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這首詩是柳宗元最經典的代表作,寫出了他那清高孤傲的情懷

2020-12-17 芭比侃球

本文由作者《幸運的小歷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相信大家都有讀過他寫的詩,他的詩文作品有六百多篇,今天咱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他的代表作《江雪》。這首詩是柳宗元最負盛名的詩。本詩大約作於永州期間,具體年月不可考。詩人謫居永州之後,寄情山水,排遣寂寞,心中的孤苦使得他筆下的山水都帶有一種清幽冷寂的特色,仿佛不食人間煙火。詩人常常以漁翁形象自況,以表達自己身處僻境卻清高孤傲的情懷,本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寥寥十字,卻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千山」「萬徑」,盡力拓展空間感,將讀者帶到一個極其廣遠寥廓的背景之中。一個「絕」字,一個「滅」字,配合前面的千山、萬徑,將所有的生機切斷,凸顯出環境的死寂和神秘,為下文人物的出場作鋪墊。可以想見,在此萬籟俱寂的靜態畫面中,即將出現的必將是動感的形象。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與上兩句宏大背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接下來出場的,不過是一舟一人一釣鉤,傲對無邊無際的天地。這種特寫式的描寫畫面感極強。詩人以靜寫動,在絕對的沉寂和幽靜中,再加以靜態垂釣的孤舟蓑笠翁,反而使讀者更加注意其中蘊含的動感:大背景下一個小小的漁翁,點活了整個畫面,無限生機盡寓其中。

尾句神完氣足,將前面幾句帶來的壓抑感一掃而空,而代之以一種卓然不群的氣魄。不僅如此,尾句兼具韻致,釣雪之雅,已難企及,再加以寒江獨釣,更添幾分遠韻。無怪乎宋人劉辰翁評論說:得天趣,獨由落句五字道盡矣。最後這個「雪」字,既點明題旨,又翻卷上去籠罩全篇,盡顯詩人運思之巧妙。

詩人謫居永州之後,早年踔厲風發的性格改變了許多,性情愈發沉靜孤寂,其心境、氣質,往往透過眼中的景致、筆下的詩文表露出來。比如這首詩,詩人以一片靜寂的景致、一個清峻的身影、一種孤傲的情懷,深深打動了無數的讀者。

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詩中有畫」的藝術風格。詩畫交融的特色並非王維所獨有,本詩也是一首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的佳作。正如明末清初人黃生所說:此等作真是詩中有畫,不必更作寒江獨釣圖也。當然,僅僅具有出色的畫面感,並不足以使一首詩成為一流作品。此詩中蘊含的詩人「不為世屈」的風骨,是它為世人欽佩的原因之一。詩人刻畫了一位在漫天雪色中傲然獨釣的漁翁形象,自喻之意十分明顯。

這位主人公為什麼要獨釣寒江呢?清初徐增分析說:此詩乃子厚在貶時所作以自寓也。當此途窮日短,可以歸矣,而猶依泊於此,豈為一官所系邪?一官無味,如釣寒江之魚,終亦無所得而已。這種理解有合理的成分,但並未完全道出詩中真意。如果僅僅把寒江獨釣當作為官而無所得的隱喻,就完全抹殺了詩人那種執著、頑強、堅定的抗爭意識。正是在這種抗爭意識的作用下,全詩體現出一種清冷孤峭的風格。

沈德潛認為此詩「清峭已絕」,把握住了此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而明人胡應麟的評價則從另一側面說明了這一點: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輞川諸作,便覺太鬧。王維的諸首輞川絕句,景致與情緒同樣空寂清冷,而此詩則於清冷之外別蘊一種情緒,所謂「鬧」,從正面理解,可以說正是指詩中蘊含的那種橫眉傲視的氣骨和隨時可能噴薄而出的熱情。

這首詩體制短小而意境幽深。清代喬億認為:子厚寂寥短章,詞高意遠,是為絕調。柳集中的絕句短章,確實當以此篇為最佳。由此可以看出,全詩的思維獨特,簡短的詩句當中,卻描寫的這麼的細緻,不知各位讀者在欣賞完之後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參考資料:柳河東集

參考資料:唐詩品匯

參考資料:詩藪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幸運的小歷史》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談談柳宗元的山水小詩——《江雪》
    公 元八○五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去做司馬,在永州前後住了十 年。永州的山水很有名,柳宗元絕大部分描寫山水景物的詩文, 都是在這裡寫的。《江雪》這首詩,具體的寫作年代已不易考證 清楚,可能是公元八○七年寫的。因為南方雪少,而據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和他的其它作品,以及有關的歷史記載,這 一年冬天永州下過大雪。
  • 江雪
    唐順宗繼位(805),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集團,失敗後被貶為永洲司馬。十年後改任刺史。死於柳洲。    柳宗元和韓愈同是 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創作,有卓越的成就。他有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的詩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抒寫他被貶後的悲憤憂傷。風格清峻簡潔,
  • 從「獨釣江雪」到「欸乃一聲」,柳宗元走過了怎樣一段心路歷程?
    柳宗元將一派清涼、冰瑩純潔的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超然獨立,沒有聲音,沒有蹤影,寒冷的畫卷裡,只有孤獨的小舟和寂寞的漁翁,幽曠寧靜又無限悽美。寫這首詩的時候,柳宗元剛剛被貶官來到永州。他本是黃土高原人,青年得志於長安。從前他眼中的風景除了黃土高原的景象,就是長安城繁華的氣派。
  • 我們應該怎樣讀詩?一千個讀者有一千首《江雪》
    中國的古詩與西方的古典詩詞有很多差異,比如莎士比亞寫的詩都是十四行詩,但中國的古詩絕大多數只有四行。有很多詩我們都非常熟悉,朗朗上口,但越是熟悉卻越陌生,我們往往不能讀透看似簡單的詩句背後蘊含的深意。拿柳宗元的《江雪》為例,這首詩很多人都會背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首五言絕句,五言絕句通常押「平」聲韻,而這首詩卻押「仄」聲韻。
  • 感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清高和孤傲品格
    這首小詩,值得借鑑的東西很多—— 對比映襯,最有表現力的手法。 前兩句以誇張手法描寫了一幅廣袤無垠、潔白無聲的天地之境,千山也好,萬徑也好,鳥已飛絕,人蹤消盡,一切都被茫茫白雪覆蓋,詩中的天地是如此的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而在這樣寥的背景中,卻有著一孤舟,一漁翁,獨釣於「寒江雪」中。 ——對比映襯之下,天地顯得如此的廣大而冷寂,漁翁又是如此的渺小而孤傲。
  • 讀柳宗元詩作《江雪》有感
    文/馮尚玉冬日那富有詩情畫意的雪,在文人雅士們的筆下似一個萬花筒,通過他們精雕細刻的描摹,便具有了妙趣橫生的意蘊。然而,在這眾多的詠雪詩中,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也許是獨樹一幟、各領風騷的了。請看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二句,不著一「雪」字,卻寫出了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觀畫面。再看次二句「孤舟衰笠翁,獨釣寒江雪」,用簡潔明快的語句,活畫出漁翁那寒江獨釣的形象。
  • 柳宗元江雪詩孤獨唯美,悲涼中蘊含禪機,20字揭示他的無常命運
    △ 柳宗元這首經典隱含什麼悲劇?這首詩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歷來被人稱道。但這首詩到底表達柳宗元怎樣的感情,是絕望,還是豁達,是孤傲,還是無奈?政治前途的斷送,蠻荒之地的貧苦,以及他內心的苦悶,讓柳宗元無奈而且絕望。雖然他千方百計求告朋友,試圖重回都城,但均無結果。在永州貶謫期間,他寄情山水,種植花木,更多則鑽研佛學,創作了大量的詩文以自娛。但是生命無聲地浪費,讓他始終不能釋懷,也正因此,他才寫了《江雪》這首詩。
  • 最能體現詩人釋然灑脫情懷的五首詩
    古體詩主要是指唐代之前的詩歌,如《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只要是指晚唐和宋代之後的詩,包括絕句和律詩。每一首詩描寫的景象不同,表達的感情也各不相同。古往今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最能體現詩人灑脫釋然、體現詩人胸襟的的五首詩。一、誰怕?
  • 詩詞|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賞析  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 柳宗元的灑脫與孤獨全在這兩首詩中,曾寫出多少人心中所嚮往
    如果要說唐代最有才情的詩人,那柳宗元絕對是其中一個,不然他也不會躋身於「唐宋八大家」的行列之中;柳宗元憑藉出眾才華21歲進第,26歲官至九品,這看來似乎很是春風得意啊;然而有才之人的一生往往都少不了風雨相摧,柳宗元所歷劫難最終註定了他的孤獨,也成就了他的灑脫;詩人的這種灑脫與孤獨都通過筆墨題成了詩行
  • 「詩詞品讀」在孤獨中找尋自己——《江雪》
    「絕滅」二字配合入聲特有的短促發聲,構造出一幅毫無生機的背景,而正是這種毫無生機的背景,將漁翁的孤獨無限放大,因此有很多人認為,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就是那種近乎絕望的孤獨。因為詩文本身早已用藏頭詩的形式暗示了那「千、萬、孤、獨」(每句第一個字連讀)的主題情感。而這種理解,確有其足夠的背景依據。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柳宗元的《江雪》可算是藏頭詩中的經典。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向讀者展示了漁翁生活的清高,性格的孤傲,詩就是一個人所表達的情感,而這首詩也展示了柳宗元是孤獨的。
  • 詩詞鑑賞遠離塵世的寂寞讀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唐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其文學成就高於詩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生於公元773年,卒於公元819年。因生於唐代河東郡,後人稱之為「柳河東」。他自由才華卓著,但因參與唐代朝廷的政治改革失敗而遭貶謫,最後在貶謫之地柳州逝世。他的詩水平也很高。
  • 柳宗元的一首經典詩歌,僅僅二十個字,卻令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柳宗元的詩歌《江雪》。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同樣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可見他在中國史上他的詩歌文學成就十分的突出。
  • 這首詩,有九個「一」字,與《江雪》題材相同,但為何感受各異?
    描寫「江邊獨釣」的詩,大家肯定第一時間想起唐朝柳宗元的《江雪》。有心人還發現,他這首詩的第一個字縱向念下來,竟然是「千萬孤獨」。在清朝,有首詩也是寫「獨釣」的,與這首《江雪》題材相同。都是寫一個人獨自在船上釣魚。
  • 【用日語讀唐詩】柳宗元——江雪
    【用日語讀唐詩】柳宗元——江雪 2015年01月07日09:3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
  • 如何安頓我們的心靈——《江雪》課堂實錄
    師:在漫天的孤獨之中,柳宗元守候著自己的清白,守候著自己的氣節。那麼柳宗元孤獨的程度如何呢?其實這首詩中就藏著密碼。(老師邊說,便勾畫出每句詩的首字)——「千」「萬」「孤」「獨」。生:(恍然大悟)原來這竟然是一首藏頭詩啊!師:在千萬孤獨之中,既然萬徑人蹤滅,為什麼還會有孤舟蓑笠翁的垂釣?這不矛盾嗎?
  • 最美的5首寫雪詩:一片飛來一片寒,愛山唯駐隱淪心,獨釣寒江雪
    下面小編就在小雪節氣,精選最美的5首寫雪詩:愛山唯駐隱淪心,一片飛來一片寒,都不見。第一首是悽涼的《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是的力作,通過「千山」、「萬徑」都是雪,以致使「鳥飛絕」、「人蹤滅」,營造出天地之間純潔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的局面。反襯出,漁翁生活之清高,性格之孤傲,其實這漁翁就是柳宗元本尊。值得一提的是,本詩的正文中的只提到過一次雪,那就是江雪。但這江雪是不存在的,因為雪一落在江中,就會立即融化。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劉長卿自詡「五言長城」,而他的五言詩也確實不愧此稱,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首雖非刻意詠雪,但雪景蒼涼,天寒屋白,風雪夜歸,描繪出一派蒼涼荒寂的山林風雪圖,著墨雖少,卻句句如畫,蒼山雪景如在眼前,意境悠遠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