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裡設班幹部,對孩子是鍛鍊還是傷害?

2020-12-16 浙江在線

  記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近一半小學生不想當班幹部,

  但是——最受歡迎的同學都當過班幹部

  專家認為,應該強調班幹部的奉獻意識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2月14日訊最近幾天,微博上發起一場大討論:小學裡應不應該設班幹部?選拔班幹部,對孩子來說,是鍛鍊還是傷害?還有人提出,發達國家小學沒有班幹部制度,建議取消該制度,讓所有孩子平等成長。

  不少網友贊成取消小學班幹部制度,也有老師希望小學班幹部不要「擺架子操官腔」,應該弱化「官」和「管」的色彩。

  雖然眾說紛紜,但這終究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們的世界。至於孩子們自己,是怎樣看待這一項制度的呢?昨天,早報記者走進長壽橋小學,對兩個年級兩個班共59名小學生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

  樣本調查〉〉〉

  最受歡迎的同學

  都當過班幹部

  問卷共設置7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列出班上最受歡迎的同學。

  五(5)班的問卷中,得票最高的有兩位同學,都是27票。票數位居前5位的同學中,有兩名是班幹部,另外3名曾經做過班幹部。六(3)班同學選出的最受歡迎的5名同學均為現任的班幹部。

  說到這些同學受歡迎的原因,理由五花八門:幽默、善良、肚量大、長得漂亮、長得帥、長得壯、跑步快、長得可愛、滿天真的、很有實力。不過,大多數答案中,都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好,做事認真,樂意幫助同學。

  近一半學生不想當班幹部

  調查顯示,有33人想當班幹部,佔55.9%;25人不想當,比例為42.4%。另外有一人很糾結,說不清楚想做還是不想做。

  為什麼想當班幹部呢?大部分同學回答「可以幫老師分擔重任,為班級做貢獻,鍛鍊自己的能力」,也有同學說「因為有權力管別人」、「可以優先參加一些活動」、「讓老師喜歡自己」。

  一位陳同學說,他很想當中隊長:「中隊長可以安排班級活動,鍛鍊自己的管理能力。」另外一名同學則表示,當班幹部沒什麼好處,「太煩、太鬧、太吵,還會影響學習。」

  一位老資格的班幹部私下告訴記者,身為班幹部,什麼事情都要走在前面,給大家「帶頭」。成績好是應該的,成績不好,反而有人質疑,會說風涼話。「所以覺得負擔特別重,很有壓力。」

  還有一位同學的顧慮是,當上班幹部了,反而容易引起同學的誤會。比如,會被懷疑向老師告密。張同學也有同感,覺得當上班幹部了,容易和同學疏遠。

  6成家長

  想讓孩子當班幹部

  與學生的意見不同,39名學生表示,父母希望自己當班幹部,比例是66.1%;11名學生稱,父母不想讓自己當班幹部,比例為18.6%;另外,有5名學生表示,不知道父母的意思,還有4名學生稱,父母的態度是無所謂。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父母希望孩子做班幹部?

  大部分同學表示,爸爸媽媽覺得,當上班幹部是優秀的表現,另外還可以鍛鍊能力,跟老師搞好關係,被老師重視等。

  一位林同學說,爸爸媽媽說,當上班幹部對以後小升初有幫助,有更多的機會去好的中學就讀。

  「他們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名男同學說,父母經常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考試成績,如果自己當了班幹部,父母會覺得更有面子。

  8成學生認為

  應該設班幹部

  對於「班級裡應不應該設置班幹部」,有49名同學認為應該設置,佔83.1%,有8人認為沒必要,佔13.6%,只有兩名同學選擇了隨便。

  大部分同學認為,有了班幹部,班級才更有秩序,能幫助減輕老師的負擔。

  還有同學認為「沒人震,哪成方圓?」「班裡應該有班幹部,光靠老師是不夠的,老師經常會開會,如果沒有班幹部,班級就會很亂。」

  至於班幹部怎麼選,大部分同學認為應該全班無記名投票。「公平公正,不要託關係!」有同學還建議,民主投票佔50%,老師推薦佔10%,學生實力佔40%。

  也有同學認為「中國的班幹部制度應該廢除」,原因是班幹部選的都是「好學生」,「差生」沒有機會。還有同學說,「有些班幹部覺得自己地位高,會壓迫地位低的同學。」

  現象分析〉〉〉

  不少班級不設班長

  大家輪著做值日班長

  曾有媒體報導,在日本,不論是在小學還是在大學,人人都是班幹部。班幹部會按照座次輪流擔當,比如班長,其職責是在上課前和下課前負責叫起立,向老師敬禮。

  記者也發現,杭州一些小學的班級,也有類似的做法。

  胡勝英是長壽橋小學五(5)班的班主任。這個班沒有班長,由全班同學輪著做值日班長。比如,早上組織大家早讀,自習時維持教室秩序,中午協助老師分飯等。

  「大家按學號輪著做值日班長,每個同學都能輪得到。」五(5)班學生程璇說。

  採荷一小的單群群老師說:「在小學的低年級段,我們通常會採用輪流的方式,讓每個孩子有一天或者一周的時候,輪到當班幹部。當班幹部是孩子適應以後社會生存的一種鍛鍊需要,可以培養他們的協調能力、管理能力。」

  班幹部由自薦、競選產生

  選上了還有一段「試用期」

  長壽橋小學的胡勝英老師,除了設下輪流值日班長的制度外,要求管理班上其它事務的班幹部,由選舉產生。走的是這樣的程序:先由同學提出申請,之後上臺自薦,再經過全班同學無記名投票,最終票高者當選。

  就算選上了,也不是鐵板釘釘的。班幹部還有一個月的「試用期」。「如果這段時間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可,就可以升級為正式的班幹部。」胡勝英老師說。

  杭州市天長教育集團的胡筱筱老師,採取了大家輪流做值日班長,讓小朋友樹立為集體服務的思想,同時都來體驗一把,為後面競選班幹部做準備。

  「後來我發現,競選成功當上班幹部的小朋友,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但都是願意為大家服務的。」胡筱筱老師說。

  強調班上每人都有責任

  弱化班幹部的權力,強調奉獻意識

  杭州長壽橋小學六(3)班的班主任汪鷹介紹,他們班每個同學都有一個小崗位,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感受別人帶來的服務。

  「班幹部應該起帶頭表率作用,班幹部的權力應該弱化,強調奉獻意識更重要。」汪鷹說。

  採荷一小的單群群老師也認為,有些人覺得班幹部不好,是因為老師沒有引導好。不應該讓班幹部有高高在上、命令同學的習慣,而是要強調服務意識,要真正地讓孩子們信服。

  胡勝英老師告訴記者:「打小報告的班幹部,我以前也碰到過,個人很反感這種行為。我會跟孩子說,如果你覺得某個同學的某個行為不對,可以自己先和他溝通,幫助他。」

  她在管理中也發現了一個現象,越往高年級,不想做班幹部的孩子就越多。胡勝英覺得,可能是因為孩子低年級時受家長影響比較大,覺得做班幹部很光榮。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漸漸形成,對班幹部的理解也更深刻,明白班幹部在享受榮譽的同時,也要承擔責任和壓力。所以有些同學開始不想當班幹部了。

  專家觀點〉〉〉

  班幹部的定位是服務不是特權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表示,中國的教育管理制度沒有定位好學生的角色,滋長了學生的權力意識,與平等原則相違背,異化了教育的本質。

  「應該強調學生自治,成立興趣小組或者小型的俱樂部,提出孩子自己的主張,通過民主選舉產生負責人,回歸到培養公民的教育本質來,培養孩子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熊丙奇建議。

  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特級教師韓似萍認為,班幹部一定不能取消。

  「班幹部最重要的職責是服務。班幹部鍛鍊了孩子的社會化能力,另外,也提供給孩子一種體驗價值感的機會,在為別人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被別人需要,被同伴認可,這是一種很好的經歷,這種價值感是爸媽給不了的。」

  「現在所有的學校都在實行班幹部輪換制,一屆屆選舉,這種形式很好。班幹部不是『官』,和成人世界的『官』很不一樣,是很單純的為別人服務的崗位。每個孩子都應該爭取機會,表現自己,推薦自己,成年人也不要用自己的世俗眼光看純淨的孩子的世界。」

  大成實驗學校校長傅立克認為,班幹部是有必要設置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對班幹部的定位是什麼,設置班幹部的流程是怎樣的。

  「班幹部的定位是為大家服務的,而不是『特權階層』。」另外,傅立克說,從形式上,班幹部的選擇應該是民主的,有些班主任把班幹部作為「福利」發給一些特殊的孩子是不對的。

相關焦點

  • 小學選班幹部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心理傷害
    十年前的一天,正在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放學回來由此便想到,在小學生中,尤其是低幼年級中,搞各種班幹部競選,真的有必要嗎?班幹部就那麼幾個名額,在每次競選中,能夠當選的總歸是少數,但心靈受到傷害的孩子永遠是大多數。著名作家鄭淵潔曾經說:小學班幹部制度是在培養「漢奸」,是鼓勵學生為強權效力和告密。由他本人發起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近九成網友贊同這一觀點。現在看來,鄭淵潔的話依舊令人深思!
  • 燈長、門長…一小學班裡設了50個班幹部!連前後門、風扇都管上!
    各位網友,聽到小學裡的班幹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差事?或許是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 ...或是充滿體力活的勞動委員或體育委員(這類活一般多以男同胞為主吧 ~)當然,不少班幹部的左肩綁還綁有一至三道不等的槓槓 ...有同學想到了五道槓?
  • 如何當上小學班幹部|大象公會
    ▍前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部副總隊長黃藝博為了爭取在班幹部崗位上鍛鍊自己、服務集體、奉獻青春,很多小學生出盡奇招,甚至因涉嫌賄選遭到媒體曝光。班幹部是怎樣選拔產生的?要想更好地為同學服務,一個小學生需要提高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識水平?
  • 小學教室裡如何踐行民主的核心價值觀?班幹部競選告訴老師們答案
    「班幹部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這是一位女學生在老師宣布班幹部名單時,鼓足了勇氣,用她那稚嫩的聲音提出的問題。某地小學六年級的同學真實記錄下了自己班級召開班幹部競選會的情況。競選會召開當日,教室的黑板上工整地寫著五個大字——班幹部競選。班主任呢?她和同學們一樣坐在講臺下。講臺正中央,一男、一女兩位同學正充當主持人,落落大方地介紹情況。
  • 競選班幹部如何搶佔先機
    每年的九、十月份,學校裡一些班級都會醞釀選舉班幹部或改選班委成員。一些孩子為了當上班幹部,甚至動用父母,讓父母想出各種辦法「參選」。競選班幹部,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好處?眾說紛紜。如今的班幹部多採用班級學生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因為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都較強,對於老師自作主張任命的班幹部可能會產生牴觸情緒,甚至不服氣。因此,在小學高年級和中學,老師通常採用學生自願報名參加競選的方式選舉班幹部。在向明中學,幾乎沒有老師指定學生當班幹部的現象。
  • 大學班級裡擔任什麼班幹部最能鍛鍊自已?
    這裡脫離了只能學習的苦海,都想好好鍛鍊自己,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我是十分支持在班級裡擔任班幹部。老羅記得自己當時的大學班級裡,總共設有8個職位。分別是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團組織委員、團宣傳委員、科技委員、心理委員、文體委員。這8位班幹部共同做好班級建設工作,下面老羅繼續談談各個職位的工作。
  • 育兒研究所:要不要鼓勵孩子競選班幹部?
    一方面,還是希望能通過當班幹部鍛鍊一下孩子,而且班幹部要求以身作則,這對孩子的行為習慣也是一種約束;另外,該不該鼓勵孩子競選班幹部也要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是不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其中得到更多的鍛鍊和展示
  • 在大學裡,究竟「班幹部」好還是「學生會」好?學長終於說出實情
    在大學裡,究竟「班幹部」好還是「學生會」好?學長終於說出實情每當新生入學後,總有學生會提出疑問,剛上大一時,究竟做「班幹部」好還是「學生會」好呢?很多同學都會陷入深深的糾結,不知道該選擇哪個職務。作為過來人,有位學長對這個問題就曾做出解釋。
  • 圍觀跨世紀幼兒園——我要競選班幹部啦
    這段時間, 很多寶爸寶媽們開始學前焦慮了 關於幼小銜接 到底是知識重要呢還是能力重要 其實雙方都很重要
  • 美國中小學沒有班幹部
    女兒剛到美國時還在上小學,頭一天放學回來,我問她:同學都認識了吧?班長啥樣?    班長?沒班長。全班就20來個同學,老師有要求,就對大家說;大家有疑難,就向老師問。不難看出,這個homeroom也與中國人理解的「班集體」大相逕庭,而且沒有班幹部。    與當爹媽的在中國的讀書經歷相比,這樣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學生聽課打瞌睡,該檢討的是老師    既然如此,中國班幹部承擔的那些任務,在美國中小學裡又由誰來幹呢?
  • 一小學班主任給班裡設置了五十個班幹部! 連前後門和上廁所都有專...
    各位網友,聽到小學裡的班幹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差事?而接下來的這個小學班級則不走尋常路因為這個班每位同學都是班幹部!聞所未聞!剛上小學的她不但座位被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角落,而班上25個學生有23個是班幹部,圓圓就是沒入選的兩人之一。
  • 一個班級62名學生都是班幹部,這樣的「創新」值得鼓勵
    幼兒園現在還少有班幹部,但會有各種各樣臨時性的職務安排,而且要麼全員參加,要麼輪替參與。在我看來,不管是在校門口當「禮儀小天使」,還是吃飯時當「小小管理員」,抑或午休後做「小小播音員」,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難得的鍛鍊。 他們從中可以學習禮貌待人、與人為善、管理服務、展示才藝等,而這些都是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卻在書本上很難學到悟到,但對一個人的成長又極為重要。
  • 小學老師:選班幹部的三大「潛規則」,多數家長不知道
    李丹說,自己的女兒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沒有當過班幹部。另一個在小學當老師的張琳接口道:「其實小學老師選班幹部有三大潛規則,但是許多家長不知道而已。」見大家紛紛表現出興趣,她將心得分享出來,主要有下面三方面:孩子比較乖巧,比較配合老師的教學。
  • 小學生選班幹部不愛當班長 家長上演「宮心計」
    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一個多月,杭州的各個中小學都開始選舉新一屆的班幹部和班級崗位。對孩子、家長和老師來說,這都是一件大事。在選和被選的背後,究竟藏著怎麼樣的複雜心情?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裡,會不屑地從鼻子發出一聲「哼哧」:「一個小學的班幹部選舉,有什麼好緊張的。讓小伢兒自己去發揮,選得上就當。」如果你這麼想,我敢斷定,你估計沒生過娃,或者娃還沒上小學,抑或是娃已經很大,大到不用家長操心的地步了。我告訴你,這人生第一次競選,為什麼這麼重要。重要到我要緊急召開家庭會議,同時揣摩其他家長的心思。
  • 大學四年,大學生當什麼班幹部最好?這兩種班幹部「性價比」很高
    大學四年,大學生當什麼班幹部最好?我覺得這兩種班幹部的「性價比」很高:其一是一班之長——班長,其二是一人之下、數十人之上的支書——團支書。這是因為,學校裡如果有發放對學生有利的「福利」,首當其衝享受「福利」的必定是班幹部,而能夠享受更多好處的班幹部則必定是班長,其次是團支書。
  • 是否競選班幹部,對孩子有影響?不管娃決定如何,爸媽準備不能少
    新學期又開學,一些剛上小學的新生,他們來到了新的環境當中接觸了新的同學,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競選班幹,小班幹是老師的助手,會給老師帶來很多的幫助,同時也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幫助。要讓自己的孩子去競選班幹嘛?如果要去競選,給孩子做怎樣的準備?
  • 特權班幹部很可怕 「幾道槓」改革面臨困境
    不過,並非所有家長都支持這種做法,有些家長覺得,「幾道槓」對孩子是一種激勵、一種肯定。陳女士的孩子上六年級,是一名「兩道槓」,她認為:「戴著『兩道槓』對孩子也是一種鞭策,學習、做事都有動力,對自信心和責任感的培養也有好處,改成志願者標誌,感覺激勵作用沒有那麼大了。」
  • 大一新生:競選班幹部還是學生會幹部?看清二者區別再決定,現實
    相比於高中期間的學習和生活來說,在大學期間我們可以獲得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如果想在大學期間學習之餘鍛鍊一下能力的話,是可以選擇競選班級幹部或者是學生會幹部的,但是往往大家只能兩者選其一,那麼下面我們也就來說一說大學班幹部和學生會幹部哪個更好,哪個更鍛鍊我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