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近一半小學生不想當班幹部,
但是——最受歡迎的同學都當過班幹部
專家認為,應該強調班幹部的奉獻意識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2月14日訊最近幾天,微博上發起一場大討論:小學裡應不應該設班幹部?選拔班幹部,對孩子來說,是鍛鍊還是傷害?還有人提出,發達國家小學沒有班幹部制度,建議取消該制度,讓所有孩子平等成長。
不少網友贊成取消小學班幹部制度,也有老師希望小學班幹部不要「擺架子操官腔」,應該弱化「官」和「管」的色彩。
雖然眾說紛紜,但這終究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們的世界。至於孩子們自己,是怎樣看待這一項制度的呢?昨天,早報記者走進長壽橋小學,對兩個年級兩個班共59名小學生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
樣本調查〉〉〉
最受歡迎的同學
都當過班幹部
問卷共設置7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列出班上最受歡迎的同學。
五(5)班的問卷中,得票最高的有兩位同學,都是27票。票數位居前5位的同學中,有兩名是班幹部,另外3名曾經做過班幹部。六(3)班同學選出的最受歡迎的5名同學均為現任的班幹部。
說到這些同學受歡迎的原因,理由五花八門:幽默、善良、肚量大、長得漂亮、長得帥、長得壯、跑步快、長得可愛、滿天真的、很有實力。不過,大多數答案中,都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好,做事認真,樂意幫助同學。
近一半學生不想當班幹部
調查顯示,有33人想當班幹部,佔55.9%;25人不想當,比例為42.4%。另外有一人很糾結,說不清楚想做還是不想做。
為什麼想當班幹部呢?大部分同學回答「可以幫老師分擔重任,為班級做貢獻,鍛鍊自己的能力」,也有同學說「因為有權力管別人」、「可以優先參加一些活動」、「讓老師喜歡自己」。
一位陳同學說,他很想當中隊長:「中隊長可以安排班級活動,鍛鍊自己的管理能力。」另外一名同學則表示,當班幹部沒什麼好處,「太煩、太鬧、太吵,還會影響學習。」
一位老資格的班幹部私下告訴記者,身為班幹部,什麼事情都要走在前面,給大家「帶頭」。成績好是應該的,成績不好,反而有人質疑,會說風涼話。「所以覺得負擔特別重,很有壓力。」
還有一位同學的顧慮是,當上班幹部了,反而容易引起同學的誤會。比如,會被懷疑向老師告密。張同學也有同感,覺得當上班幹部了,容易和同學疏遠。
6成家長
想讓孩子當班幹部
與學生的意見不同,39名學生表示,父母希望自己當班幹部,比例是66.1%;11名學生稱,父母不想讓自己當班幹部,比例為18.6%;另外,有5名學生表示,不知道父母的意思,還有4名學生稱,父母的態度是無所謂。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父母希望孩子做班幹部?
大部分同學表示,爸爸媽媽覺得,當上班幹部是優秀的表現,另外還可以鍛鍊能力,跟老師搞好關係,被老師重視等。
一位林同學說,爸爸媽媽說,當上班幹部對以後小升初有幫助,有更多的機會去好的中學就讀。
「他們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名男同學說,父母經常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考試成績,如果自己當了班幹部,父母會覺得更有面子。
8成學生認為
應該設班幹部
對於「班級裡應不應該設置班幹部」,有49名同學認為應該設置,佔83.1%,有8人認為沒必要,佔13.6%,只有兩名同學選擇了隨便。
大部分同學認為,有了班幹部,班級才更有秩序,能幫助減輕老師的負擔。
還有同學認為「沒人震,哪成方圓?」「班裡應該有班幹部,光靠老師是不夠的,老師經常會開會,如果沒有班幹部,班級就會很亂。」
至於班幹部怎麼選,大部分同學認為應該全班無記名投票。「公平公正,不要託關係!」有同學還建議,民主投票佔50%,老師推薦佔10%,學生實力佔40%。
也有同學認為「中國的班幹部制度應該廢除」,原因是班幹部選的都是「好學生」,「差生」沒有機會。還有同學說,「有些班幹部覺得自己地位高,會壓迫地位低的同學。」
現象分析〉〉〉
不少班級不設班長
大家輪著做值日班長
曾有媒體報導,在日本,不論是在小學還是在大學,人人都是班幹部。班幹部會按照座次輪流擔當,比如班長,其職責是在上課前和下課前負責叫起立,向老師敬禮。
記者也發現,杭州一些小學的班級,也有類似的做法。
胡勝英是長壽橋小學五(5)班的班主任。這個班沒有班長,由全班同學輪著做值日班長。比如,早上組織大家早讀,自習時維持教室秩序,中午協助老師分飯等。
「大家按學號輪著做值日班長,每個同學都能輪得到。」五(5)班學生程璇說。
採荷一小的單群群老師說:「在小學的低年級段,我們通常會採用輪流的方式,讓每個孩子有一天或者一周的時候,輪到當班幹部。當班幹部是孩子適應以後社會生存的一種鍛鍊需要,可以培養他們的協調能力、管理能力。」
班幹部由自薦、競選產生
選上了還有一段「試用期」
長壽橋小學的胡勝英老師,除了設下輪流值日班長的制度外,要求管理班上其它事務的班幹部,由選舉產生。走的是這樣的程序:先由同學提出申請,之後上臺自薦,再經過全班同學無記名投票,最終票高者當選。
就算選上了,也不是鐵板釘釘的。班幹部還有一個月的「試用期」。「如果這段時間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可,就可以升級為正式的班幹部。」胡勝英老師說。
杭州市天長教育集團的胡筱筱老師,採取了大家輪流做值日班長,讓小朋友樹立為集體服務的思想,同時都來體驗一把,為後面競選班幹部做準備。
「後來我發現,競選成功當上班幹部的小朋友,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但都是願意為大家服務的。」胡筱筱老師說。
強調班上每人都有責任
弱化班幹部的權力,強調奉獻意識
杭州長壽橋小學六(3)班的班主任汪鷹介紹,他們班每個同學都有一個小崗位,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感受別人帶來的服務。
「班幹部應該起帶頭表率作用,班幹部的權力應該弱化,強調奉獻意識更重要。」汪鷹說。
採荷一小的單群群老師也認為,有些人覺得班幹部不好,是因為老師沒有引導好。不應該讓班幹部有高高在上、命令同學的習慣,而是要強調服務意識,要真正地讓孩子們信服。
胡勝英老師告訴記者:「打小報告的班幹部,我以前也碰到過,個人很反感這種行為。我會跟孩子說,如果你覺得某個同學的某個行為不對,可以自己先和他溝通,幫助他。」
她在管理中也發現了一個現象,越往高年級,不想做班幹部的孩子就越多。胡勝英覺得,可能是因為孩子低年級時受家長影響比較大,覺得做班幹部很光榮。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漸漸形成,對班幹部的理解也更深刻,明白班幹部在享受榮譽的同時,也要承擔責任和壓力。所以有些同學開始不想當班幹部了。
專家觀點〉〉〉
班幹部的定位是服務不是特權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表示,中國的教育管理制度沒有定位好學生的角色,滋長了學生的權力意識,與平等原則相違背,異化了教育的本質。
「應該強調學生自治,成立興趣小組或者小型的俱樂部,提出孩子自己的主張,通過民主選舉產生負責人,回歸到培養公民的教育本質來,培養孩子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熊丙奇建議。
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特級教師韓似萍認為,班幹部一定不能取消。
「班幹部最重要的職責是服務。班幹部鍛鍊了孩子的社會化能力,另外,也提供給孩子一種體驗價值感的機會,在為別人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被別人需要,被同伴認可,這是一種很好的經歷,這種價值感是爸媽給不了的。」
「現在所有的學校都在實行班幹部輪換制,一屆屆選舉,這種形式很好。班幹部不是『官』,和成人世界的『官』很不一樣,是很單純的為別人服務的崗位。每個孩子都應該爭取機會,表現自己,推薦自己,成年人也不要用自己的世俗眼光看純淨的孩子的世界。」
大成實驗學校校長傅立克認為,班幹部是有必要設置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對班幹部的定位是什麼,設置班幹部的流程是怎樣的。
「班幹部的定位是為大家服務的,而不是『特權階層』。」另外,傅立克說,從形式上,班幹部的選擇應該是民主的,有些班主任把班幹部作為「福利」發給一些特殊的孩子是不對的。