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朱自清《背影》,讀懂已是文中人——愛要及時表達出來!

2020-12-17 MissTse淺聊教育

導語: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高亞麟。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我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節選《背影》

天下父親肩扛生活擔子與漸行漸遠的背影

01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年少時讀《背影》,只記得朱自清的父親身材肥胖,用不太靈活的軀體穿過鐵道,爬上月臺柵欄給朱自清買橘子的畫面;當時只覺得這位父親胖得可愛。文中朱自清對父親失去祖母的痛苦和悲傷的描寫也不多,而年少時我的父母健在,奶奶也安康;因此沒能很好地感同身受朱自清的《背影》。

當時,雖然我的父親已經進入不惑年,但在我70多歲奶奶眼裡他仍然是小孩,奶奶依然對父親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我父親行差踏錯,吃了人生大虧。而當時,父親對奶奶的關心表現得有點不耐煩,甚至有時候會和奶奶拌幾句嘴。雖然父親對奶奶偶有不恭敬,但父親本性是好的。不苟言笑的父親,會為了逗笑生悶氣的我,用他笨拙的肢體動作對我做鬼臉逗我笑。父母在,我們尚有來處。

坐在搖椅上幸福的老人

02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歷史的車輪是如此的奇妙,時隔很多年的冬天。我的奶奶和朱自清的祖母一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與朱自清不同的是他當時還在求學,而我已出來工作。得知奶奶病重的消息後,我請假回老家到醫院看望她。奶奶即使在醫院但仍然擔心著她的小兒子——我父親的生活和我的婚事。奶奶見到我後,用微弱的氣息問我找到婆家了沒,說我是她眾多子孫中最擔心的一個。我強忍住淚水在奶奶耳旁回答找到了,幾經交流奶奶得知我找到婆家的消息後,一直重複著說:找到就好,這樣我就放心了……為了不讓奶奶看到我流淚,我別過臉看到我父親在醫院走廊的身影是那麼的瘦弱和無助。這一次,他就要全部失去他的父母了,把他當孩子關愛的人快要永遠地離他而去了……

03愛要及時表達出來

在我印象中父親真的不善言談,不管對妻兒還是身邊的親人。他在走廊因沒好好地對我奶奶表達養育之恩和愛意落寞的背影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如今的我才真正讀懂了朱自清的《背影》。愛要及時表達出來,不要把父母對我們的愛當成理所當然,要懂得給予和表達我們對父母的關愛。因為,一轉身就很可能是一輩子。不要總覺得人生漫長,等條件好或者賺了多少桶金再來關愛父母。

以前,車馬很慢,書信傳達很久,父輩多數不認識字。現在,交通很便利,通訊很發達,父輩多數識字也會看新聞。但我們依然羞於對父母表達愛意,總是把對父母的愛藏在心底,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後悔莫及。人生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誰都無法得知。愛就要及時表達出來,大聲說出來。

相關焦點

  • 《背影》年少讀不懂背影,讀懂不再是少年
    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10月在北京創作的,通過背影,朱自清帶我們走進了他與父親之間的故事,現在再去讀它,已是另外一番感受。《背影》寫父親「觸目傷懷,自然不能自已。情鬱之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語言凝重,對父親的懷念著之情溢於言表。這裡要說一下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因此《背影》就是創作與此後這段時間。
  • 透過朱自清的《背影》,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
    接下來談談我是如何上《背影》這篇文章的。此次我準備通過情感的「變與不變」來帶學生讀懂中國式的父子關係是有隔膜的、是含蓄而內斂的。先說「變」。這裡所說的「變」是指朱自清對父親前後情感的變化。此時朱自清對父親的安慰有何感受文中沒寫,但我們可以猜出來。文章最後交代了他們父子關係不和,所以此時面對父親的安慰朱自清應該是沒有放在心上的。
  • 朱自清《背影》:讀懂了父愛,你就讀懂了人生
    彼時19歲的朱自清,還是個覺得父親說話「不大漂亮」的兒子,直到十一年後,他收到了一封信,經歷了為人父,他在信中讀懂了父親的和解,而當初的那道「背影」,也終於讓這段倔強的父子情得以釋然。在影視劇《請回答1988》裡,一位父親面對受委屈的女兒時,心疼地說了句:「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請我的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 人到中年,讀懂了《背影》,才讀懂了人生
    有人說,經歷歲月,才能讀懂父親。不管是為人子,還是為人父,都該讀讀它。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短短1500字,卻將朱先生的父親形象刻畫的鮮活而真實併入木三分,讓人潸然淚下。
  • 朱自清的《背影》與其妻子武鍾謙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動著每個讀過這篇文章的我們,引得無數人淚流滿面。他們父子的感情看上去溫馨而感人,其實《背影》的背後有著另外的故事。《背影》寫於 1925年 10月,朱自清先生談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時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 朱自清的《背影》,你還能感悟多少
    還記得當年那個在語文課上懵懂的少年,也終於在長大成人之後,讀懂了文中的人生。那麼給你留下記憶深刻的一篇文章,又是什麼呢?但是留給我記憶最深刻的有兩篇文章,第一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第二篇是喬羽的《讓我們蕩起雙槳》。一個是童年的樂趣,另外一個就是親情。
  • 朱自清《背影》:父愛,是需要用時間來讀懂的!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曾經聽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突然讀懂了朱自清的《背影》,那就說明他已經不再年輕了。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有幾分調侃的味道,其實這才是最真實的感受。小時候大家都曾讀過《背影》,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沒有太深的感受,朱自清在這篇課文當中為大家描述的是一個非常平常的畫面。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離別,父親看著兒子即將離開的背影,很是不舍,他身材有些胖,於是步履蹣跚的去給兒子買橘子。
  • 朱自清的《背影》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背影》  商報記者 肖風偉  教授博文  《背影》應從課本中刪除  在貓撲網上,一個《因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將〈背影〉從課本中刪除?》
  • 中學課文《背影》:年少不懂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中學課文《背影》:年少時不懂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朱自清的《背影》:年少不懂背影意,及懂已成為書中之人了!近幾年《背影》又出現在大眾視覺裡,不過是因為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動」,一群仍擁有童心的中年人或少年人便在網絡上互相「」。
  • 朱自清的《背影》為什麼被刪除?
    話說《背影》這一篇文章為什麼被刪除了?而專業的大學教授給出這樣子的說法,說是朱自清本人沒有問題,而且父親也是好父親,但父親在過街買桔子的時候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父親沒有遵守交通規則,他跨過了護欄違反了當時的交通法則。
  • 朱自清逝世72周年:《背影》的真相
    ,叫人不敢親近,只感到枯燥無味。他是極有風趣的,他的風趣之可愛可貴,正因為他的有至情,愛真理,嚴肅而認真。1928年秋日的一天,揚州東關街仁豐裡一所簡陋的屋子裡,朱自清的三弟朱自華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樓父親臥室,送給父親朱鴻鈞先睹為快。
  • 朱自清的《背影》:滿滿的父愛,包容了無限的人生
    是山,深沉博大,是海,無邊無垠,是烈酒,回味無窮已是成年的朱自清,回想起19歲時所見到的父親的背影,體會到了滿滿的父愛。從作為兒子的他到八個兒子的父親,朱自清儼然讀懂了深藏在背影之後的含義。也是這篇《背影》,打破了父子之間的隔閡,緩解了父子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 長大後再讀朱自清的《背影》,才明白了父親的偉大,父愛如山
    今天是父親節,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尤其是中國男人,由於情感比較含蓄,很少對父親說一句:我愛你。骨子裡是很想說,但是每次都說不出口,即使是給父親打電話,那也只是簡短地聊一聊家常,很少會過多地把感悟表達出來。
  • 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帶有很強抒情性的寫人記事散文。文筆樸素而不失典雅,感情細膩真摯而不矯揉造作。此文不論欣賞閱讀亦或教學分析都價值極高,因此被認為現代經典散文,也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下從寫作背景、整體把握和細節分析、作者對父親感情變化三個方面入手對此文進行賞析。
  • 朱自清《背影》:年少只知父愛深,中年方懂書中人
    1917年,朱自清父親失業,祖母去世,家庭經濟陷入困頓。朱自清二弟幾乎失學《背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畢業參加工作,父親為了緩解家庭經濟緊張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資。父子發生劇烈矛盾。朱自清離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帶兒子回家,父親不準他進門。
  • 朱自清《背影》要從課本刪除的話,四大名著是不是也該被禁了?
    朱自清《背影》 毫無疑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朱自清所寫的《背影》是一篇感情真摯、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文章開門見山,落筆點題:「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隨後寫明事情發生的背景,引出作者離家時,父親在火車站送行這件事。
  • 教授:從課本中刪去朱自清《背影》,文章不美還違反交通規則
    父愛如山,每次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生活中,也能感覺到父親對我們的愛,是如山般的愛,但總感覺表達不出來。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將父愛如山刻畫的入木三分,這就是小編喜歡朱自清先生《背影》的原因。
  • 《背影》的背後:朱自清與父親的真實關係
    朱自清《背影》的插圖朱自清的《背景》是一篇耳熟能詳的散文作品,這篇文章自發布之後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近年來更是成為每年「父親節」必備的朋友圈文章,多少人為朱自清的文筆所感動,竟能將父親的愛描寫的這麼深刻細膩
  • 禍不單行的日子裡,我突然讀懂了朱自清
    題/禍不單行的日子裡,我突然讀懂了朱自清文/導數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父愛偉大如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父親的形象刻在那裡,雖不是時時刻刻都記得很清晰,但每每想起來時心頭總會湧起熱切的想念。
  • 朱自清《背影》:平凡的父親,帶給我不平凡的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一直很喜歡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的散文都有一股難以言說的味道,讓人會不自覺地沉浸到其中。之前讀他的《背影》,我感受到了父親對作者那種深沉的愛,但也只有這樣的感覺,直到最近因為在重溫他的作品,讀到了這篇之後,我突然有了一點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