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同時推出下一代班用機槍,彈鏈彈匣互換!網友:到底誰抄誰?

2021-03-01 迷彩虎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迷彩虎設為星標⭐️。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

中美兩大軍事強國在同一時間推出下一代班用機槍,美軍擬用最新版的M27 IAR班用機槍替換原來的M249班用機槍,從彈鏈換成彈匣。而我國針對95班用機槍彈鼓彈匣供彈的缺點,研發出了最新的超輕型小口徑重機槍,採用彈鏈供彈。兩大國的班用機槍屬於同一種武器,卻走出了兩條不同道路,彈鏈彈匣互換!廣大網友頓時懵了:你兩到底誰抄誰的?

曾經美軍認為他們在戰場上肯定是全面壓制敵人,因此班用機槍側重於持續火力,掛條彈鏈還要再掛個彈箱,槍管打熱了還得方便換,比如美軍現役的原來的M249班用機槍就是如此,反正再重也有輪式載具馱,單兵負重不怕。

而我軍要充分考慮戰場複雜性,認為機槍迫擊炮這種玩意都是優先被打擊的目標,戰場生存力低,因此戰術上都是一擊即走,打兩個長點射就馬上換地,所以重量要輕,外形要簡潔,彈鏈顯然不實用,快速換槍管也不太重視,因為就沒機會打那麼長時間。

然而時代變了。美軍現役班用機槍M249的最大特點是彈鏈供彈量大,一次可備彈200發,足夠把對方打得抬不起頭來,符合傳統意義上機槍「火力壓制」的要求。

但現代戰爭早就不是過去大兵團野外作戰的模式了,城市戰、巷戰等新型戰場環境要求步兵有更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也就是具有隨時轉移的能力,否則你正突突突呢,冷不丁就飛過來一發RPG,你跑是不跑,但是端著幾十公斤的M249根本來不及轉移。因此片面強調火力持續性、但是笨重不便於轉移的打法被美軍基層認為已經過時了。

新版M27班用機槍雖不再片面追求持續性火力,但機動性、可攜帶性和精度完全可以保證,據說換上刺刀你都能拿它當普通步槍使。在前線試用後,深受美陸軍和海軍陸戰等基層部隊的歡迎。

新版M27採用突擊步槍的普通彈匣,全重量只有M249的一半,經過特殊設計後打出去的火力壓制效果也並不比老槍差多少,更適合反恐、城市戰、巷戰等現代戰爭形態,自然深受基層士兵歡迎。

我國現役的95式班用機槍早先時候還是步槍普通彈匣,後來為了加強火力改成了彈鼓,但或許是我軍骨子裡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又發作了,仍嫌棄威力不足。而且彈鼓供彈仍有缺陷,比如穩定性差,裝退子彈麻煩,體積大致使戰術動作容易變形,磕蹭後容易引起故障等等。

而我國步兵班在機槍編制上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問題,副射手負責運送備用彈鼓,是不拿步槍的!這就反映了早些年我軍班組武器編制的尷尬,一個班9個人就有2人不拿槍,一個是機槍副射手,一個是火箭筒副射手,兩人不參與戰鬥,佔用了班組寶貴的人力名額。

因此,經過我軍基層部隊的合理優化和近年來的軍改,已放棄了95班用機槍的彈鼓供彈,改用和突擊步槍一樣的30發彈匣供彈,據部隊基層反映效果良好。一方面提高了便攜性、靈活性和可靠性,而原先的副射手就轉正成為了機槍射手,原先一個步兵班一挺機槍就變成了兩挺,火力還加強了!不過95班用機槍畢竟是在突擊步槍基礎上改的,先天火力不足,一旦在戰場上遇到美軍M249機槍這種對手,難以形成壓制,所以我軍又開始了新班用機槍的研製。

國產超輕型重機槍採用彈鏈和彈匣雙路供彈,幾乎和美軍M249機槍完全一樣。正如網友所言:我兔摸著美帝過河。此前我軍一直排斥彈鏈供彈主要是還機械化程度不足,很多負重都要人來背,自然越輕越好。而近年來隨著我軍機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各種新型戰車已配發到基層,步兵班多帶幾個彈藥箱已經不算什麼事。

過去我軍強調徒步作戰,步兵限制負重,班用支援武器要麼是太少要麼佔編制。這兩年隨著機械化建設加快,班用機槍開始往重壓制、輕精度的方向發展。而美軍則正好相反,新世紀一系列戰爭打下來,基層步兵要求班用機槍輕便靈活、提高精度的呼聲不絕於耳,於是美軍和我軍互換思路,一個強調機動靈活,一個提倡火力壓制。(文/山峰)

相關焦點

  • 完美輕機槍——FN米尼米機槍
    但布倫之流大多使用彈匣供彈,容彈量很有限,在機槍中顯得非常不專業,雖然能用三腳架,但從來沒人把它們當作通用機槍,所謂「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可能就是這種感覺吧。  而米尼米呢,彈鏈供彈、可換槍管,通用機槍該有的它都有。無論如何論資排輩,米尼米都能排進通用機槍的行列中來——除了口徑略小了一些。
  • 二戰最牛輕機槍,服務於戰爭雙方,英德用了都說好的ZB26輕機槍
    在研發案當中有件代號「布拉格II」(Praha II),是由烏爾斯基·布羅德兵工廠及捷克國營兵工廠布拉格廠合作之輕量級彈鏈進彈武器。1923年該研究案啟動時,布拉格廠只是間規模比較小的武器生產廠,受限於工業產能因此決定走精密度較高的全自動武器研發方針。
  • 機槍種類全科普,從馬克沁到IAR,各類機槍的名稱定義
    為了讓單兵能夠持用,它們把三腳架改成輕便的兩腳架,去掉了重的要死的水冷套件,彈鏈供彈改為彈匣/彈盤。在犧牲火力持續性的基礎上增加了機動性,方便跟隨步兵一起行動。包括後來的一水ZB26、DP28等都是輕機槍理念。因為沒有水冷,所以大多輕機槍可以快速更換槍管或者時候厚重槍管來增加持續性。輕機槍射擊最好得架著雙腳架,畢竟全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武器並不適合你直接扛著打。
  • 1100發每分鐘,冷戰時期的芬蘭輕機槍—KK62
    RK62的原型在1958年定型,新的突擊步槍是有了,輕機槍自然也得跟上。尤其是芬蘭在50年代還裝備著拉蒂M/26輕機槍,而這批機槍用的還是僅此一家的7.62x53mmR全威力步槍彈。因此芬蘭琢磨著肯定得搞一款和RK62彈藥通用的班級輕機槍。
  • 答疑向,ZB26輕機槍在當年算什麼水準?
    話說最近八佰正在熱映,先不管他屁股到底正不正,熱度很高是真的。而一個看完了八佰的兄弟跑來問我,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裝備的ZB26到底在當年算是個什麼水準的輕機槍。所以單獨開篇和大家聊聊這個首先得說,這部電影的道具還是用心的,因為我在海報上看到他們的ZB26採用的就是標準的7.92x57mm直排20發彈匣,這個細節不錯。
  • 十大全球殺傷力最強的機槍
    使用過程中,發現M2式機槍的槍管過薄,射擊時溫度上升的太快,難以持續發揮火力,於是白朗寧在1933年又設計出重槍管型,即現在的M2HB重機槍。該槍逐步發展形成了包括高射機槍、坦克機槍、坦克並列機槍和航空機槍在內的M2系列。
  • 穿越火線槍戰王者機槍彈匣作用及獲取途徑[多圖]
    在穿越火線手遊中,道具機槍彈匣可以增加玩家機槍的載彈數,能讓玩家在挑戰模式和生化模式中戰鬥時,擁有更充足的子彈,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下機槍彈匣彈匣作用及獲取途徑,感興趣的玩家就來了解下吧。機槍彈匣:機槍彈匣作用:眾所周知玩家在遊戲中獲得極品道具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關挑戰模式,獲得挑戰獎勵卡牌。
  • M27 IAR步槍到底是什麼,四等人海軍陸戰隊居然搶先換新槍?
    雖然說IAR開始裝備也有段時間了,瘋狗我趕個晚集來談談IAR這種長的和步槍一樣,實際上又是搶機槍飯碗,還能客串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鬼。其實早在第二次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那會,海軍陸戰隊就已經恨死重的要死的班用M249輕機槍了,雖然M249火力很猛,200的彈容量也能夠提供長時間的火力壓制。
  • 用輕機槍或步槍真的能打飛機嗎?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靠什麼防空?
    用輕機槍或者步槍之類的武器真的能打下飛機嗎?筆者在網絡上查找,還真就找到了幾個成功的戰例。這種能打中也是運氣像這樣用步槍和輕機槍打飛機的戰例,在我軍早期歷史上出現過多例,甚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戰鬥英雄關崇貴也曾用輕機槍,成功擊落美軍戰機一架。
  • 二戰時英國的主力機槍:維克斯機槍加9碼彈鏈,所向無敵
    「劉易斯」機槍劉易斯機槍,是由美國陸軍上校劉易斯完成研發,由英國伯明罕武器公司生產的機槍。該槍在1914年開始裝備英軍,不過最初是搭載在飛機上使用的。布倫輕機槍布倫輕機槍,實際上是捷克ZB-26的改進型ZB-33輕機槍的英國版本。口徑由原來的7.92毫米,改為發射英國的7.7*5.6毫米彈藥,表尺射程1645米,由30發弧形彈匣供彈,理論射速為600發/分,初速744米/秒, 槍全重為10.42kg。
  • 怒火噴射:蘇聯「德什卡」高射機槍小傳
    研發始末 一戰期間,德國和法國都在自己的「馬克沁」和「哈奇開斯」重機槍上換用高射槍架和可估測提前量的環形對空瞄準具, 使其具備了打擊敵人低空飛機的能力 。沙俄在1915年也拿出了由科列斯尼科夫設計的高射三腳架,可承載「馬克沁」式重機槍進行全方位的對空射擊。
  • SHOTSHOW 2020:西格紹爾MG338輕機槍,獲美軍方採購,體驗如何?
    MG338機槍握把及快慢機位置特寫,可以看到快慢機檔位只有保險和連發兩個檔位間間距為90°MG338機槍安裝.338槍彈彈鏈位置特寫,西格紹爾公司宣稱該槍有效射程達2000米。MG338機槍左視圖。射擊後的編輯們臉上滿是喜悅。
  • 《全球使命》領略經典槍械魅力 輕機槍與霰彈槍
    在最新一期的《全球使命》槍械介紹中,我們將向您系統性的講述遊戲中班用輕機槍以及霰彈槍的特性。M249班用機槍M249衍生自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的FN米尼米機槍,是一種小口徑、高射速、輕巧的輕機槍。
  • 日本「歪把子」機槍、三式重機槍、96式機槍,性能都很差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機槍作為自動武器,要實現能通用步槍這種非自動武器的5發彈匣,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必須具有一個能夠承載和儲放步槍5發彈匣的平臺;第二,必須能夠滿足機槍自動射擊的要求,並能把步槍彈匣式供彈具上的槍彈連續不斷地送入進彈位置。
  • 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為何採用彈板供彈?只因日軍內部有問題
    提起日軍的武器裝備,就不能不提及九二式重機槍,這款重機槍在現在雖然普遍被人們吐槽。但是在當時,可是令武器落後的中國軍隊苦不堪言。92式重機槍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的供彈方式非常特別,採用了金屬彈板供彈。這不同於其他國家裝備的重機槍,當時重機槍的供彈方式大多採用彈鏈供彈。
  • 靠彈板供彈的九二式重機槍
    起碼從戰前一直用到戰爭結束,甚至可能用了數十年。而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這款影視作品裡出鏡最高的武器,無疑是較為優秀的重機槍,那麼到底這款機槍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一、日本早期機槍發展史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第一次品味到了機槍的滋味。
  • 最帥輕機槍 我只服德國人:為面子特立獨行 堅決不用短槍管
    圖為美軍M249輕機槍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FN Minimi(米尼米)5.56毫米北約制式小口徑輕機槍堪稱經典,也成為北約集團內部的制式裝備,美軍在越戰之後,從八十年代開始裝備FN 米尼米輕機槍的改良版本:M249 SAW作為輕武器傳統強國,德國人自然不屑於直接裝備比利時這個昔日手下敗將研製出來的輕武器
  • 號稱世界最輕機槍:新加坡Ultimax 100MK8輕機槍如此苗條的秘密
    Ultimax100 MK8型機槍的整體重量較輕,同時非常易於射擊。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宣稱Ultimax100 MK8型機槍是「世界上最輕的機槍,可以使用彈鼓供彈並且在移動射擊中快速裝彈」,這可能是對的,因為這種武器十分輕巧,僅重11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