然地拿起了手機,左滑、右滑、點讚、輕敲鍵盤,似乎這才是舒適的交流方式:人人都有一些距離,面目模糊,就像是所有人的鍵盤裡都有的那些表情圖標,除了喜怒哀樂各種表情的人臉,還有手勢、動物、方向、數字等等。

我們不能判定,一張圖片真的能夠表達一整篇文章都難以表達的意思,但是 emoji 以及表情貼圖裡傳遞的微妙情感,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另一種詮釋。

我們生活在一個混合通訊的時代,因為讀圖也被當成了語言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說。被技術慣壞的現代人,正在共同生產一門新的語言,用 emoji 來概括似乎太過籠統,除了嚴格意義上的 emoji 符號,這門語言應該還包括 Line、微信、QQ 平臺越來越多的表情貼紙和自定義 gif 動畫。

總而言之,能看圖就不看文字,能發表情就不打字。這就是被表情徵服的世界。祝你們玩的開心 :)

相關焦點

  • 表情翻譯來了——今天你「笑哭」了麼?
    看看你的微博、微信就知道了,emoji 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達方式,對 emoji 表情的在乎,其實也是在表達對用戶的重視。英國倫敦的一家翻譯公司Today Translations(今日翻譯)早在2016年年底就捕捉到了這一趨勢,開始招募世界上首位表情翻譯官,最終倫敦大學學院畢業生Keith Broni成功應招。
  • 用表情包「翻譯」漢字 你玩得轉嗎
    因為蘋果、安卓系統內置的emoji表情,「日曆」都在這一天。現在emoji表情家族很龐大,近期,微博上玩「emoji翻譯名字」的遊戲,有人是翻譯了ID名:也有人翻譯「愛豆」的名字,下圖你能翻譯出幾個?1、蔡徐坤2、朱一龍……(請接力)翻譯出來需要拐彎抹角找類似詞、類似音……比如:「花」+「橙」+「魚」→ 華晨宇
  • 微信表情怎麼翻譯成文字方法 微信表情翻譯你是不是很喜歡我
    微信表情翻譯我喜歡你怎麼翻譯成文字?許多用戶都還不太清楚這個翻譯成文字,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微信表情翻譯我喜歡你翻譯成文字方法。  微信表情怎麼翻譯成文字方法  之前用戶和微信翻譯玩遊戲時就曾發現不少彩蛋,比如「You are my shadiao friend」之前就會被翻譯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想到「沙雕」這個詞中調笑的意味,你似乎也不能說這個翻譯是錯的。而有的語音信息在轉文字後也會有表情翻譯的信息出現,比如「太生氣了」就能召喚出一個[發怒]的表情。
  • 微信表情翻譯怎麼設置?微信表情翻譯大全[多圖]
    微信表情翻譯功能如何使用?微信更新後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功能,好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玩法在微信的更新中沒有寫出來,不過被廣大的網友發現了其中的秘密。讓各位在使用表情的時候可以翻譯出發送表情的實際含義。簡直不要太好玩。
  • 微信表情翻譯你是不是很喜歡我怎麼弄
    微信表情翻譯你是不是很喜歡我怎麼弄?微信最近炸了鍋了,大家在微信上都在使用emm圖片來進行表白,那麼大家知道微信表情翻譯你是不是很喜歡我怎麼弄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英國公司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你能勝任嗎?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我們正在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譯員需要準確理解表情符號的意思。」這句話出自英國一家翻譯公司的負責人,他們目前正在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表情符號emoji近年大行其道,但由於各地文化差異,表情符號的意思有別,可能會引發誤會。
  • 你能猜出這三首被翻譯成emoji表情的是什麼詩嗎
    你能猜出這三首被翻譯成emoji表情的是什麼詩嗎 澎湃訊 2017-08-24 14:01 來源:澎湃新聞
  • Emoji 表情翻譯神器:將文字翻譯成表情
    在日常網絡社交聊天中,似乎人人都離不開表情了,評論回復用表情,打招呼用表情,情感表達也習慣用表情。在眾多的表情中其中Emoji 表情符號相比於QQ 表情、微信表情也似乎更有魅力。
  • 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彩蛋大全 微信表情加符號翻譯意思全解
    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是多少?相信很多用戶都還不太清楚表情翻譯表白代碼彩蛋,下面讓小編為大家帶來微信表情加符號翻譯意思全解。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彩蛋大全1、【Emm+?】Emm就是上面圖片中的表情翻譯:你是在說我嗎?
  • 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大全:表情翻譯成文字代碼一覽[多圖]
    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有哪些?要了解表情翻譯的這個代碼,才能成功翻譯出你想要的的文字,所以這次小編會將表情翻譯的表白代碼分享給大家,將表情翻譯成文字向對方表白,詳細的代碼下面會全部分享給大家。微信表情翻譯表白代碼大全1、【Emm+?】Emm就是上面圖片中的表情翻譯:你是在說我嗎?
  • 英公司招表情符號翻譯專家
    你知道現在有一種工作叫表情符號翻譯員嗎?倫敦一家翻譯公司發現同樣的符號表情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含義,因此需要聘請專門的表情符號專家來翻譯,他們希望在2017年到來之前招到一名兼職譯者。今日翻譯公司的老闆尤爾加•奇林斯基尼需要為她的一位客戶找個人,把記事簿翻譯成表情符號,但找不到這方面的專家。She says software translations can only go so far and a human translator was needed, so the agency posted an online job advert.
  • 一秒看透你的心!有道翻譯新增表情翻譯功能
    幾天前有道翻譯官升級至最新版本V2.6.0,新增加「表情翻譯」功能,只要對著鏡頭做出表情,應用便可精準的翻譯出你現在的心情,一秒看透你的心。有道翻譯新增表情翻譯功能進入「拍譯」並選擇「表情翻譯」,應用會拍下你當前的表情並進行解析,根據人類的情緒變化,有道翻譯官設置了8個不同的評價標準,分別為幸福、憤怒、恐懼、鄙視、厭惡、放空、驚喜、悲情。表情翻譯在瞬間就能完成,8個標準會分別進行評分,當用戶臉上出現了明顯的笑容時幸福指數就會偏高一些,若出現嘴角下垂時悲情指數就會偏高一些。
  • 那些羞羞的顏文字表情,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 自從上周小編傲(bu)嬌(yao)的(lian)說自己是00後,並且科普了屬於我們00後的黑話後(不知道的快戳【閱讀原文】複習「吃藕、吃土、狗帶,這些00後黑話你都知道嗎
  • 學習葡萄籽英語需要翻譯嗎?
    本期特約老師:Jenny 葡萄籽英語的入門年齡段主要是處在4-7歲語言敏感期的兒童,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不需要也無法通過翻譯的方法來習得一門語言
  • 快來翻譯這篇由 emoji 表情組成的新聞稿
    看到這篇新聞稿的人,都來翻譯一下。當然,考慮到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與這些 emoji 表情進行交流,我把這篇文章翻譯了一下。以下全文僅代表個人立場,也許並不是雪佛蘭要表達的本意啊!你也翻譯一下,不服來辯。你會愛上這輛車:伴著車裡的音樂在城市中穿梭而過,捎上路邊的搭車人。一起穿過廣闊的城市街道。一起感受時間流逝和新車帶來的快樂。調整你的手機模式,盡情享受娛樂時間。由新車載你,去打保齡球、籃球,去嘗試各種運動;換上新裝,精心裝扮,奔赴一場浪漫約會。
  • 英首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按單詞或符號計酬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首都倫敦一家公司打算聘請一名「表情符號翻譯員」,這是全球第一個與表情符號相關的工種。文/靈犀翻譯公司負責人濟林基思表示,表情符號翻譯員的工作包括解釋跨文化語境下的表情符號意義,並完成一份月度趨勢報告。她認為,表情符號用法多變,是一個「潛在增長領域」。將日記翻譯為Emoji去年,英國語言學家指表情符號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
  • 這是日語表情包嗎
    今天小編整理了日語表情包,不,是學日語的時候的表情包,不僅僅是日語哦。快來看看吧。有機會在愛學日本語群裡秀一秀吧!簡單實用,歡迎您來到愛學日本語大家庭,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加油, 一起進步,一起開心。通常說來,日語的表情包一般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用日語的句子來翻譯中文的梗。詳情參見下圖:
  • 英國公司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我們正在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譯員需要準確理解表情符號的意思。」這句話出自英國一家翻譯公司的負責人,他們目前正在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表情符號emoji近年大行其道,但由於各地文化差異,表情符號的意思有別,可能會引發誤會。
  • 微信新表情「翻白眼、666、裂開」怎麼翻譯?附表情翻譯大全
    今年上半年,微信的表情符號就更新了一波,順便來回顧一下:這個「面無表情」的表情,表示「無可奉告」、「不好說,保留態度」、「不予置評」的意思。微信官方的英文翻譯是「Emm」。當然你可以跟外國小夥伴兒進一步解釋:The emoji means」 Sorry, I take the fifth on that.」or」Sorry, no comment.」看到這個表情的時候,點小路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社會」,沒想到微信也是這樣解釋的。
  • 微信表情你真懂嗎?
    因為在單純的網絡文字聊天場景中,線下面對面交流時的表情和動作是被閹割的,一些氣氛之下的微妙情緒也無法用直白的方式表達。設想一下,冷場的時候,強行使用文字回復可能只會讓當時的場面「雪上加霜」。  此情此景,文字表達的空白只能用視覺表達來填充,表情和表情包能夠體現交流者的「內心戲」和「潛臺詞」,真正做到一切盡在不言中。聊天內容的立體化,也在順應著「效率」這條網際網路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