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迷彩虎設為星標⭐️。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
中美兩大軍事強國在同一時間推出下一代班用機槍,美軍擬用最新版的M27 IAR班用機槍替換原來的M249班用機槍,從彈鏈換成彈匣。而我國針對95班用機槍彈鼓彈匣供彈的缺點,研發出了最新的超輕型小口徑重機槍,採用彈鏈供彈。兩大國的班用機槍屬於同一種武器,卻走出了兩條不同道路,彈鏈彈匣互換!廣大網友頓時懵了:你兩到底誰抄誰的?
曾經美軍認為他們在戰場上肯定是全面壓制敵人,因此班用機槍側重於持續火力,掛條彈鏈還要再掛個彈箱,槍管打熱了還得方便換,比如美軍現役的原來的M249班用機槍就是如此,反正再重也有輪式載具馱,單兵負重不怕。
而我軍要充分考慮戰場複雜性,認為機槍迫擊炮這種玩意都是優先被打擊的目標,戰場生存力低,因此戰術上都是一擊即走,打兩個長點射就馬上換地,所以重量要輕,外形要簡潔,彈鏈顯然不實用,快速換槍管也不太重視,因為就沒機會打那麼長時間。
然而時代變了。美軍現役班用機槍M249的最大特點是彈鏈供彈量大,一次可備彈200發,足夠把對方打得抬不起頭來,符合傳統意義上機槍「火力壓制」的要求。
但現代戰爭早就不是過去大兵團野外作戰的模式了,城市戰、巷戰等新型戰場環境要求步兵有更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也就是具有隨時轉移的能力,否則你正突突突呢,冷不丁就飛過來一發RPG,你跑是不跑,但是端著幾十公斤的M249根本來不及轉移。因此片面強調火力持續性、但是笨重不便於轉移的打法被美軍基層認為已經過時了。
新版M27班用機槍雖不再片面追求持續性火力,但機動性、可攜帶性和精度完全可以保證,據說換上刺刀你都能拿它當普通步槍使。在前線試用後,深受美陸軍和海軍陸戰等基層部隊的歡迎。
新版M27採用突擊步槍的普通彈匣,全重量只有M249的一半,經過特殊設計後打出去的火力壓制效果也並不比老槍差多少,更適合反恐、城市戰、巷戰等現代戰爭形態,自然深受基層士兵歡迎。
我國現役的95式班用機槍早先時候還是步槍普通彈匣,後來為了加強火力改成了彈鼓,但或許是我軍骨子裡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又發作了,仍嫌棄威力不足。而且彈鼓供彈仍有缺陷,比如穩定性差,裝退子彈麻煩,體積大致使戰術動作容易變形,磕蹭後容易引起故障等等。
而我國步兵班在機槍編制上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問題,副射手負責運送備用彈鼓,是不拿步槍的!這就反映了早些年我軍班組武器編制的尷尬,一個班9個人就有2人不拿槍,一個是機槍副射手,一個是火箭筒副射手,兩人不參與戰鬥,佔用了班組寶貴的人力名額。
因此,經過我軍基層部隊的合理優化和近年來的軍改,已放棄了95班用機槍的彈鼓供彈,改用和突擊步槍一樣的30發彈匣供彈,據部隊基層反映效果良好。一方面提高了便攜性、靈活性和可靠性,而原先的副射手就轉正成為了機槍射手,原先一個步兵班一挺機槍就變成了兩挺,火力還加強了!不過95班用機槍畢竟是在突擊步槍基礎上改的,先天火力不足,一旦在戰場上遇到美軍M249機槍這種對手,難以形成壓制,所以我軍又開始了新班用機槍的研製。
國產超輕型重機槍採用彈鏈和彈匣雙路供彈,幾乎和美軍M249機槍完全一樣。正如網友所言:我兔摸著美帝過河。此前我軍一直排斥彈鏈供彈主要是還機械化程度不足,很多負重都要人來背,自然越輕越好。而近年來隨著我軍機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各種新型戰車已配發到基層,步兵班多帶幾個彈藥箱已經不算什麼事。
過去我軍強調徒步作戰,步兵限制負重,班用支援武器要麼是太少要麼佔編制。這兩年隨著機械化建設加快,班用機槍開始往重壓制、輕精度的方向發展。而美軍則正好相反,新世紀一系列戰爭打下來,基層步兵要求班用機槍輕便靈活、提高精度的呼聲不絕於耳,於是美軍和我軍互換思路,一個強調機動靈活,一個提倡火力壓制。(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