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於是一些人以打假為幌子,以索賠為目的,專門到商店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食品,然後十倍索賠。這些人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案情回顧張某是一名無業人員,在聽說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能夠獲得十倍賠償的消息後,立刻付諸行動。張某先後到南海、江門等地的商店購買了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要求退貨,同時要求商品銷售者返還商品價款,並按商品價款的十倍予以賠償。
-
以案說法|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
-
...十倍賠償「驚世判決」再審判決!駁回食品無中文標籤的十倍賠償...
只要是從境外進口到中國的食品,都需要加貼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要求的中文標籤。申請人出售的涉案兩箱紅酒均未粘貼中文標籤,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產品質量不合格。韓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A超市返還韓某某個人消費的購貨款20160元。2、A超市向韓某某支付該購貨款十倍賠償金201600元。
-
進口鮑魚無完整中文標籤 永輝超市被判10倍賠償
編者按:花了2000餘元,買了12盒進口鮑魚,打開卻只看到英文標籤,而中文標註只有價格和個數。來自江蘇的吳先生覺得,這樣的中文標籤不符合規範,且違反《食品安全法》,故而將永輝超市合肥祁門路店告上法庭。昨日記者獲悉,蜀山區法院作出宣判,支持吳先生的訴請,判令超市退還全部貨款,還要支付10倍罰金。
-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 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
-
駁回食品無中文標籤的十倍賠償請求
只要是從境外進口到中國的食品,都需要加貼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要求的中文標籤。申請人出售的涉案兩箱紅酒均未粘貼中文標籤,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產品質量不合格。韓付坤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多美好超市返還韓付坤個人消費的購貨款20160元。2、多美好超市向韓付坤支付該購貨款十倍賠償金201600元。
-
進口紅酒不加貼中文標識,顧客索要十倍賠償被駁回
顧客在高級酒店購買了一萬八千餘元的進口乾紅葡萄酒,發現瓶身沒有中文標貼,遂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判令酒店退還購買葡萄酒的費用,並支付十倍賠償費。酒店則提供了能夠證實案涉葡萄酒具有合法來源的證據,同意退費但不同意支付十倍賠償。那麼,法院最終是如何判決的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終審:不支持十倍賠償
職業打假人花10萬餘元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退一賠十」一審判決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二審改判退還貨款再增加十倍賠償關於某要求賠償商品價款十倍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索要十倍賠償屬於消費者 才享有的權利,而結合劉某找到公證處辦理保全證據的公證以及其另有數十起購買商品後索賠案件的情形,可以認定劉某不屬於消費者,對其主張十倍賠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
生產內包裝未標註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法院判處商家十倍賠償
3.一審判決結果:判決上海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退還貨款,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支付十倍賠償金。 二審判決結果: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事實和理由:1.上訴人未提供涉案食品造成被上訴人身體損傷的證據,2.被上訴人系職業打假人,不應獲得賠償,3.涉案產品外包裝上標註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內袋信息的缺失不會對消費者構成誤導,系標籤瑕疵。 被上訴人袁某未作答辯。 原審被告上海某餐飲公司未發表意見。
-
進口咖啡保質期未譯成中文顧客索要十倍賠償被駁回
這種咖啡是原裝進口的,瓶身上貼有中文標籤。購買前,王先生仔細看過中文標籤,發現上面只寫了保質期是6個月,沒寫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瓶身上倒是有「FEB 25 13」字樣,看起來像保質日期,但不懂什麼意思。詢問工作人員後他才知道,這是英文形式的保質日期,意思是2013年2月25日到期。 謝過工作人員後,王先生拿了27瓶咖啡到收銀臺結帳。
-
「天價海參索賠案」反轉!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
之後,劉某以其所購買的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由,將銷售商李某、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展銷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李某、棒仔島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公證費2500元,並賠償十倍貨款107.5萬元。
-
情況有變:預包裝食品無中文標籤,究竟能否獲十倍賠償?
關於預包裝食品中文標籤的必要性問題已經不需要討論,因為依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規定,預包裝食品是必須要有中文標籤的。問題的關鍵是,如果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消費者在實施投訴時,能否有權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給予十倍懲罰性賠償。
-
購買的巧克力沒印生產日期,消費者起訴網店後獲得十倍賠償
吳先生認為莊某某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經協商未果,向濟南市濟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莊某某退還商品價款3775元,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37750元。濟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吳先生在莊某某經營的網店購買商品,雙方即形成網絡購物合同關係。
-
1478份判決告訴您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是否應支持十倍懲罰賠償
,進口食品的數量與日俱增,因進口食品中文標籤問題提出請求適用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的糾紛層出不窮,而中文標籤問題與食品安全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何種情況下可以判決適用《食品安全法》中十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開始引起關注。
-
唯品會售賣進口蛋白粉被指出現蟲子,法院判退款、賠償10倍貨款
馮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日前二審判決唯品會退還貨款588元,以及賠償10倍貨款5880元。天眼查披露的判決書顯示,2019年3月29日,馮某以588元的價格在唯品會購買一盒鯡魚魚子醬膠原蛋白粉180g,商品標註有「唯品國際唯品會自營」字樣,4月4日收到案涉商品。
-
海參天價賠償案:又反轉了
之後,劉某以其所購買的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由,將銷售商李某、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展銷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李某、棒仔島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公證費2500元,並賠償十倍貨款107.5萬元。
-
青島中院經典力挺職業打假判決被高院再審改判:銷售無中文標識進口商品,只要不能證明現實危害健康無需賠償
只要是從境外進口到中國的食品,都需要加貼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要求的中文標籤。申請人出售的涉案兩箱紅酒均未粘貼中文標籤,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產品質量不合格。韓付坤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多美好超市返還韓付坤個人消費的購貨款20160元。2、多美好超市向韓付坤支付該購貨款十倍賠償金201600元。
-
代購保健品無中文標識 淘寶店主被判10倍賠償
被告 網頁有中文標註 被告稱,在網頁中有明確表明該產品是「澳洲本土貨」;代理律師:被告並非產品的經銷商,並沒有張貼中文標示的權利以及義務。 從事海外代購輔酶Q10產品(一種保健產品)的孟源,突然收到了法院寄來的傳票,此前在他網店內採購的客戶謝科將他告上了法庭,並索賠商品價格十倍的賠償金,理由是商品沒有使用中文標籤以及在食品中添加輔酶Q10。
-
進口咖啡保質期未譯成中文 顧客十倍索賠被駁回
進口咖啡保質期未譯成中文 顧客索要十倍賠償被駁回「知假買假」不影響維權,是否意味著職業打假人可以肆無忌憚「一展拳腳」了?看了市民王先生的維權經歷,你會知道並非如此。只有理性的適度的維權才能獲得法律支持。2012年10月29日,市民王先生花672.8元在建鄴區某超市購買了27瓶星巴克咖啡。這種咖啡是原裝進口的,瓶身上貼有中文標籤。
-
北京高院再審判決:糾正知假買假十倍賠償,重申禁止反言規則
,均撤銷原支持「知假買假」十倍賠償的二審生效判決,而維持原否定「知假買假」十倍賠償的一審判決。解除楊某某與新世界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新世界公司退還楊某某貨款27000元,楊某某將海參退還新世界公司;2. 判令新世界公司賠償楊某某27萬元;3.新世界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一審查明:2015年6月4日,楊某某在新世界公司經營場所購買幹海參3盒,合計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