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初期,納粹德國憑藉「閃電戰」橫掃歐洲,英法聯軍敗得太快,又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被迫拋棄了大批裝備,所以退守孤島的英國陸軍,實際上已經元氣大傷。事實上,英國海陸空三軍中,陸軍也是最弱的一個。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陸軍步兵戰術通常都中圍繞機槍來展開,那麼英國在二戰期間使用的是哪些機槍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差。
「劉易斯」機槍
劉易斯機槍,是由美國陸軍上校劉易斯完成研發,由英國伯明罕武器公司生產的機槍。該槍在1914年開始裝備英軍,不過最初是搭載在飛機上使用的。1915年起,英國軍隊將「劉易斯」作為制式輕機槍,它以較輕的重量、較高的射速、低廉的價格、可靠的動作被很多國家認同,成為軍隊的制式武器。
劉易斯機槍外形非常獨特,首先槍身上有一個大的彈盤,通常有47發或者97發兩種;其次槍管外有又粗又大的圓柱形散熱套管,初看之下以為是炮管呢。實際上,裡邊是鋁製的散熱片,發射時火藥向前方噴湧而出,在槍口處形成低壓區,使空氣從後方進入套管,並沿套管內散熱薄片形成的溝槽前進,帶走熱量,可以稱其為抽風式散熱。
劉易斯機槍,口徑為7.7毫米,射速為550-750發/分,全槍長1283毫米,空槍重11.8公斤。在上世紀20年代,曾經大量進入中國,並在之後多場戰爭中均有使用。二戰前,這種機槍已經退出英國現役,但是由於形勢所迫又被重新啟用。
布倫輕機槍
布倫輕機槍,實際上是捷克ZB-26的改進型ZB-33輕機槍的英國版本。口徑由原來的7.92毫米,改為發射英國的7.7*5.6毫米彈藥,表尺射程1645米,由30發弧形彈匣供彈,理論射速為600發/分,初速744米/秒, 槍全重為10.42kg。該槍有MK1、MK1(M)、MK2、MK3和MK4等基本型號。二戰期間,英國、加拿大、澳大利均有生產。
布倫式輕機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一種輕機槍, 在二戰中被大英國協國家部隊廣泛使用。甚至到了戰後,它改為使用 7.62x51毫米 子彈,仍然一直服役到1980 年代。
在二戰期間,布倫輕機槍也曾經大量裝備中國軍隊,翻譯為勃然輕機槍。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中印邊境衝突中,印度軍隊裝備的也是這種輕機槍。
維克斯重機槍
英國維克斯重機槍,實際上是一種馬克沁式水冷機槍。它從馬克沁發展而來,卻是馬克沁水冷機槍中改進最好的一款。由英國維克斯-馬克沁聯合公司研製生產,也有人將其稱為維克斯-馬克沁機槍。英軍於1912年11月正式裝備此槍,定名為0.303英寸Mk I 型機槍。
英國維克斯重機槍,在實戰中表現搶眼,在一次戰鬥中,10挺維克斯重機槍在12個小時內,發射了100萬發子彈,平均每挺每小時將近10000發,無一挺發生故障,但是在這期間更換了100根槍管。即便如此,這仍然是現代機槍也難以達到這個水準。
維克斯重槍同樣發射英國7.7毫米步槍彈,250發彈帶供彈,射速500發/分,槍身(不含冷卻水)15kg ,三腳架質量22.7kG。全槍的重量比較大,機動性很差。維克斯機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那長達8.23 米(9 碼)的彈鏈了。許多士兵均稱:「維克斯機槍外加9碼彈鏈,所向無敵。」
除此之外,英國在二戰期間還曾經裝備過一種維克斯輕機槍,但是由於資料太少,在這裡就不做介紹了。另外,戰時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曾經向英國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一些美國造機槍也曾經被英軍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