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一問一答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8周歲

2020-09-07 上海高院

↑↑↑ 歡迎關注認真普法的「上海高院」頭條號 每天學習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民事權利保護的宣言書,號稱我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

接下來,

我們將推出每周一典,

小編邀您一起來學哦~


每周一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調整為8周歲。據此,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如接受無負擔的贈予。其實施的超出其年齡、智力範圍的民事法律行為並不必然導致無效,而是屬於效力待定,如果事後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則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屬於一種概括、靈活的規定。一律否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實無必要,也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未成年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的民事活動,即所謂「打醬油」行為,法律不否定其效力與合法性,否則會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賦予未成年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既有利於保障未成年人的行為自由,也有利於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


比如下面事例:

Q1: 11歲的小莉在媽媽網購時偶爾看到付款密碼,她用媽媽的手機看直播,覺得很好玩,一時衝動私自給主播打賞3萬元,媽媽事後發現,能追回打賞嗎?

答:按照法律規定,11歲的小莉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僅是覺得主播好玩,而對支付3萬元打賞主播的行為缺乏相應認知,明顯是與其年齡和智力不相適應的行為。所以,小莉的媽媽有權要求退回打賞,但實務中,父母要證明打賞行為確係女兒作出,有一定難度。


Q2:9歲的小周自己拿著20塊錢去小區超市裡買了筆和本子等文具,其父母知道後認為家裡文具已經很多,能否要求超市退錢退貨?

答:9歲的小周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可以從事一些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花20塊錢買文具的行為完全符合其年齡和智力,此行為有效,所以其父母不能要求超市退回。



來源|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

文字:吳有良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責任編輯 | 張巧雨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高院」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一問一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8周歲
    接下來,我們將推出每周一典,小編邀您一起來學哦~每周一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全民普法】每日一「典」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至8周歲
    【全民普法】每日一「典」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至8周歲 2020-07-23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百問百答(4)丨對於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是否...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專業解讀 生動呈現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順義區司法局和順義區融媒體中心聯合製作播出《民法典》百問百答系列節目本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是.mp302:19來自瀟湘晨報對於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是否做了調整.mp3來自順義普法00:0002:19對於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做了調整。
  • 【普法小課堂】每日一「典」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至8周歲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十九條。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學典 用典 宣傳典】點『典』積累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至8周歲
    渭南中院網絡新聞中心新媒體團隊開設「學典 用典 宣傳典」欄目,讓我們一起學習,通過點『典』積累,積少成多,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的熱潮,確保民法典得到有效執行。定期我們將推送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十九條。
  • 《民法典》解讀19: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二章自然人,第一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本條是由民法通則第十二條修改而來,還吸收了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的相關規定內容。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擬降至6歲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解釋
    【觀察者綜合報導】儘管存在頗多爭議,我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擬下調的下限未作改動,仍為六周歲。3月8日下午,《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四審,草案稿透露了這一信息。也就是說,對於一些「熊孩子」來說,滿六周歲就要開始承擔一些民事責任了。
  • 《民法典》關於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恢復及保護
    「年齡」為標準:《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年齡無法完全反映意思能力這一內在的實質,因此,民法在立法上就設置一些規定來緩和僅以「年齡」為判斷標準的僵化問題,其中以「是否能辨認自己的行為」作為判斷成年人的行為能力的標準,形成了民法上判斷民事行為能力除達到法定年齡外,還要具備意思能力。
  • 【一起學法 01】《民法典》: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至8周歲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擬從十歲降到六歲
    張新燕 澎湃資料圖  6月27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對自然人的規定作了補充和完善,如增加保護胎兒利益的規定,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由十周歲降到六周歲等。  民法總則編纂工作是民法典編纂工作的第一步。
  • 民法總則草案:限制民事能力年齡下限從10歲降至6歲
    民法總則草案:限制民事能力年齡下限從10歲降至6歲 原標題:   備受法律界關注的民法總則草案,昨天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
  • 民法典明確離婚後撫養權歸誰: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明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有律師認為,這一規定與民法典明確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標準為八周歲是相呼應的,是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尊重,更加有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夫妻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這涉及到孩子的年齡、夫妻雙方的經濟條件、孩子未來成長教育等許多方面的因素。」
  • 【民法典】《民法典》是如何規定民事行為能力的?
    民法典》是怎樣規定的?所謂民事行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獨立的行為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三種情況: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關於這些《民法典》也作出了如下規定:第十八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民法專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
    A.受贈人為董某 B.贈與合同已生效 C.受贈人為小飛 D.贈與合同未成立二、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民法典第17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民法典第18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民法典100問 ④|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成年人能申請恢復行為能力嗎?
    該部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本報設立專欄「民法典100問」,邀請專業人士詳細解讀各編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亮點及新增、修改規定,今日推出第4問。
  • 《民法典》講堂第二十九期|民法典50問之一
    答: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答:父母可以要求退回。《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起訴,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圖說民法典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圖說民法典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2020-09-03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民法典》是如何規定民事行為能力的?
    什麼是民事行為能力,《民法典》是怎樣規定的?所謂民事行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獨立的行為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三種情況: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關於這些《民法典》也作出了如下規定:第十八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民法典案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自主決定權與被尊重權
    自協議離婚至2017年10月份,孩子隨羅某一起生活。2017年10月21日,王某在行使探望權的過程中發現羅某以毆打、辱罵等不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孩子拒絕跟羅某回家而執意跟隨王某一同生活。自2017年10月21日至今,孩子一直由王某及其父母共同照顧,孩子與王某及外祖父、外祖母已形成了穩定、親近的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