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具有抗腫瘤活性口服非核苷酸STING激動劑

2020-12-25 科學網

研究發現具有抗腫瘤活性口服非核苷酸STING激動劑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8:52:37

美國默克公司George H. Addona和David Jonathan Bennett研究小組發現了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口服可用非核苷酸STING(幹擾素基因的刺激物)激動劑。該研究於2020年8月21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MSA-2,一種口服可用的非核苷酸STING激動劑。在同系小鼠腫瘤模型中,皮下注射和口服MSA-2方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激活腫瘤中β-幹擾素的分泌、誘導腫瘤消退並產生持久的抗腫瘤免疫,可與抗PD-1治療協同發揮作用。

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MSA-2在液體中以單體或二聚體的形式交互存在,但只有二聚體可以結合併激活STING。通過使用合成的共價MSA-2二聚體(是有效的激動劑)驗證了該模式。類似於腫瘤微環境,當細胞外酸化時MSA-2的細胞效力增加。 這些性質似乎為有效全身性使用MSA-2提供了基礎。

據介紹,利用藥物激活STING來調控先天免疫是一種潛在的癌症治療方法。

附:英文原文

Title: An orally available non-nucleotide STING agonist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Author: Bo-Sheng Pan, Samanthi A. Perera, Jennifer A. Piesvaux, Jeremy P. Presland, Gottfried K. Schroeder, Jared N. Cumming, B. Wesley Trotter, Michael D. Altman, Alexei V. Buevich, Brandon Cash, Saso Cemerski, Wonsuk Chang, Yiping Chen, Peter J. Dandliker, Guo Feng, Andrew Haidle, Timothy Henderson, James Jewell, Ilona Kariv, Ian Knemeyer, Johnny Kopinja, Brian M. Lacey, Jason Laskey, Charles A. Lesburg, Rui Liang, Brian J. Long, Min Lu, Yanhong Ma, Ellen C. Minnihan, Greg O』Donnell, Ryan Otte, Laura Price, Larissa Rakhilina, Berengere Sauvagnat, Sharad Sharma, Sriram Tyagarajan, Hyun Woo, Daniel F. Wyss, Serena Xu, David Jonathan Bennett, George H. Addona

Issue&Volume: 2020/08/21

Abstract: Pharmacological activation of the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controlled innate immune pathway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MSA-2, an orally available non-nucleotide human STING agonist. In syngeneic mouse tumor models, subcutaneous and oral MSA-2 regimens were well tolerated and stimulated interferon-β secretion in tumors, induced tumor regression with durable antitumor immunity, and synergized with anti–PD-1 therap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es showed that MSA-2 exists as interconverting monomers and dimers in solution, but only dimers bind and activate STING. This model was validated by using synthetic covalent MSA-2 dimers, which were potent agonists. Cellular potency of MSA-2 increased upon 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which mimic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se properties appear to underpin the favorable activity and tolerability profiles of effective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MSA-2.

DOI: 10.1126/science.aba6098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6/eaba6098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新型非核苷酸類激動劑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
    Addona,David Jonathan Bennett等研究團隊,發表的題為An orally available non-nucleotide STING agonist with antitumor activity的研究文章,他們發現一先前未知的化合物MSA-2,能有效激活STING,且其可以口服,小鼠模型中也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
  • 一種幹擾素基因刺激物激活的非核苷酸cGAMP模擬物的抗腫瘤活性研究
    一種幹擾素基因刺激物激活的非核苷酸cGAMP模擬物的抗腫瘤活性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6:12:59 加州理工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Luke L. Lairson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科學家發現TLR7/8激動劑R848能夠誘導抗腫瘤反應並減弱惡病質
    TLR7/8激動劑R848在小鼠胰腺癌模型中,能夠誘導抗腫瘤反應並減弱惡病質。  創新療法是癌症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不僅要有效遏制腫瘤進展,還要抑制惡病質等併發症,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TLRs受體(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是單個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質,可以識別來源於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結構的分子並激活機體產生細胞免疫應答。
  • STING環狀二核苷酸感知能力起源於細菌
    STING環狀二核苷酸感知能力起源於細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14:22:48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Philip J.
  • B肝藥物研究進展,GS9688或9620,它們有哪些區別?
    因慢性B肝受試者耐受性問題,GS-9620可能被限制在次優劑量,因此設計並優化了一種新的口服TLR7激動劑(APR002)。在慢性感染土撥鼠肝炎病毒(WHV)的土撥鼠,每周口服TLR7激動劑(APR002)耐受性良好,並產生相似的TLR7活性,具有明顯的藥理作用。
  • 吉利德TLR8激動劑GS-9688每周口服一次可降低HBsAg...
    2019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Gilead)近日在波士頓舉行的第70屆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年會上公布了B肝功能性治癒新藥GS-9688(selgantolimod)的臨床研究新數據。
  • 後奧貝膽酸時代:盤點非甾體FXR激動劑
    儘管如此,但是這個試驗的科學意義卻是值得稱道的,無疑會給FXR激動劑這個機理增分不少,未來聯合FXR激動劑更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概念既然已經驗證,那麼很明顯現在擺在FXR賽道上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開發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都高的候選化合物,甾體類的熊去氧膽酸(UDCA,非FXR激動劑)和OCA都不能滿足標準,於是科學家便把注意力轉移到非甾體類FXR激動劑上。
  •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4 15:54:09 美國西南醫學中心Anli Zhang研究團隊發現,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 研究發現新穎的松香烷類T-型鈣通道激動劑
    鼠尾草屬(Salvia)植物是全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藥用植物類群之一,其屬名Salvia一詞最早源於拉丁文salvare,寓意治癒;而該屬植物也多具有活血化瘀、活絡通痺、解毒涼血、消腫止痛、抗菌、安定神經、緩解頭痛等多種功效。
  • 甘萊FXR激動劑ASC42獲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2020年12月14日,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公司NASH候選藥物ASC42快速通道資格。
  • 研究發現細菌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研究發現細菌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7 18:52:17 哥倫比亞大學Tal Danino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揭示了可編程細菌可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 首款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上市 針對血小板減少症
    諾華腫瘤(中國)近日宣布,國內首個非肽類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瑞弗蘭(通用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正式在中國上市,將用於治療經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免疫球蛋白治療無效或脾切除術後慢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患者的血小板減少。
  • 研究發現DNA非編碼區與癌症風險關聯
    來自美國加州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體內遺傳編碼序列中某個特殊位點攜帶了一個「G」,而不是「A」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患有某種類型腦癌的機率,高出大約6倍。 基於這個發現,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考慮進行有關臨床測試,只通過血液檢查,就能告訴腦掃描異常的患者,他們患有什麼樣的腫瘤。  研究人員還需要了解這種特殊的DNA變化是如何引發腫瘤的,Wrensch說,因為「這是發現的第一例,DNA非編碼區域的改變與患癌風險緊密關聯。」
  • 這3種動物藥,具有抗腫瘤的功效,生活中常見你卻不知道
    動物藥含有多種抗癌活性物質,具有明顯的靈動性和穿透力,可以有效搜剔臟腑經絡之中的堅硬癌瘤。動物之功利,尤甚於植物。今天為大家介紹3種具有抗腫瘤成分的動物藥:一、海龍又名:水雁、楊枝魚性味:性溫,味甘、鹹由功效:溫腎壯陽、散結消腫藥理研究:海龍具有性激素樣作用,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抑制單胺氧化酶活性,使過氧化脂質減少。
  • 科學網—鷹嘴豆可提取抗腫瘤蛋白質和多肽
    本報訊(記者閆潔)記者近日從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資源化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研製出一種從鷹嘴豆豆瓣中提取天然抗腫瘤活性蛋白質和多肽的方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目前,腫瘤已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殺手,尋找高效、低毒的抗腫瘤藥物成為世界範圍內相關研究的熱點之一。生物活性肽是一類天然存在於動、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體內的多功能化合物。動、植物蛋白質經過蛋白酶解以及人工化學合成、生物工程等方法也可獲得生物活性肽。目前,生物體內已發現了幾百種肽,它們是機體完成各種複雜生理活性必不可少的參與者。
  • 研究揭示先天免疫訓練的抗腫瘤效果
    研究揭示先天免疫訓練的抗腫瘤效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0 14:48:16 近日,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riantafyllos Chavakis、Ioannis Kourtzelis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
  • 科學家在康定鼠尾草中發現新穎的松香烷類T-型鈣通道激動劑
    科學家在康定鼠尾草中發現新穎的松香烷類T-型鈣通道激動劑 2019-07-10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上述發現為TTCC激動劑提供了新的結構模板,也為鼠尾草屬植物活性成分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的方向。
  • ...Dova公司第二代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Doptelet獲歐盟批准
    Doptelet是第二代、每日一次的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能模擬TPO的作用,後者是正常血小板生產的主要調節因子。在美國,Doptelet於2018年5月獲得FDA批准,用於計劃接受手術的CLD成人患者治療血小板減少症。
  • 第四節 脫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第四節 脫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DNA與RNA有兩方面不同:(1)其核苷酸中戊糖為2脫氧核糖而非核糖。(2)含有胸腺嘧啶鹼基,不含尿嘧啶鹼基。 ,以H取代其核糖分子中C2上的羥基而生成,而非從脫氧核糖從頭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